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国传统文化对泰国中部地区佛寺建筑的作用[泰语论文]

资料分类免费泰语论文 责任编辑:Anchali更新时间:2017-06-21
提示:本资料为网络收集免费论文,存在不完整性。建议下载本站其它完整的收费论文。使用可通过查重系统的论文,才是您毕业的保障。

  [摘 要]泰民族具有包容外来文化的胸怀,就佛寺建筑而言,中国传统文化泰国作用非常明显,泰国中部地区的诸多佛寺建筑通过各种中国文化元素形式集中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对其作用。本文以泰国中部地区佛寺建筑中的中国文化元素为出发点,探究中国传统文化对其的作用及其历史原因。
外语论文网 www.waiyulw.com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 佛寺建筑 泰国中部
  [中图分类号] G1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7)24-0163-02
  泰国是一个佛教国家,素有“黄袍佛国”之称,南传上座部佛教为其国教。泰国宪法规定,国王必须是佛教徒和佛教的护持者。泰国为30多个族群组成的多民族国家,人口6283万(2017年),其中95%以上的居民信仰佛教。[1]全国有佛寺41215座(1995年),其中首都曼谷约有佛寺500座。[2]泰国的佛寺是信徒们的宗教活动场所,也是泰国人民社会、文化和政治活动的中心,以及历史文物的保存地。[3]作为多种佛教艺术的会集之地、弘扬佛教和举办多种佛事活动的中心场合,佛教寺庙建筑成为了早期的文化教育中心,对佛教的发展和传播有十分重要的影响。[4]
  一、泰国中部地区佛寺建筑概况
  泰国位于东南亚,全国共有76个一级行政区,其中包括75个“府”与直辖市的首都--曼谷。这些行政区一般被划分为5个主要地区,包括北部、东北部、东部、中部与南部地区。其中,中部地区为平原地区,是泰国的地理中心,也是文化中心,包括了曼谷及周边25府。该地区是华人分布较多的区域,中华建筑文化对其建筑作用较为突出。
  泰国中部地区的佛寺建筑中,除了极少数历史悠久的佛寺外,其余大部分是曼谷王朝为了弘扬佛法而修建。由于大量华人移民的迁入和聚居,历史悠久的汉传佛教也被带入泰国,泰语论文题目,中华禅宗的发展和传播使中部地区的诸多佛寺建筑都不同程度地渗融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某些特点,如:中国式的石像、楹联、木雕、绘画和其他的一些建筑装饰艺术。
  二、泰国中部地区佛寺建筑中的中国文化元素和中国特色
  (一)泰国中部地区传统佛寺中的中国文化元素
  1.玉佛寺
  泰国皇宫位于曼谷的市中心,湄南河畔上耸立着极具泰国古建筑风格的建筑群,泰国三大国宝之一的玉佛寺就位于皇宫的建筑群之中。玉佛寺建成于于1784年,属于泰国曼谷王朝开朝时的建筑,经过后来国王的不断扩建形成了现在的规模,它集中地体现了泰国古代建筑和艺术的特色,整个建筑宏伟壮观,高塔长廊金玉璀璨,被誉为泰国佛教建筑、雕刻、绘画的艺术瑰宝。同时,这座代表国家及供王室礼佛的佛寺是泰国文化吸收中国、印度文化的一个典型。
  玉佛寺大殿里保存着两个200多年前由中国运去的大彩瓷花瓶和几个景泰蓝花瓶。大殿的几块大瓷屏风上也有《三国演义》故事的彩绘,其上彩绘人物栩栩如生。中国潮汕的嵌瓷艺术在玉佛寺中随处可见,在玉佛寺中最具代表性的莫过于是那面由彩瓷镶成的梅花、菊花、牡丹和飞鸟等图案组成的色彩艳丽、栩栩如生的花墙。此外,寺内矗立的几尊中国古代文臣武将石雕,据说是随着当年郑和下西洋的商船而抵达曼谷的,后被视为国宝而安放在王宫内。寺内古代人物的塑像,也有仿中国昔时名人而立者,如手持青龙偃月刀的关公。据史料记载,修建该寺的一些建筑材料(如大理石)是早年从中国运来的。由此可见,作为曼谷王朝时期的宗教建筑,玉佛寺在修建时受中国文化的作用很深,具有浓厚的中国文化特色。
  2.卧佛寺
  卧佛寺位于大皇宫的隔壁,又称菩提寺,是全曼谷最古老的庙,也是全泰国最大的庙宇,拥有泰国最大的卧佛以及最多的佛像和佛塔。卧于神坛之上的一尊大佛为世界最大卧佛之一,全长46米,身高15米,铁铸包金并镶有宝石。
  与泰国大部分寺庙一样,卧佛寺的外墙和翘檐屋顶装饰应用了嵌瓷这一艺术手法,大量的彩色玻璃和瓷器碎片镶嵌成的各种或平面,或浮雕型、或立体的花鸟虫鱼造型图案,使整个佛寺显得金碧辉煌。风格繁复、金碧辉煌的宫殿有飞龙盘旋其上,充满了中国风味。卧佛寺的精华当然不止大殿中的卧佛,还有最华丽的建筑德莱佛堂和直插云霄的4座“泰国式佛塔”。卧佛寺拥有大量佛像和佛塔,故有“万佛寺”的称号,其规模及佛塔佛像数量均居曼谷佛寺之首,寺内林立的大小佛塔周身也多贴金箔或镶满各种彩色瓷片。
  除此之外,卧佛寺的中国元素无处不在。寺内除了中国牌楼以外,里面的卧佛殿和大雄宝殿雨檐下三角墙上都采用中式花纹,与传统的泰式建筑在细节上巧妙搭配,尽显和谐,而不互相抵触。卧佛寺周围分布了几个供奉其他神明的小院落,其装饰繁复的门则绘以威严肃穆的中国门神。在寺门的两边和寺内,有许多文臣武将的塑像,其形状与中国古代的文臣武将相差无几。石头雕成的中国民间神像和石狮被安置在了寺中醒目的位置,在寺内好几个地方都可以看到关公的身影,遍布寺院各个角落的石雕群像,无不渗透着中国文化的作用。
  3.泰国中部地区其他著名佛寺
  十九世纪中叶,曼谷王朝为了弘扬佛法,大兴土木,修建寺院佛塔,曼谷成了泰国佛庙之都,其中很多佛教建筑和宫廷建筑都有浓厚的中国传统建筑印迹,强烈地表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美学特征。素塔寺是这一时期佛寺中最具中国传统建筑文化风格的,它采用了汉化佛教寺院中轴对称的寺院格局,主体建筑大雄宝殿四周有28座中国式的古塔,众多中国式文臣武将的塑像分立于石阶两旁;佛堂的木门雕刻,以中国式的花卉佛雕代替传统的泰族木雕,并设计了中国式的拱门和圆窗;寺内还有中国式的亭台楼阁,其顶部绘以中国画中的水墨花草和仙鹿神鹤。
  在拉玛三世时建造和扩建过的六十余座寺院中,有十五座完全吸收了中国传统建筑的手法和装饰风格。其中,拉玛三世亲自主持修建的太子寺是受中国文化元素作用的典型代表。其主体结构大殿屋顶采用了中国的拱形瓦盖,殿檐上用中国风格装饰,大殿柱石则为龙蟠雕塑,屋脊装饰了双龙戏珠,二龙曲体盘绕对称,珠形滚圆。其中,双龙戏珠的图案装饰与中泰两国的佛教交流有着极深的历史渊源。龙戏珠的形象是佛教传入我国以后才出现的,而在中国,龙的象征意义远远超出习俗,它作用到中国的建筑、雕塑、绘画、书法、文学等很多方面,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可分割的部分,并且作用到与中国地缘相近的东南亚国家和地区,泰国太子寺中的双龙戏珠图案以鲜明直观的方式诠释了中国传统文化对其佛寺建筑的作用。   (二)泰国中部地区中式寺庙的中国特色
  1.普门报恩寺
  普门报恩寺被誉为曼谷华人第一刹的“敕赐普门报恩寺”,就是新建名刹中的佼佼者。寺以其建筑之华丽、雕塑壁画之精美、住持之著名而饮誉全国,梵宇巍峨、宏伟庄严,为曼谷华人佛寺之冠。普门报恩寺位于曼谷南区谷在沙脱巴上路普门道内,是由原籍中华民国的广东省揭阳县的中国国民党的军人黄先生(1902年至1986年)主持修建,他的别号为“普净”法师,在他的一生里,曾经建造十多栋佛寺,敕赐普门报恩寺即是他建成的中国西藏式之佛寺。普门报恩寺于1959年开始兴建,当时占地面积约5公顷,耗资泰币30亿铢,历时10年才建成。1971年,泰皇又亲自为殿内佛像赐名,而泰国宗教部则把该寺列为全国名刹典范。1986年,普净法师圆寂后,建造七层的“怀念普净大尊者大楼”。
  2.龙莲寺
  龙莲寺又称“龙莲禅寺”,是泰国现存历史最久的中国建筑式样的禅宗寺院,始建于公元1871年,坐落于曼谷唐人街附近的石龙军路,是当年泰皇五世皇朱拉隆功陛下看到从中国来此的续行法师认真热忱的弘法态度,深受感动,为了达成法师开山建寺的心愿而赐地兴建的。整个寺院为木石建筑结构,三重院式。山门采用庑殿式的大屋顶,铺以琉璃瓦,斗拱飞檐,画栋雕梁,屋脊上有双龙戏珠彩陶和花卉装饰。跨进山门,左右侧为四大天王塑像,金刚怒目;正中是弥勒佛坐像,笑口常开。中间为大雄宝殿,主祀释迦牟尼佛,正殿的门框上的题字为:“龙势飞腾地莲灯照耀天”。屋脊上、飞檐上都是典型的中式雕塑。穿过大雄宝殿既是后殿,后殿正中是开山祖师殿,供奉该寺创建主持续行大师。整个寺院都是遵循着中式禅院的传统规范布局,唯一不同的是在后殿回廊右侧,多了一间中药房,里面供着神医华佗的像,门上是黑底金字用中泰两种文字写着:“龙莲禅寺华陀仙师施药处”。门框的两边楹联题的是:“华仙神药除痌瘝,泰语论文网站,陀师药方保康宁”。龙莲寺现存的这些金石木刻都充分显示了中华禅宗的风格与韵味。
  三、结语
  中泰两国人民的不断交往、迁徙、移居,使得两国文化得到了长期的接触、交流和融合,中国文化的传播深深作用了泰国社会文化的各个方面。泰国中部地区佛寺建筑艺术中所折射出来的中国文化元素,正是中国文化对泰国社会形成作用的一些具体表现,它们以最直观的形式向我们阐释了中国文化向外传播的作用力。同时,从另一方面也显示了泰国对外来文化的积极吸取和合理应用,折射出了在历史发展中泰民族的包容性特点。
  [ 参 考 文 献 ]
  [1] 田禾,周方治.泰国[M].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29-44.
  [2] 孙广勇. 泰国佛教的起源及其近况[J]. 解放军外语学院学报,1998,21(3):77-80.
  [责任编辑:雷 艳]

免费论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