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伊斯兰哲学中的人性论与“以儒诠经”[阿拉伯语论文]

资料分类免费阿拉伯语论文 责任编辑:艾米尔更新时间:2017-06-14
提示:本资料为网络收集免费论文,存在不完整性。建议下载本站其它完整的收费论文。使用可通过查重系统的论文,才是您毕业的保障。

明末清初,以王岱舆、刘智、马注和马德新等为代表的中国穆斯林学者,通过“以儒诠经”、“汉启他补”的方式,掀起了解读伊斯兰教义的思潮。他们把伊斯兰教义学同宋明理学相互结合,相互印证,用以锻造自己的理论体系,建构了一套以本体论、认识论、人性论为主要内容的中国化的伊斯兰哲学体系,以消除伊斯兰文化与儒家文化两个文化体系之间的隔阂。其中,对人性问题的系统阐述,是中国穆斯林译著家“以儒诠经”措施应用得最为明显的例证,学者们认为,伊斯兰教义学中的性命学说与中国儒家人性思想有着相通性,“回之与儒,教异而理同也”[1],“诸家言尽性,天方言显性,一义耳”[2]。正是基于此,中国穆斯林学者们皆以经典为据,借鉴和参照了以伦理道德为价值取向的儒家思想中的人性观点,系统地阐述了伊斯兰教的人性论。一中国穆斯林学者把宋明理学中的人性发生论与伊斯兰教人类造化学说融合起来,研讨了人的本质问题。伊斯兰教在承认真主独一的前提下,重视人、颂扬人,“我确已把人造成具有最美的形态”[3]。伊斯兰教的经典在肯定了人的社会地位的同时,也指出了人性中存在自然的缺陷,“人性是贪吝所支配的”[4],“人性的确是......(论文页数是:4页)       [继续阅读本文]

阿拉伯语论文阿拉伯语论文题目
免费论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