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广西独特的热带和亚热带喀斯特地貌,孕育了秀美的自然风光,在文化艺术领域也成为了广西对内、对外重要的文化品牌。而关于山水画皴法语言的自我建立和完善又具有重要的意义。立足广西独特地貌,探究山水画皴法语言的时代新风,关于山水画的发展及创新都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论文网 关键词:地貌;山水画;皴法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2)04-0224-01 广西地貌总体是山地丘陵性盆地地貌,地处两广丘陵西部,南临北部湾海面。区域内整个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山势连绵、盆岭相连,被山地、高原环绕,呈现出盆地地貌,有“广西盆地”之称誉。其特征首先要数分布广泛的喀斯特地貌,占广西总面积的37.8%,法语论文,主要属于热带和亚热带喀斯特地貌,而其中岩溶影响是形成广西独特风光的主要原因,这里天然屏风矗立,山峰表现为,塔状、圆柱壮、锥状等峰体,而孕育在山体山峰之中又有大量的地下岩溶,奇特的桂林山水的孤峰地貌正是这种地表喀斯特地貌的集中体现,因而素有“桂林山水甲天下”之美誉。其二、大小盆地错综复杂,形成了独特的纵横相连的梯田景色。其三、丘陵错综,山系多呈弧形,层峦叠嶂,景色宜人。其独特的地质地貌特征,不仅形成了广西独特的自然风光,在文化艺术领域也成为广西对内、对外的文化政策和推广中成为具有鲜明特色的文化品牌。 广西独特的地貌特征,在其山水画的发展和创新中,又呈现出独特的地域特色和地域性创作风格。山水画强调关于自然物象的真实描摹,中国画家们历来都遵循着唐代张璪的“外师造化”的创作法则,五代著名山水画大家范宽亦有“与其师人,不若师诸造化”,又有“前人之法,未尝不近取诸物。吾与其师人者,未若不师诸物也;”,说明了深入自然,师法造化关于山水画的重要性,虽然自然物象是山水画家笔下所描绘的真实呈现,但却又不仅仅满足于此,而是画家营造自己的精神家园和心灵的再创造,画家面对自然物象渗入了更多的自身主观的审美意识,提炼出各自独特的笔墨语言及笔墨意境,因而又有下一句“中得心源”。正是这种借景以抒情,用笔以达意的审美体验和感悟,使得中国山水画家们穷其一生追求着传山水之情,育胸中之意的笔墨语言。从山水画的发展看,皴法的每一次衍变,都使得山水画的表现语汇更为丰富,是山水画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从最早的“空勾无皴”到五代皴法的定型,皴法的发展已经成为了山水画笔墨语言的主要表现手段。也是最能代表画家的精神内涵和审美取向的技法。因此贺天健在学画山水过程自述中道:“强调一些说,皴法可以当作山水画艺术中的一种生命看。”[1](p171)许慎说文解字中对“皴”的解释是“皮细起也”。[2](p67)词源中对“皴”有三种解释:一、皮肤受冻而皱裂;二、毛糙;三、国画绘画法之一。“而山水画中的皴是人的手足皮肤皴裂纹的一种‘类比’,‘类比’或‘比喻’是中国文化的一个特性,几乎贯彻中国文字、文学和绘画的始终”。[3](p74)这说明山水画中的皴是用皮肤的皴裂来比之于山水画中自然山石的形象;是对自然界中山石纹理、质感表现的一种技法,是画家之于自然山川所提炼出来的高度概括的笔墨语汇,而不同的皴法又是画家根据不同的自然物象所创造和发展的。也就是说不同的地质地貌特征决定了不同的皴法,法语论文,例如:五代董源所创造的披麻皴,善于表现江南土山平缓细密的纹理,董源多应用短披麻,巨然喜用长披麻;而元代王蒙则在董、巨披麻皴的基础上改造形成被后世称之为“牛毛”和“解索”的皴法语言,其更为适合表现南方松软的土质和被灌木覆盖的繁密景象。其代表作青卞隐居图就是集中的体现。可见皴法是画家对自然山石(物象)美的升华,是营造画面意境重要手段。 皴法语言是中国山水画表现语汇的重要元素,其中包含了中国画的各种技法表现与审美要求,而立足于广西独特的地质地貌特征,探究当代语境下的皴法语言,关于山水画的发展及自我表现语汇的建立,都具有重要意义。著名美术家,广西现代美术和美术教育的奠基人,“漓江画派”的创始人阳太阳先生,其大部分山水画著作就是以桂林漓江山水作为创作题材,紧紧抓住具有代表性的广西地域特色,深入生活,长年写生,不断实践和探究,开创了山水画的新路,同时也为广西美术创作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早期代表作花桥近处山石用肯定、灵活极具艺术感染力和艺术张力的用笔,体现了皴法坚毅的力度美。另外一张大幅巨作青罗碧玉图更是水墨淋漓,酣畅劲健,此画皴法依山势而行,或卧笔横点,或饱满有力的圆点,笔墨变化丰富,把漓江山水雄壮的一面表现到了极致。另一位20世纪杰出的中国画家李可染先生,其后期山水画创作的重要题材之一便是桂林漓江山水,其代表作清漓胜境图应用面皴的表现手法,层层积染,用笔凝重沉厚,又借鉴西画的逆光画法,留白留高光,在整体中富于变化,使得整个画面空灵剔透韵味深厚。 综上所述,探究当代语境下的皴法语言,立足区域特色,紧随时代的步伐,用自己切身的感受,推陈出新赋予皴法表现语汇新的形式和内容。对中国山水画的发展和创新都具有重要意义。“中国山水画之最具有民族特色的一个因素,便是所谓“皴法”的创新与发展,从世界艺术史的范围来说亦是绝无仅有的一种独特现象。”[4](p87)而广西独特的地貌特征也为我们在真山真水中体悟并创造出具有时代气息具有民族特色的皴法语言,提供了丰富而宝贵的创作源泉。 参考文献 [1]贺天健.学画山水过程自述[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91:171. [2]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1996:67. [3]谷泉.论皴和皴法[J].美术观察,2003(9):74. [4]潘运告编.清代论画[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1997.8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