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词“朝、向、往”的句法语义比较探讨[法语论文]

资料分类免费法语论文 责任编辑:黄豆豆更新时间:2017-05-08
提示:本资料为网络收集免费论文,存在不完整性。建议下载本站其它完整的收费论文。使用可通过查重系统的论文,才是您毕业的保障。

  摘 要: 介词“朝、向、往”在句法功能、语义特征方面既有共性又有异同,都能同名词性词语组合做状语,表示方向处所义;“向”和“往”可以同名词性词语组合做补语,而“朝”则不能;“向/Np”和“朝/Np”可以表示对象义,而“往/Np”则不能。上述异同与“朝、向、往”在语法化进程中的发展密切相关,词义的不断虚化符合人类认知世界由具体到抽象、由实到虚的顺序。
中国论文网
  关键词: 句法功能 语义特征 介词 认知解释
  “朝、向、往”是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较高的三个介词,在句法功能、语义特征方面既有许多共性,有时可以互换,又存在异同,有时不能换用。本文通过语料调查对这三个词进行语义略论和句法描写,找出它们在句法、语义上的共同点与不同点,并应用相关认知语言学理论对三者的句法语义异同进行解释略论。
  1.语义特征
  1.1相同点
  “向、往、朝”跟名词性词语Np组合,都能表示方向处所义。例如:
  (1)出了门,他并没有直接回去,而是朝与宾馆相反的方向走了几站路。
  (2)她的白脖颈全露在外面,小下巴向上翘着,仿佛一个仙女往天上看有什么动静呢。
  (3)他扶着瑞宣站起来,急忙往屋子外头走。
  “朝/Np”、“向/Np”、“往/Np”都表示方向处所义,可以互换而不失原义。
  1.2不同点
  1.2.1“朝、向、往”的语义特征比较
  “向/Np”和“朝/Np”可以表示对象义,而“往”不能。例如:
  (4)“我看哪,”小顺儿的妈很费了一番思索才向丈夫建议,“还是照往年那么办。”
  (5)为了尽可能地抢回工期,指挥部今天组织了90人的队伍,分班轮流在塌方间隙衬砌、掘进、喷浆,力争战胜塌方,以较高的日进度向元旦献礼。
  (6)“这会儿就开始偷奸耍滑,以后怎么信赖你?”我朝石静假笑。
  显然,句(4)、(5)、(6)中的“向/Np”、“朝/Np”都表示其后动作行为的对象,大多可以换成表示对象的介词“对”。这里的“向”和“朝”都不能用“往”替换。在所调查的语料中,没有发现用“往/Np”表示对象义的语句。
  再具体比较“向/Np”和“朝/Np”在表示对象意义时的异同:在表示对象义时,“向”既可以表示具体动作性行为的对象,又可以表示抽象性行为的对象,如“献礼”动作性不强,意义也比“假笑”等动作性强的动词意义抽象,例(5)中的“向”不能换成“朝”,“朝”只能表示具体动作性行为的对象,不能表示抽象性行为的对象。
  1.2.2与“朝、向、往”搭配的动词的语义特征
  我们还注意到,“向、往、朝”都能修饰动态动词,且位移性很强,我们用V[/位移]表示,此时三者可以互换。“向”和“朝”除了能修饰动态动词外,还可修饰缺乏位移性的静态动词,用V[―位移]表示,“往”则没有修饰静态动词的用法,这是由三者的语义异同造成的。
  (7)1929年初,他和毛泽东率红四军主力下井冈山,向赣南转移。
  (8)当一个发光天体在朝我们的方向运动时,它发出的光的波长,在我们看来会变短。
  (9)由于没有防备,她也被小五吓了一跳,慌慌张张中她急步往前走。
  (10)不过通过结婚,她已经向赵胜天表明了自己并不憨。
  (11)张铮抱着膀子,朝我弓着腰,像一只鸵鸟。
  例句(7)、(8)、(9)中“转移、运动、走”是位移性很强的动态动词,而例句(10)、(11)中的“表明、弓”是缺乏位移性的静态动词,与静态标记“着”共现说明动词“弓”的静态性。
  1.3小结
  我们将“朝、向、往”的语义差异归纳如表1所示:
  2.句法功能
  2.1相同点
  介词“朝、向、往”主要的句法功能是同名词性词语组合做状语,只要与谓语中心语语义相容,则句法上没有其他限制。
  2.2不同点
  “向”和“往”可以同名词性词语组合做补语,而“朝”不能。
  (12)我目送它直上太空,又飘飘荡荡地飞向城外,渐远渐小。
  (13)自去年下半年起,伊阵将矛头指向在阿工作的外国人,尤其是法国人。
  例句(12)、(13)中的“向/Np”都充当补语,从“向/Np”表示的意义看,(12)句中的“向/Np”表示方向处所,(13)句中的“向/Np”表示对象。
  以下例句中的“往/Np”都充当补语:
  (14)在听到我的杂文已经印成一半的消息时,我曾经写了几行题记,寄往北京去。
  (15)当时,阿宝正匆匆忙忙赶往工厂上班,为了节省五分钱公共汽车票钱,成年累月这样步行着。
  同样是与名词性词语组合做补语,“往/Np”只能表示方向处所,不能表示对象,同“往”组合的名词性词语不能指人的名词和人称代词。在搜集的语料中未发现“朝/Np”做补语的情况。
  2.3小结
  我们将“朝、向、往”的句法功能差异作归纳,如表2所示:
  3.认知解释
  为什么介词“朝、向、往”在语义、句法功能上会有这些异同?下面从认知语言学角度对其进行解释。
  3.1“朝、向、往”语义、句法功能异同的语法化解释
  现代汉语的介词是从古代汉语、近代汉语发展而来的,大部分是由动词虚化而来的。虚化又称语法化,即实词变为语法功能成分的过程。“通常是某个实词或因句法位置、组合功能的变化而造成词义演变,或因词义的变化而引起句法位置、组合功能的改变,最终使之失去原来的词汇意义,在语句中只具有某种语法意义,变成虚词,这个过程可以称之为‘语法化’”(刘坚,1995)。介词“朝、向、往”语义句法产生异同的原因就与其语法化过程紧密相关。   3.1.1“朝”
  “朝”最初为名词,说文释义为“朝,旦也”。即早晨之义,读zhāo。后因为臣子拜见君主都是在早晨,所以“朝”转化为动词,义为“朝见、拜见”,表示臣子拜见君主的行为,读为cháo。如:
  (16)十八年,春,虢公、晋侯朝王。(左传・庄公十八年)
  臣子拜见君主是一个方向性很强的动作,所以“朝”后有“对、向”的动词意义,谓人或物正对某个方向。如:
  (17)看宋江时,只低着头;看女儿时,也朝着别处。(水浒传第二十一回)
  到明清时,当“朝”与其他动词连用时,“朝”才逐渐虚化为介词,如:
  (18)防御回到楼上,只见吴山朝着里墙睡着。(喻世明言)
  (19)才一下炕,又朝着那位姑娘跪下了。(儿女英雄传)
  3.1.2“向”
  “向”最早的意思是“朝北的窗户”,动词“向”有“面对,人脸朝着……方向”的意义,如:
  (20)河伯始旋其目,望洋向若而叹曰……(庄子・外篇・秋水)
  汉代之前,“向……而……”常常连用,可以看做连动格式,如:
  (21)秦伯素服郊次向师而哭。(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汉代以后,“而”字常不用,“向……”经常直接用于主语后第二个动词前,这样“向”开始向介词虚化。如:
  (22)菊花随酒馥,窗影向床斜。(庾信西门豹庙诗)
  后逐渐虚化为“偏爱、向着”义,已有对象义,如:
  (23)人情皆向菊,风意欲摧兰。(刘禹锡秋种暑退赠乐天)
  3.1.3“往”
  “往”,最初是动词,词义为“去,到……去”。如:
  (24)是行也,祭仲知之,故称疾不往。(左传・桓公十八年)
  (25)以士之招招庶人,庶人岂敢往哉?(孟子・万章下)
  唐宋以后,“往”的常见格式之一是“往/处所词/动词”,如:
  (26)老夫自得官之后,使人往楚州问蔡婆婆家。(窦娥冤第四折)
  也有“往/处所词”用于动词后面的情形,如:
  (27)已知此人来意不善,不觉心惊,欲待走了,却又下楼不及,遂推更衣,走往后楼躲避。(金瓶梅第九回)
  在这些格式中,由于句子的意义中心偏向与“往”构成连动式的动词意义,在使用中“往”逐渐虚化为介词。
  3.1.4语法化解释
  从三个词在古汉语中的使用情况可以看出,“往”作为动词,位移性、动态性都很强,“朝”、“向”作为动词,位移性、动态性不如“往”强,但方向性相对较强,还有对象义。虚化后的三个介词“朝、向、往”受到它们的作用而产生异同。“往”的动态性、位移性最强,所以作为介词,“往”只能和位移性强的动词搭配使用,不能修饰位移性弱、无位移性、具有面对意义的动词。“向”其方向性引申出对象意义,且重在表示对象义,既可以表示具体动作性行为的对象,又可以表示抽象性行为的对象。由于动词“朝”的动态性弱于“往”,强于“向”,方向性强于“往”,弱于“向”,因此虚化为介词后,“朝”与“往”相比,在修饰动态性、位移性强的动词时更重表方向;与“向”相比,在修饰无位移性动词时,方向性弱于“向”。
  在句法功能上,“朝/Np”、“向/Np”、“往/Np”都可以做状语,但“向/Np”、“往/Np”还能做补语,而“朝/Np”则不能做补语。这些异同我们可以从语法化角度加以解释。在古代汉语和近代汉语中,介词的分布位置主要有两个(尚红,2004):一是动词前,构成“Np/Pp(P/Np)/Vp”结构,二是动词后,构成“Np/Vp/Pp(P/Np)”结构。一般来说,介词是由动词虚化而来的,那么,可虚化的动词必须首先能进入上述两个结构类型中的Pp位置,当一个动词只能出现在“Np/V/Np”结构时,就无法虚化为介词。也就是说,虚化为介词的动词首先要充当连动句的第一个动词,构成“Np/Vp1(→Pp)/Vp2”(A式)格式,或者是充当连动句的第二个动词,构成“Np/Vp1/Vp2(→Pp)”(B式)格式。在A式中,Vp1中的V1因某种原因虚化,所以可能成为介词。在B式中,Vp2中的V2虚化,有可能成为介词。否则,动词没有虚化为介词的句法基础或前提。从略论的语料看,“向”、“往”都可以出现在A式、B式中,法语论文,而“朝”则多出现在A式中。结合语义略论“朝/Np”不能做补语的原因:“朝”的动词义为“朝见、拜见”,这个动作中包括了一种空间关系,即拜见与被拜见的双方是面对面的,所以虚化为介词后,“朝”有“面对”义,按照人类认知世界的时间顺序来看,在“朝/NP”所修饰的动词动作发生前,必先有“面对”的方向处所或对象,反映在语言顺序上就是“朝/NP”在动词前做状语,而不能在动词后做补语。
  3.2认知顺序
  认知语言学将人类认识世界的认知域排列成一个由具体到抽象的序列,认知域之间映射的一般顺序为:人>物>过程>空间>时间>性质。在这个序列的前半部分从人到空间的顺序中,是由实变虚的过程,后半部分的从空间到性质是由虚到更虚的过程。一词多义的发展规律、实词虚化为语法成分的一般规律都符合人类认知世界的序列。下面以“向”的语法化过程为例,从其词义发展看人类认知世界的顺序。
  “向”最初为名词,义为“朝北的窗户”,汉代之前已有动词用法,有两个义项:一为“面对”,如例(20);一为“向……进军、前进”。如:
  (28)有是者,何向而不济?(左传・昭公四年)
  汉时,表示“面对(方向)”的介词“向”正处于萌生状态。如:
  (29)陵使至,则东向坐陵母。(史记・陈丞相世家)
  (30)每见画常拜,向之涕泣。(汉书・金日传)从义素角度略论以上句子可知,“向”在汉代有两个义素:(1)人;(2)脸朝……方向。后由于使用频率不断提高,使用范围逐渐扩大,动作的发出者不再局限于人,扩展到物,也就无所谓“脸朝……方向”了,词义引申,更抽象。如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诗句:
  (31)飞花随烛度,疏叶向帷开。〔诸葛颖西园游上才)
  (32)别有追夜游,秋窗向月开。(张正见刘生)
  在这些句子里,“向”已失去“人”和“脸朝……”的义素,只表示抽象的方向概念。至南北朝时,“向”的抽象化过程已经结束,表方向的介词“向”已成型,沿用至今。
  由“向、往、朝”的语法化过程,法语论文题目,我们可以看到人类认知世界的顺序是一个由具体到抽象、由实到虚的过程。
  4.结语
  介词“朝、向、往”在语义、句法功能上有同有异,三个词都是由其动词虚化而来的,因此它们的语法化过程对它们的语义、句法功能有着重要作用。从认知语言学角度看,三个词的语法化过程均符合人类认知世界由具体到抽象、由实到虚的一般顺序。
  参考文献:
  [1]陈昌来.汉语介词的发展历程和虚化机制[J].柳州职业技术学院院报,2002(9).
  [2]戴浩一.时间顺序和汉语的语序[J].国外语言学,1988(1).
  [3]方绪军.“V向……”和“V往……”[J].语言教学与探讨,2004(2).
  [4]刘坚,曹广顺,吴福祥.论诱发汉语词汇语法化的若干因素[J].中国语文,1995(3).
  [5]马贝加.处所介词“向”的产生及发展[J].语文探讨,1999(1).
  [6]马真.现代汉语虚词探讨措施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7]柯润兰.介词“向”的认知考察[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6(5).
  [8]邵宜.介词“往”的语法化过程考察[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2005(6).
  [9]尚红.三国志介词探讨[D].山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4.
  [10]沈家煊.“语法化”探讨综观[J].外语教学与探讨,1994(4).
  [11]王建伟,苗兴伟.语法化现象的认知语用解释[J].外语探讨,2002(2).
  [12]张俐.介词“向、往、朝”功能比较[J].河南大学学报,2001(5).

免费论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