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汉喃古籍的文献学探讨[越南语论文]

资料分类免费越南语论文 责任编辑:阮圆圆更新时间:2017-06-18
提示:本资料为网络收集免费论文,存在不完整性。建议下载本站其它完整的收费论文。使用可通过查重系统的论文,才是您毕业的保障。
【摘要】:從21世紀中國學術的角度看,越南漢喃古籍是一批亟待發掘、亟待認識的資料。它不僅是一宗歷史文獻,記載了紅河、湄公河流域諸民族幾千年的社會文化活動;不僅是一宗文學文獻,反映了越南人民在詩歌、小說、戲劇、曲藝等方面的創造;而且,它是漢文化在越南的特殊結晶,代表了一種用漢字來記錄歷史、記錄文化的重要方式。這批古籍在抄寫刊印、傳播流佈、記錄分類等方面展現出不同於其它民族古籍的特殊風格。早在公元前三世紀末,《詩》《書》等典籍就可能伴隨著儒學教育傳入越南。現在河内、巴黎各公共圖書館,共保存了五百多種安南本中國典籍;在北京、杭州、廣州各大公共圖書館,查找到42種越南古籍。前者以佛經、道教俗信書、同儒學教育和科舉相關的典籍為多,後者則主要是史書和集部各類中的優秀著作。造反映了歷史上中越兩國在文化上彼此汲取的基本態勢,說明越南方面比較重視中國典籍的教化影响,而中國方面則更關注對方的文化創造。兩國典籍的傳播方式也略有異同。如果說越南典籍主要是通過使節交流、商業貿易、民間互往三種方式回流至中國的,那麼,中國書籍向越南的傳佈,則在較大程度上接了以下兩個因素的影響:其一是佛教的傳播,其二是以推行儒家文化為實質的科舉教育制度的實施。 在這段交流史當中,印刷術的采用是一個重大的事件,因為它代表了兩個典籍時代--抄寫時代和刊刻時代--的分野。就越南來說,這一分野發生在陳英宗興隆三年(1295),距中國雕版圖書之傳入已有三百來年。此後越南的刻書業得到了蓬勃發展,形成了以官刻、私刻、民間刻為三大組成部分的刊刻系統,也造就了越南漢喃古籍的四個重心:官方史書、宗教典籍、民間教育文獻、俗文學書籍。官刻以“化民成俗”為出發點,主要内容是官方史書、儒學書和御製典籍;通過略论現存書籍的序跋和牌記可以知道,曾刊刻書籍的寺廟至少在一百三十九座以上,而以河内省、北寧省、海陽省為刊刻中心。其中私刻書籍具有種類豐富、流通廣泛、讀者文化層次高的特點,既有家宅自刻之書和為前賢所刻之書,也有書坊所刻的種種舉業書和蒙學讀物。安南本是印刷術南傳的創造性成果,具有避諱嚴格、版心式样單純、喜用多層本、喜用簡化字和俗體字的特點。而大量越南抄本的存在提醒我們:在以刊本為主流文化傳播形式的時代襄,抄寫依然是基層社會文化知識的一種普遍而又重要的傳播方式。 越南典籍的特色,是和它資源貧乏的情況互為補充的。據《越南漢喃文獻目錄提要》,現存越南漢喃古籍不到八千種;據我們多次調查,現存越南古籍目錄不到二十種。這種情況既是歷史造成的--越南經受了更多的戰亂,它同時也是文化傳統造成的--越南作者缺少“藏諸名山”的意識,不注意收集保存自己的著作,而歷代政府也疏於書籍的管理和典藏。從現有資料看,越南古代藏書主要得益於兩方面因素:一是推廣佛教的需要,二是發展教育的需要。越南圖書典藏史可以劃為兩個階段:李陳時代是以佛經典藏為中心的階段,黎阮兩朝則是以儒書典藏為中心的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扬州大学
【学位级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G256
【目录】:

緒言12-19

第一章 古代中越書籍交流19-55

第一節 中國典籍在越南的傳播19-30

一、漢籍向越南傳播的途徑19-25

(一) 北屬郡縣時期19-21

(二) 獨立自主時期21-25

二、漢籍在越南的流佈狀況25-30

第二節 越南漢喃古籍北傅概觀30-43

一、越南傳入中國的古籍考述30-39

(一) 經部30-31

(二) 史部31-34

(三) 子部34

(四) 集部34-39

二、越南漢喃古籍北傳之方式及影響39-43

第三節 影響中越書籍交流的文化因素略論43-55

一、佛教的傳播與文獻交流43-49

二、儒學教育與漢籍傳播49-52

三、特殊形式的文獻交流52-55

第二章 越南古籍的刊刻與抄寫55-87

第一節 越南古籍的刊刻55-71

一、印刷術的南傳55-57

二、安南本的刊刻系统57-70

(一) 官刻58-60

(二) 民間刻60-63

(三) 私刻63-67

(四) 其他67-70

三、刊刻系統简图及结語70-71

第二節 安南本的刊刻形式71-77

一、安南本的種類71-73

二、安南本的版刻特色73-77

第三節 越南古籍的抄寫及抄本類型77-87

一、抄寫在越南古籍當中的應用78-80

二、越南古籍的抄本概況80-81

三、抄本類型81-87

(一) 简單複製本81-84

(二) 重新编鈔本84-87

第三章 越南古籍目錄探讨87-121

第一節 越南古籍目錄编修概況87-95

一、越南古籍的遺存與收藏87-91

二、古典目錄的編撰特點91-95

第二節 目錄分類與越南學術流變95-107

一、四部分類在越南的演變95-99

二、越南本土典籍與西書的分類99-104

三、經學典籍的分類及其結構變化104-107

第三節 越南古籍書目所著錄的中國典籍107-121

一、典籍的知識結構及其文化考察107-112

二、典籍的時代概況112-115

三、《清史稿·藝文志》詩集補遺115-121

第四章 越南古籍的文獻特色121-147

第一節 越南古籍的特色文獻121-134

一、社會民俗史料121-124

二、神祠文獻124-127

三、本土文學著作127-130

四、表演藝術典籍130-134

第二節 越南古籍包含的兩種書籍關係134-147

一、北書與南書135-142

(一) 著述體例範式的沿襲135-136

(二) 著述體式的補充136-138

(三) 著述藝術樣式的模仿138-139

(四) 北書的評選、節要、改編139-140

(五) 北書的全面倣作140-142

二、漢文書與喃文書142-147

第五章 越南北使文獻與詩赋外交147-185

第一節 北使文獻的創作概況147-157

一、陳莫--早期北使詩文的遺存147-148

二、後黎西山--北使文獻大興148-152

三、阮朝--北使文獻的繁盛與終結152-157

四、北使程圖與邦交錄157

第二節 北使詩文的創作繁榮157-175

一、中國使交文集考述158-168

二、北使詩文創作興盛的文化動因168-175

(一) 越南使臣的身分考察169-171

(二) 統治者對詩賦外交的重視171-172

(三) 使節著作在越南的深入流傳172-175

第三節 從使節文獻看中越文學交流175-185

一、中越文學交流的形式175-182

(一) 赠答唱和175-177

(二) 請序題詞177-178

(三) 鑒賞評點178-180

(四) 書信筆談180-182

二、詩賦外交對越南古典文學發展的影響182-185

第六章 越南、敦煌民間文本的比較探讨185-216

第一節 民間文本的文獻特點及學術意義185-197

一、民間文本--未具完全形態的書籍185-190

二、民間文本文獻特點的學術意義190-197

(一) 對於文學著作流傳的意義190-194

(二) 對於文獻校勘整理的意義194-197

第二節 從口頭傳播看民間文本所記錄的唐詩”197-208

一、陶娘歌與唐詩在越南的流傳198-204

(一) 唐詩在越南的流傳概況198-199

(二) 陶娘歜的唐文化淵源199-200

(三) 陶娘歌所演唱的唐詩200-204

二、口頭傳播與敦煌唐詩的文本記錄204-208

第三節 民間文本文獻特點的文學透視208-216

一、著作未署作者之名208-210

二、託名210-212

三、同作異名212-216

結論216-228

參考文獻及徵引書目228-235

附錄235-257

一、《越南漢喃文獻目錄提要》商榷235

二、中國古代所著的越南專書提要目錄(略)235

三、越南古代書坊名錄(略)235-247

四、越南—中國歷史紀年對照表247-257

越语毕业论文越语论文题目
免费论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