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书法艺术博大精神,源远流长,魅力无穷,被安子介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1}。这一艺术很早就向海外传播,其中以汉文化圈内的古代韩国(朝鲜)、日本、越南最为显著。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文学术探讨的深入,韩国、日本的汉字书法艺术已为世人共知。而与我们近在咫尺的越南,由于气候潮湿、兵祸频仍等天然和人为因素,文献保存不易;加以20世纪初文字改革所形成的文化断层,使得汉字书法艺术的实践与探讨都日渐衰微。不过,随着越南的革新开放以及中国经济文化地位在世界范围的提升,汉字书法艺术在越南亦呈现复归的趋势。汉字书法艺术如何传入越南,有过怎样的作用,其近况到底如何等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笔者不揣浅陋,愿将一孔之见略述如下,以求教于方家。 外语论文网 www.waiyulw.com 一、汉字书法艺术在越南传播的历史文化背景 中越两国关系悠久而密切,郭廷以先生说:“在环绕中国的邻邦中,与中国接触最早,关系最深,彼此历史文化实为一体的,首推越南。”{2}此言不虚,早在秦汉时期,中国就在现今越南北部进行过实际统治。公元前213年,秦始皇并天下,平南越,设置桂林、南海、象郡加以管理,而象郡即包括今天广东、广西的一部分及越南北部地区。公元前112年,汉武帝在南越设九郡,有三郡在今天越南的北部和中部。随着与中原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不断加强,作为交际工具的汉语汉字也随之传入了这些地区。东汉后期,锡光和任延分别为交趾和九真太守,他们二人是史载最早将中国文化传入越南的先驱者,功载千秋。中国史籍《后汉书・循吏列传》载:“岭南华风,始于二守”。越南史籍《大越史记全书・外纪・属西汉纪》亦云:“岭南文风始二守焉”。 汉魏六朝时期,东汉和吴国的交趾太守士燮治交陲近40年(187―226),他学识精深、治理有方,在当地办学校,兴教育,以四书五经、诸子百家等教授越人,“乃初开学,教取中夏经传,翻译音义,教本国人,始知习学之业。”{3}以致越南人认为“我国通诗书、习礼乐,为文献之邦,自士(燮)王始。”{4}士燮一直被尊为南交学祖,文化开拓之功甚伟。当时,由于中原战乱不休,而交州较为稳定,士燮又“体器宽厚,谦虚下士,中国士人往依避难者以百数”{5},其中有著名学者刘熙、程秉、薛综、许靖、许慈、刘巴等。中国第一部自著佛典《牟子理惑论》的作者、东汉末苍梧郡(今广西梧州人)牟博也举家南迁。这些精通经史的学者,在交州著书立说、开门授徒、讲学不倦,有的学者门徒数百人。一时间,交州成为文人学土荟萃之地,成了南方重要的汉文化中心。 至隋唐,汉文化进一步在越南传播。679年,唐高宗设置安南都护府,同时在安南开办学校,发展文化教育事业。此外,为了选送人才,还专设“南选使”一职,以有利于选送安南人在当地或入朝为官。如姜公辅曾官至谏议大夫,为唐代名相之一,其弟姜公复也入仕唐朝为太守;廖有方曾出任唐朝校书郎等。唐代不少诗人如杜审言(杜甫的祖父)、沈�期、刘禹锡等都曾旅居越南并留有诗作。北上中原的安南士人和僧侣为数也相当可观。他们相互题赠汉文诗歌,留下不少脍炙人口的诗篇,很可能也进行过书法艺术的切磋。 公元939年,越南吴权趁唐灭后五代十国的混乱之机,在现今越南北部建立起独立的封建王朝,基本上摆脱了中国封建王朝的直接统治。公元973年宋朝(开宝六年)封丁部领为交趾郡王,越南正式成为宋朝的藩属国,自此直至1885年沦为法国殖民地以前,越南封建王朝始终同统治中国的封建朝廷保持着藩属与宗主的关系。越南建国之后,其官方文字依然为汉字。13世纪以后,越南出现较为系统的民族文字――喃字,但这种文字是在汉字六书的基础上造成,往往由两个汉字合成,书写繁杂,不易推广;而且,历代统治者均不予以重视,因而只是在文人中流行,未能成为全民使用的官方文字。{6}汉字在越南的官方文字地位一直到1919年法国殖民者在越南彻底废除科举制才告结束。 如此看来,汉字文化对周边国家的作用,越南实在是首屈一指的。在两千多年的悠长历史时期,作为文化载体的汉字在越南发挥着巨大影响,阮朝皇帝嗣德(1848―1883年在位)曾经说:“我越文明,自锡光以后,盖上自朝廷,下至村野,自官至民,冠、婚、丧、祭、理数、医书,无一不使用汉字。”{7}越南人认为汉字与儒家文化相连,因此称之为“chu nho”(“儒字”);他们对汉字寄托了深厚的感情,又亲切地称为“chu ta”(“咱们的字”)。 长久使用汉字,势必将汉字书法艺术引进。 二、历史上越南对汉字书法的接受 汉字书法艺术很早就传入越南,虽然具体的传入年代还有待材料的发现,但可以确知的是唐代时就已经传入。唐代著名书法家褚遂良(596―658)曾被贬爱州(今越南清化省)刺史,越南至今仍传其法帖。褚遂良在中国书法史上颇具盛誉,与欧阳询、虞世南、薛稷并称“初唐四家”。魏征称其书法“下笔遒劲,甚得王逸少体”。今人称其书法“风流倜傥,美妙动人,开一代‘平民’书风。”{8} 越南立国之后,出于对中国书法的仰慕,其国君多次遣使求书。例如,1010年,李朝开国皇帝李公蕴遣使如宋,向宋朝皇帝乞赠大藏经及御札八体书法。范庭琥曾言“我越字学,自丁、黎以前,不可得见。李、陈而后,取法宋人,说具《安南志略》。今所可考者,如勇翠塔碑,佛迹山天福寺钟刻,唐安、邾溪、三厢周公别业碑,皆笔画遒劲。至如东花门匾,系李朝御笔,天然俊秀,洄不犹人,而撇捺勾挑,已胎南之祖。”{9}可见,越语专业论文,越南的汉字书法正是在宋朝书法的作用下逐渐成形的。明人亦提到越南书法与中国的关联,言“若其天文地理、历法相书、卜筮算法、篆隶家、医药诸书,并禅林道录、金刚玉枢、诸佛经杂传并有之。如其字样书写则惟有韵府、玉篇、洪武正韵等书字体,后始有增韵、广韵之书字体。然本国遭乱,未得声明订正,新体多用,亦有混同旧体也。”{10} 越南文臣、僧侣中善书法者繁多,而皇帝中也不乏诗文书法兼工者,黎圣宗即是一例,他在诗书方面都颇有造诣。他曾作《书法戏成》一诗表达其书法心得和宏伟抱负,其诗云: 铁画银钩学古人,闲来试草日将曛。 扬扬渴骥宗徐浩,袅袅秋蛇病子云。 红锦笺中舒柳骨,采花笔下束颜筋。 壮怀猛涩如春梦,押得经天纬地文。 越南古代文人中现今仍留有墨迹者也不少,例如阮朝著名作家高伯适擅长行书和草书,今河内国子监藏有一副他当年书赠河西省柴山脚下一户人家的墨迹,其行笔流畅、笔意连绵,越南人认为高氏书法不逊于明代著名书法家董其昌。{11} 由于中越历史上人员流动频繁,在越南还出现了不少华人书法家。广东籍华裔黄希杜即是一例,他“幼年善行草,得米南宫、董其昌心印。提管缩缩,似不能书,及落纸,姿态嫣然,有桃花带雨,杨柳拖烟之致。”{12}可见其书法造诣之深厚、艺术之高超。此外,阮朝华人作家郑怀德在其《嘉定通志・风俗志》中谈到越南“原无本国别样文字,其写字亦铺纸于几案,真草篆隶,依四字法,随宜书之。亦或有人左手执纸,右手援笔,迅速誊写,腕不离席。而草式又有与中国点画撇捺、转折之不同,盖取其顺便而已。犹中国百家草法各相反异,不相蹈袭之意,固草书公事多不 用。”{13}反应了汉字书法在越南南方的传播情况。 19世纪中叶以后,法国逐渐蚕食越南,并在当地逐步推广拉丁文字,但越南人出于对汉字的热爱,依然不断练习汉字书法,以致法国人为了维护其统治,也不得不迎合越南人的需要,亲手编辑书法字帖。这可从越南现存的书画典籍中窥见一斑。据《越南汉喃文献目录提要》{14},目前保存在越南汉喃探讨院的越南古代书画方面的典籍共有17种,越语毕业论文,而完全为汉字书法字帖的有12种,且全部是19世纪后半叶所刻印。我们可以将这些字帖分为三类:一类是越南人自己辑录的,共八种,即《三妙法帖》(编号为AC.365)为1850年的印本,书中收录三妙(即越南阮朝嗣德皇帝)所藏玉澍临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赵孟�《前赤壁赋》、董其昌临米芾《唐绝十首》等。《四体笔式》(编号为AD.90)为真草篆隶四体字帖,刊印于1869年。《四家乐集诗法帖》(编号A.2243)为《诗经》集句字帖。《百寿篆字》,又名《百寿全图》(编号VHv.2693),一百种篆书“寿”字集。《习书字式》(编号VHv.1509)汉字字帖,内容为叙述伦理道德的12首诗。《福寿篆文》(编号VHv.58)对于“福”和“寿”的一百式篆文拓本。《邓黄中五戒法帖》邓辉火著书,汉字字帖,内容为劝诫子孙的五篇文章。《三希堂法帖》(编号AC.593),印本,为中国书法名帖汇编,共六卷,书中附有真草二体的《洞庭春色赋》。第二类是中国重抄重印本,共两种。其一是《四体书法》(编号AC.688/a-b),1838年印本。其二是《四体全书》(编号AC.267)。第三类是汉字京都国学(学校名)校长法国人吴低�1899年编制并印行的,共两种。其一为《习汉字式》[编号为Paris SA.EC.873(1-6)],是根据《四体帖式》所编的字帖,此书一至四册为楷书,第五册为行书,第六册为草书。其二《华文字体纂要习图》(编号Paris BN VIETNAMEN A.77),供越南人写用的汉字字窠,摘
自《康熙字典》。 20世纪以后,随着科举制度的废除,汉字在越南丧失了官方文字的地位,加之经济社会动荡,越南汉字书法艺术自然也一落千丈。不过,就在这样的情形下,仍然出现了潘佩珠、胡志明这样的汉字书法爱好者。1961年5月胡志明游桂林、阳朔等地,挥毫题写不少即兴创作的汉诗,其字朴实而清秀, 自成一体。 三、越南的汉字书法艺术近况 越南全面使用拉丁字母文字已近百年了,在这一过程中,识汉字、通汉文的人日益减少,而汉字书法艺术却始终没有消失殆尽。散落在越南全境尤其是北部诸省的大量碑铭默默无声地记载着越南汉字艺术的辉煌;河内国子监、顺化旧王宫、会安古街等历史遗迹及各地高密度分布的佛教寺院还保留着汉字书法匾联及越南历代书法家的墨迹。普通民众家庭,几乎家家户户都还有汉字书法著作悬挂。 这种对汉字书法的依恋与景仰在越南实行革新开放之后显得尤为突出,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汉文化对越南的吸引力大为增强,越南学汉语的人越来越多。一些外资集中的城市如河内、海防、胡志明、岘港,大大小小的外语培训班多如繁星,其中学汉语的人最多。而随着汉语热的持续升温,潜藏在民间的汉字书法艺术也逐渐浮出水面。现今越南文化部门有专门的书画探讨机构,创建了书画网,探讨和创作人群既有美术馆的专业人员,也有大学教师、各探讨机构的学者以及僧侣阶层人士等,政界人士中也有不少业余爱好者。这些书法家和书法爱好者不但进行书法创作, 还翻译出版了一些中国书法典籍。 现今越南书法界既有来高愿这样出身于大学中文系的老书法家也有像黎国越等年轻新秀。出生于1972年的黎国越(号九真郡人)7岁开始自学汉字和书法,1996年毕业于河内美术大学,1999年在河内国子监举办个人书法展,2001年在美国纽约举行书法展,2017年在德国举行书法展,其篆、隶、行、草、楷书都颇见功力。2017年2月越南书法律会在河内国子监举办“二十八秀”青年书法家书法展,涌现出武青松、阮光惟等不少80后书法家,他们大 都从小学习汉字和传统文化。 近年来,越南还举行过数次大型书法展。2002年1月31日至2月17日在河内文庙举办的“草书魂书法展”即是一个成功的盛会,曾引起参观者浓厚的兴趣,每天观众络绎不绝,特别是春节期间,每天参观人数达万人次,这使越南汉字“书法热”进一步升温。如今,中越之间的书画交流从官方到民间也开始逐渐频繁起来,中国书法著作在越南展览深受欢迎。2017年10月在越南胡志明市青年文化宫举办了“舞动的北京”影展暨越中书法展览,大获成功。许多个人也到越南进行书法展,例如广东书法家鲁原就多次到越南举办个人书画展,其以《胡志明狱中日记》为主题的书法著作颇受好评。 而普通民众热爱书法的也越来越多,笔者参加过越南民间学术团体――汉喃诗歌探讨会的活动,亲眼所见其中不少颇有书法造诣的会员。更令人感慨的是一些不懂汉语的越南人也表现出对汉字书法艺术的热爱之情。笔者在越南一位不通汉语的作家家中看见一幅孟浩然的《春晓》题字,抒写遒劲有力,洒脱自然;他还能用汉越音完整地读出诗文, 明了诗歌的内容和意义。 此外,越南的汉字书法艺术在日渐实用化,进入到寻常百姓家。春节期间,全国大街小巷都有卖对联和门画的。而“福”、“禄”、“寿”三个字写在大红纸上作为门画,备受欢迎,甚至出现专门写此三字的书法家。更为有趣的是,越南人模仿汉字书法创立了其字母文字的书法艺术。由于越南语与汉语同属孤立语,所以,尽管使用字母文字,但有点相当于将汉语进行了拼音化。现今越南人用字母文字写对联,将每个字写成方块状或铜钱形;在越南书 画著作中的题字也模仿汉字书法。 古老的汉字书法艺术在越南人手中历久弥新,且再生出了新的艺术形式,在中越文化交流中谱写 出了新的篇章,值得我们关注和研讨。 注释 {1}语见《汉文化论纲》7页 {2}参见郭廷以《中越一体的历史关系》,载《中越文化论集》(一),台湾中华出版事业委员会出版 {3}{10}(明)严从简《殊域周咨录》卷六《安南》 {4}(越)吴士连《大越史记全书》之《外纪》 {5}《三国志》卷四九《士燮传》 {6}喃字仅在外戚篡权的胡朝(1400-1407)年及西山起义(1771)后建立的农民政权的20年间在官方文告中使用过,但即使是这两个时期,汉字仍处于官方地位。 {7}引自马克承《汉字在越南的传播和使用》,载《东方探讨》第192页,北京大学东方文化探讨所编,成都天地出版社,1994 {8}金开诚、王岳川主编《中国书法文化大观》481页,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9}{12}参(越)范庭琥(1766-1832)《雨中随笔》之《字学》篇 {11}参越南书画网省略 {13}参见戴可来、杨保筠校点《岭南摭怪等史料三种》178页,中州古籍出版社,1991 {14}刘春银、王小盾、陈义主编,台北中央探讨院文史哲探讨所,2002 (通讯地址:100871北京大学外语学院东语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