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语习语变体的认知阐释[法语论文]

资料分类免费法语论文 责任编辑:黄豆豆更新时间:2017-05-08
提示:本资料为网络收集免费论文,存在不完整性。建议下载本站其它完整的收费论文。使用可通过查重系统的论文,才是您毕业的保障。

  摘 要: 法语 习语变体不仅是语用者对习语创造性地 运用 ,也反映了语用者的认知思维方式 。人类在认识和感知世界的过程中取得的经验促成了人类的概念,并以特有的方式在语言结 构中加以兑现,人类以与生俱来的认知能力,将身体经验和 社会 经验投射为抽象的概念结构 。法语习语的变体是一般认知过程影响于思维、概念的结果。通过用认知语言学的框架 理论 和原型范畴理论来研讨法语习语变体的现象,我们可以更加充分地认识法语习语变体的认知 本质。

  关 键 词:习语;变体;认知;框架;范畴;原型
  习语是某一语言团体由过去的经验而形成的概念,是人们约定俗成和习惯性的表达方式,它的 构成与运用有时不受语法和逻辑规则的制约。法语习语是法语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构 成、功能与运用有别于其他词语。法语习语的一个很重要的特点是在使用中不可改动,其中 任何成分不可替换、增减,它具有整体性(compositeness)、凝固性(institutionalization) 、不可替代性(irreplaceability)。然而在实际的语言应用中,多数习语可以根据语用者的 交际需要而进行多方面操作或转换[1],使它们的组成部分不同程度地替换、拆分、 扩充、删减、位置更换,以及变换句法功能等,从而使语用者达到渲染气氛、烘托思想情感、 突出某种概念或诙谐幽默等效果。法语习语的变体不仅反映了语用者熟练应用语言的能力和 灵活的创造力,也是认知能力的体现。认知语言学以主客观相结合的经验现实主义(experien tial realism)认识论为基础,认为人类的经验源于人与大 自然 、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影响,来 源于人类自身的感觉动力器官和智力与自然环境的相互影响及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人类的认 知能力,就是在这些相互影响、相互体验中得到应用 发展 。人类通过身体、大脑来体验世界 并取得经验。这种经验在他们的头脑中形成概念,并以特有的方式在语言结构中加以兑现。 习语是人类经验和智慧的结晶。习语表征为体验性,法语习语的变体是语用者基于自身体验 的大脑认知活动,是对固有法语习语形式进行有理据的、灵活加工的产物,是语用者认知能 动性和灵活性的反映[2]。本文试以认知语言学的框架理论以及与其相关的原型和 范畴理论为依据来阐述法语习语变体的认知本质。
  一、 法语习语变体与框架理论
  1. 框架理论概述
  Fillmore在1982年出版的框架语义学(獸rame Semantics)一书中系统地提出了框架 理论,即在特定的语言框架中把由于经验而相连的概念划分到同一集合中。框架语义学出自 经验主义语义学的传统,认为框架是一种与某些经常重复发生的情景相关的知识概念,强调语 言与经验之?间的关系,它将纯语言知识和概念联合起来[3]。
  框架理论从认知的角度出发,把框架看成是一种体现人类经验的认知结构, 探讨 人类如何通过 词语的意义,激活与这个词语紧密相关的成分。人们为了理解语言中词的意义,首先要在大脑 中搜索相关的概念结构,这个概念结构为词在语言及言语中的存在和使用提供背景和动因。 这个概念结构就是语义框架。框架由相互关联的概念组成,要理解这一体系中的任何一个概 念,就必须理解整个概念体系,介绍任何一个概念都会激活所有其他概念[4]7-14。 如uncle(叔叔)、aunt(姨妈)、niece(侄女)、nephew(侄子)等词语同属于kinship(亲属)框 架的成员。这个框架中的任何一个词语都会激活这个kingship框架。
  2. 框架理论在法语习语变体中的运用
  法语习语中某些词语可以构成语义框架,或者说,法语习语中某个语义概念属于某个语义框 架。根据框架理论,法语习语变体是语用者在应用习语的过程中激活了某个语义框架或激活 了属于某个语义框架的概念的结果。
  请看例句:
  He [ZZ(Z]poured the beans[ZZ)](他泄露了秘密)。
  to spill the beans 这一成语的意思是“泄露秘密”,在例句中变体为pour the beans。词 语spill可解释为:To cause or allow (a substance) to run or fall out of a containe r(使溢出,使溅出:造成或让(物质)从容器中跑出或溢出)。而pour的释义是:To make (a liq uid or granular solid) stream or flow, as from a container(倒:使(液体或颗粒状固 体)从一容器中流出)。可见spill与pour这两个词同属于“让(物质)从容器中跑出或溢出” 这一语义框架, spill这一词所表达的概念,激活了它所属概念体系中相关的概念,使语用者 自然而然地产生联想,从而生成了pour the beans这一变体成语。pour与spill具有共同的属 性,属于同一框架,但所表达的语义要比spill更强烈,语用者选择了它,来加强语言效果。
  框架理论不仅对规则的语言现象作出合理解释,同时对不规则的语言现象也给予合理解释。 例如, 在restaurant(餐馆)的框架中,许多通过传统的上下义关系、整体关系等语义关系无 法相连的概念,如customer(顾客)、waiter(服务员)、menu(菜单)、order(点菜)等获得了一 种联系,即它们同属于restaurant(餐馆)这一语义框架中。再如,commercial trading(商品 交易)是一个认知框架,它包括四个语义要素:buyer(买方)、seller(卖方)、commodity(商 品)和price(价格)。基于这种框架理论,法语习语变体的某些现象也可以得到合理的解释。
  请看以下例句:
  It is very easy for those academics to look out of their [ZZ(Z]carpeted ivory to wer[ZZ)] across the quagmire of business stagnation(对那些高等学府里的人来说,他 们很容易透 过他们舒适的象牙塔看到外面 经济 停滞的困境)。
  法语习语ivory tower象牙之塔(高等学府,逃避现实生活的隐蔽处)被变体为carpeted ivor y tower。tower(塔楼)这个语义框架可包含其他一些与其相关的概念,如地板、楼梯、塔顶 等等。那么,由staircase(楼梯)或floor(地板)我们会联想到carpeted staircase,即铺了地 毯的楼梯,或carpeted floor, 铺了地毯的地板。那么,tower就变成了carpeted tower。car pet 与tower在词义上并没有必然的联系,而在框架理论下,它们却会很自然地被联系在一起, 引起语用者的联想,产生了习语变体,增强了语言表达效果。
  3. 法语习语变体与视角的关系
  视角(perspective)也是框架语义学所涉及到的描述语言的 措施 。视角是人们看 问题 的角度 。认知主体从不同的意向出发来观察同一情景或事件便可以产生不同的语言表达。我们说出 的每一个句子或每一段话语都有一个特定的视角,而进入我们视角的成分成为句子的核心成 分[5]162。对一个事件,不同的句子可能有不同的视角。
  下面的两个例子从不同的角度描述了同一件事情:
  (1) Boston Bridge collapsed(波士顿大桥坍塌了)。
  (2) the collapse of Boston Bridge(波士顿大桥的坍塌)。
  例(1)描述的似乎是大桥坍塌的整个过程,观察的视角放在时间的不同状态的动态移动过程, 所以凸显的是时间关系,具体体现为动词:collapsed。例(2)描述的是发生大桥坍塌的这样一 个事件,凸显的是整个坍塌过程的结果。这种凸显是认知者以动词认知域为基体,进行更高层 次的认知处理和概念化的产物,在这一过程中,所有状态是作为一个完型加以记录的,所以凸 显的是非时间关系,具体体现为名词或名词化:the collapse[5]163。法语习语变体 也是语用者从不同的角度来观察同一事物的结果。
  请看例句:
  I doubted whether, even with much burning of the midnight oil, I coul d assemble the anthology by the deadline suggested(我怀疑,即使是点灯熬油我也不能 如期完成诗集的编纂)。
  在这句话里,法语习语to burn the midnight oil(熬夜)被变体为the burning of the midn ight oil。习语原型to burn the midnight oil所展现的是熬夜的过程,强调的是事情发生 的时间顺序。语用者将它变体为the burning of the midnight oil,与介词with连用,变成 了完成任务(即如期完成诗集的编纂)的方式,是将熬夜这一动作概念化,由to burn变成了th e burning,这反映了语用者以不同的视角来应用习语。
  再如:come of age(达到法定年龄)可变体为come of college age(达到上大学的年龄);keepcompany(结交)可变体为keep rather disreputable company(与不三不四的人鬼混);force(or drive) to the wall(逼某人至绝境)可变体为force to the financial wall(逼某人 至经济绝境);jump the queue(插队,抢先获得某物)可变体为jump the immigration queue( 抢先办理移民居住手续)。这些例子说明,语用者,即认知主体从不同的意向出发来观察同一 情景或事件,如age, company, wall, queue这些词,使它们在新的视角下产生不同的语言 表 达。这些词前面的形容词所表达的 内容 就是语用者观察事物的新视野,这样一来,这些法语习 语在原有的意思上得到发展、扩充,产生新的内容。这种变体说明语义联系着场景(scene), 场景必须经过语言使用者的视角才能进入语言,并与语义发生联系[5]163。
  二、 法语习语变体与基体(base)和侧影(profile)理论
  在框架语义理论里,显像指代词语象征的概念(相当于我们以往所说的指称意义),又经常 被称为概念显像;框架则用来指代理解概念显像所需的背景知识或概念结构,也可以看成是概 念显像所蕴涵的背景知识或概念结构[6]。根据Langacker的认知语法理论,词的意 义由基体(base)和侧影(profile)两部分构成。基体指的是语义结构在相关的认知域中所覆 盖的范围,即框架,如kinship一词,它是个基体,覆盖了“亲属”这一范畴,而侧影是在基体部 分基础上衍生出来的部分内容,即显像。如uncle,它是个侧影,是“亲属”范畴中的一员。词 义就是依托于基体语义域而成为侧影的部分。再如radius(半径)这一概念只有依托于基体语 义域circle(圆)才能得以理解。可见,base就是个整体,profile的意义只有在base中才能确 定。Fillmore曾经这样定义框架这个概念:“当使用‘框架’这个术语时,我心里想到的是一 个互相联系的概念体系,对这个体系中任何一个概念的理解都必须依赖对其所属的整个结构 的理解。”[4]14-16

1 

法语毕业论文法语毕业论文
免费论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