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维尔现象”的涵义及其产生的社会历史原因》-西班牙文学论文免费下载 [摘 要]对于《“奥维尔现象”的涵义及其产生的社会历史原因》的西班牙文学论文免费下载:本文从奥威尔的生活经历入手,结合奥威尔生活时代的政治、军事、外交、文学等诸方面现实以及20世纪末奥威尔所受到的种种殊荣,研讨“奥维尔现象”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昭示奥威尔著作的现实价值和永恒魅力。 [关键词] 奥维尔; 奥维尔现象; 极权主义; 文学 在20世纪世界经典作家中,乔治•奥威尔(George Orwell,1903-1950)可谓声名显赫。1998年7月20日美国《纽约时报》公布的“二十世纪百部杰出英语小说”中就有奥威尔的《动物庄园》(Animal Farm,1945,名列第三十一)和《一九八四》(Nineteen Eighty-Four,1949,名列第十三)。而在“二十世纪百部最佳非小说类图书”排行榜(由行销英美的National Review于1999年5月号推出)上,奥威尔的《向卡特洛尼亚致敬》(Homage to Catalonia, 1938)和《乔治•奥威尔散文、评论及书简集》(Collected Essays, Journalism and Letters of George Or-well,1968)也雄踞第三和第五的高位。 奥威尔本名埃里克•亚瑟•布莱尔(Eric Arthur Blair),1930年以前他一直沿用此名。直到他的纪实性著作《巴黎伦敦落魄记》(Down and Out in Paris and London,1933)正式出版,他才改用乔治•奥威尔这一笔名。Orwell本是东英格兰一条美丽河流的名称,布莱尔取为己姓,且用来题署自己的第一本书,自有其深意。此后,除亲戚以外,极少有人知道他的本名叫布莱尔,倒是奥威尔的名声从此显赫于世。奥威尔出身于“没有钱的中产家庭”,自幼即饱受颠沛流离、贫病交困之苦。伊顿公学毕业后的警察生涯,又让他从内心深处感受到帝国主义的罪孽深重。1927年奥威尔的毅然辞职,是其人生道路上的一大转折。他抛弃的或许是安逸稳定的生活方式,但社会底层的落魄动荡却使他对帝国主义“大骗局”的本质洞若观火。用奥威尔自己的话说,他“从1930年起就是一个社会主义者了”。1928年至1935年这八年间,奥威尔做过流浪汉,住过贫民窟,当过家庭教师,干过旧书店伙计,开过乡村杂货铺。其间肺炎又多次复发。贫穷和疾病的折磨并没有压垮奥威尔,反而使得他的精神天平更多地倾向于无产阶级一边。正是在这一时期,奥威尔开始了用社会主义措施疗救资本主义弊病的文学尝试。《绞刑》(A Hanging,1931)、《巴黎伦敦落魄记》、《缅甸岁月》(Burmese Days, 1934)、《猎象记》( Shootingan Elephant,1936)等纪实著作在揭露帝国主义罪恶的同时,也给予了劳苦大众以最大程度上的同情。他甚至认为,那些被忽视、被凌辱的无产者,才是“真正的英国人”。此时奥威尔显然已经背弃了自己的出身,毅然决然地站到无产者的行列中来了。1936年,奥威尔受戈伦茨之托,到英国北部工业区对工人阶级的贫困状况作实地调查。历时数月的所见所闻让奥威尔触目惊心--—工业区工人的赤贫、生活工作环境的恶劣、英国入顽固的阶级意识等等都给奥威尔的心灵亡打上了深深的烙印。他以调查所得的事实为依据,并参考了包括恩格斯《1844年英国工人阶级状况》在内的大量历史文献,终于完成了他的忧愤之作《通向威根码头之路》(The Road toWigan Pier)。此书于1937年5月由左翼读书俱乐部推出,对当时的英国乃至国际左翼联盟运动都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