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二十世纪中国文艺学构建的最为突出的现象之一是:小说学的兴起。由于西方文学现念的引进,在中国一向被视为“小道”的小说,获得了“文学正宗”的文化地位。但是,二十世纪中国小说在取得正宗地位的同时,却是以西方小说观念为参照系的。结果,由于用西方小说的观念、模式、标准来取舍、探讨中国小说,就不但使原本在中国传统分类中属于“小说’的著作被排除于探讨视野之外,西语论文,甚至中国小说叙事中的诸多独具特色的文本特征被忽视、误读和遮蔽了;另一方面,这种“虚构至上”论的隐形偏爱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作用了他们对中西小说叙事美学差异的认识,从而对中西小说的探讨也就不能在一个更高的视点上进行。本论文站在重建中西小说学的学术高度,梳理、论证了中西小说的叙事传统,反思了二十世纪中西小说探讨中的成功与不足。尤其是论文以中西小说叙事传统为根基,对西方二十世纪美学“语言转向”后给小说探讨所带来的弊端大胆进行了批判。认为“纪实’是文学的本质属性之一而不是“虚构”,“虚构’是文学理论中的一个伪命题,西语论文题目,应代之以“变构”或“想象”。并由此提出了一切叙事皆是纪实的观点。同时还提出了要重视中西小说叙事中的道德安全和加强传统叙事的现代性转化等新论。因此,本论文是新世纪重建中西小说学的重要课题之一。
【关键词】:虚构 一切叙事皆是纪实 叙事伦理 叙事传统的现代性转化
摘要(中、英文)5-7 前言★7-13 第一章 一切叙事皆是纪实★13-25 第二章 中西小说叙事渊源论★25-4 第三章 孔子与亚里士多德的“诗学观”4 第四章 中国小说叙事中的“自传性”4 第五章 西方小说叙事中的“自传性”4-33 第六章 叙事伦理:中西小说叙事中的“道德安全”★33-45 第七章 中国小说的“史传模式”★45-4 第八章 忏悔与隐讳:中西小说的文化基因4 第九章 故事、情节和叙事4 第十章 第一人称叙事“我”4-55 第十一章 作者、叙述者、隐含作者★55-4 第十二章 读者、接受者、隐指读者4 第十三章 意义与叙事4 第十四章 复调:作者与主人公的对话关系4 第十五章 身份与叙事4-68 第十六章 时间·记忆与自传叙事★68-80 后记 大哉,随园!80-81 主要参考文献81-84 附录: 答辩委员会专家名单8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