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中西融合的油画创作探讨[西语论文]

资料分类免费西语论文 责任编辑:姗姗老师更新时间:2017-06-06
提示:本资料为网络收集免费论文,存在不完整性。建议下载本站其它完整的收费论文。使用可通过查重系统的论文,才是您毕业的保障。
【摘要】:民国时期是中国油画的重要启蒙阶段,虽然只有短短38年,但艺术思想百家争鸣、大师辈出,美术学校与社团画会群雄并起,学术氛围浓厚。大批具有远见的画家以中华民族固有的文化底蕴为土壤,以西洋、东洋先进的知识为养料,为中国油画的传播与发展开拓出了一片广阔的天地,使“中西融和”的艺术思想悦然成风。虽然他们的探究最终被战争所打断,只是中国近现代绘画史最短的一段,但它却绝不缺乏内容,反而让人记忆犹新。因此,探究中国油画的发展,势必要对民国时期油画的中西融合进行探讨。但目前针对民国时期中西融合的油画创作、艺术家与艺术特点等方面的探讨却还不够系统与完善,大多还仅限于宏观的把握。因此,对民国时期中西融合的油画创作进行探讨与梳理,并对其艺术特点进行经验总结是有必要的。本课题的探讨有利于认识中国油画的发展规律与民族化的发展脉络,也利于中国油画的进一步继承与发展。通过对民国时期油画中西融合的探讨,期望能在理论上对民国时期油画的发展有更整体、更深层次的认识,同时也期望能对讨论中国油画的“本土化与民族化”产生一定的参考价值。本文将以明清时期油画的中西融合与民国时期油画创作的大环境为探讨背景,采用多样化、多视角、多层次的探讨措施,对民国时期中西融合的油画创作进行综合性与历时性的专题探讨。通过文献略论法、比较略论法、图画略论法、个案略论法、创作心理略论法,对民国时期油画创作的中西融合元素进行归纳与略论,对民国时期林风眠、王悦之、潘玉良等中西融合代表画家的画风成因、艺术思想、创作心理与绘画特征进行探讨,力图得出民国时期油画中西融合的发展脉络与作用意义。探讨表明,民国时期油画的中西融合与明清时期有着质的不同,并具有明显的特殊性与同一性。其次,民国时期的油画家以中国现实生活为创作题材,以传统艺术为创新点,以中国观众为受众以期油画的创新,其中西融合是必要的也是必然的。其三,民国时期中西融合的油画创作不是画家随机的独立实践,而是以中西方绘画为基础,有目的、有计划的群体性实践,不仅对中国油画的发展起着重要影响,也对中国画的创新起到了积极的影响与作用。最后,民国时期的融合精神还启示我们,艺术的创作不仅要注重形式与技法因素,更要注重民族的内在精神气质与中国艺术家情感价值的体现。因为,任何丧失民族精神和时代特性的艺术创新与中国化,都只能是无力的、丧失灵魂的,注定只能是一时之流行,经不起时间与历史的考验。

【关键词】:油画创作 民国时期 中西融合 传统艺术 民族化
【学位授予单位】:陕西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J213
【目录】:

摘要4-6

ABSTRACT6-11

1 绪论11-15

1.1 课题探讨背景11

1.2 探讨目的和意义11

1.2.1 探讨目的11

1.2.2 探讨意义11

1.3 国内外探讨动态11-12

1.3.1 国内探讨动态11-12

1.3.2 国外探讨动态12

1.4 探讨措施12-13

1.5 探讨内容13

1.6 探讨创新点13-15

2 民国时期油画中西融合的创作背景15-31

2.1 明清时期递进的先期尝试15-19

2.1.1 传入期的传播与发展15

2.1.2 传授期画法参照的中西融合15-16

2.1.3 临仿期材料引进的中西融合16-17

2.1.4 变通期样式移植的中西融合17-19

2.2 民国时期复杂的时代环境19-23

2.2.1 动荡中的政治与经济19-20

2.2.2 转型中的社会20-21

2.2.3 发展中的文化21-22

2.2.4 变革中的教育22-23

2.3 民国时期新兴的创作主体23-28

2.3.1 留学生的融合思想形成23-24

2.3.2 美术学校的中西绘画交融24-26

2.3.3 社团画会的中西融合探究26-28

2.4 民国时期多元的融合风格28-31

2.4.1 古典主义写实改良风格28-29

2.4.2 印象主义中西糅合风格29-30

2.4.3 现代主义表现调和风格30-31

3 民国时期油画创作的中西融合元素31-43

3.1 中西融合的线型语言31-32

3.1.1 线型语言的影响31

3.1.2 中西绘画线型语言的差异点31-32

3.1.3 线型语言融合的切入点32

3.2 中西融合的空间构图32-34

3.2.1 空间构图的影响32-33

3.2.2 中西绘画空间构图的差异点33

3.2.3 空间构图融合的切入点33-34

3.3 中西融合的色彩语言34-36

3.3.1 色彩语言的影响34-35

3.3.2 中西绘画色彩语言的差异点35

3.3.3 色彩语言融合的切入点35-36

3.4 中国书法元素36-38

3.4.1 书法中的绘画元素与艺术特点36-37

3.4.2 “以书入画”在油画表现中的可能性37-38

3.4.3 书法与油画笔触融合的切入点38

3.5 中国戏曲元素38-40

3.5.1 戏曲中的绘画元素与艺术特点38-39

3.5.2 戏曲元素在油画表现中的可能性39

3.5.3 戏曲与油画表现形式融合的切入点39-40

3.6 中西融合的审美理念40-43

3.6.1 审美理念的影响40

3.6.2 中西绘画审美理念的差异点40-41

3.6.3 审美理念融合的切入点41-43

4 民国时期油画中西融合的代表画家与著作略论43-69

4.1 中西绘画线型语言融合的应用43-48

4.1.1 方君壁人物题材43-45

4.1.2 庞薰琹人物题材45-48

4.2 中西绘画空间构图融合的应用48-52

4.2.1 徐悲鸿《箫声》《愚翁移山》48-50

4.2.2 王悦之《玉泉山》《台湾遗民图》50-52

4.3 中西绘画色彩语言融合的应用52-56

4.3.1 潘玉良“自画像与女人体”系列52-54

4.3.2 关紫兰“西湖风景”系列54-56

4.4 中国书法元素的应用56-61

4.4.1 常玉人物与动物题材著作57-59

4.4.2 刘海粟《花》《复兴公园之夏》59-61

4.5 中国戏曲元素的应用61-64

4.5.1 关良早期“戏曲人物”系列61-62

4.5.2 林风眠《杨门女将》《霸王别姬》62-64

4.6 中西绘画审美理念融合的应用64-69

4.6.1 陶冷月《冷香夜月》65-66

4.6.2 王济远《馆梅黄霞》66-69

5 民国时期中西融合油画创作的意义与启示69-73

5.1 民国时期中西融合油画创作的意义69-70

5.2 民国时期中西融合油画创作的启示70-73

6 总结与展望73-79

6.1 总结73-77

6.1.1 民国时期与明清时期油画中西融合的区别73-74

6.1.2 民国时期油画中西融合的同一性与特殊性74-75

6.1.3 民国时期油画中西融合的必然性与必要性75-77

6.2 展望77-79

致谢79-81

参考文献81-85

附录A85-93

攻读学位期间论文目录93-95

西语论文网站西语专业论文
免费论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