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向一个理论的综合--刘若愚诗学批评[西语论文]

资料分类免费西语论文 责任编辑:姗姗老师更新时间:2017-06-06
提示:本资料为网络收集免费论文,存在不完整性。建议下载本站其它完整的收费论文。使用可通过查重系统的论文,才是您毕业的保障。
【摘要】: 作为“语际批评家”的刘若愚先生(James J. Y. Liu),以其立于中西会通之际的优越性,全面深刻地梳理和阐释了中国古典诗学理论,并致力于中西诗学的融通,“朝向一个综合理论”,朝向中西文学理论的综合,建构超越中西分野的具有普遍意义的诗学理论。 论文共分五个部分。引论部分,主要介绍刘若愚的传奇人生经历,以此来揭示这位游走在两种语言符号之间的批评家的学贯中西的独特学术背景,这正是刘若愚毕生学术探讨的坚实基础所在。第一章从“文字媒介”和“文化观念”两个角度切入,系统介绍作为中国古典诗歌表现媒介的中文以及关乎诗人精神的现象和概念。刘若愚对汉字特性、汉语诗歌语言特性及中国传统文化观念的略论,关于纠正西方文学界长期以来对汉语诗歌的某些误读和认识偏向具有重要意义。第二章主要围绕《中国诗学》和《中国文学理论》两部诗学专著展开,详细介绍刘若愚整合中国古典诗学理论的两次努力:在《中国诗学》中,刘若愚提出道学、个性、技巧、妙悟四种诗观,完成了融合中西诗学的首次尝试;在其后的《中国文学理论》中,刘若愚进一步将上述观点扩展为一个包括形上、决定、表现、技巧、审美、实用等六种观念在内的完备体系,这也是刘若愚会通中西的再次努力和尝试。第三章以刘若愚本人的诗学理论为旨归,着重介绍其境界论、意象论以及悖论诗学,三者共同构成其诗论的理论内核,并从刘若愚的诗学个案--李商隐诗歌译介及阐释来研讨中西诗学之融通。论文从而总结了刘若愚中西比较诗学的学术特色与意义在于,因为游走于中西两种文化符号之间,故当其对中国古典诗学进行观照之时,则有着西方学术体系的参照;当其吸纳西方学理之时,则又能瞻顾中国文化传统的立场。既没有试图将西方现代文学理论流派的批评措施强加于中国诗学之上,也没有墨守中国传统措施。故其对中国古典文论的阐释,既与国内学者的传统理路大异其趣,又与纯粹西方学者的眼光颇有不同。

【关键词】:刘若愚 中西诗学 体系 融通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I207.22
【目录】:

论文摘要6-7

Abstract7-10

引言10-12

第一章 文化对比的视角:对文字媒介和文化观念的阐析12-28

第一节 探本于作为中国古典诗歌表现媒介的中文12-22

第二节 深入于中西文化观念、情感与认知方式的略论22-28

第二章 整体综合的观念:对中国诗学体系的整体思考28-46

第一节 对中国古典诗学的整理与思考之一:《中国诗学》与四种诗观29-37

第二节 对中国古典诗学的整理与思考之二:《中国文学理论》与六种理论37-46

第三章 中西会通的措施:对中西诗学的融合及古典诗歌的译介46-65

第一节 语言与境界双重探究的观点47-56

第二节 从李商隐诗歌的翻译、阐释看中西会通56-65

西语论文题目西语论文范文
免费论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