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国与西方在传统绘画审美理想上所体现出的异同是由特定民族在千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积淀形成的民族思想与民族文化决定的,是不同的民族意识形式在绘画审美上的反映,它既体现了民族的独特品性,又体现了人类历史文化的一些共性。 外语论文网 www.waiyulw.com 关键字:传统绘画 审美理想 异同 中国与西方的传统绘画艺术是人类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世界艺术史的长河中绽放出璀璨的光芒,它们以各自不同的表现形式共同诠释了美的艺术。另外,它们所呈现出的不同美学特征和创作思想又表明了中西传统绘画艺术在审美理想上的异同,正是这种异同构成了各自理想美的艺术形态。 中西传统绘画在审美理想上的异同源自于民族历史和文化环境的不同,这种不同使中西两方形成了截然不同的两种思维方式,西班牙语论文,致使对美有着不同的理解,从而导致在绘画审美理想方面的异同。中国自古便受到儒家与道家思想的作用,并在长期的发展中逐渐形成了中华民族文化的基本特质。儒家文化的核心是“仁”,它追求社会现实的协调和谐,注重对人格的培养,提倡社会道德伦理与规范。儒家在艺术方面的审美理想主要体现在对“和”与“乐”的理解上。“乐”即指以音乐为主体的艺术活动;“和”则指社会道德精神,是艺术所能达到的社会性影响,西语论文题目,是儒家思想体系下艺术的理想境界。儒家希望通过乐教的形式来达到“和”的目的,希望通过艺术的心理感化力量来实现个人内心在心灵与社会关系上的自觉融合,以达到情与理的和谐统一。与儒家审美理想不同的道家则主张心与物的统一,道家思想认为,作为生命的主体的人是自然界的组成部分,人与自然本为一体。“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齐物论》)。它认为人与万物之所以能够统一主要是因为宇宙的本体“道”,即“无”。这种“无”是对现实自然客体存在的一种超越,是人在精神上的一种超然品质,是一种宇宙万物无我却又与天地相融的境界,“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而不敖倪于万物”(《庄子・天下》),达到一种“虚”“静”“明”的审美境界。儒学与道学在对和谐的美的追求中共同构建了中国传统审美理想的结构――心与物相映、情与理相融的内在心理和谐。 西方的审美理想与中国的截然不同。西方古代哲人认为“数”是万物之源,和谐的“数”构成了美的事物的存在,任何美的事物都有一个和谐的“数”的比例,他们认为美普遍存在于客观事物当中。艺术家们受此作用便致力于对物象的“数”的合理节奏的追求,并把对美的追求具体化在了视觉的形式上。这种力图在形式上追求美的审美理想更加注重物体的比例、结构等因素。而要把握住这种合理的“数”必须要具备理性的科学思维,这样才能创作出一个美的艺术形象。文艺复兴后,人文主义思想产生,人们突破了中世纪宗教思想的长期禁锢,认识到了人的价值,认为人是客观事物当中最美的,个性与自由得到解放。美术也摆脱了宗教神学的奴役,在题材、形式结构、画面表现等多方面都改变了之前宗教美术的僵硬化模式。随着科学探究的艺术精神的张扬,艺术家们开始主观地通过艺术来赞颂人的美和理想的力量,艺术与科学及人文思想的联系也更加紧密,注重求真理性的创作态度与精神,崇尚“写实美与理想美结合”审美趣味,逐渐形成了一套科学的绘画体系。西方绘画中准确协调的结构比例和透视关系实则是科学精神在绘画中的体现,因而它更多地是一种科学的艺术。 中西方传统审美理想的不同致使在绘画艺术上呈现出不同的艺术语言、表现形式和创作思维,在艺术境界上追求不同的韵味和意蕴。中国的传统审美理想讲究艺术与心理的互融与“天人合一”的理念,主张通过艺术来自觉地抒发个人主观个性和内心情感,因而中国的绘画艺术较强调主观、表现和抒情等创作主体方面的因素。艺术家们以中国传统哲学世界观的思维,应用笔墨这一独特的艺术语言进行创作,试图达到一种“境生象外”的幽深意境。中国艺术家在进行创作时往往将自身情韵灌入到客观物象中并转化为心中“意象”,之后通过笔墨形式将其转化为一种蕴含着情理的审美图式。中国传统绘画讲究“传神”“气韵”,在描绘物象时并不在意其形体与光色的客观状态,而是主张“以形写神”的造型理念,追求“物我相忘”的灵感触动。物象的形体在中国艺术家心中是承载“象外之意”的一种符号,它会因创作主体的意念、画面表现的需要等因素而发生改变,甚至有时会突破客观形体的限制而被主观化的夸张、变形,从而承载着更加丰富深刻的内涵,所谓“得意忘形”。即使具有较强写实感的中国工笔花鸟、工笔人物也不是对物象形体的刻意求真,而是试图通过对线条、笔势节奏律动的把握构建出具有自身表意性质的审美功能,通过对物象形体的着力经营彰显出隐藏在物体形象内部的神韵。因而中国工笔画中物象的形体与客观现实中物象的形体是不相对应的,前者是在后者的基础上结合了创作者的主观情感而得到了升华,从而实现了“形”“笔”“意”“韵”的完美结合。另一方面,中国传统绘画主要以水墨的深浅浓淡、线条的转折顿挫、笔势的翻转提按来表现事物的空间与形色,并在水墨、线条和笔法中寄予了作者的情怀与心灵,使绘画成为画家的一种内心写照与个性的流露,所谓“一切画境皆心境”,体现出中国传统绘画重在“心灵体验”的审美情趣和思想内涵。可以说,中国的传统绘画是一种哲学化的绘画。 西方传统绘画的审美理想与中国的大异其趣。西方绘画审美理想主要来源于古埃及、古希腊、古罗马在哲人思想体系作用下奠定的“模仿自然”与“和谐的形式”之中。“模仿论”与“形式的和谐”的艺术观念在西方绘画中占有一定的引导地位,它主张“按照事物应当有的样子”去再现事物形象,在客观世界的事物中发现美,揭示美,并在创作过程中追求理想的美的形式。西方绘画是一种色彩立体的艺术,艺术家追求直观的、具象性的艺术形象及审美对象的外在形式属性。他们比较重视画面光线的明暗、结构的比例透视、物体的凹凸质感等,充满着一种理性的科学精神。艺术家通过外在形式上的协调来追求内在“真”与“美”的艺术品位,并以此来寄托内心的情感。西方传统绘画脱胎于古希腊雕刻艺术,因而讲究透视、明暗及比例、结构、解剖等自然科学概念的方向,塑造物象时强调光与影、形与色的价值,注重画面各物象的透视、质感及相互间的比例关系,精确细微地表现事物的形体结构和光色变化,试图在平面画布上营造出一种三维空感。这种审美理想透露出西方传统绘画受到古希腊雕刻与建筑的比例结构、空间布局、对称平衡等和谐因素的作用。西方这一再现性的绘画传统直到十九世纪晚期印象主义产生之后才从根本上有了改变。 整体比较而言我们可得知,中国绘画的审美理想侧重于“心理”方面,而西方则侧重于“物理”方面,这是因为中西方艺术产生并成长于不同的文化土壤之中的缘故。它们以各自独特的艺术语言体系和审美理想分别代表了中国与西方不同的文化特征和艺术精神,它们都是艺术家真情实感的流露,凝聚了艺术家们的智慧与心血,彼此间并无高低优劣之分。“就艺术与心灵的关系而言,每一种真诚状态下的创作都是等价的。”中西传统绘画在审美理想上同时体现了人类一个共同的心理特征――对美的艺术的追求。 参考文献: [1]张法著.中国美学史[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17. [2]孔新苗,张萍.中西美术比较[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