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基于1998—2017年中西太平洋黄鳍金枪鱼Thunnus albacares围网生产统计数据及遥感获取的叶绿素a浓度、海表温度和海面高度等环境数据,运用GAM模型对黄鳍金枪鱼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CPUE)进行了标准化处理,并逐步回归略论了CPUE与各因子的异同显著性,然后利用渔业地理信息软件Marine Explorer 4.0对标准化后的黄鳍金枪鱼CPUE的空间分布与环境因子进行了叠加略论。结果表明:时空因子(年份、月份、经度和纬度)和环境因子(海表温度、海面高度和叶绿素a浓度)对黄鳍金枪鱼CPUE均有显作品用(P0.05),其中纬度对CPUE的作用最显著,其次为经度、叶绿素a、海表温度、海面高度、年份和月份;1998—2017年,中西太平洋黄鳍金枪鱼年均CPUE最大值(2.43 t/d)出现在1999年,月均最大值(2.36 t/d)出现在10月份,黄鳍金枪鱼资源丰度较高的海域出现在10°S、155°W,5°S、155°W~170°W,5°S、140°E~175°E和5°N、165°E~170°E四点连线之内;黄鳍金枪鱼适宜生存的环境条件分别为叶绿素a浓度0.152~0.168 mg/m3、海表温度28.45~28.84℃、海面高度为70.00~77.04 cm。
【作者单位】: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科学学院;国家远洋渔业工程技术探讨中心大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开发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远洋渔业协同创新中心; 中西太平洋渔场一般是指北纬40°至南纬40°,西经150°以西的海域[1],基本上与FAO的71区一致。据FAO渔业统计,目前太平洋水域的黄鳍金枪鱼Thunnus albacares产量占世界黄鳍金枪鱼产量的60%~70%,中西太平洋的渔获量最高[2]。中西太平洋黄鳍金枪鱼捕捞以围网为主,渔获量占总渔获 ,西语论文题目,西语论文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