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谚语短小精辟却意味深远。它是各国语言中的文化瑰宝。在谚语的指引下,法语论文范文,人们过着健康的生活。尤其是道德谚语,更是警示和劝诫的典范。我们常用道德谚语教化人们,但为什么它有这么浓厚的教化色彩呢?本文将从语言学和心理学的角度略论法语道德谚语中人称指示语的力量。 关键词:道德谚语;人称指示语;语言力 [中图分类号]:H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2)-26--01 语言力是指语言通过声音对对方的思想、情感以及行为的指令和作用。与物理力一样,语言力也是抽象概念。它是影响于人心理的一种力,因此可以通过“受力者”行为和态度的改变来判断语言力的影响情况。语言力对人行为和态度的作用体现在各个方面,例如人称指示语。人称指示语是指在言语交际过程中,言语信息中对人物角色的指代和称呼。人称指示语可分为:第一人称指示、第二人称指示、第三人称指示。在Grammaire méthodique du fran?ais一书中,对法语第一、二人称的指示语做了如下解释:je指言者,tu是听者,nous既包括言者也包括听者,vous指单数或复数形式的听者,甚至包括听者之外的其他人。 在特定语境下,言者对人称指示语的选择表达了其对听者的态度和情感,因此言语交际中,不同的人称指示语会对听者的心理、态度、行为等造成不同程度的作用。法语道德谚语中的人称指示语主要有: A. 指示代词做主语,其中包括一些以关系代词qui开头的省略句。例如: Ce que l’on sème, c’est aussi ce que l’on récolte. Ce qui est amer à la bouche est doux au c?ur. Celui qui court deux lièvres à la fois n’en prend aucun. B. 泛指代词做主语。例如: On est puni souvent par où l’on a péché. On ne saurait faire boire un ?ne qui n’a pas soif. C. 与无人称动词配合使用的无人称代词做主语。例如: Il ne suffit pas d’avoir le corps propre, il faut avoir l’esprit pur. Il y a loin du dire au faire. 在语言交际中,听者对指示词语的感知是建立在心理体验基础上的。是人们利用本身的认知能力来认识客观世界的结果。美国认知语言学家Gilles Fauconnier的“心理空间”理论刚好可以诠释道德谚语中人称指示语中存在的语言力。该理论认为,现实空间中的语义项在心理空间中存在多重实现的问题,也就是说现实空间中的语义项在心理空间中没有固定的投射:在不同的语境参数下有不同的语义值,这些语义值可以是任何人。 言者使用道德谚语时,不自觉地利用了谚语人称指示语的心理基础,利用这种无固定投射的泛指意义,拉大言者与事理之间的心理距离,缩小听者与言者以及事理的距离。既有扩大,又有缩小的语用功能。例如: Celui qui ne lit rien ne sait rien. Ceux qui s’augmentent eux-mêmes, les hommes les diminuent. 例子中的指示代词celui和ceux指的是“任何人”,无论指谁,都不作用语句的意义。指示代词与qui形成的这种关系句型实际上是一种在特指中泛指的相对无人称用法,在关系从句的限定范围内,指示代词不指具体的言者、听者或能够确认的其他人,而是起到一种普遍的泛指影响。这种普遍泛指拉拉大远了言者与事理的距离,造成一种普遍真理的效果;同时又拉近了言者与听者的距离,让听者觉得亲近。类似用法还有泛指代词on: On fait souvent du bien pour pouvoir impunément faire du mal. On est plus souvent dupé par la défiance que par la confiance. 泛指代词on在道德谚语中指的就是“大家”。泛指用法在指称上包含听者,能让听者身临其境,使他们觉得更亲切,有利于其在心理上接受教化。另外,on不单指听者,也包括言者自身。当用“我们”来代替时,比用“你们”或“你”更亲切。因为这种表达方式主观上把听者与言者纳为同一阵营,即言者完全移情于听者,正是这种移情触发了听者与言者的亲密感。 另外,法语道德谚语也利用无人称句型,故意隐去施动者,来强调言者观点的中立的态度,增加语言的真理性,从而使听者更加信服。 总而言之,无论是文中的哪种情况,人称指示语的使用都使谚语更有说服力,易于接受,利于传播,法语论文题目,即为道德谚语的最终目的“教化”服务,这就是法语道德谚语中人称指示语的语言力。 参考文献: 1、 罗志野.语言的力量 ——语言力学探究,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9 2、刘宇红.认知语言学:理论与运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6 3、 RIEGEL, M. et al.. Grammaire méthodique du fran?ais, PUF, Paris, 1994 4、 Claudia B. Lacavalla. lexique-grammaire des proverbes en quand-quano, Comparaison fran?aisitalien et représentation par grammaires locales, UNIVERSIT? DEGLI STUDI DI BARI , ANNO ACCADEMICO 2006/2007 5、 Kerbrat-Orecchioni, C. (1999/2002). L’énonciation . Collection U. Paris: Armand Col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