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伯奇特的“无息银行”[阿拉伯语论文]

资料分类免费阿拉伯语论文 责任编辑:艾米尔更新时间:2017-06-12
提示:本资料为网络收集免费论文,存在不完整性。建议下载本站其它完整的收费论文。使用可通过查重系统的论文,才是您毕业的保障。

  俗话说:“种瓜得瓜,种钱生钱。”可到了阿拉伯人那儿,最担心的就是“钱生钱”。笔者常和阿拉伯银行打交道,关于他们这种奇特的理财观,着实花了好长时间才适应过来。
外语论文网 www.waiyulw.com
  
  奇特的无息银行
  
  众所周知,在银行存款有活期和定期之分,但无论哪种都会得到相应的利息作为回报,可偏偏在阿拉伯国家,存钱没有利息不算,反倒还要被银行扣除部分款额用作保管费!起初以为这是专门针对外国企业的歧视,但后来才发现,这种“不平等条约”就连阿拉伯人也一样要遵守。
  原来在阿拉伯人的眼里,一切不劳而获的收益都是真主所不允许的,所谓的银行利息也包括在内。于是就有了“伊斯兰无息银行”一说。这样的金融体制对老百姓的作用没多大,只是苦了企业和公司。近几年,阿拉伯国家适应经济的需要,开办了提供贷款的商业银行和股票市场,只是前者往往效益不好,或倒闭或靠政府维持;而后者也仅仅在几个较为开放的海湾国家存在。多数穆斯林仍然十分排斥钱生钱的观念,其中不乏企业公司的老板和富商巨贾们。
  
  名声比钱重要
  
  记者曾遇到一位阿拉伯职员,他家里装修,实在周转不开,便找到相熟的同事阿里借钱。阿里慷慨地拿出2000美元,之后很长时间两人都没再提钱的事。当记者问阿里真的不用催款了吗,阿里说:“因为我们是朋友,我愿意帮助他,借出钱的时候我就没有想过要还的事了。”正在我惊讶时,阿里又补充了一句:“当然,如果我有困难,我相信他也一定会帮我。”这时我才恍然大悟,其实这种朴素的观念正是源自沙漠中任何人都会给口渴的人一杯水一样简单的道德观。同时,有钱不还会被认为是不道德的行为,在家庭和社会关系密切的阿拉伯人中,如果一个人背上了这种名声,那么必将信誉扫地,很难继续得到帮助。不仅如此,阿拉伯社会很少有赌博现象,就连麻将和扑克人们都退避三舍。千元大钞可以放心拿走,绝不用担心碰上假币。
  
  不怕花钱,快乐就好
  
  在阿拉伯人看来,金钱并不是生活的必需,享受才是工作的本质。在当地,朝九晚五的8小时工作制被缩减为朝九午二的5小时工作制,浩浩荡荡的求职大军变成了自给自足的小本生意,加班加点则被咖啡和水烟时间代替。甚至在很多富裕的石油国家,本国公民呆在家自营生意不愿求职,政府不得不花大价钱雇用他国劳务!
  至于相对贫困的国家如苏丹、乍得等,则承担了石油国家50%以上的底层工作,比如清洁工、建筑工等等。记者住处的附近就是他们居住的棚户区,这些黑皮肤的工人们每天早出晚归,手里拎的永远是最便宜的1块钱40个的面包。但他们的脸上却永远有一种虔诚的表情,每每在楼下遇到记者和其他的外国同事,总是很有礼貌地低头回避。
  苏丹人的英语讲得很地道,他们告诉我,每天的薪水只有4第纳尔(1利比亚第纳尔约合0.83美元)。如果哪天的薪水超出些,那就是过节的日子,一定要举办一个好点的晚餐,和朋友们一起热闹。在他们眼里,没有今天的钱明天花的道理,钱少的时候一瓶可乐就是满足,钱多的时候吃顿好饭就是新年。也许这种幸福观简单得让人有些心酸,但它的的确确给这些贫苦人们带来了莫大的快乐。■
  (倪早菊荐自《环球时报》)

阿拉伯语毕业论文阿拉伯语论文
免费论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