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外语教学中的“语言错误”常常困扰教者与学者。本文根据错误理论及错误略论的观点,对零起点阿拉伯语专业学生在语言习得中出现的语言错误进行了归纳与总结,提出了解决这些难题的措施。 【关键词】零起点 二语习得 错误类型与略论 解决途径 Abstract:The errors in language in language teaching always make both the teachers and the students much headache.Based on the theory and the analyisis of the errors,the paper concludes the errors which are made by Arabic beginners,andsome suggestions are offered for the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learning, especial for very beginning students in Arabicmajor.Key words:beginning student;L2 acquisition;type and analysis of error;way of solution 二语习得者在学习语言技能时会出现一些语言错误,乃是正常现象。但此情况为学者们提供了探讨“语言错误”与“略论错误”的机会。随着语言习得与第二语言习得探讨的兴起和发展,诸多学者开始关注“语言错误”和对学习者“错误略论”的课题,并重新认识所犯语言错误的原因及解决措施。20世纪六七十年代,学者们提出的“对比略论(Contrastive Analysis)”理论和“错误略论(Error Analysis)”理论对外语教学中出现的语言错误及其纠正策略起到了积极的推动影响。笔者最近搜索中国期刊数据库发现,我国学者在这一领域的探讨成绩斐然。①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语言“错误略论”探讨课题在我国外语教育界的任务尚需更多的人参与,特别是被人们普遍认为的“小语种”诸多语言。教授阿拉伯语时,常会被学习者富有“个性”的句子搞得哭笑不得。探索之后,发现那些具有“个性”的杰作事出有因,自然也就对习得者不过多地责备,因为他们的“杰作”为我们提供了略论其语言错误的可靠依据,唤醒须注意的教学细节,不能说对专业教育没有现实意义。 一、“错误略论理论”综述 “错误略论理论”提出者Corder(1965)认为,学习者在语言学习过程中所犯的语言错误,能反映学习者当前所掌握的语言体系,对了解学习者的语言发展具有积极意义。“错误略论理论”建立在重新认识“学习者错误”的基础之上,寻找学习者出现语言错误的定义、描述、缘由甚至提出解决的办法。这一观点与行为主义理论把学习看作是一种行为习惯的养成(Stern 1983)有较大的区别,因为行为主义理论对学习者出现的语言错误持否定态度。错误略论着眼于学习者在使用语言时所出现的错误,对错误原因展开相应的研讨和探讨。从教学层面上讲,错误略论理论有助于教师了解学习者出现写作错误的症结所在,而对学习者而言能较好地培养避免写作错误出现的意识。Stern认为,错误略论是探讨学习者在第二语言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困难的一种重要方式。它将学习者在不同的学习阶段出现的语言错误进行分类并研讨起因,使教师及学习者能够正确看待在这一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帮助学习者有意识地避免错误的出现。学者们在探讨错误略论理论时,从不同角度对“失误(mistake)”和“错误(error)”进行了定义[1]。“失误”指口误或随意所言,对语言的习得没有多大意义。“错误”是指语法规则的不正确,对语言习得有一定的作用。该类型的错误是可以更正的。 Brown和James对“错误”和“失误”有专题探讨。我国学者胡壮麟教授认为语言错误分为三类:错误(error),即语言的语法错误,需要纠正;差错(mistake),语言正确而使用不当;口误或笔误(lapse),即因故出现的口误或笔误,不需要纠正。可见,通常所说的“错误”指语言应用的范围,学习者可以意识到且能够自己修正;“误差”却反映了学习者应用语言的能力,是学习者语言体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2]。Corder错误理论的另一个术语就是“显形错误(overt errors)”和“隐性错误(covert errors)”。Brown在Principles of Language Learning andTeaching(Longman,Inc 2000)中重申了Corder提出的错误略论理论。他认为,显形错误是指在句子中出现的比较明显的语法错误。这类错误与母语的作用关系较大,学习者在语言使用过程中常犯此类语言错误。如阿拉伯语名词有明显地性别的区分,学习者在使用时常对“杂志”这个词的词性表现出异常的惊讶,难道杂志在阿拉伯语中还要划分出公母不成?又如:“我18啦。”在汉语言中是回答问题者说他或她18岁了,而阿拉伯语中,必须在数词18后面使用表示“岁”含义的区分语,否则表示任何一个概念的区分语就有可能添加于后,如“秒、分、小时、天、月、米、千米”等。 隐性错误是指在句子层面上没有任何错误,但在具体的交流环节中存在不当之处。该类错误有的学者认为是“语用错误(pragmatic error)”。如:“Stand up and I want to talk to you.”当年轻者与长辈,或社会地位较低者与社会地位较高者讲话时,采取这种方式,显然不妥,即在语义和语境方面不适宜[2]。根据错误略论理论的准则,语言错误反映了语言学习者对目标语的掌握程度。故探讨错误特别是阿拉伯语言学习者习得过程中的错误,提出相应的教学建议尚属积极之举,因为在阿拉伯语的教学环节中,语言学习者的失误不少,错误更多。②这篇文章中涉及的阿拉伯语写作中出现的“错误”,当属国内外学者探讨的课题之列。Corder在1967年界定了“错误”的概念之后,于1971年又将“错误”划分为“语言能力错误(error of competence)”和“语言使用错误(errorof performance)”两大类,并且在语言能力错误中再分出“语内错误(intralingual error)”和“语际错误(interlingual error)”两类,从而建立起错误略论的基本理论框架。在Corder的两级分类中,第一级的语言能力错误和语言使用错误的区分是以语言学习过程理论为基础的,第二级语内错误和语际错误的区分是以语言学理论为基础的[3]。“语内错误”和“语际错误”是错误理论的第三种类型。语内错误指由目标语语言规则自身特征造成的错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