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国思维方式以"象思维"为主导,而西方思维方式则以"概念思维"为主导。思维方式可划分为本源性和实用性两个层面,当现实生活方式发生重大变化之时,实用性思维形式会发生变化,而本源性思维形式则倾向于不变化。这意味着,在中西文化碰撞中,国人能够在实用性思维方式层面实行转换,接受与之相关联的科学、技术、社会制度,但在本源性思维方式以及与之相关的终极文化理想层面,却可能保持不变。这种可变与不变,一方面在文化和思维方式的两个层面之间造成了一种错位和紧张,但同时也为基于中国本源性思维方式关于外来文化的重构或再创造提供了一种可能性。
【作者单位】:
南开大学哲学院; 中西思维方式的异同及其意蕴这一事关民族文化发展的根本性重大问题,尽管也时常被人们提及,但似乎始终并未引起主流学界的足够重视。之所以如此,恐怕是因为我们不能正视,甚至不愿承认这一异同。而其中更为深层的原因,恐怕是文化自信心的缺乏。毫无疑问,这种精神文化上的不自信 ,西语专业论文,西语毕业论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