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伊蚊是一种具银白斑纹,跗节有白环的深褐或暗黑蚊虫,中胸盾片两侧是1对长柄镰刀形白斑。其起源于非洲,但目前广泛分布于全球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在中国,它们分布于广东的湛江地区、海南省等地,台湾南部、广西的北海市和钦州市的少数地区以及涠洲岛。埃及伊蚊通过雌虫叮咬、吸食血液,而把携带的病毒传播给人类。除非洲森林的野生蚊系外,埃及伊蚊是与人类居住地区关系密切的家蚊,与其他种类的蚊子相比,非常适宜城市环境,喜好干净、水与人类喂养,能传播革登热、黄热病、基孔肯雅病等,是最危险的蚊种之一。特别是革登热,在最近50年,全球革登热发生率己增加了30倍,每年有3.9亿人感染此病。这些疾病没有特效药,也没有可用的疫苗,一旦流行,将严重作用人们的健康和经济发展。因此防治埃及伊蚊就成为预防这些疾病流行主要和重要手段。在过去的50年中主要用3种措施对埃及伊蚊进行防治,分别为化学药剂(杀幼虫剂和杀成虫剂)、环境管理和生物控制,这些措施有利也有弊。最近研宄人员对用转基因技术对传播疾病的昆虫进行防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主要包括2个方面,⑴种群的压制:运用基因工程技术使媒介蚊子携带致死基......(论文页数是:2页) ,阿拉伯语论文网站,阿拉伯语论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