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钦被《美国国家地理》杂志先后评为“全球十大乐土”和“一生必游的五十地之一”。从在印度茶的氤�里,品位传说中的乐土,无处不在的葡萄牙风情和充满魔幻色彩的卡塔卡利表演,还有令人流连忘返的椰林木乡。科软的古朴与恬静拥有无与比的愉快和轻松,我从清晨第一缕晒在教堂顶上的阳光开始旅行,去阅读这这座城市。 外语论文网 www.waiyulw.com 科钦老城 在阿拉伯海的阳光下慢慢老去 特里凡德琅是印度卡拉拉邦的省会城市,但位于阿拉伯海南岸的科钦却是最能感受到卡拉拉邦风情的地方,也是卡拉拉邦的海洋贸易基地。 一到科钦,便能闻到港口城市惯有的清新且略带成湿的风。科钦的阳光明媚,老城在阳光的照射下,光影分明,如梦如幻。我差点以为科钦的阳光是经过了阿拉伯海海水的过滤,恍然有着海涛的蔚蓝,海风的清爽,散发着那种让游人愿意在此慢慢老去的光线。 漫无目的徜徉,很容易就发现了科钦轻松浪漫基调上的古老与厚重。老城不大,可大街上到处流淌着异域风情,有很多葡式、英式、西班牙式的古老建筑和欧式教堂。其中以葡式风格的建筑居多――科钦曾是葡萄牙的殖民地。老城的大多数别墅并不对外开放,只能隔着栅栏或低墙欣赏,也有部分别墅开放成酒店或餐馆,都是镇上最有代表性的建筑。尽管不知道每一栋老建筑里曾发生的故事,但从老建筑旁走过,会有种沧桑感扑面而来,仿佛走进了科钦的记忆深处。 科钦最古老的建筑是建于1503年的圣弗朗西斯教堂――一座葡式风格的基督教教堂。这个教堂曾存放过葡萄牙航海家达・伽马的遗骸,他是第一个到印度的欧洲人。我到教堂时,整个教堂上空萦绕着唱师班天籁般的歌声。镇上居民赶在清晨日出前便聚集在教堂里,脱掉鞋光脚站在地面上,静心祈祷。晨曦照了过来,外观朴素的教堂顿时华丽无比。 不期而遇的“中国元素”,总能让身在异国的我感到温馨。科钦是个东西文化交流众多、包容性很强的城市。中国文化在这里同样留下印记。宫殿、古玩店里的中国瓷器不必说了,极似中国的龙舟也不必说了,更有被当地旅游部门当作“金牌景点”推荐的“中国渔网”。 在科钦入海口的海滩上,我看到了中国渔网。中国渔网是中国人带来并教会当地人使用的,渔网系在四根长木上,四根长木顶端拢在一起,再被固定在一根更粗大的长木上。利用杠杆原理,只需五、六个人便能操作一张渔网。林立的渔网在海边排开,非常壮观。在中国渔网传入之前,当地人一直采用独木舟和叉鱼方式捕劳,生产效率极低。而用中国渔网,渔人每隔几分钟就能起一次网,望着沉甸甸的往下淌水的大网,让观看的我也充满了喜悦。 守着科钦老城,阿拉伯海就像多情的女子痴情地守候着爱人,它满足了我所有的幻想天性。每天散步到海边,坐在海边听巨浪拍击礁石、看风卷云涌,阿拉伯海的日落近在眼前,波光万顷的海面,有如一帘银幕,为我一个人上演着阿拉伯神话。看完海后,大啖海鲜是感受大海魅力的好方式。不必带多少钱就能在海边水产市场买到产自海底深处的各种海产,然后找一间店员帅得冒泡的加工店,坐下来边吃边享受帅哥店员的殷勤。 老城民风淳朴,生活安宁平静。在老城呆上几天,游人很容易就与城里居民变成熟人、朋友,时时会有人停下脚步礼貌地同游人打招呼。皇后街口的两个单身父子,守着既是网吧又售杂货的小店,不足十平米的地方却是生活的全部,生意清淡,两父子更多的时候是坐在门外的小凳上看过往的行人,遇到客人时脸上便绽放出纯真的笑容。旅馆老板则很喜欢讲他的家族史,他的父亲曾是当地报社记者,而他早年曾去国外读书,家里更是保持着西方生活习惯,可印度人骨子里的热情却是西方教育改变不了的,对人永远都是温文尔雅的笑容和彬彬有礼的问候,他的三个儿女继承了父亲的传统,使旅馆充满了“Home Stay”温暖的味道……我的运气不错,赶上了一个下午五点钟在圣弗朗西斯教堂举办的婚礼。婚礼在科钦老城,是几乎全镇人都会出席的盛大仪式,我也被视为朋友,受到了新郎新娘的热情招待。 次日,镇上的人们都在说,又多了一个来自中国的新朋友。 卡塔卡利 印度古典舞剧的魔法世界 很多次经过海边,都看见卡塔卡利的宣传画。卡塔卡利是只属于科钦的文化。尽管日子很悠缓,却像是在天堂里感受流水的划动,没什么感觉就快要结束行程,剩下不少风景没有来得及欣赏,卡塔卡利的表演单落在桌前,我决定将去酒吧虚度的时间用来看一出舞剧。 卡塔卡利在印度语里指有故事的表演,阿拉伯语论文题目,是印度古典舞剧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一种。表演者通常是男性,十岁便开始学习,至少需要12年以上的专业学习才有登台资格。卡塔卡利表演由乐者、歌者和舞者构成,乐者在整场演出时担任了激荡胸怀的鼓乐伴奏,歌者的吟颂唱出了剧情,而舞者用丰富的肢体语言将故事演绎得完美无瑕。舞台灯下最主要的是舞者,仅是眼睛、眉毛、脸颊以及二十四个手势动作已让观众眼花缭乱,应接不暇。卡塔卡利的表演剧目多取自印度史诗《罗摩衍那》和《摩珂婆罗多》,单独表演完整的剧目至少需要一天或更多的时间,经过改良后的商业演出通常只表演1-2小时。 科坎老城的海边剧场每天都安排有卡塔卡利的表演,只需要通过旅馆或旅行社预定便可以买到演出票。所有演员在演出前三小时便坐在台上面对观众化妆,彩妆颜料采自印度天然石头,石头经过调配能够磨出不同的颜色。从一张素净的脸到画满彩妆的脸,漫长的化妆过程似乎是一种暗示,这将是一个特别之夜。 舞台灯光全部亮起,表演之前需要祭拜,表演者们互相祝福,鼓声轰隆隆响起,所有观众安静下来,歌者在底沉的吟唱中拉开表演的帷幕。这是取自史诗里的一段故事:国王的妻子受到跋扈将军的性骚扰,在无数次无法逃避甚至凌辱后,阿拉伯语论文网站,王妻向厨师哭诉,而厨师献计将将军刺死。每个人的表演恰到好处,将军的好色与强悍、王妻的妩媚与无奈、厨师的诡计与凶残,这是一场演员彼此之间没有口头对白的戏,全凭卡塔卡利独有的手势、眼神和脸部动作完成,观众很容易便被演员精彩的表演牵引进戏,仿佛回到曾被史诗书写过的历史,置身紧张的剧情,所有情绪都被调动起来。直到剧终,厨师奋力杀死将军,将军露出口吐鲜血的惨相,鼓声嘎然而止,所有观众的情绪终于放松,叫好的掌声持续了很久。 我记不得是童年时候看过的印度电影,还是在某个失忆碎片里看过有关卡塔卡利的介绍,但我的确在某个地方见过这种眼神,凸起的眼球、睁大的双眼,夸张的面部表演几近狰狞,我想我在初次欣赏卡塔卡利时一定深感担忧,这种艺术更像失控情况下癫狂的情绪表现。或许,舞台上惟一正常的便是歌者,他眉头紧锁,闭目吟唱,悲伤时眼睛里竟闪有泪花。我想,每一场演出都是一次陶醉于历史的过程,对他如此,对我亦然。 我很难忘记那晚所亲身经历的震惊与撼动。或许,这便是卡塔卡利的魔力:一旦相遇便永难忘怀。 椰林水乡感受印度的“江南风情” 在科钦老城呆着,闲着或是晒着都是很惬意的事。通过旅行社,我预定去椰林水乡一日游,放任双眼任 由美景迷惑。 椰林水乡位于距离科钦约有3小时车程的科伦,又被称作“回水”,由英文Backwater直译而来,本意 是指纵横科钦的河流。河流宽窄不一,水位又与海岸线相当,因此每年季风季节到来时,海水便越过海岸线灌入河内,河面水位经历上涨与退潮,形成河水与海水只隔着沙丘便可彼此相望的景观。当我置身其中时,我更愿意换个角度去理解:back是天空的背面,以另一种方式照应着万物众生。 坐着小船划行在水天相映的河道,有世外桃源般的悠闲,水面静谧得像面镜子照着天空下的所有事物, 船浆击起的波纹似一面轻纱拂过水面,很快一切又恢复原有的平静,令人有种回到江南水乡的错觉。 印度水乡狂野而热情,原始丛林风情丝毫没有商业包装的痕迹。印度水乡的静谧与平和感染我,半靠 在船舷边,眼前一片模糊,水草与河鱼竟在满是椰林的天空中游动,偶尔飞过的野鸟呀呀地叫着飞走,而我竟然是在真实世界里欣赏另一个“真实”世界。 椰林两边很少住有人家,每当船只经过乡间小屋,屋里的小孩便飞奔而出,挥着手大声地打着招呼;走 累了,船家停船休息,船夫利索地爬上椰树,像武侠小说中的刀客,一阵刀光中斩下几十个椰子,分给游客们品尝水乡椰林孕育的天然饮料。 旅行团的成员除我之外全是家庭团队,大家对我充满好奇。有个小女孩总是对着我羞涩地笑,好不容 易鼓起勇气打个招呼,又不敢跟我多说话。她的爸爸悄悄问我,是否愿意和她的女儿合影,我才恍然大悟:原来我也有当“明星”的权利,有粉丝向我索要合影照片呢。缺少明星经验注定收场惨淡,所有人都“索影”成功后,我已经糊涂自己是在说“茄子”还是“Cheese”了。 “相识便成朋友”用在印度人身上一点不过,一家人热情地留下地址和电话,邀请我去作客,爱唱歌的 爸爸和妈妈们在船上展开了赛歌比赛,口传相授的印度民谣和自然天成的水乡风情,构成一幅绝佳的画作。 夕阳西下,水乡的色彩也有了色彩斑斓的变化,水面像画板似的跟随天空的颜色而变化,河边洗浴的 妇人或小孩羞涩地看着过往的游客船,偶尔扑通一声,肯定是顽皮的孩子比赛着谁跳进水里的姿势更美。 与世无争的椰林水乡,充满了原始本真,使我孤独的旅行充满了温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