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类型学视野下的越南语、汉语形容词重叠对比探讨[越南语论文]

资料分类免费越南语论文 责任编辑:阮圆圆更新时间:2017-06-18
提示:本资料为网络收集免费论文,存在不完整性。建议下载本站其它完整的收费论文。使用可通过查重系统的论文,才是您毕业的保障。
【摘要】:重叠词(Reduplication)是人类语言中普遍的现象,尤其是形态不丰富的语言,如孤立语,重叠是重要的构造手段。正如洪堡特(1767-1835)(2017:348)所言,“每个重复的语音表达的都是整个客体;但通过语音重复,某种微小的色彩被增添到这个表达上,不是一种纯粹的强化,以使获得印象得到更生动的描写,就是表示重复出现的客体。由此,重叠多为形容词,因为形容词表达的是事物的性状,而性状有别于单个的物体,它好比一个平面,可以在同一空间内到处出现。”然而,即使同属孤立语的语言,其形容词重叠的表现也存在共性与异同。这也是本文进行越、汉形容词重叠对比探讨的主要原因。 重叠词属于形态现象。形态现象的主要内容分为构词与构形两大类。本文将重叠看做一种形态运作机制,通过重叠机制产生词汇意义属于构词重叠。反之,通过重叠方式来表达一定的语法意义,就属于构形重叠。将重叠看做一种机制是把重叠作为整个能产的运作系统来看待的,其中也体现了构词与构形在重叠机制内部之间的相互联系。 本文以语言类型学、形态学、认知语言学为视角,通过对越、汉形容词构词与构形重叠的对比略论,深入研讨形容词重叠在这两种语言中的相同与异同。本文的对比探讨是建立在重叠词的类型学框架下进行的。本文首先通过对30多种语言的考查,构建了重叠词的类型学框架,从中探析出孤立语(重叠词)的类型学地位,并在这一框架下进行越、汉形容词重叠的对比探讨。本文在讨论重叠词的构造过程中,应用了认知语言学理论来解释重叠词构造的认知理据与重叠词在类型学中蕴含共性的动因。 本文共八章,主要内容如下: 第一章是绪论,主要介绍选题原由及探讨意义、探讨综述、理论基础、探讨措施与语料来源。这章主要以形容词重叠为线索对汉、越形容词重叠的探讨文献进行梳理,在近况略论的基础上提出不足之处,确立本文的探讨目标与探讨措施。在理论基础部分,本文以重叠词为核心,阐释不同类型的语言中重叠词的表现。本文在阐释象似性的理论基础上建立了本文所应用的基本框架。 第二章研讨语言类型学中构词重叠的普遍性。这章首先应用了象似性理论中音义象似、语音象征(sound symbolism)来解释构词重叠的认知理据,认知上的相似是构词重叠蕴含共性的动因,之后通过探讨越南语汉语、日语、英语等的拟声、拟态重叠词的构造特征及语音与语义之间的相应联系来讨论构词重叠在类型学中的普遍性。 第三章研讨语言类型学中构形重叠的普遍性。主要应用了象似性中“复杂化的形态是复杂化的语义”来解释构形重叠的构造认知理据。认知上的相似是构形重叠蕴含共性的动因。通过对三十多种语言的考察,发现构形重叠通常用来表达如下的语义范畴:1、表数。主要通过名词重叠来表复数、泛指;2、表体。通过动词重叠来表动作的反复、进程(如增强、持续、分散、完成)、轻微、短时、尝试;3、表性状。主要通过形容词重叠来表性状程度的增减及性状的形象化意义。本文通过对越南语汉语、日语、俄语、Karok语等的构形重叠所表达的相同的语义范畴在构造特征,形态变化规律等方面的探讨来讨论构形重叠在语言类型学中的普遍性。 第四章是越汉形容词构词重叠的对比。首先研讨越汉构词法与重叠词的构造特征、重叠词的各类方式。之后,对越、汉AA式零基式的构造起源、语法功能、语音及语义进行对比略论。在语义方面,通过表延续、程度高,语音象征化意义等方面来对比越汉AA零基式语义上的差异。 第五章是对越、汉ABB式的构造、语音及语义进行对比略论,并讨论了汉语特有的重叠方式(AABB零基式)、越南语特有的重叠方式(单音节部分重叠词)。 第六章将越汉AA有基式的构造、语音与语义等方面与多音节重叠词进行了对比略论,阐释了越南语特有AAA式的构形特征。 第七章是在第二、三章(语言类型学中重叠词现象的普遍性)与第四、五、六章(越、汉形容词重叠对比)的基础上进一步从类型学视角研讨孤立语中重叠词现象的类型特征。旨在从共性中寻找异同,在异同中寻找共性,进而建构一个较为完整的类型学框架。 最后(第八章)是论文的结语,主要讨论了本文探讨的主要成果、探讨的创新之处、探讨的局限性以及对今后探讨的展望。

【关键词】:重叠词 类型学 形态 象似性 越汉对比 形容词重叠构词 构形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H146;H44
【目录】:

中文摘要6-8

Abstract8-11

目录11-14

第一章 绪论14-41

1.1 选题原由及探讨意义14-15

1.2 形容词重叠探讨的综述15-24

1.2.1 汉语学界对于汉语形容词重叠的探讨15-19

1.2.2 越南语学界对于越语重叠词的探讨19-23

1.2.3 越、汉形容词重叠对比探讨述评23-24

1.3 探讨措施与语料来源24-25

1.3.1 探讨措施24-25

1.3.2 语料来源25

1.4 理论基础25-41

1.4.1 语言类型学及其分类26-31

1.4.2 构词重叠与构形重叠31-36

1.4.3 认知语言学中的象似性理论基础36-41

第二章 语言类型学中构词重叠的普遍性41-65

2.1 构词重叠的认知理据41-45

2.2 越南语、汉语、日语、英语等中的拟声重叠词45-52

2.3 拟态重叠词52-65

2.3.1 越南语零基式拟态重叠词52-54

2.3.2 越南语基式拟态重叠词54

2.3.3 汉语零基式拟态重叠词54-59

2.3.4 日语零基式拟态重叠词59-62

2.3.5 英语重叠词62-65

第三章 语言类型学中构形重叠的普遍性65-111

3.1 构形重叠的认知理据65-69

3.2 表复数(以越南语、汉语、日语、Hokano语等为例)69-77

3.3 表泛指(以汉语、哈萨克语、Yoruba语等为例)77-81

3.4 表体(以越南语、汉语、Karok语等为例)81-99

3.4.1 表反复体81-86

3.4.2 表进程体(增强、持续、分散、完成)86-95

3.4.3 表轻微、短时、尝试(体)95-99

3.5 表性状99-111

3.5.1 表性状程度增强99-104

3.5.2 表性状程度减弱104-107

3.5.3 表性状的形象化意义107-111

第四章 越、汉形容词构词重叠的对比略论(上)111-159

4.1 越、汉构词法与重叠词的构造111-114

4.1.1 越南语、汉语的构词特征111-112

4.1.2 越南语重叠词构造的几点说明112-114

4.2 越、汉形容词重叠的各类方式114-119

4.2.1 越南语形容词重叠的各类方式114-116

4.2.2 汉语形容词重叠的各类方式116-119

4.3 越、汉AA零基式重叠词的构造及语法功能对比119-131

4.3.1 构造的对比119-123

4.3.2 语法功能的对比123-131

4.4 越、汉AA零基式形容词重叠的语音对比131-132

4.5 越、汉AA零基式形容词重叠的语义特征对比132-159

4.5.1 表示延续、程度高的意义133-152

4.5.2 语音象征化意义152-159

第五章 越、汉形容词构词重叠的对比略论(下)159-202

5.1 越、汉ABB式形容词重叠的对比159-187

5.1.1 构造的对比159-165

5.1.2 语音的对比165-167

5.1.3 语义的对比167-187

5.2 汉语特有的重叠方式(AABB零基式重叠词)187-192

5.3 越南语特有的重叠方式(单音节部分重叠词)192-202

5.3.1 构造规律192-194

5.3.2 语义特征194-202

第六章 越、汉形容词构形重叠的对比略论202-233

6.1 越、汉AA有基式单音节形容词重叠的对比203-225

6.1.1 AA有基式的构造与语音对比203-209

6.1.2 越、汉AA有基式重叠的语法意义对比209-225

6.2 越、汉多音节形容词重叠的对比225-231

6.2.1 越、汉AABB式的对比225-227

6.2.2 越南语ABA’B’式与汉语ABAB式的对比227-229

6.2.3 越南语AxAB式与汉语A里AB式的对比229-231

6.3 越南语特有的重叠方式(AAA式)231-233

第七章 语言类型学视野下的重叠词现象233-249

7.1 共性的动因,其在语义范畴的表现与形态类型的异同233-242

7.1.1 构词重叠方面235-237

7.1.2 构形重叠方面237-242

7.2 从共性到异同--孤立语言类型的异同242-249

7.2.1 共性244

7.2.2 个性(孤立语的类型特征)244-249

第八章 结语249-254

8.1 本文探讨的主要成果249-252

8.2 本文的创新之处252-253

8.3 本文的局限性与展望253-254

参考文献254-266

后记266-269

秋天的思念269-271

越语专业论文越语毕业论文
免费论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