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探讨以中西人格心理学思想的比较为切入点,通过对中西人格心理学思想发展沿革的梳理和相关专题的比对,旨在发现中西人格思想的深层异同和各自特点,以期为解决微观和宏观的诸多问题提供立论的基础、独特的视角和些许的解答。在微观方面主要是为培养中国人格心理学的独立人格提供理论前提,为中国本土人格心理学的建立寻求突破方向;在宏观方面一是为国人实现人格的现代化提供一定的逻辑略论和理论支撑,二是为理解中国社会的发展和中西的异同提供独特视角。本探讨包括四大部分,分别为绪论篇、历史沿革篇、专题比较篇和总结创新篇。
第一部分绪论篇包括第一、二两章,集中阐述了探讨动机和意义,略论与论证了本探讨的立论前提,对本领域的探讨近况做了回顾与评论,对本探讨所采用的措施、内容以及主要结论进行纲要式说明,对人格的涵义做了全面的解析,并提出了本探讨所持有的人格观点。
第二部分历史沿革篇包括第三、四、五章,主要就中西人格心理学思想发展史作一发掘与梳理。比较的时间范围为中西文明的开端处至当代。内容依次为“第三章--人格心理学思想的起源与形成”,中国主要论述先秦汉魏时期的人格心理学思想,西方主要论述古希腊古罗马时期的人格心理学思想。“第四章--人格心理学思想的歧出与回归”,西语论文,中国主要阐述唐宋时期的人格心理学思想,西方主要论述中世纪及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格心理学思想。“第五章--人格心理学思想的深化与拓展”,中国主要考察明清时期的人格心理学思想,西方主要考察近代十七至十九世纪的人格心理学思想。附论主要就中国和西方现当代的人格心理学进行了梳理和比较。
第三部分专题比较篇包括第六、七、八、九章,西语专业论文,主要在历史发掘和整理的基础上,就中西人格心理学思想的主要专题进行对比与略论。对比的时间范围采取全覆盖的方式,既包括中西古代和近代的人格心理学思想,又包括现代人格心理学诞生后以及当代的人格心理学
【关键词】:人格心理学思想 中西人格心理学思想的发展 人性论 措施论取向 大人格观与小人格观 人格分类及构成思想 理想人格与现实人格 中国人格心理学的十大理论基础 人格历程的“双圆锥体”模型 比较探讨
第一部分 绪论篇24-59 第一章 绪论24-45 第一节 本探讨的问题意识24-26 第二节 中西人格心理学思想比较探讨的意义26-29 第三节 探讨的逻辑前提:中西人格心理学思想比较之可能性略论29-37 一、中国传统人格心理学思想的形态略论30-31 二、“东方转向”思潮下西方人格心理学的中国化趋向31-35 三、西方科学人格心理学比中国传统人格心理学思想“科学”吗35-37 第四节 本领域的探讨近况37-40 第五节 探讨措施、内容及主要结论40-45 一、探讨措施40-41 二、探讨内容及主要结论41-43 三、遗憾和展望43-45 第二章 人格涵义解析45-59 第一节 相关学科的人格界定46-48 第二节 心理学维度之人格48-59 一、中国学者的代表性观点48-50 二、西方学者的典型界定50-51 三、人格定义的类型略论51-53 四、人格与个性、气质、性格的区别与联系53-56 五、人格概念分歧后的共识56-58 六、本探讨所采用的人格观点58-59 第二部分 历史沿革篇59-260 第三章 人格心理学思想的起源与形成60-130 第一节 先秦汉魏之人格心理学思想60-102 一、中国人格心理学思想的滥觞:《周易》与《尚书》61-65 (一) 《周易》的人格心理学思想61-64 1、中国人格心理学思想的理论前提之一:天人观61-62 2、如何为人的最初设计:理想人格思想62-64 (二) 《尚书》的人格心理学思想64-65 1、中国人格心理学思想的理论前提之二:人贵论64 2、人格类型论的最早张本:人格九德说64-65 二、中国人格心理学思想的理论奠基:原儒的构建65-85 (一) 孔子的人格心理学思想65-70 1、中国人格心理学思想的理论前提之三:鬼神观66 2、中国人格心理学思想的理论前提之四:生死观66-67 3、中国人格心理学思想的理论前提之五:义利观67-68 4、中国人格心理学思想的理论前提之六:学知论68-69 5、孔子的人格类型论:狂、狷、中行69-70 (二) 孟子的人格心理学思想70-72 1、中国人格心理学思想的理论前提之七:性善论70-71 2、中国人格心理学思想的理论前提之八:良知论71-72 3、中国人格心理学思想的理论前提之九:人本论72 (三) 荀子的人格心理学思想72-85 1、中国人格心理学思想的理论前提之十:性习论73 2、中国传统人格智慧特征的基础:智能相对独立论73-74 3、人格发展层次论:气、生、知、义74-76 4、中国人格类型的基本框架:圣人、君子、士、庶人、小人76-85 三、中国人格心理学思想的最初定型:董仲舒与儒学人格的独尊85-90 (一) 人性论思想:性三品论85-86 (二) 中国传统人格五因素论的确立:仁、义、礼、智、信86-90 1、人格五因素理论的源流86-87 2、人格五因素理论的内涵87-90 四、中国人格心理学思想中的奇葩:《人物志》90-102 (一) 智能心理思想91-93 1、“智”“能”的基础:材91 2、“智”之类型论91-92 3、“能”之类型论92-93 (二) 人格类型论93-99 1、人格五类型说93-94 2、人格九类型说94-96 3、人格十二类型说96-99 (三) 人格鉴定措施论99-102 1、“八观”说:他评式测评99-100 2、“五视”说:人格情境模拟测评的先声100-102 第二节 古希腊罗马的人格心理学思想102-129 一、西方人格心理学思想的胚胎萌动:灵魂的探究103-109 (一) 米利都学派的自然主义灵魂观103 (二) 毕达哥拉斯学派的轮回灵魂103-106 (三) 赫拉克利特的“火”化灵魂观106-107 (四) 恩培多克勒的“四根”气质观107-108 (五) 德漠克里特的“原子论”灵魂观108-109 二、西方人格心理学思想的逻辑奠基:人格独立的发端109 三、西方人格心理学思想的原始建构:最初的理论尝试109-125 (一) 柏拉图的灵魂(人格)结构论与类型论109-118 1、理念论110-112 2、灵魂(人格)结构论112-115 3、灵魂(人格)的类型115 4、简短的评论115-118 (二) 亚里士多德的灵魂(人格)认知结构论118-123 1、“灵魂躯体合一”的形神观119-120 2、灵魂(人格)认知结构论120-123 (三) 西奥菲拉斯塔的人格类型论123-125 四、西方人格心理学思想的原始演化:新领域的开拓125-129 (一) 伊壁鸠鲁的人格需求层次论125-126 (二) 盖伦的气质心理思想126-129 附表1:中西人格心理学思想起源与形成时期比较表129-130 第四章 人格心理学思想的歧出与回归130-192 第一节 唐宋时期之人格心理学思想130-174 一、中国人格心理学思想的歧出:佛教作用下的唐朝131-145 (一) 柳宗元的人格心理学思想131-134 1、天人“不相预”的天人观131-133 2、“明”“志”统一的人贵论133-134 (二) 刘禹锡的人格心理学思想134-136 1、“交相胜,还相用”的天人观134-135 2、“动物之尤”的人贵论135-136 (三) 韩愈的人格心理学思想:性三品说136-138 (四) 李翱的人格心理学思想:性善情恶说138-145 1、性情关系:性内情外138-139 2、复性的原因:性善情恶139 3、复性的总准则:灭情复性139-140 4、复性的两种境界:圣人之性和百姓之性140-143 5、复性的三种措施:百姓之性上升到圣人之性的修养阶梯143-144 6、复性的两个辅助条件:持之以恒的意志和“循礼乐而动”144-145 二、中国人格心理学思想的回归:“理学”中兴145-174 (一) 张载的人格心理学思想:人性“两重”说及“成性”论145-157 1、性之内涵145-147 2、人性的两重:气质之性与天地之性147-150 3、人格修养三阶段说:“成性”论150-155 4、简短的评论155-157 (二) 朱熹的人格心理学思想157-174 1、人性论:气质之性和天命之性157-164 2、智能心理思想:“才”164-166 3、义利观:“存天理,灭人欲”与“义便兼得利”166-170 4、内向化的理想人格论:以内圣而求外王170-172 5、人格修养措施:“居敬”“穷理”统一论172-174 第二节 中世纪与文艺复兴时期之人格心理学思想174-191 一、中世纪:神本主义的人格观174-182 (一) 奥古斯丁的人格心理学思想174-178 1、人性本恶论:“原罪说”175-176 2、理想人格的提升之路176-178 (二) 托马斯·阿奎那的人格心理学思想178-182 1、官能主义的认知灵魂观178-181 2、双重本性的神学人格论181-182 二、文艺复兴:人文主义的人格观182-191 (一) 人性的回归:否定神性的人文主义狂飙183-185 1、但丁:理性与自由意志183-184 2、彼特拉克:我自己是凡人,我只要求凡人的幸福184 3、薄伽丘:遵循自然本性而全面发展的人184-185 4、拉伯雷:“随心所欲、各行其是”的现实生活185 (二) 人格的独立:个人主义的兴起185-191 1、马丁·路德:“因信称义”与基督徒的自由185-188 2、加尔文:“双重预定说”188-191 附表2:中西人格心理学思想歧出与回归期比较表191-192 第五章 人格心理学思想的深化与拓展192-254 第一节 明清时期之人格心理学思想193-224 一、王守仁的人格心理学思想193-201 (一) 人性论:“性无定体”的心性合一说193-195 (二) 理想人格与现实人格的趋同:圣凡平等论195-199 1、圣人内涵的重新界定:心之良知是谓圣195-196 2、圣人的平民化改造:人胸中各有个圣人196 3、圣人的平民化极端:满街人都是圣人196-197 4、理想人格的达成路径:致良知197-199 (三) 王阳明理想人格论的渊源及其特征199-200 1、思想渊源及演变过程199 2、整体特征概评199-200 (四) 王阳明“圣凡平等”理想人格论的深远作用200-201 1、良知在我说:彰显个性,开人格独立之风潮200-201 2、圣凡平等论:填平巨壑,倡人格平等之理念201 二、王廷相的人格心理学思想201-206 (一) “气性统一”的人性论思想202-205 1、对宋儒人性两分的批评202 2、“气”“性”关系论:“性与气相资”202-203 3、“性”之存在状态论:“有生则有性”203 4、“性”之价值判断论:有善与不善203-204 5、“性”之发展论:“人之性成于习”204-205 (二) 才智心理思想205-206 三、王夫之的人格心理学思想206-215 (一) “日生日成”的人性论206-211 1、人性论的基本定位:性一元论206-207 2、人性的内涵:人欲与天理的统一207-208 3、人性动态发展论:“继善成性”、“日生日成”与“习与性成”208-211 (二) 智能心理思想211-215 1、智:认知潜能211 2、能:实践潜能211-212 3、智与能的关系:辩证的统一212-214 4、智与能的发展214-215 四、戴震的人格心理学思想215-224 (一) “血气心知”的人性结构论216-219 (二) 才智心理思想219-224 第二节 17—19世纪西方之人格心理学思想224-253 一、笛卡儿的人格心理学思想224-227 (一) “我思故我在”:西方人格理论的核心--自我的确立225-226 (二) 自我的本质:理性主导的知、情、意统一体226-227 二、莱布尼茨的人格心理学思想227-233 (一) 单子论:人格特质的来源227-229 1、单子的内涵及属性227-228 2、单子的等级228-229 3、单子与人格特质的逻辑关联229 (二) 微知觉:潜意识的最早确认与阐释229-233 1、微知觉的内涵229-230 2、微知觉的特性230-231 3、微知觉与弗洛伊德潜意识的逻辑关联231-233 三、休谟的人格心理学思想233-239 (一) 广义人性观:知性、情感和道德的统一233-236 1、知性:人性的第一准则233-235 2、“同情”理论:情感与道德的枢纽235-236 (二) 自我的消解与重构:观念自我与深层自我236-239 1、对独断论自我实体的消解236-238 2、观念自我与深层自我238-239 四、康德的人格心理学思想239-246 (一) 人性的本质:“自由意志”240-243 1、自由意志人性论的内涵240-242 2、人性基本维度的阐释:善的禀赋和恶的倾向242-243 (二) 自我理论的哲学统一:先验自我与经验自我243-244 1、康德自我学说的直接理论和现实来源243 2、先验自我与经验自我的内涵及区别243-244 (三) 理性批判中蕴涵的人格独立意识244-246 五、黑格尔的人格心理学思想246-253 (一) 性格理论247-249 1、性格的主要特征略论247-248 2、性格与环境的关系略论248-249 (二) 自我理论:后现代建构主义人格观的先声249-253 1、对理性主义自我理论的反思249 2、自我理论的内涵:通过“他人”而找到自己249-250 3、黑格尔自我理论的意义:后现代建构主义人格理论的先声250-253 附表3:中西人格心理学思想深化拓展期比较表253-254 附论:中西现当代人格心理学比较探讨254-260 一、中国现当代人格心理学:拿来主义的一波三折254-256 (一) 1949年以前:引进西方254-255 (二) 1949年以后:照搬苏联255 (三) 改革开放以后:学习欧美255-256 二、西方现当代人格心理学:科学主义的蓬勃发展256-259 (一) 经典理论概说256-257 (二) 西方人格心理学的发展趋势257-259 附表4:中西现当代人格心理学思想比较表259-260 第三部分 专题比较篇260-352 第六章 中西人格心理思想整体比较探讨261-282 一、人格心理思想与社会文化发展的辩证关系261-270 (一) 社会文化:人格心理思想产生与发展的源泉262-267 1、起源与形成期262-264 (1) 相似之处:战乱苦难中“人的发现”262-264 (2) 相异之处:中国的“仁”与西方的“智”264 2、歧出与回归期264-266 (1) 相似之处:外来思想的冲击与复归264-265 (2) 相异之处:融合出新与二元并存265-266 3、深化与拓展期266-267 (1) 相似之处:近代的启蒙主义精神266 (2) 相异之处:旧范式的延续与新学科的诞生266-267 (二) 人格思想:社会发展的重要内部动因267-268 (三) 经世致用:中西人格心理思想的最基本归宿268-270 1、相似之处:基本目标与高级目标268-270 2、异同之处:关注中心的分野270 二、中西人格探讨的措施论取向比较270-271 (一) 中国的措施论取向:整体主义的经验观270-271 (二) 西方的措施论取向:略论主义的实证观271 三、中西人格的培养准则与措施比较271-276 (一) 中国的人格修养之道271-273 1、人格修养的基本准则271-272 2、人格修养的具体措施272-273 (二) 西方的人格教育理念273-275 1、人格教育的11条准则274 2、人格教育的主要措施274-275 (三) 中西人格塑造的比较275-276 四、中西人格心理思想的发展形态、阶段及典型特征276-278 (一) 人格心理思想的发展形态与阶段276-277 1、中国的发展形态:人格哲学与人格经验论的交融276-277 2、西方的发展阶段:人格哲学、人格经验论与人格略论学277 (二) 中西人格心理思想发展典型特征的分殊277-278 1、中国:理论早熟且一脉相传,只有内涵的充实与细化,无框架之剧烈变动277-278 2、西方:思想晚熟且时有中断,有内涵的充实与创新,伴随的是基本框架的彻底改变278 五、中西人格理论的根本异同:大人格观与小人格观278-282 (一) 西方人格理论:指向个体异同性的小人格观278-279 (二) 中国人格理论:指向群体共同性的大人格观279-282 第七章 中西人性论思想比较探讨282-303 一、人性论:人格心理学思想的出发原点和立论依据282-284 (一) 中西人格心理学思想的基础282-283 (二) 中西人格心理学思想立论的不同角度283-284 二、中西人性论趋同的框架284-300 (一) 人性地位论285-289 1、人贵论285-287 (1) 中国人贵论的十大论点285-286 (2) 西方人贵论的三种主张286-287 2、人本论287-289 (1) 中国人本论的六大内涵:爱人、安人、利人、敬人、契情、育欲287-288 (2) 西方人本论:从个体出发的人文主义288-289 (二) 人性本质论289-295 1、中国的观点:生性、习性与心性289-293 2、西方的观点:物性、神性、理性和非理性293-295 (三) 人性善恶论295-300 1、中国的人性善恶论295-298 2、西方的人性善恶论298-300 三、中西人性论内涵的分野300-303 (一) 中国的性善导向与西方的性恶倾向300-301 (二) 中国人性的伦理倾向与西方人性的知识倾向301 (三) 中国稳定的有机人性论与西方起伏的无机人性论301-303 第八章 中西人格分类及构成思想比较探讨303-329 一、中国人格分类及构成思想的传承发展303-311 (一) 人格类型论的发展演变303-307 1、人格类型论的最早张本:人格九德说303-304 2、荀子的人格类型论:圣人、君子、士、庶人、小人304-305 3、刘劭的人格类型论:五类型、九类型和十二类型305-307 4、李觏的“性之品三而人之类五”说307 (二) 人格结构论的发展演变307-309 1、荀子的人格发展层次论:气、生、知、义307-308 2、张载的人格二维结构论:气质之性与天地之性308-309 (三) 人格因素论的发展演变309-311 1、单因素论:诚309 2、二因素论:“仁、礼”、“仁、智”、“仁、义”309-310 3、三因素论:“智、仁、勇”与“仁、义、礼”310 4、四因素论:“仁、义、礼、智”310 5、五因素理论:“仁、义、礼、智、信”310-311 二、西方人格分类及构成思想的发展演进311-322 (一) 类型论思想的发展脉络311-316 1、柏拉图:西方人格类型论的发端311 2、西奥菲拉斯塔:西方人格类型论的原始细化311-313 3、荣格:西方人格类型论的现代形态313-314 4、霍兰德:柏拉图人格类型论的现代版本314-315 5、小结315-316 (二) 一般人格结构论思想的发展脉络316-318 1、柏拉图:西方人格结构论的思想“种子”316 2、柏拉图“思想种子”的成长历程316-317 3、柏拉图与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的比较317-318 (三) 人格认知结构论的发展脉络318-320 1、亚历士多德:人格认知结构论的滥觞318-319 2、托马斯·阿奎那:人格认知结构论的传承与细化319-320 3、休谟:人格认知结构论的近代形态320 4、小结320 (四) 人格特质论思想的发展脉络320-322 1、德谟克里特的“原子论”:人格特质的最早形态320-321 2、莱布尼茨的“单子论”:人格特质的近代形态321-322 3、小结322 三、中西人格分类及构成思想的趋同与分殊322-329 (一) 人格分类及构成思想的趋同322-326 1、人格分类的共通理念:整体主义与略论主义的结合322 2、人格分类的共通形态:类型论、结构论和因素论322-324 3、人格最基本类型的共通标准:内外倾向性324-325 4、人格与身体关系的近似观点:刘劭五类型说与西方体型说325 5、人格发展阶段(层次)的类似观点:荀子与亚里士多德325-326 (二) 人格分类及构成思想的分殊326-329 1、微观的区别:重“仁”与重“智”327 2、宏观的区别:深层作用与具体运用327-329 (1) 中国:人格理论的“双核心”及社会功效327-328 (2) 西方:人格理论的“平行态”及社会应用328-329 第九章 中西理想人格思想比较探讨329-352 一、理想人格、现实人格及两者关系329-330 (一) 理想人格、现实人格的涵义解析329-330 (三) 理想人格与现实人格的关系330 二、西方理想人格思想的演变330-335 (一) 典型观点的发展330-334 1、起源时期的理想人格核心:理性330 2、中世纪的理想人格核心:神性330-331 3、文艺复兴后的理想人格核心:自由意志和独立人格331 4、科学人格心理学的理想人格核心:健康人格331-334 (二) 趋同的特征334-335 三、中国理想人格思想的推演335-342 (一) 主流观点的形成335-338 (二) 主流观点的解析338-342 1、“仁智统一”的圣王内涵观338 2、“经世不朽”的圣王功用观338-339 3、“中庸之道”的基本措施论339-341 4、“天人合一”的内在超越观341-342 四、中西理想人格的趋同与分殊342-345 (一) 趋同的观点342-343 1、都将理想人格作为人格发展的终极目标342 2、都将价值观作为设计理想人格的基础342-343 3、都提出了理想人格的各种标准343 (二) 主要的分殊343-345 1、中国的理想人格相对稳定,西方的理想人格则随时代的发展而多变343 2、虽然都提出了理想人格的模式,但其具体标准却不尽相同343-344 3、对理想人格的界定维度和角度存在异同344-345 五、中国理想人格与现实人格间的鸿沟与调和345-352 (一) 中国现实人格的主要特征345-346 1、现实观念中的人格的不平等意识345 2、现实社会中的依附性及权威性人格345-346 (二) 鸿沟的产生原因346-349 1、从思想传承的作用来看:先秦理想的跌落与崇古取向346 2、从社会现实的作用来看:专制、战乱、生计与学术346-348 3、从文化传统的角度来看:大传统与小传统的分野348-349 (三) 鸿沟的折中调和:面子观349-352 1、面子观念作为调和桥梁原因的略论349 2、面子探讨概述349-350 3、面子--中国人人格与行为的处理中枢350-352 第四部分 总结创新篇352-383 一、解题352-353 (一) 名词来源352 (二) 在本探讨中的内涵352-353 二、中国人格心理学“开新”的措施思考353-359 (一) 采用本土固有之概念框架354-355 1、采用西方概念的弊端354 2、采用本土概念的优势:本土性契合354-355 (二) 借鉴西方现有措施的可行性355 (三) 采取整体主义的探讨策略355-359 1、西方人格心理学的“本土契合性”略论355-356 2、中国人格心理学的“本土契合性”措施:整体主义356-359 (1) “整体主义”基本措施论的解读356 (2) 相关学科的探讨例证356-359 (3) 例证的措施论反思359 三、“中体西用”式探讨成果回顾与反思359-369 (一) 黄光国:“人情与面子”的理论模型359-363 (二) 杨中芳:人际交往的释义系统363-367 (三) 王登峰、崔红:“大七”人格模型367-368 (四) 对上述成果的反思368-369 四、中国人格心理学思想的理论基础、基本准则和整体形态369-377 (一) 十大理论基础369-374 1、“天人合一”的天人观369-370 2、“存而不论”的鬼神观370 3、“重生轻死”的生死观370-371 4、“万物之灵”的人贵论371 5、“见利思义”的义利观371-372 6、“学而知之”的学知论372 7、“人性本善”的性善论372 8、“良知良能”的潜能论372-373 9、“以人为本”的人本论373 10、“性成于习”的性习论373-374 (二) 中国人格思想的措施论:中庸之道374-375 (三) 中国人格思想的整体形态:“双圆锥体”轨迹375-377 五、“内圣外王”式人格理论的“开新”尝试377-383 (一) “内圣外王”的人格心理学涵义377 (二) 中国人人格“内圣”的开新尝试377-383 1、开新的理论基础377-378 (1) 中国人格类型的“双核心”377-378 (2) 词汇学假设的本土化转换378 2、开新的具体略论378-381 (1) 仁--仁爱的特征378-379 (2) 义--正义的特征379 (3) 礼--礼制的特征379-380 (4) 智--智能的特征380-381 (5) 信--诚信的特征381 3、开新的拓展思路及探讨方向381-383 (1) 选择“仁、义、礼、智、信”的原因381 (2) “仁、义、礼、智、信”的现代意义381 (3) 探讨假设的细微区别381 (4) “仁、义、礼、智、信”都具有两极性381-382 (5) “仁、义、礼、智、信”的因素略论382 (6) “仁、义、礼、智、信”的实证探讨382 (7) “内圣”与“外王”的本土联系机制探讨382 (8) 构建中国人人格整合模型382-38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