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国著名作家莫言荣获诺贝尔文学奖,成为近年来我国最受关注的文化事件之一。尽管作家本人在得知获奖消息时,谦虚而谨慎地表示“狂喜并惶恐”(凤凰网,2017)①,如果我们能对莫言著作做出严肃的文学价值评判,并考虑到他在国外已然享有的知名度,应该说他的获奖还是实至名归的。莫言为世界文学所了解和接纳,并非“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式的爆发,而是走过了一个由各语种译者常年引进和介绍的漫长过程,这个过程当然还没有结束。除了葛浩文的英译、陈安娜的瑞典语翻译外,其他语种的译者关于莫言著作的世界性传播和国际声誉的奠定同样功不可没。然而,文学翻译史上有太多的案例表明,译出语文本和译入语文本并非完完全全的等价交换,莫言著作的外文译本究竟在多大程度上做到了“忠实”于原著、其“不忠”又在何种意义上作用了外国读者对作家乃至中国现实的解读,越来越引起国内文学评论界和翻译批评界的关注。本文试以莫言的长篇小说《天堂蒜薹之歌》一书的西班牙文译本为例,围绕译著对原著的“不忠”做一番研讨,希冀引发更多的对于中国文学外译的思考。一众所周知,西班牙语是使用人口数仅次于汉语和英语的重要......(论文页数是:8页) [继续阅读本文] ,西语论文题目,西语论文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