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法两国青少年公民教育之比较[法语论文]
资料分类免费法语论文 责任编辑:黄豆豆
更新时间:2017-05-08
提示:本资料为网络收集免费论文,存在不完整性。建议下载本站其它完整的收费论文。使用可通过查重系统的论文,才是您毕业的保障。
论文简介:随着中国经济政治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公民参与意识薄弱、道德滑坡等问题随之突显出来。以培养21世纪合格公民为目的的公民教育被提上了学校教育的日程。中国民主社会发展时间并不长,要培育良好的公民文化,对成长过程中的青少年实施公民教育是不可或缺的重要途径。80年代以来,中国一直在探究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公民教育,目前该课程已经在中小学设立,并初具规模,但在教育目标、教育内容和教育措施上还有待改进。
法国是青少年公民教育起步较早的国家。法国学校通过教学活动、课外活动、网络以及社会机构合作等多种途径和形式向学生传授诸如平等、民主、权力和义务之类的“共和国价值观”,旨在培养能够积极参与社会生活的合格公民。法国的青少年公民教育在民族意识、社会融合、多元文化以及实践能力的培养等方面具有明显的特征。
本论文对中法两国青少年公民教育的近况和成因进行了比较。法国公民教育经历了一个多世纪的发展,尽管曾经有过挫折,并且今天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但总体来看,法国的公民教育是比较成功的。在中国,虽然公民教育的思想同样发端于一百多年前,但是真正的实施并不久,通过比较,我们可以获得法国很多值得借鉴与参考的经验,同时也能发现中国自身的优点和特色并加以发扬。
一.选题意义和目的;放眼全球,当今世界各国不论发达或贫弱没有不重视公民教育的,法语论文,只是由于各国的政治制度不同、经济文化水平的差别,实施公民教育的具体内容、教育方式有所区别。加强公民教育是各国共同面临的重大课题。
基础教育阶段是形成青少年知识、态度、技能的关键时期。各国无不把培养合格公民看作是基础教育的首要目标,并通过专门的公民教育课程或完备的公民教育体系实现。
随着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对公民参与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所需公民资质的要求越来越高,而全社会普遍存在公民意识淡漠、社会公德意识不足以及参与技能较低等问题,这些矛盾促使学者们开始思考中国的青少年公民教育问题。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主义民主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面对日益加剧的全球化趋势、社会转型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社会矛盾、民主法治社会建设的重任,公民的素质,尤其是青少年公民的素质,将是作用国家未来发展的重要因素,公民教育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策略。
十八世纪法国的启蒙运动和大革命,既使法国成为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的发祥地,也为法国的公民教育提供了一片赖以植根的沃土。与其他国家相比,法国的公民教育起步比较早,发展比较完善。其公民教育发展历程中的经验非常值得我们学习与借鉴。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随着社会产业结构的变化,价值观的多样化和青少年非法行为的增加,公民教育便更加受到国家的关注。目前法国的青少年公民教育目标明确,体系完备,实施途径多元化,是西方青少年公民教育的典型代表。因此,在这一领域将两国进行一个深入的比较略论,不仅对中国青少年公民教育有着积极有益的影响,让我们认清自身的不足和需要改进之处,同时亦能帮助我们深入了解法国青少年近况,正确地看待法国当代社会的青少年问题。二.探讨措施本论文采用比较的措施,通过探讨中法两国青少年公民教育在发展过程、目标、核心内容、实施途径等方面的差异,探究传统文化、社会经济、家庭教育等背景性因素对两国青少年公民教育的作用,并略论如何在借鉴法国成功经验的同时,保持中国自身的特色。
二.内容要述
在研讨青少年公民教育之前,我们应该先了解与公民教育相关的一些概念。公民的概念起源于古希腊和古罗马时代,但直到欧洲资产阶级革命时期才被赋予了现代含义。现代公民的内涵具有普遍和平等的特点。公民具有公民资格,即公民权利和义务的总合。公民也必须具有公民意识。公民意识的内涵可以归结为相互依存的两种意识,一是权利意识,二是义务意识。公民的权利意识主要表现在参与意识和监督意识,而公民的义务意识则主要表现在责任意识和法学意识。一个国家的公民只有具备了完整的公民意识,才能成为合格的公民。
今天,现代公民教育的内涵从普遍意义上来说是指一个国家采取多种途径培育公民具有忠诚国家的意识,获得有效参与公民生活必备的知识、态度和技能,进而发展其责任感和荣誉感,使之成为良好的公民。公民教育分为科技教育、道德教育、政治教育、法制教育、心理教育等。根据各国不同的文化价值取向,各国公民教育的内涵侧重点也有所不同。中国的公民教育主要强调的是国家与民族教育、权责教育、德育、以及民主法治教育。而法国公民教育以个人主义和自由主义为基本价值取向,突出个人权利的保障和自由平等的思想。
青少年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希望,对青少年实施公民教育,从社会角度来说,是民主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从个体角度来说,是青少年社会化的必然途径,从国际角度来说,是全球化时代教育的总体趋势。因而,青少年公民教育在当代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青少年是人生发展的特殊关键时期,以他们为客体的公民教育必须考虑其生理和心理发展的特点。青少年的智力迅速发展,逻辑思维能力得到很大提高,但是在很大程度上还属于经验型,容易产生片面性。在这一时期,人的自我意识增强,形成了初步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我们必须根据这些特征才能制定出适当的公民教育目标和体系。由于现代社会的关系网络越来越复杂,为了培养未来合格公民,青少年公民教育的内容应该包括公民在个人、家庭、社会、国家、国际等方面应具有的知识、素养、价值观念以及行为实践能力等。其教育途径也应该与教育内容相适应,主要包括学校教育、社会实践、日常生活和大众传媒等方面。
为了对中法两国青少年公民教育进行对比,首先应了解它们各自的发展过程。法国的青少年公民教育产生于十八世纪的启蒙运动和大革命,教育的重点是共和道德,宣扬自由、平等观念。第三共和国建立以后,青少年公民教育成为学校教育的核心。政教分离政策的实施将公民教育和个人信仰区分开来,成为青少年集体共同生活的保证。1945年教育者们制定了专门的公民教育计划,规定了每周的课时量,从此青少年公民教育在法国被真正落实。虽然六、七十年代青少年公民教育受到了人们的怀疑,但各种社会问题的产生又再次提升其重要性,目前,公民资格教育成为法国学校教育的核心。
中国古代社会并没有公民文化。直到鸦片战争之后,严复、梁启超、蔡元培等教育先驱才提出公民教育的理念。然而由于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虽然公民意识的产生有了一定的条件,真正意义上的公民教育却难以实施。新中国成立以后,尤其是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之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得到发展,公民的主体地位得以确立和提升,青少年公民教育亦被提上学校教育的日程。八十年代以来,中国开始在学校开设公民课程,探究如何实施青少年公民教育。进入新世纪,青少年公民教育更是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其发展也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中法两国青少年公民教育近况的不同主要体现在教育目标、教育内容和实施途径等方面。
法国中学阶段的公民教育有三个主要目标:一.通过获得民主和共和思想的基本准则和价值观,了解国家机关和法学,理解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的规则,从而传授给学生对于人权以及公民资格的知识;二.培养学生的个人和集体责任感;三.通过批评精神和争辩能力的培养来提高学生的判断能力。中国公民教育的主要目标是“传播公民知识、培育公民意识、张扬公民权利、呼唤公民责任、为二十一世纪培养合格公民”。两国青少年公民教育目标的设立都注重了几项基本准则,以公民的独立人格为前提,以自由、平等、民主为理念,以权利和义务的统一为基础。但是法国的目标设立更为明确,突出了个人理性批判能力的培养。法国已经建立了详细、科学的青少年公民教育大纲,按照“个人一社会生活一公民”这一流程来编排教学内容,而中国虽然规定了初中、高中阶段的主要教学内容,却没有细化到每一学年,并且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还有待调整。
在实施途径方面,中法两国基本一致。教学活动是公民教育最主要的途径,主要以课堂讲授为主,学生组织的活动因其实践性成为公民教育的重要方式,另外,由于网络对学生生活的作用日益增大,中法两国也开始通过设立网站来对青少年实施公民教育。不同的是,法国社会机构也参与到青少年公民教育事业中,为青少年提供各种帮助。而中国更强调家庭教育在公民教育中的影响。
然而,两国的青少年公民教育也存在一定的问题。法国学校虽然规定每周一小时的课时量,但并不足够。另外,法国的公立学校在道德价值观方面没有作出重大的改革,课堂教育内容与社会实际情况存在一定差距,学生容易对所学知识产生质疑。而中国在这方面也存在重大不足,公民教育缺乏成熟的体系,教学内容的安排比较混乱,与其他学科之间缺乏渗透性,并且教育过程缺乏实践性。
造成以上差异的成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从历史文化角度来看,传统教育思想和道德观念的不同导致了两国公民教育措施和内容的异同。
其次,社会环境的作用还表现在政治和经济两方面。
法国的公民教育一贯强调对共和国中央集权体制的尊重,是同化和排斥策略的代表。但在近年来由于社会矛盾的日益尖锐,法国开始调整这种共和模式,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另外,受到经济全球化的深刻作用,法国采取了多元文化取向的公民教育模式,法语论文,以适应欧盟教育政策的要求,培养合格的欧洲公民。
最后,家庭教育方式也是作用两国青少年公民教育的因素之一。
法国的家庭环境比较自由和民主,家长注重锻炼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让他们从小适应各种环境,并自由发展其才能和特长。而中国的家庭则缺少自由和平等的氛围,家长只关注孩子的智育,较少考虑其独立自主能力的培养。
|
免费论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