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现实主义作家南高[越南语论文]

资料分类免费越南语论文 责任编辑:Nguyễn Thị更新时间:2017-06-17
提示:本资料为网络收集免费论文,存在不完整性。建议下载本站其它完整的收费论文。使用可通过查重系统的论文,才是您毕业的保障。

  摘 要:南高是越南文学史上批判现实主义发展后期最具代表性的作家。他通过寻常小事揭示了越南贫苦人民生活困顿的事实,并为“挣扎在死亡线上”和身心被摧残的越南人深感痛惜。在一个找不到出路的社会里,提出了对于人的生存和发展的问题。南高在农民和小资产阶级这两个题材的独特贡献确立了他在越南文学史上不可替代的地位。他继承了越南现实主义的优良传统,使得越南现实主义文学向更深远的方向发展,并在当时十分艰苦的社会条件下创新了文学的艺术。
外语论文网 www.waiyulw.com
  关键词:越南文学 现实主义作家 南高
  南高(1917.10-1951.11)是1930-1945年期间越南现代文坛上有着重要历史地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越南文学界一致认为:“南高的著作大多出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在这艰苦的社会环境中进行文学创作的时期,其著作却成为越南批判现实主义思潮发展的标志。”①对于南高,越南探讨界和世界探讨学者皆有众多的评论,如越南南高探讨专家风黎教授肯定了南高是越南文学历史上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其小说充满了“内蕴与外在”的创作特点,表现了南高伟大的人道主义精神:“南高的著作经受了时代的严峻考验――‘越考验越清晰明朗’”②……在越南,南高的很多文章入选了越南初、高中乃至大学的教科书。许多越南文学的探讨专家认为南高的创作不亚于世界文学的创作。半个多世纪过去了,南高及其创作已经冲出了越南这一国家的疆域,走上了世界的文学舞台,吸引了众多各界探讨学者、理论家、批评家和读者的关注, 南高是越南现代文坛上出色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其著作主要有:《志飘》(Chí Phèo )、《老鹤》(L?�o Hаc)、《多余的人生》 ( )、《明月》(Giǎng sáng)、《一场婚礼》(M?�t ?�?�m )、《死亡线上的挣扎》( )、《一双眼睛》( ?�i ) 等,这些著作越南人民皆耳熟能详,南高笔下的人物为每个越南人所知晓,其塑造的典型形象有:《志飘》中的志飘(Chí Phèo)、《老鹤》中的老鹤 (L?�o Hac)、《多余的人生》中的阿户 (H?�)、《明月》和《眼泪》中的阿佃( )、《死亡线上的挣扎》中的阿庶 ( Th )等等。南高不愧于越南文学的最高荣誉勋章――胡志明奖,1996年越南第一批被授予国家最高勋章的现代作家。
  一、对于南高
  南高原名陈友知,出生在越南河南省大皇村――诉讼案件在有权有势的富人间时有发生,而农民却生活贫疾、庄稼失收的一个山村。农民不得不离开自己的家乡去异地谋生。这点在南高的著作中都非常清晰地反映出来了。
  出身于贫寒家境的南高,是家里唯一一个可以上学的孩子。自小南高就不得不与贫困、疾病、饥肠辘辘的生活抗争。因为成中考试③名落孙山,南高怀揣梦想来到了异乡西贡谋生,但是无奈疾病缠身让他又回到大皇村。他复习了一年,终于考上了成中。但由于身体的原因,所以没被选做国家干部。于是他在亲戚开的一家私人学校里当教员。在这些日子里,让他感受最深的就是了解到那些生活在闭塞窒息社会中的贫苦小资产知识分子穷困潦倒的生活。当日本法西斯入侵东南半岛的时候,学校被迫关门了。南高只能以写作维持着日常拮据的生活。1943年,南高与苏怀(T?� Hoài )、阮洪( Nguyên )、阮辉想(
  Huy )、阮廷诗( ình Thi)等越南作家共同加入了“文学救国”这一秘密组织。当河内的文化救国运动和革命运动遭到恐怖镇压时,南高回到了自己的家乡,参加了由当地发起的越盟运动。而后在八月革命中,南高参加了地方夺取政权的运动,并被推举为乡政府主席。不久,他被调到河内,在文化救国会创办的《前锋报》中任编辑部秘书长一职。1951年11月,南高在敌占区第三联区执行任务的途中遭敌人伏击牺牲。
  二、南高现实主义的基本特点
  1930年-1945年,当南高以作家的身份开始为人所知的时候,越南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中已有许多名声卓越的大作家了。写对于农民的,就有吴必素 (Ng?�
  ) 的阿酉姐 (Chi D?�u), 阮公欢 ( C?�ng Hoan) 的阿坡哥(Anh Ba),武重奉 ( Trong Phung) 的氏幂 (Thi Mich)……知识分子题材的就更多了,因为越南当时的所谓合法文学实际上是一些小资产阶级写的对于小资产阶级的文学。南高是后来出现得较晚的作家。但可能也正因如此,他才更有机会去发挥自己独特的才能。南高留给后人的是他不断探究、发现和创新的精神。他的艺术宣言是:“文章只容纳那些懂得发掘、懂得探析,开启别人从未开启的和创造还未有的那些人”……越南八月革命后,南高创作《一双眼睛》,这篇曾被誉为越南抗法战争初期最出色的短篇小说,塑造了代表进步的(阿度)和落后的(阿黄)两个知识分子的形象。阿度和阿黄间的革命立场是矛盾的:阿度支持并积极参加革命,阿黄却不赞成革命抗战,表现得像个局外人,拒绝并且不愿意干一些诸如村里的扫盲工作的任何事情。阿度对劳动人民翻身做主感到无比喜悦,把革命给劳动人民带来的新生活视为美好的,阿黄只觉得是荒唐、滑稽的。最后,新人战胜旧人,进步战胜了落后。著作批判了如阿黄般的旧资产阶级分子总是用一成不变的“眼光”去看待劳动人民,过高地估计自己。赞扬了阿度及时转向革命,与广大人民融为一体,使自己有了一双明亮的眼睛,辩证地看事物,充满了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看到了抗战必然走向胜利。南高在《一双眼睛》中,道出了作家要用怎样的一双眼睛去正确发现和评价本民族人民的高贵品质,特别是农民劳动者的高贵品质。越南人民的革命实践使他更加自觉迫切地正视这一问题。但当我们细细品味他的著作时,我们发现,解决“一双眼睛”的问题即如何正确评价和认识劳动人民的本质,却是一件困扰他已久的事情。《眼泪》是“一双眼睛”的问题,《志飘》、《老鹤》也是“一双眼睛”的问题――“老天呀,关于四周的人,如不是我们成心去了解他们,就只会看见他们性情中的怪癖、愚昧、卑劣、龌龊、无知……全都是一些让我们残酷无情的借口,我们从未觉得他们是值得可怜的人,我们也从未可怜过他们……”(《老鹤》)④   可以说,“一双眼睛”的问题是南高现实主义的基本特点:在封建殖民者统治下的越南最黑暗的时期里,他走到那些被蹂躏和被鄙弃的贫寒劳动人民中间去发掘他们真实的品性和情感。吴必素的《熄灯》(
  ?�èn) 和阮公欢的《穷途末路》( cùng) 问世后,很多人会认为,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枷锁下,农民饱受的苦痛再也不会有比阿酉姐、阿坡哥所遭受的苦更为苦的了。但当志飘从南高的文字中跌跌撞撞地走出来的时候,人们马上认识到,这才是生活在同一片土地上的人们 “最困苦窘迫耻辱”地完完整整的体现:《志飘》被誉为越南的《阿Q正传》,也是越南1930-1945批判现实主义的巅峰之作。这部以农村为题材的小说,描写了一个自幼被父母抛弃的并被大家叫做“志飘”的人悲剧性的一生。志飘原本是个秉性诚实、善良的人,但被酷吏诬陷投入监狱,从监狱出来后,却变成了一个被统治阶级利用、抢劫跋扈、蛮不讲理的人。志飘跟氏娜――一个有麻风病的女人“相爱”,但被氏娜的姑姑阻拦和禁止,最后氏娜怀了志飘的孩子,而志飘却死于地主霸建凶残的手里。著作以氏娜瞥见一个又破又空、离村很远、没人往来的志飘小时候被人发现的砖窑结束全篇,意味深远。阿酉姐卖狗、卖孩子、出卖自己母乳……但她还可以被称作人。志飘为了成为武大村穷凶极恶的恶神便要连自己的面目和灵魂都要出卖。南高坚定地站在现实主义和人道主义的立场上,他坚信在志飘的血管里还流淌着劳动人民的血液,因此让志飘拿刀到地主豪强霸建家,不是索要钱物,不是索要酒,而是为了索要自己已经被毁坏的容貌和心灵。而志飘的梦想也只是期盼能与自己的初恋氏娜,过着一个耕地种菜的普通农民生活,却最终不能遂愿。志飘有着相当独特的性格,一方面他是个神志不清的家伙,是统治阶级手中危险的工具;另一面他又是觉醒的“奴隶”。他用他最聪明的脑袋在武大村提出了这个最富有深刻概括意义命题:“谁给老子仁厚善良?如何去掉老子这脸上的瓶子碎片的伤疤?”可见,其智商远远超过了狡诈精明的霸建。像志飘这样的人物,我们只有在南高的著作中才能找到。
  三、南高著作独特的吸引力
  首先是南高著作蕴含的思想和意义。读南高的著作,常常被其著作中蕴含的哲理所吸引。
  如著作《老鹤》,描写了老鹤妻亡,儿子到他乡谋食,孤苦伶仃的他只能与一条老黄狗相依为伴,因为饥饿不得不把老黄狗变卖,活下去的唯一理由只是等待儿子的归期。老鹤与农村中所有等待的老人一样,节衣缩食,为了自己的孩子,可以牺牲掉一切,越语专业论文,唯独没有自己。他用自己省吃俭用留下来的钱为自己办后事,只为不麻烦儿子和邻里。最后他服毒自尽而死。其中,老鹤与“老教书匠”(“我”)的一段对于生活哲理性的对话,发人深省:
  老鹤辛酸地说道:“您说得对!狗的一生是不幸的,我们应该给它超度使它下辈子变成人,如果幸运的话它会过得幸福些……活着如我这辈子一般……”
  我忧郁地看着老鹤,说道:“每个人的一生都是如此而已!您以为我就幸福吗?”
  “就是不知道如果人这一辈子痛苦至极后,我们下一辈子该化做什么才能幸福一些呢?”
  他笑着咳着。我拍了拍他消瘦的肩膀,安慰道:“根本就没有什么幸福的人生,现在只有如此是幸福的:你坐到炕上去,我去煮几个红薯,然后烧一壶浓浓的绿茶,咱们边吃红薯边喝茶,抽抽水烟……这才是幸福的。”
  “是!讲得太对了!关于我们这才是幸福的。”⑤
  这是南高用农民的思维写的对于人生幸福与不幸的哲理。在饥饿的条件下,有红薯吃、有茶喝、有烟抽,特别是有一位理解同情自己痛苦的友人,那便是幸福了。那是渺小的幸福,积极而虚无。南高隐约看见造成这一不幸生活的根源便是当时社会的不公。他愤怒地疾呼:
  “为什么在这一世上竟有那么多如此的不公正?为什么好心从来就没有好报?为什么忍让别人的人常常得不到别人的忍让?而成功的人几乎是一些极其贪婪,不去忍让谁,甚至还是一些奸诈、欺骗和凶残的人,特别是凶残极为可怕。”(《好心人》)⑥
  又如南高的一段充满悲观色彩,为人的生存的权力而进行激烈的抗争的哲理:“生活确实一天比一天难熬”,因为“我们活着的时候要直面死的恐惧:死亡关于活着的人是恐惧的事实明摆在那儿,但于活着的人本身又是多么的无能为力”。(《笑》)⑦
  当然,南高说的道理不是什么时候都好、都正确,但确实是他关于生活独特的探究和发现,渗透了他的汗水和心血。所以如果哲理不枯燥乏味,那些富于哲理的观点便犹如开启了天边一道美丽的彩虹使人眼前一亮。在他的许多著作中常有这两方面的内容:其一是社会内容,直接与情节和具体人物相联系;其二是他的一些概括较深的思想,超出了他所叙述的内容。那些集结了他心血而富于哲理的命题,有时候会突然扭转而改变读者的欣赏角度,从这层意思转到那层意思,从此笔法转到另一种笔法,充满了跳跃的色彩,从细小寻常的生活环境转向与人类的生存息息相关的重大命题。有人认为,南高写作特色之一就是敢于把“日常的琐碎”放到文学中去,根本不需要什么重大的事件,也根本不需要什么重要的情节,在他的著作中全都是一些零零碎碎的细节,一些令人可怜的小人物间的无意义的冲突。
  南高著作具有强大的吸引力还体现在他对人物细腻的心理描写上。比起人物的外貌南高更注重人物的内心世界。几乎南高的艺术特色都与这一特点密不可分。南高很少描写自然环境,但他总能在最需要的时候很好地把大自然景物的描写与人物的心理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以体现人物的心理状态。月光的形象在南高的著作中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如在《志飘》中有几段描写月光的十分有趣:“月光笼罩在香蕉园里,把志飘走在村路上歪歪扭扭、疏疏落落的影子印刻了下来……”这句其实是心理描写的艺术表现手法,并不是写大自然的景物,其写出了志飘喝醉酒后拖着“歪歪扭扭”的步子,走回自己的那间草屋时,从原先“极度心烦意乱”到醉意朦胧后完全不一样的心理状态的描写:“有如今夜月色般,香蕉园里香蕉黑黑的影子被月光打在香蕉地上,就像一件件染了色的衣服,铺在香蕉园里……”从某一方面来说,这也是为了表现故事中各个人物的内心最深处的最独特巧妙的安排。正因为很熟悉人物的心理,南高的叙事措施极富于变化,用内心独白的叙述方式直入人物的内心世界。当南高走进人物复杂的心理、人物的双面性格及人物半醉半醒、半哭半笑的状态时,他的才华发挥得更加淋漓尽致。如南高的小说《死亡线上的挣扎》,是南高真实生活的再现。主人公阿庶的人物原型就是作者本身。它描述的是在法国殖民统治和日本侵略的双重压迫下,一群贫穷的知识分子生活在一个没有灵魂和思想的世界里,每个人只满足于自己狭隘的空间里,自私愚昧、麻木不仁、颓废不振。昭示了当时社会的精神生活犹如死水一般令人窒息,社会面貌的方方面面有待脱胎换骨的那一天。如主人公阿庶般的这群贫穷的知识分子与其说是活在社会中,不如说是在各自的内心世界中生活着的。小说中大段的心理描写随处可见。也正是因为这些丰富而深刻的心理描写,赢得了广大越南读者的关注和喜爱。因为此著作围绕着几个贫困潦倒的小资产男女间所展开的描述,不过是一顿饭、一间寓居房、一次捕风捉影争风吃醋的风波……其在上百页的小说里全是一些“不值一提的小事”而已。唯有心理描写才使著作具有了如此强大的吸引力。   四、南高著作里人物的内心冲突
  在南高的许多著作中,主要冲突是人物内心的冲突,故事的展开往往都建立在人物内心冲突的基础上。这些冲突都是为了追求至真、至善、至美的生活,无愧于人活在这一世间而对人格、道德抉择时的内心冲突。由此可见,南高现实主义的表现手法与吴必素、武重奉、阮公欢等其他越南现实主义作家大不相同,在他们的著作中只集中体现了一些基本的矛盾冲突:或是阶级、社会的冲突,抑或是围绕道德或富人和穷人间的矛盾冲突。与他们不同的是,南高特别喜欢和注意人物的内心冲突并发掘和探究之,特别是对知识分子这一类人物的内心冲突的描写:高尚的人道主义和狭隘的利己主义、梦想和绝望、渴望和仇视庸俗的资产阶级生活、放任自流和想摆脱近况的态度……在其著作中,人物的内心是人物思想、意识冲突悲剧和悲喜剧的舞台。
  南高是一个时常为人格问题和为人处世而焦虑不安的人。他常为那些游走在贫困的边缘又被奴役虐待、屈辱的人打抱不平。在他许多杰出的著作中已经直接提出了这个问题,他坚定地站出来给这些遭受不公正待遇的人们鸣冤昭雪。如:《志飘》、《一顿饱饭》(M?�t no)、《郎中》(Lang R?�n)。 熟悉南高的人都认为,他身上集结了那个时代小资产知识分子所具有的很多优点和缺点,即便是后来他参加了革命,他的许多模棱两可的观点、偏激的想法犹存。但南高最可贵的一点就在于:为了写作能够到达至善、至真、至美的境界,他不断与自身作斗争。他的外表看似冷峻――他曾自嘲有一副冷淡乏味、不讨巧的外表(《玩不起的仪表》(Cái m?�t kh?�ng ),但内心却是炙热的:总在平庸与高尚、虚假与真实、利己主义与仁爱之心、怯懦胆小与勇敢无畏间进行着激烈的斗争。为了增强故事的真实性,南高采用了主客观相结合的叙述视角,即第一人称叙述与第三人称叙述相结合的叙述方式。喜好娴静和懒于思考的人可能无法忍受南高,因为在他每一篇著作中的内心独白都以“我”来抒发自己的忧思,于是在他的小说里才有了这样的人物:阿户、阿佃、阿谐、阿庶等等。可以说南高的每篇著作(包括小资产知识分子题材的著作)都塑造了为了超越自己而在内心进行激烈斗争的形象:《月光》和《多余的人生》等是对于艺术观的斗争;《爱情故事》(C?�u truyên tình yêu) 和《遗忘调度》(Quên )等是讥讽贫困小资产阶级追求享乐以至于丧失人格;《眼泪》( )、《笑》( )、《看别人幸福》( Nghìn
  ) 等既怜惜又痛恨小资产阶级家庭无常的生活方式:某些贫困而受苦的人喜欢无事生非,互相刁难,只为一些不值一提的小事反目成仇。长篇小说《死亡线上的挣扎》就像一部集合了所有的小资产阶级的悲喜剧,这些人生活在一个没有灵魂、没有思想的精神世界里,每个人都自我满足于自己的狭小“宇宙”,一些不良的恶习、愚蠢的想法、把自己掩埋在琐碎的算计中,导致没必要的妒忌,恶言相向,使得精神麻木贫瘠。在这懵懂、愚昧、幼稚的世界里,只有一个人是清醒的,那就是阿庶。但他的清醒也只能够让他认识到自己正“挣扎在死亡线上”而无力反抗之。南高对小资产阶级自私自利、虚伪和胆小的态度是深恶痛绝的。但如何可以活得不一样呢?如何去改造这些人和当时的社会呢?他冥思苦想最终没能找到答案。因为这是一道难解、深奥的题目,是一道历史难题,只有用历史的智慧才有可能找出答案。因此,八月革命前南高的思想反复不定找不到出路。他明白小资产阶级自己心中必定会有那么一条路,但他没有办法指出究竟是怎样的一条路。所以那时候他笔下的人物常常是凝重的、忧郁的,在他的字里行间里蕴含了太多的悲苦辛酸。南高前期著作的不足之处在于他没有阶级观,没有意识到劳动人民的历史影响。这一点使他在走上革命的道路后,通过长期与劳动人民生活才明白,让他追悔不已。他写的两篇出色的著作《林中日记》( ) 和《一双眼睛》就是在这样的心理状态下完成的。越北深山地区贫苦人民的高尚无私、淳朴忘我的精神让他感慨万千而潸然泪下,那是《林中日记》的内容。南高为那些普通寻常的农民曾起过的名字:志飘、老鹤、阿好姨母、阿寅……成为军队中勇往直前、不怕牺牲的一员,从而成就了越南伟大的八月革命,即《一双眼睛》的主题。
  五、南高的人道主义思想
  在南高的艺术观念中,有些观点是不容忽视的。在越南,人们经常提到他的短篇小说《月光》。而他的短篇《多余的人生》,实际上也和《月光》的观点如出一辙。《多余的人生》描写的是一个贫困潦倒的年轻作家阿户郁郁寡欢的心路历程,用越南诗人伞陀的诗歌来形容他最为贴切:才气高、佛祖矮、志气消沉。但他的最痛处不在于此,使他洒落悲痛和悔恨泪水的原因是他违背了自己神圣的生存原理。著作给我们留下了这一不朽的句子:“强者不是那个踩在别人肩膀上以满足自己私利的人,而是帮助别人爬上自己肩膀的人。”主人公作家阿户的理想是渴望创作出一部充满人道主义精神的大作。然而却借着一点酒兴便沉醉于虚无的名望中,而他对待自己善良可怜的妻子却做出了一个凶残、粗暴的人才会做的事。通过这一悲剧,南高严肃地指出:作家想写出人道的文章,首先自己必须要活得人道。
  越南八月革命后,南高的艺术观念比以往任何时候境界更高、更自觉,在原有的阶级立场上不断创新与进步。他再也不单是只为了活着而进行创作了。此刻的活着和创作是战斗,为了国家和人民的独立自由而战,这是人道主义蕴含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具体内容。从此以后,南高不再是一个靠想象的抽象派作家,而是一个首先用行动说话的人。越南作家阮廷诗很准确地表达了此时的南高的创作意图:“他秉着他艺术的嗅觉,使其为民族的生死存亡的斗争服务……”⑧
  注释
  ① 陈廷休,潘居棣.越南文学1900-1945[M].河内:教育出版社,2017:471.
  ② 陈登湍( ).作家-现实生活与个性创作[M].河内:文学出版社,2004:284.原文:“Sáng tác Nam Cao ?�?�   。”
  ③ 城中:越南法属时期文凭的叫法,还有一说就是叫高等小学文凭.即学完小学后,通过小学文凭的考试,就可以上高等小学,学完四年之后即可拿到高等小学的文凭,也叫做城中文凭.在法属时期,拿到城中文凭的人一定是精通法语的,并且都会得到法国照聘去做公务人员.
  ④ 南高全集(第一集)[M].河内:文学出版社,2002:205.
  ⑤ 南高全集(第一集)[M].河内:文学出版社,2002:202.
  ⑥ 南高全集(第一集)[M].河内:文学出版社,2002:358, 359.
  ⑦ 南高全集(第一集)[M].河内:文学出版社,2002:635.
  ⑧ 文学的几个问题[M].河内:文学出版社,1958.
  参考文献
  [1] Hà Minh .Nam Cao- v?�n và tác [M].H:Nxb V?�n hoc,1997.
  [2] Hà Minh .Nam Cao,in trong:V?�n hoc Viêt Nam 1930-1945[M].H:T?�p 1,Nxb và THCN,1988.
  [3] Phong Lê.Nam Cao-v?�n và , thiêu Tuy?�n t?�p Nam Cao[M].H:t?�p I,Nxb V?�n hoc,1987.
  [4] Phong Lê.Nam Cao-Phác nghiêp và ch?�n dung[M].H:Nxb Khoa hoc x?� h?�i,1997.
  [5] Hoành Khung.Nam Cao in trong v?�n hoc[M].H:t?�p II,Nxb KHXH,1984.
  [6] ?�ng Manh.Cái ?�ói và ?�n trong truyên ng n Nam Cao[M].Ki n th c ngày nay (TP. HCM),s 71,1991.
  [7] ?�ng Manh.Con ?� ng ?�i vào th gi i nghê thu?�t c a nhà v?�n[M].H:Nxb Giáo duc,1994.
  [8] Tr n ?�ng Suy n.Ch ngh a hiên th c Nam Cao[M].H:Nxb Khoa hoc x?� h?�i,2002.
  [9] Tr n ?�ng Suy n.Ch ngh a hiên th c trong v?�n hoc Viêt Nam n a ?� u th k XX[M].H:Nxb Khoa hoc x?� h?�i,2017.
  (作者单位:广西大学外国语学院)

越语毕业论文
免费论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