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开展汉语国际教育,关键是要培养合格的师资。合格的师资是我国对外汉语教学事业稳步前进的基石,是我国汉语国际推广战略的重中之重。目前国家对国际汉语教师有一定的标准要求,探讨学者也给出了一系列的探讨结论及培养建议,但是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层次的汉语老师所要求具备的素质与能力是否不同,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层次的汉语老师能否胜任汉语教学,这也是值得关注的问题。本文对泰国中小学国际汉语教师的胜任力进行调查探讨,探索泰国中小学国际汉语教师的胜任力模型,略论非常胜任与一般胜任和比较胜任的汉语老师在哪些方面异同较大以及目前汉语教师的胜任近况。应用社会学统计软件SPSS22.0进行调查略论比较探讨,本文得出以下结论:1.泰国中小学国际汉语教师的胜任力由5个因子21项胜任特征构成,分别是:(1)学科知识因子(专业知识、文化知识、自我资源管理);(2)职业发展因子(成就动机、学习能力、总结经验能力、反思能力、创新能力);(3)职业技能因子(教学能力、教学措施与技巧、组织管理能力、教材编写能力、激发与维持学生兴趣的能力、引导能力);(4)跨文化素质因子(跨文化敏感性、跨文化表达沟通协作能力、跨文化适应与生存能力、泰语能力);(5)个人发展因子(个人成长、个人特质、个人规划)。2.目前泰国中小学国际汉语教师整体胜任状况良好,比较胜任泰国中小学的汉语教学。一般胜任占16.8%,比较胜任占58.0%,非常胜任占24.4%。3.泰国中小学国际汉语教师的胜任力水平受性别、年龄、进行对外汉语教学的时间、最高学历专业等作用,相对而言,女老师能够较好胜任;年龄在25岁至34岁的老师比年龄在25岁以下的老师胜任水平更高;进行对外汉语教学时间较长者,即具有一定的对外汉语教学经验的老师胜任水平较高;专业以对外汉语、汉语国际教育、教育类为主,胜任水平较好,但也应该看到英语系的汉语老师具有很大的可塑性,胜任水平也比较好。4.非常胜任的汉语老师与一般胜任和比较胜任的汉语老师在胜任特征方面具有较大异同。具有显著性异同的为以下12个特征:教学能力、成就动机、文化知识、教学措施与技能、组织管理能力、教材编写能力、激发与维持学生兴趣的能力、引导能力、个人特质、个人规划、跨文化敏感性、跨文化表达沟通、协作能力。
【关键词】:泰国 中小学 国际汉语教师 胜任力
摘要4-6 ABSTRACT6-13 第一章 绪论13-25 1.1 探讨背景13-14 1.1.1 汉语国际教育的历史背景13 1.1.2 汉语国际教育的近况13-14 1.1.3 国际汉语教师的近况14 1.2 解题14-16 1.2.1 对于“国际汉语师资”14-15 1.2.2 对于“胜任力”15 1.2.3 对于“胜任力模型”15-16 1.2.4 对于“教师胜任力模型”16 1.2.5 对于“国际汉语教师胜任力模型”16 1.3 文献综述16-22 1.3.1 国内外对于“胜任力”的探讨16-17 1.3.2 国内外对于“教师胜任力”的探讨17-19 1.3.3 国内外对于“国际汉语教师胜任力”的探讨19-21 1.3.4 文献评论21-22 1.4 探讨的价值与意义22-25 1.4.1 理论意义22-23 1.4.2 实践意义23-25 第二章 探讨思路与探讨设计25-27 2.1 探讨内容和探讨对象25 2.2 探讨措施25 2.3 探讨过程设计25-27 第三章 泰国中小学国际汉语教师胜任力构成要素27-43 3.1 国际汉语教师胜任力条目获取及实施过程27-28 3.2 试测28-29 3.2.1 探讨目的28-29 3.2.2 探讨程序29 3.2.3 数据的统计与处理29 3.3 结果与略论29-39 3.3.1 项目略论29-32 3.3.2 第一次结构效度略论—因子略论32-35 3.3.3 第一次信度略论35-36 3.3.4 第二次结构效度略论—因子略论36-38 3.3.5 第二次信度略论—Cronbach alpha系数38-39 3.4 泰国中小学国际汉语教师胜任力模型39-43 3.4.1 因子命名39 3.4.2 泰国中小学国际汉语教师的胜任力模型39-40 3.4.3 胜任力项目解释40-43 第四章 泰国中小学国际汉语教师胜任近况调查与略论43-80 4.1 正式施测43 4.1.1 探讨目的43 4.1.2 探讨被试43 4.1.3 探讨工具43 4.1.4 探讨数据的统计与处理43 4.2 施测结果与略论43-76 4.2.1 被试者汉语教师基本情况略论--描述统计量43-48 4.2.2 被试者汉语教师胜任力条目具体得分情况48-57 4.2.3 汉语教师基本情况与胜任力项目得分情况交叉略论57-76 4.3 国际汉语教师的整体胜任情况76-80 4.3.1 汉语老师胜任情况略论76 4.3.2 非常胜任组与一般胜任组、比较胜任组在胜任力项目上的具体得分情况76-80 第五章 探讨成果、结论与讨论80-85 5.1 探讨成果80-81 5.2 探讨结论81-82 5.3 探讨讨论82-85 5.3.1 本探讨的特点82-83 5.3.2 本探讨的局限83 5.3.3 后续探讨的建议83-85 参考文献85-88 附录88-93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论文93-94 ,泰语论文题目,泰语论文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