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纪阿拉伯文化在中国[阿拉伯语论文]
提示:本资料为网络收集免费论文,存在不完整性。建议下载本站其它完整的收费论文。使用可通过查重系统的论文,才是您毕业的保障。
【摘要】:中阿友好合作源远流长,中国同阿拉伯国家在政治、经济、贸易和文化等领域建立的全方位合作关系,折射出中阿两大民族从汉武帝时期以来的两千多年绵延不断的友好交往史。这种合作从政治的层面看,是以发展中国家为代表的南南合作的表率,不仅惠及双方,更有利于所有第三世界国家提升在世界舞台上的声音;从文化的角度看,是以儒家文明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和以伊斯兰教为代表的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友好合作的典范。
文化交流从深层意义上说,是各个国家、民族、地区的人民之间的情感交流、思想交流、智慧交流;是增进国家间、民族间了解和友谊的重要桥梁。对中阿文化交流史的梳理,关于进一步加强两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相互理解与信任,增加共识,加强合作,进而提升中阿文明交往的深度与广度具有现实意义;对阿拉伯文化在中国发展情况的全面认识和客观评价,有利于中国更好地落实“走出去”、“引进来”政策,构筑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加强中阿间文化交流、文明对话的探讨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是对培养文化自觉意识、尊重文明多样性的有力践行,是对西方社会主导的文化霸权的有力回击。
二十世纪的一百年间,中国与阿拉伯社会各自经历了深刻而又复杂的变革与转型,中阿文化交流也经历了一个由盛(古代)转衰(近代),直至二十世纪下半叶又开始逐渐发展的过程。中阿两大民族在独立战争中建立起新兴的发展中国家,在古老文明的基础上建立起新政府,在传统友谊的基础上围绕宗教、文学、教育、艺术等文化的各领域开展了卓有成效的交流,阿拉伯文化在中国的传播实现了从古代的表层物质交往过渡到文化核心层面的交往和沟通。
本文是一项基础性探讨,阿拉伯语论文网站,以历史发展脉络为线索,应用历史学、史料学、外交学、传播学等学科门类的知识,以宏观和微观探讨相结合,以个案和整体探讨相结合进行纵向、横向的探讨,对二十世纪阿拉伯文化在中国的情况进行系统、深入的探讨和论述。论文由绪论、正论五章和结语构成。
绪论部分主要讲述本论文选题的意义,并对本论文所指的“文化”概念及论述的时间跨度做一说明;简述探讨近况、论文主要的创新点与难点、探讨措施和基本框架。
正论部分,第一章回顾二十世纪前阿拉伯文化在中国的主要历史分期。唐宋时期是中阿文化交流的初期繁荣期;元代是阿拉伯文化在中国大发展的时期,伊斯兰在中国普遍传播,阿拉伯文化真正在中国发生了显著的作用;明清时期阿拉伯文化在中国由传播进入了创造发展阶段,随着穆斯林数量的增加,中国传统的儒家意识形态和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意识形态得以有机结合。
第二章主要探讨清末与中华民国时期阿拉伯文化在中国的传播。清朝末期中国政府的“闭关锁国”政策并未使中阿间的交流完全停滞,民国时期中国与阿拉伯国家建立了现代意义上的外交关系。在宗教领域,阿拉伯语论文题目,主要论述回族地位的提高以及回教新文化运动;文学领域主要论述著作译介情况及对阿拉伯文学的探讨;教育探讨领域主要论述以成达师范学校为代表的伊斯兰新式教育、民国时期派出的留学生及其关于阿拉伯文化在中国传播所做的贡献、清民时期国人对阿拉伯文化的探讨情况。
第三章主要探讨新中国成立至“文革”结束阿拉伯文化在中国的传播。万隆会议使得中国和阿拉伯国家的关系进一步发展,这一时期见证了中国与阿拉伯国家的两次建交高潮。宗教领域主要论述伊斯兰教在新中国、穆斯林朝觐活动、伊斯兰教协会的成立及伊斯兰学术活动;文学领域主要论述大量阿拉伯文学著作被译介的原因、译介情况及特点、中国作家创作的支持阿拉伯人民的文学著作;教育与探讨领域主要论述阿拉伯语进入高等学府的教学情况、留学生互派工作及学术探讨情况;艺术领域主要论述国际广播电台阿语频道的开播,电影、艺术团等方面的交流。
第四章主要探讨改革开放以来至二十世纪末阿拉伯文化在中国的传播。这一时期中阿高层往来频繁,文化交流日益丰富。宗教领域主要论述新时期中国伊斯兰教的基本情况和伊斯兰教学术探讨情况;文学领域主要论述著作的译介情况、文学及文学史的探讨以及阿拉伯文学探讨会的成立;教育与探讨领域主要论述阿拉伯语教育的发展与改革、留学生互派情况、中阿教育合作、对阿拉伯文化的探讨情况;艺术领域主要论述文化周与艺术团演出、电影、展览、体育等交流情况。
第五章略论了中阿文化交往中的动力,即双方在历史、现实方面存在着悠久的传统与坚实的基础,在文化内涵方面存在着相似的内在人文精神与互补的文化异同;继而略论了阻力,即西方文化霸权的干扰和误导和中阿间由于意识形态异同所产生的误会与矛盾;并对加强中阿文化交流提出三点建言,即文化交流机制化、文化交流途径多元化、文化交流主体队伍专业化。
通过以上论述,本文最终得出二十世纪阿拉伯文化在中国传播的三大阶段所各具的鲜明特征,即民国时期阿拉伯文化在中国的传播主要是回族群体围绕宗教展开的;二十世纪中叶至七十年代末阿拉伯文化在中国的传播主要以政治为导向进行的;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阿拉伯文化在中国的传播主要是以文化交流价值本身为出发点的。最后,重申了中阿间文化交流的重要性,即有利于双方形成对人类文化的普世情怀,有益于双方应用不同文化的智慧来合力解决人类所面临的难题,有助于双方进一步拓展和深化“全面合作,共同发展”的新型中阿战略合作关系内涵。
|
免费论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