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翻译学辩论中的几个边缘问题[法语论文]

资料分类免费法语论文 责任编辑:黄豆豆更新时间:2017-05-08
提示:本资料为网络收集免费论文,存在不完整性。建议下载本站其它完整的收费论文。使用可通过查重系统的论文,才是您毕业的保障。


摘要:翻译学辩论在我国断断续续进行了近二十年。辩论中人们大多关注一些双方交锋激烈的焦点问题。同时,辩论中也暴露出一些新问题,因为不太为人关注,不妨称之为边缘问题。(一)对客观规律的认识;(二)翻译学辩论中的话语风格;(三)翻译理论探讨的价值取向;(四)“翻译学”一词的使用。笔者认为,这些问题的存在将作用辩论的效率,最终作用到焦点问题的解决。
关键词:翻译学;客观规律;话语风格;翻译理论
概述
翻译学辩论在我国断断续续进行了近二十年。通过辩论,的确解决了一些问题,如对“翻译”,“翻译探讨”,“翻译科学”等概念、范畴的理解已趋于一致,对“翻译是科学”等一类命题的本质认识已有深化(杨自俭: 2000)。但是,在一些较大的问题上,如翻译的艺术论和科学论,翻译理论是否可以成为科学等问题上,谁也没说服谁。这些是双方交锋的焦点,要解决是一些核心问题。不过,这些不是本文要研讨的对象。笔者要研讨的是辩论中暴露出来的一些新问题,笔者称之为边缘问题。之所以将这些问题称为边缘问题,是因为这些问题还没有成为辩论的焦点,不太为众人关注。但是,这不等于说这些问题不重要。笔者拟就了四个这样的问题,(一)对客观规律的认识;(二)翻译学辩论中的话语风格;(三)翻译理论探讨的价值取向;(四)“翻译学”一词的使用。虽然这些问题不是翻译学辩论的核心,但笔者认为如果让这些问题存在并任其发展,将会作用翻译学辩论的效果,进而作用辩论中核心问题的解决,因而不可忽视。
对客观规律的认识
在翻译学辩论中,客观规律这一概念常常被双方提到。争论的双方,法语毕业论文,使用同样的概念,理解却不同,由此得出的结论具有天壤之别。主张建立翻译学的一方声称,翻译“有其特有的客观规律,一旦发现这些规律,并把这些规律以理论的形态加以系统化,就可以成为科学”。反对派则认为“翻译活动不受客观规律支配。所以,翻译不可能成为科学”(劳陇:1996a)。这不太可能是一种偶然现象,因为翻译是主观创造性思维起决定影响,而不受客观规律的约束的观点被多次强调过(劳陇:1994, 1996a, 1996b,2000a, 2000b)。
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差别呢?
客观规律是辩证唯物主义哲学的一个概念。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上任何事物和领域都有其内在的,固有的规律。规律是客观存在的,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人们不能创造规律,也不能消灭它。但是,人可以认识规律,掌握规律并利用规律(华岗:1982)。既然如此,反对派说翻译活动不受客观规律的支配,过于主观,有悖于辩证唯物主义哲学观。
坦率地说,对以上提到的反对派的这些认识笔者有不同的看法。在浅谈现代翻译探讨的探究途径一文中,作者将法汉某些词句进行简单对比之后,以两种语言之间不存在一一对应关系为前提,断言语言符号之间“找不到共同规律”(劳陇:1994)。笔者认为该结论有悖于语言学常识,有重新修正的余地。他的对比只能能说明,在两种语言之间进行翻译时,企图寻求词层或者句层的绝对一一对应是行不通的,而要上升到推断语言系统之间不存在共同规律,则缺乏足够的论证。根据现在已达成共识,语言之间存在着共性,这是不同语言之间能够进行翻译的基础。对于这一点,早有人论述过,此处不准备展开。
在翻译学辩论中有不少受人尊重,作用广泛的译界前辈,笔者无意指责谁。但是,笔者在这里不得不指出,他们的某些认识上的失误,以及由此引出的一些结论造成的作用不可忽视。2000年第5期中国翻译发表不存在所谓的翻译(科)学(李田心)一文。其某些观点,参考了某些名家的文章,常识性的错误非常严重,比如将客观规律说成是时而存在,时而消失的怪物一样的东西。这样的说法,法语论文,在没有足够的解释和充分论证的情况下,实在让人难以理解和接受。
实际上,以上对客观规律的理解失误涉及到理论研讨中的哲学认识论问题。笔者并不是教条主义者。对同一问题,不同的人应该允许有不同的认识论。但是,一旦我们选择了某一认识论为基础,就不能随意曲解与其密切相关的概念,否则,争论就会成为一种毫无意义的争吵。
翻译学辩论中的话语风格
辩论本应该体现平等磋商、相互交流、互相尊重、以理服人的准则。这一点绝大多数人做得相当不错。但是,也有部分人,由于话语风格方面的选择不当,作用到辩论的气氛,在某种程度上,也作用了辩论的效果。
丢掉幻想联系实践――揭破翻译(科)学的迷梦(劳陇:1996a)一文的副标题甚为刺眼。也许作者完全是出于一番善意,却无意之中用了一过于武断的话语。这里有极大的商榷余地。关于同一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是正常的现象。不管如何,在没有进行充分论证的情况下,就将别人的探讨探究说成是走上了绝路,判断过于肯定、绝对。也许这种话语会造成某种轰动效应,但是,这种话语不利于学术研讨。会给人某中错觉,好像是某位权威在宣布已成定论的判决,或者是某位得道禅师在“棒喝”执迷不悟的弟子。所幸的是,中国翻译的编辑先生当年没有将该标题照直译成法语,而是比较笼统地译为“My View on Translatology”。
香港城市大学的朱纯深认为,在学术探讨中,最好先消除中国传统话语习惯对探讨的作用,否则,容易造成耸人听闻的效果(朱纯深:2000)。据笔者观察,朱纯深先生所指的那种中国话语的特点,在学术探讨领域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不过在某些学者的学术论文中,这种风格的话语仍不时出现。翻译学:一个未圆且难圆的梦(张经浩:1999)一文回顾了翻译探讨的历史,提出了一些值得思考的问题,表达了作者对翻译探讨的忧虑。有些提法虽有不妥之处,纯属一家之言,倒也无大妨。令人感到不安的是,那些充满个人感情色彩,缺乏理性的话语。如“出言大胆的要数杨自俭先生”(张经浩:1999)。也许杨自俭先生对翻译学已创立的判断缺乏足够的依据而值得商榷,但也不至于不允许别人发表自己的看法吧。又如“有人提出‘信、达、贴’,还有人提出‘信、达、切’,但‘贴’什么?‘切’什么?”(张经浩:1999)。笔者觉得,这不像是一种学术探讨话语。不同意别人的观点,不足为奇。不想看他人写的书或文章也是个人的自由,即便是老师也不能强迫学生读自己的书。但是,如果要评论别人的观点,最好先全面了解别人的阐述之后再发表看法。如果连别人提法的含义都没弄懂,就大声叱责“‘切’什么?”,是很难让人信服的。我们当然不能因此就认为这是一种“学霸”的表现,但是毫无疑问,这种话语风格在学术领域是一种不健康的现象。
话语风格某种程度上反映个人的心态。在心里对他人的探讨成果如何评价,谁也管不着。而要作学术研讨,最好控制一下自己的情绪,注意自己的话语,以免渲染一种过于主观的气氛。争论者如果能以一种客观、冷静、理性的心态对待翻译探讨,就能正确对待不同的观点,而不至于一见到不同的观点就动肝火,以至于在辩论中,不是以理服人,而是用情绪发泄代替严密的论证。
翻译理论探讨的价值取向
前些年,不少人认为翻译无理论,全凭译者的天赋与灵感。近年来,情况有了较大的变化,不少人接受了翻译需要理论这种观点。但是,不容乐观的是,谈理论必须是能够指导实践的理论。那些纯理论的探讨仍然遭到普遍的拒绝。也许是由于这种具体条件的牵制,各家在构建翻译理论框架时,总要给翻译实践划出一块地盘来,不然的话,很可能会被指责为脱离实际,而遭拒绝。因此,不少理论探讨者不得不追求大而全的探讨思路,这又在一定程度上作用了理论自身的发展。
刘宓庆在其专着现代翻译理论(1990, 18~22)中,将翻译学的学科框架划为“内部系统”和“外部系统”。林璋认为“这个开放的翻译理论作为理论的观念若不指向翻译实践,那么翻译的内部系统即翻译理论便成了与翻译实践无关的纯粹的概念游戏”(林璋:1999)。针对刘宓庆的翻译理论模式,林璋强调,翻译理论体系必须指向翻译操作,理论本身有必要避免走向“玄”,“涩”(林璋:1999)。这种观点很有代表性,它反映了不少译家和部分翻译理论探讨工作者在翻译理论探讨上重实用的价值取向。这也体现了我国科学探讨传统重实用的特点。
中西科学技术思想比较(曾近义等:1993)一书将中西科学传统进行了全面对比,对今天的翻译探讨颇有启发。现摘两点:1. 在科学思维方式方面,中国古代重直观、经验,轻逻辑,从而形成了科学技术上的工匠传统。西方人重理智,逻辑理性措施,重视知识的完善,因而西方人善于构造科学理体系,其科技传统为典型的学者型(曾近义等:1993, 58~59)。2. 探讨动机方面,中国古代科学传统注重实用目的。孔子就不主张研完捉摸不定远离人世的天道。荀子也说:“唯圣人不求知天。”这种重实用的科学传统体现在王文学探讨方面就是为订历法、看风水等而探讨。数学也主要是发展了计算等较实用方面技巧。西方科学传统主要不是为了实用探讨,而是为了探究自然的奥秘,为求知而从事探讨。如牛顿理论在当时与生产生活没有任何关系(曾近义等:1993, 212)。近代中国没有形成真正现代意义的科学,而落后于西方,其中有外部的原因,也有科学传统本身内部的原因(曾近义等:1993, 136)。我们的传统中当然有许多优秀的成分,同时也存在着许多不足。关于今天强调翻译理论探讨的呼声,也许会有人认为我们抛弃了传统。我们的翻译传统没有纯理论的成分,同样成果辉煌。也许从翻译领域内部很难看出问题来,如果从科学传统的比较中反观翻译探讨的近况,问题会更清楚。回顾我国近代引进西方科学技术的艰难历程,我们感触很深。真希望我们的后代能会有自己的翻译理论而不要再去西方“取经”(当然对话和交流是必要的)。
幸运的是,我们已经有了不少有远见的翻译理论工作者。他们已经意识到翻译理论的独立性和重要性。张南峰先生指出,现阶段中国翻译理论体系大体上是运用理论体系,或起码有很多种运用成分(张南峰:2000)。他认为翻译探讨的任务不单单是指导实践(张南峰:1998)。“如果没有纯理论的历史眼光,只看到眼前的运用问题,有可能把一时的表现看作内在的特质,把自认为切合某种文化,某个时代的需要的翻译标准视为永恒的真理”(张南峰:2000)。
王东风博士呼吁在新世纪的翻译探讨中,要重视理论探讨。这应该不是一时的突发奇想,或者偶然的随感而发,而应该是反思翻译学传统,比较中西异同之后的理智选择。
有必要加以说明的是,本文虽然强调纯理论的重要性,但是并没有要否认翻译实践和实用翻译理论的含义。如何处理好它们之间的关系需要研讨,不是一句话可以说清楚的。这已超出了本文的目的。
“翻译学”一词的使用
霍姆斯曾经提出过翻译学的规划,他将翻译学分为描写翻译理论,理论翻译学,运用翻译学(吴义诚:1997)。刘宓庆先生也对翻译学的理论进行了宏观设想(1999, 11~21)。杨自俭先生最近又阐述了他对翻译学的新认识,翻译学是翻译科学的理论核心或叫基础理论,包括翻译性质,原理,标准,措施,翻译家论,翻译史等(杨自俭:2000)。可见“翻译学”是一概括性很强的学科概念,指系统的翻译理论。
许均教授指出,现在中国有不少学者写了大部头的着作,冠之以翻译学或翻译学概论(许均:1996)。R·阿埃瑟朗认为,就目前而言,“翻译学”只能看作是不同途径、角度和措施的翻译理论探讨的一种总称(许均:1996)。刘重德教授认为翻译学是比较系统比较成熟的翻译理论代称,并提醒要谨慎使用“翻译学”一词。
可见,目前“翻译学”一词存在着某种程度上的滥用。笔者认为,目前的大多数以翻译学,×××翻译学命名的的译学着作,缺乏系统的理论阐述,大篇幅的是翻译实践实例,称为×××教程比较合适。并不是笔者求全责备,准确描述自己的探讨成果,应该是一个理论工作者的基本素养。对这点,笔者不产生太大的怀疑。外语与外语教学1999年第10期的编者按语颇为意味深长,“学科建设需要扎实细致的基础工作,克服抢占山头占地盘的浮躁心理”(编辑按语,外语与外语教学, 1999, 10, p44)。翻译学若能创立与完善,必定是一项长期而艰苦的事业。踏踏实实,淡薄名利,或许是创立翻译学所需要具备的一种境界。
顺便说一句,使用过于宽泛,不严谨的概念也容易招致反感。
结束语
新的一轮翻译学大辩论已经开始。通过辩论,翻译理论探讨是否可以成为科学,结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通过辩论来澄清事实,解决问题,推动翻译事业向前发展。因此,笔者希望各方能从翻译事业的大局出发,服从理性,遵循一定的规则,真正做到辨明是非,解决问题的目的。笔者不希望拙文所提到的类似问题再次干扰辩论,希望新的一轮翻译学辩论发挥出更高的效率。
参考书目:
华岗. 规律论[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
劳陇. 浅谈现代翻译理论探讨的探究途径[J]. 外国语,1994, (4).
劳陇. 丢掉幻想联系实践----揭破翻译(科)学的迷梦[J]. 中国翻译,1996 a, (2).
劳陇. 译意论[J]. 外国语,1996 b, (4).
劳陇. 翻译活动是艺术还是科学?[J]. 中国翻译,2000 a, (4).
劳陇. 翻译活动是艺术还是科学?[J]. 外语与外语教学,2000 b, (9).
李田心. 不存在所谓的翻译(科)学[J]. 中国翻译,2000, (5).
林璋. 论翻译学的基础探讨[J]. 外国语,1999, (6).
刘宓庆. 现代翻译理论[M]. 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0.
刘宓庆. 现代翻译理论[M].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企业,1999.
刘重德. 事实胜于雄辩[J]. 外语与外语教学,2000, (7).
王东风. 中国翻译学探讨:世纪末的思考[J]. 中国翻译,1999, (1), (2).
王东风,楚至大. 翻译学之我见----与劳陇商榷[J]. 外国语,1996, (5).
吴义诚. 对于翻译学论争的思考[J]. 外国语, 1997, (5).
许均. 一门正在探究中的科学[J]. 中国翻译,1996, (1).
杨自俭. 对译学建设中几个问题的新认识[J]. 中国翻译,2000, (5).
曾近义等. 中西科学技术思想比较[J]. 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
张经浩. 翻译学:一个未圆且难圆的梦[J]. 外语与外语教学,1999, (10).
张南峰. 从梦想到现实----对翻译科学的东张西望[J]. 外国语,1998, (3).
张南峰. 特性与共性----论中国翻译学与翻译学的关系[J]. 中国翻译,2000, (2).
朱纯深. 走出误区踏进世界----中国翻译学:反思与前瞻[J]. 中国翻译,2000, (1).

1 2  下一页

免费论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