德国高等职业教育体系解析及启示[德语论文]

资料分类免费德语论文 责任编辑:茜茜公主更新时间:2017-05-26
提示:本资料为网络收集免费论文,存在不完整性。建议下载本站其它完整的收费论文。使用可通过查重系统的论文,才是您毕业的保障。

  摘 要 本文从法制法规健全、校企合作共建、培养目标明确、课程体系灵活等四个方面略论了德国高等职业教育之所以先进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总结了值得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近况学习的三点启示
外语论文网 www.waiyulw.com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 人才培养模式 师资队伍 课程体系 校企合作
  中图分类号:G719 文献标识码:A
  
  Research and Inspiration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System in Germany
  LI Yunping
  (Tianjin Electronic Information Vocational Technology College, Tianjin 300350)
  Abstract This paper from four aspects as sound laws and regulations, build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training targeted and flexible course system, analyzes why Germa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is advanced, and on this basis, summed up three inspirations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learning.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system; training model; teachers; curriculum system;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0 前言
  作为欧洲第一经济强国、世界三大经济强国之一,职业教育在德国经济发展过程中扮演者非常重要的角色,是德国“经济腾飞的秘密武器”。当前,我国经济高速发展,为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但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内部还存在一些问题,阻碍了其自身提高,也在一定程度上直接作用到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
  1 德国现代高等职业教育特点
  德国职业教育的目的就是要为所需者提供良好的培训,为青年一代在社会中找到一个合适的、高质量的工作岗位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为了实现此目的,德国政府和教育部门在对职业教育进行深入探讨和全面略论的基础上,对可能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做到防患于未然,实现了对高等职业教育的科学规划与管理。
  1.1 法制法规健全
  早在上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德国政府先后颁布了《联邦各州专科学校发展协议》、《职业教育法》、《公司基本法》、《培训员资格条例》、《职业教育促进法》、《青年劳动保护法》和《德国高等教育总法》。进入新世纪,为了应对新的经济结构变革,并为了促进劳动力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德国政府把上述两项法学整合并进行了多处根本性修订,最终制定的新《职业教育法》于2017年4月1日开始实施。
  通过对职业教育立法,确认了职业教育的管理机构,明确了职业教育的适用对象和获得职业教育机会的方式,公布了青年人接受职业教育所需的时间,规定了“双元制”职业教育体系中校企之间的合作形式,对学校的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程序、教学改革都提出了具体要求,对行业之间、国家之间的职业教育成绩如何相互折算进行了规定等等。
  1.2 校企合作共建
  职业教育教学以公司需求为导向,直接与市场需求和社会经济发展接轨,严格采用“双元制”的教育模式。职业学校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安排有理论学习学期和实践学期,在理论学习学期,学生在校园内学习与专业相关的知识,并在校内实验实训室、校办经济实体、“虚拟企业”系统、地区性行业协会教育实习中心进行基本职业技能学习;在实践学期,学生在公司或公共事业单位等校外实训场所接受职业技能方面的专业培训,学生不仅得到了把理论与实践联系的机会还锻炼了自身的思维能力和交际能力。
  在这种校企合作办学的教学模式中,学校按照总体教学计划实施理论课程的教学,公司则按照培训规章在公司实施实践课程的培训,学生通过培训使学到的知识更加贴近生产实际,而公司对职业教育的积极参与既保证了公司的需求,又满足了国民基本文化素质的要求,促进了职业教育的顺利发展。
  1.3 培养目标明确
  德国职业教育以“准确把握经济发展脉搏”为首要任务,突出技术运用与实践能力的培养。一方面,无论青年人背景如何,只要有接受职业教育的愿望,政府就要为其提供适合其发展的教育资源,向青年人提供接受良好职业教育的机会;另一方面,职业教育不管如何开展,学生都必须经过职业教育以后步入社会。
  接受职业教育的学生能力由行业协会统一制订,共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学生今后完成技术工作所需的职业能力,不同的专业面对不同的工作岗位有不同的职业能力。第二部分是关键能力要求,是一种专业能力高度抽象而形成的能力,例如:注意力、略论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判断能力、责任心、执行能力、团体能力、交流能力等。
  1.4 课程体系灵活
  德国职业教育课程设置以职业活动的行为过程为导向,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运用为主,重视职业技能训练,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学生可自由选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般没有固定教材只规定参考书目,课程的信息涵盖量比较大,让学生充分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学习。
  在课程设计上,将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合理地组合成一个专业技术知识体系。在课程内容安排上,通常把第一学年定为职业基础教育年,集中学习文化课和3门职业基础课,学生要从13种职业类别(群)中选择学习范围。普通理论课教学内容较为浅显,很少涉及高深的理论知识,做到浅而实在、学以致用;第二学年转入某一职业领域进行专业训练;第三学年则向特定职业(专业)深化。专业必修课门类虽少,却几乎覆盖了专业所需的所有理论。这种教学体系中,普通理论教学与专业实践教学的课时之比为3:7,提高了学生掌握技能的熟练程度。
  2 启示
  2.1 加大政府的投入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资源短缺,这就需要政府对职业教育院校和支持职业教育的公司加大财政和政策投入,从根本上解决职业教育院校的教学资源问题,使得公司既作为人才的最终需求者也是教育成果的分享者,同时,学校通过培养公司所需人才来获得公司的援助。只有政府做好高等职业院校和公司之间的“润滑剂”,使产学研合作制度化,高等职业院校和公司相互支援、共同受益。这样,高等职业教育目前的弱势地位逐步得到改变,消除公司和学生的顾虑,使更多的学生选择职业教育,使更多的公司直接参与职业教育。
  另外,出台消除高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之间障碍的政策,让更多职业教育学生接受高等教育,在满足职业教育学生继续求学的愿望的同时,也对职业教育招生和日常教学管理有积极促进影响。
  2.2 合理设置专业
  目前,高等职业教育在发展的同时专业设置没有紧跟时代变化,没能按照市场需求开设。在现行教学模式下,学生大多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不高,很难适应劳动力市场的要求。
  为了适应新形势的要求,职业教育院校的专业设置应该“围绕市场、围绕公司”,根据市场需求、校企合作和高新技术的发展与运用设置专业,德语专业论文,做到专业数量不多,但优势突出。教学模式的开展需要增加实践环节比重,教师只需把基本概念、原理、措施交给学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把大量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实践性课程,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2.3 建立高素质师资队伍
  当前,高等职业教育的师资队伍具有深厚的理论功底,但是在实践能力和实际工程经验方面有比较大的欠缺,学校应建立教师定期去合作公司进行带薪培训的制度,德语论文范文,做好教师进行实践进修的管理工作,鼓励教师参与产学研结合的工作,逐步提升现有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加大从行业公司引进具有丰富公司工作经验的技术专家到学校从事教学工作,这些专家全新的教学方式在推动教学改革的同时,也在团队工作的同时提高了原有教师的教研水平;制定有利于中青年骨干教师培养的激励机制,鼓励优秀人才脱颖而出,集中优势力量培养一批各项综合素质高的中坚力量;建立一只稳定的高水平兼职教师队伍,从兼职教师和学校的实际出发,确保教学质量的同时,对满足条件的兼职教师,在聘用待遇、时间安排等方面灵活创新,吸引更多的公司优秀技术人员来学校兼职任教。
  3 结论
  德国的职业教育实行人才培养过程与公司需求直接接轨的准则,德国高等职业院校不仅要传授学生必备的理论知识,还要保证学生在毕业时具备公司所需要的专业知识及基本的专业技能,在成熟的制度保障下,德国职业教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借鉴德国职业院校的发展经验,有利于更新我们的职业教育理念、重新确立人才培养模式、重构师资队伍的构成、改革教学质量评估的方式和措施,只有逐步把所借鉴到的经验和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近况和趋势相结合,突破一个个当前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瓶颈”,我们才能满足现代化进程对高等职业教育的要求,才能为产业发展与经济活动第一线输送高技能的专门人才。
  
  参考文献
  [1] 刘琳.德国职业教育对我们的几点启示.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2017(9):62-65.
  [2] 杨洁.德国高等职业教育发达原因略论.职业技术教育,2017(13):90-93.
  [3] 孙士海,宋华明.德国高等教育的理念变迁及启示.黑龙江高教探讨,2017(10):49-52.
  [4] 卢小平,童遵龙.高职院校师资队伍近况及建设对策.职业技术教育,2017(31):49-51.
  [5] 孙全党,靳瑞霞,龚声蓉.德国高等教育对建构我国计算机人才培养金字塔体系的启示.计算就教育,2017(10):62-64.
  [6] 姜大源.德国职业教育改革重大举措.中国职业教育,2017(11):59-61.
  [7] 王建初,刘铭东.德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比较教育探讨,2017(9):59-63.
  [8] 黄安贻.德国高等教育的特色及其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启示.清华大学教育探讨,2004(6):26-29.

免费论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