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越南饮食歌谣内容丰富,涉及面广,教育指导性强。文章通过对越南饮食歌谣的略论归类,拟从其中蕴含的越南饮食观念、农渔业烙印、男女情感、地方特色以及社会伦理道德方面做一些研讨,旨在进一步学习越南歌谣和加深对越南传统文化理解的基础上,促进跨文化的学习与交流。 外语论文网 www.waiyulw.com 关键词 饮食歌谣;越语;语言与文化 中图分类号 G0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316-(2017)06-0006-2 引言 语言就像一面镜子反映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历史变迁、宗教信仰、文化艺术、交往习惯。歌谣作为语言的一种承载体,是民间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发生和发展同丰富多彩的社会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它表达了民众的思想感情和愿望。越南歌谣也是这样,我们考察探讨这类歌谣的深层含义旨在进一步理解越南民族传统的民间文化,促进跨文化交流与沟通。 一、越南饮食文化观念 人们常说:“民以食为天”。人民只有吃饱了才有生存下去的力量。越南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国家,越南人很切实的说:“有稻才有道”, 证明饮食对他们的重要性,有物质能量才可以谈得上精神的活动,甚至连天大的老天爷也不敢侵犯人的饮食权,“老天不敢在人吃饭时打雷”。越南人所有的活动都可以用“吃”字放在前面,表明了他们把吃看得更重要,如词语中的“吃喝”、“吃住”、“吃穿”、“吃玩”、“吃睡”、“吃学”等等。连计算时间,越南人的传统说法也是用饮食、耕种的事来作为时间单位。 越南饮食作为越南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长期发展、演变和积累的过程中已经形成了自己的民族风格和特征。越南人以大米为主,喜吃糯米,用大米、糯米来制作各种可口的食品。饮食以酸辣和清淡为特色。日常的副食品主要有鱼、鱼露、酱、腌菜和各种蔬菜。越南人一般不饮烈性酒,喜欢喝中国茶和咖啡。日常使用筷子吃饭,也同中国一样有忌讳。 二、越南饮食歌谣中的稻米烙印 语言学家张公瑾说过:“语言是一种文化。世界上各民族都在适应特定环境的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语言和文化,各民族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是由环境本身决定的。” ②我们从各种语言的载体中总能发现它们与当地自然环境之间密切的联系。而饮食也是一门文化课题,一种利用自然环境的文化,把自然环境中的东西变为自己需要的措施。游牧文化的居民偏于肉食,而越南饮食却明显的体现出了水稻农业文明的烙印。因为越南地处热带,阳光充足,雨量充沛,特别适合于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生长。越南人偏于习惯吃植物食粮,其中大米占首要地位,“有稻才有道”,说的就是稻谷、大米,越语论文范文,俗语中的“人吃米活,鱼在水游”,充分说明了大米对他们生活有着特大意义。比如:“什么时候河水涨起来,好让我们的稻谷快长成,这样我就开心了”。这当中表现了种水稻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直接作用到人的心情,稻谷收成好,人们才能更好的生存下去。而且句中说到水跟稻谷的关系,因为越南多数种的是水稻,水在农业生产中相当的重要,越南“国家”这个单词跟“水”是同一个单词,可以说“水”与“国”并存。歌谣:“何时到十月,稻谷收成养活全家”十月是稻谷收成的季节,人们盼望着粮食的大丰收好保证全家人的温饱。而稻谷在歌谣中除了表现它在物质生存方面还常常用于表达感情,如:“哥哥一人挑着稻,让我一起帮忙挑,若是你也一同挑,两人相约做好友”,在稻谷收成的季节,农民们都忙着收割、挑稻,青年们也相互帮忙着分担,在这种分担劳作过程中产生了友谊之情;“我俩就如那孕穗,有缘却不得父母心”,用稻谷的“孕穗“来形容男女之间的感情,“孕穗”茁壮的生长着,充满生机活力,却还要经过很长的时间才能结果,如“我们”一样,相恋美好,却被父母阻挠,没有结果;“女子嫁了人就像稻谷进了仓”,把“女人”比作“稻谷”,把“男人”比作“仓库”,稻谷收割晒干后放到仓库储存才算安全,而女人嫁了人才算有了安全感。 三、越南饮食歌谣中蕴含的男女情感 爱情是永恒的话题,无论在以前还是现代社会,人们喜欢用各种语言形式来歌颂这一美好的主题。在越南歌谣中也出现了许多利用食物来表达情感和礼仪的句子,它们有的含蓄有的直白,有的奔放有的委婉,充分展现了劳动人民物质世界与精神世界的相辅相成。表达男女嫁娶的句子,如:“妹妹何时嫁人,好让哥哥买扁米,柿子做彩礼,不想妹妹已经嫁人,只好让扁米发霉、柿子腐烂”。在越南,扁米饼和柿子是两种很贵重的东西,常用来做彩礼,哪家姑娘得男方用这两种食物做彩礼是件很自豪的事,怎奈歌谣中的“妹妹”已经嫁人,“哥哥”无福享受。于是他很失意,只得让扁米发霉,柿子腐烂。表达男女相恋甜蜜、如胶似漆的句子:“牵你的手如吃生春卷,搂你的腰如喝美酒”,生吃春卷是越南的特色食品,用春卷皮包裹肉丝、蔬菜蘸酱料吃,入口清新润滑,就像爱人的手那样细嫩,靠在爱人的腰间就像喝到美酒那样香甜美味。用春卷跟美酒象征爱人间美好的情感。表达妻子爱丈夫的句子:“爱夫就熬蚬鸭粥,煮瓜花汤,泡莲花茶”,俗话说:“要想栓住男人的心就得先管住他的胃”。做得一手好菜是贤惠妻子的表现,蚬鸭粥、瓜花汤、莲花茶都是很补很有益身体健康的食物,一个妻子疼爱丈夫的表现就是给他做这些最好吃最有营养的东西,充分展现妻子的贤惠和体贴;“手拿三个瓜,一个吃,一个存,还有一个留给夫君尝”,通过分配三个瓜,看出妻子很懂得料理生活,挂念夫君、心疼夫君。从一些歌谣中反映古时候的夫妻生活,三妻四妾是常有的事,越语论文网站,所以妻妾之间的“战争”不可避免,一不小心就被打入“冷宫”,所以为了博取丈夫的疼爱,也会“软制人”跟“迁就,顺从”。如:“夫君啊,别生妾身的气,妾身就如夫君肚饿时的救急的凉饭”18,这句歌谣中,妾侍把自身比喻成“凉饭”,虽不如热饭可口,但在夫君肚饿之时也能解决“燃眉之急”,表示这位“妾侍”甘愿做“凉饭”,在夫君需要的时候尽心侍奉,用这种手段来虏获人心;顺从、迁就丈夫的句子还有:“烧碳烤鱼至金黄,拿钱买酒侍夫君”,妻子拿钱给丈夫买美酒,烤鱼配作下酒菜,表明在越南家庭里,妻子是侍奉的角色,为丈夫买酒做菜,尽心侍奉。 四、越南饮食歌谣中蕴含的社会道德 “语言的历史和文化的历史是相辅相成的,它们可以互相协助和启发”。③ 越南人的饮食歌谣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越南社会的伦理道德,也起着规范社会伦理道德的影响,从以下几个方面可以看到:1. 孝敬父母。越南长期以来受到中国儒家思想的作用,尊老爱幼,孝敬父母是儒家思想最基本的礼仪风范,所以在越南社会对父母的孝敬可谓是必须的。从歌谣中我们可以解读到这种优良的社会品德。如:“五钱买一鱼块,和米碾碎喂老母亲”,母亲年老了,牙齿咬不动食物,买回鱼块和着米磨碎了煮着给母亲吃,这样既有营养又能下咽,体现了儿女体贴老人,细心照顾老人的孝心。“肚饿就吃枣树叶,米饭留给牙咬不动的母亲”,宁可自己吃树叶也要把最好的东西留给年老的母亲2. 勤俭节约:越南人崇尚简朴的生活,认为清淡简朴的生活是幸福的:“碎米饭吃得饱,稻草窝睡得暖”,由于以前生产力落后,劳动成果都是来之不易,所以长辈们总是教育晚辈要注意节约,不要浪费。节俭的人比奢侈浪费的人更能干大事成大业:“勤做省吃能有余,做多猛吃等于空”。 3.处事道德:越南人很看重生活中说话办事及与人交往要有所节制,把握尺度:“吃完有节有度”,“看锅吃饭,择向而坐”因为越南人讲究长幼有序,上下尊卑,选择座位就是其中一种体现。批判行事不端正的行为:“饭没吃完就去玩,事没做完就去找街坊邻居。” 这些带有饮食特色的歌谣都是对人们日常行为的各种要求和警示,甚至是从微小的行为或细节来表达,从中不难看出越南人强调生活要适度、有节制,为人要谦虚谨慎,做事不要半途而废。 结语 世界著名语言学家萨丕尔说过:“语言的背后是有东西的。而且,语言不能离开文化而存在,所谓文化就是社会遗传下来的习惯和信仰的总和,由它可以决定我们的组织生活。”越南饮食歌谣背后也是有东西的,我们把它们深层意义所反映的不同社会文化内容做略论的同时,发现它们从单一的吃饭、单一的食材关涉到风俗习惯、世间情感、道德修养等。其文化内涵也从最初的“吃“发展成具有各种深层含义的表达和教导。而通过歌谣传唱等形式,让这些“道理”从上辈人中流传了下来,它们决定和作用了后辈人的生活组织、生活理念以及生活行为。由此可见,这些饮食歌谣不仅仅表现了越南民俗,还对人们有了更多的指导影响,它在越南社会文化进步的历史长河中的影响也是不容替代的,也便于我们通过语言探讨来探究越南文化风俗。 参考文献: [1]祈广谋:《越语文化语言学》[M],解放军外语音像出版社,2017年版 [2]古小松:《越南国情与中越关系》[M],世界知识出版社,2017年版 作者简介:欧玲丽(1984.01-),女,汉族,广西桂林人,广西师范学院师园学院教师,广西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2017级探讨生,助教,探讨方向:亚非语言文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