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文化异同是任何一个民族与其他民族之间存在的一种必然的现象,每个民族经过多年的发展,必然会形成独特的文化特征。文化异同的表现形式有很多,语言、文字、饮食、日常生活等,都可以体现出文化异同。本文从语言词汇之间的区别来略论中西方文化的异同,旨在加深对中西方文化的理解。 外语论文网 www.waiyulw.com 关键词:中西方语言 中西方文化 语言词汇 异同 文化的载体是语言,语言又是文化的一部分,语言与文化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曾有语言学家指出,语言是不可能脱离文化而存在的,由此可以看出语言与文化之间的渊源很深。每一个民族在发展的过程中都通过创造自己的精神财富来完成历史与文化的延续,不同的文化背景和文化传统可以通过语言得以呈现。中西方之间的文化异同表现在很多方面,比如日常饮食、日常生活、民族礼仪等,这些都是中西方文化异同的重要体现。语言词汇可以将这些异同呈现出来,是体现文化异同的一个重要载体,但同时,语言词汇本身也体现出中西方之间的文化异同。而且词汇本身是语言中最基本、最活跃的一种因素,语言中的一些特殊词汇,除了其本身的含义之外,往往还含有很多其他的文化内涵,因此加强对语言词汇的略论,也可以加强对文化的窥探和了解。 一、语言词汇的影响 语言词汇是人们进行沟通和交流时必须要使用的一种重要工具,语言可以表达出人们的基本想法,可以实现人与人之间顺畅的沟通与交流,从语用学的角度来讲,语言就是一种交流工具。语用学探讨的内容侧重点是语言的交际,语言是人们进行交流的一种重要工具,在语言的交流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对话和交流应该与交际的主旨相关。比如两个人在交流的时候,是为了要商量一个确定的出行时间,因此两个人在交流的时候,语言应该与之相关,要与出行的时间规划、出行的计划等多方面的内容相关,从而才能实现有效的交流和沟通。不同的背景下,往往会产生不同的语境,不同的语境会对人们的交际产生一定的作用,有的时候,不同的人所产生的语境是有冲突的,这些有冲突的语境组合在一起,就构成了话语之间的矛盾。随着语言学的探讨逐渐深入,有的学者开始利用语用学的相关理论对语言进行探讨。对于语用学的探讨,应该追溯到上世纪70年代,在语言学基础上产生了一门独立的新学科,有语言学者指出,当一个人说话时,他的语言包含言内行为、言外行为、言后行为。语用学探讨的重点是人们实际使用的各种语言,这些语言必须要是真实情景中产生的句子,使用的是一些比较常用的语言内容。这些语言中产生的意思十分丰富,往往会有很多其他延伸的意思,语言的言外行为是语言学家关注的中心,而很多语言词汇本身含义之外的延伸意义,就是体现文化内涵的重要内容。 二、语言与文化之间的关系 文化是一个十分宽泛的概念,主要指一个社会在长期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独特的信仰、习惯、制度等内容。概括地讲,文化指的是人类社会共享的一种产物,指的是一个社会的生产生活方式,是一个民族的活动方式的总称。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基,是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关于任何一个民族而言,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都会形成不同的文化。语言则是交际过程中所用的一种符号系统,包括语音、语法、词汇等多个内容,具体来讲,语言指的是人们在交际过程中说出的具体的话语和写出的具体内容。语言与文化之间存在一种辨证的关系,一方面,任何一种语言都是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文化决定了语言的形式,决定了语言的内容,所以说文化是语言的根基,是在文化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符号,文化上的异同也必然会导致语言上的异同;另一方面,语言是文化的具体体现,不同的语言反映出不同的文化,对这种语言的特征进行略论,就能加深对文化的理解。从这个角度来讲,语言和文化之间的关系密不可分。 三、中西方词汇中体现出的文化异同 (一)动植物词 动植物是自然界中的常见生物,人的生活、工作都离不开自然环境,也离不开周围的动植物。在人和动植物相依共存的过程中,也产生了很多词汇,这些词汇不仅有其表象的含义,还有很多象征意义和比喻意义。由于不同的语言受到人们的生活环境、宗教以及历史的作用,因此在动植物词汇的体现上也不尽相同。比如在汉语中,狗这个词汇或多或少都有一些贬义,比如很多形容词都将狗的地位降低,如猪狗不如、狐朋狗友、狗仗人势等,从这次词语中可以看出,狗这个词语在中国文化中并不属于一种高贵的动物;但是在西方人看来,狗是人类忠诚的朋友,人们喜欢用狗来表示忠诚、可靠、勇敢、聪明等品质,而且经常用狗来指代人,表示的是对人的良好品质的赞美。与中国人的文化相比而言,狗这个词语在英语中不仅没有贬义,西语论文网站,反而是一个褒义词,使用这个词语的时候也会使语气比较风趣,比如“a lucky dog”的意思是幸运儿、“a top dog”指的是优胜者。再比如猫这个词语,中国人是比较喜欢的,认为猫是一种比较高贵的动物,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表示“可爱的精灵”的含义,比如“馋猫”这个词语就是一种比较亲昵的称呼,指的是人比较贪嘴。但是在英语文化中,猫是魔鬼的化身,经常用来比喻那些内心十分阴险的人,尤其是女人,比如“She is a cat”就不能直译为她是一只猫,而表达的是她是一个阴险的女人。再如龙在中国的文化传统中表示的是一种尊贵的力量,但是在西方社会中却是一种邪恶的代表,是一种比较狰狞的怪兽,所以在很多西方人的眼中,如果将一个人形容成龙,则表示这个人的品行并不是很好。再比如bear这个词,在中国人的眼中,根据一些词汇的组合,给熊赋予一种窝囊的含义,比如“你看他那熊样”,表示的是一个人比较窝囊。但是在西方人的眼中,“bear”对人是一种称赞,“He is a bear at math.”这句话表示的是一个人是一个数学天才。除了一些动物词汇,有很多植物词汇也有异同,比如Rose这个单词,在中国其花语被理解成为爱情,到那时在英语中,不同的句子中有不同的含义,比如“under the rose”表示的是保守秘密和保持沉默,这反映出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同一个词语的不同含义。 (二)色彩词汇 色彩词汇本身的含义是表示颜色,但是除了表示颜色之外,也有很多其他的含义。由于不同民族的文化背景不同,因此色彩词汇表达的含义也不尽相同。比如yellow这个词在中国代表的是一种皇族的颜色,古代的皇帝都很喜欢黄色,所以在我国的民族文化中,黄色表示的是吉利、好的意思,比如我们常说“黄道吉日”,同时,黄也表示一种失败,比如“黄粱美梦”“这桩生意黄了”等。但是在西方的文化传统中,yellow表示的含义完全不同,一方面这个词语表示一种正义、坚定的力量,另一方面也表示一种反叛和懦弱。与不同的词语搭配在一起,表达了不同的意思,比如“yellow dog”表示的是卑鄙的人,西语论文题目,“yellow paper”或“yellow book”并不是直译为黄色书籍,而是表示一种征服报告,是一种比较严肃的内容。再比如red表示红色,在中国是一种喜庆的颜色,很多人在结婚的时候都崇尚使用红色,新娘要穿红色衣物、家中要粘贴红色对联等。但是在西方文化中,红色是一个贬义词,象征着一种凶残、危机,比如“red revenge”表示的是血腥复仇、“a red battle”表示的是血战。再比如在表示眼红某个人的时候,汉语中一般会使用眼红某人来表示,但是在英语中经常使用“green with envy”来形容一个人的妒忌之心。由此可见,同一个词语在不同的语境中代表了不同的含义,表示同一个含义时使用的语言不相同,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中西方文化之间的异同。 (三)风俗文化的异同 不同的民族因为自然条件以及社会环境的不同,产生了不同的风俗文化,这些风俗文化作用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中西方之间的沟通和交流逐渐增多,中西方的民俗文化的交流也逐渐增多。从风俗文化的词语表达上也可以看出中西方文化的异同,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称呼的异同。称呼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必然会使用到的一种语言,在沟通和交流过程中十分常见,但是中西方国家之间的称呼差别很大。在汉语中,称呼的语言有很多种,根据职业、职位等方面的不同,称呼也不相同,比如王老师、李老板、赵医生等,从这些称呼中都可以看出被称呼人的身份。但是在西方国家中,称呼的词语比较少,比如关于张老师、赵医生,人们不会将其称呼为“Teacher Wang”“Doctor Zhao”,而一般将其成为“Mr××”“Mrs××”“Miss××”,根据其身份的属性加上一些基本的词汇表示尊敬。另外,在中国文化中,称呼人的时候一般先称呼姓,再称呼名,但是西方人的称呼则是恰好相反的,在西方人的眼里,名比姓重要,所以会先称呼其名,再称呼其姓。 第二,问候上的异同。问候是一种基本的人际交往行为,中西方的文化词语也体现出文化上的异同。比如英语常用的问候语是“Hi/Hello”“How are you”“Good morning”等,但是在中国文化中这种问候相对较少,中国人见面的时候常问“吃饭了吗”,这种问候在西方国家就很少见。 综上所述,英汉两种语言都是对文化的一种重要体现,文化与语言之间有不可分割的关系,语言是文化的表现,文化是语言产生的根本,不同的语言体现出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国家的人在使用语言进行沟通和交流的时候,应该对不同的文化背景进行了解,以防交流过程中出现误会,从而促进双方之间的顺畅沟通。 参考文献: [1] 付兰梅.对外汉语口语课程词汇教学过程中文化因素的导入[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4). [2] 江晓悦.从习语中的动物喻体看英汉文化异同[J].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7(2). [3] 司彩玲.从动物词的文化内涵看英汉文化的差异[J].安康学院学报,2017(5). [4] 侍中.中西思维方式异同说辩难[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1). [5] 韩桂敏.从动物喻义看英汉文化异同[J].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