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还提到人民币缩写RMB已经过时,应该使用CNY. 就我所知,CNY的用法固然可以,但RMB的用法还没有过时,甚至比CNY用得更为广泛。还有她提到查询话费余额时,英语语音提示是用dollars和 cents,她认为不妥。这点我同意,因为外国人听到dollars和cents首先联想到是指美元的金额而非人民币的金额。不过有趣的是,法语论文题目,我翻译到这里的时候专门拨打了中移动13800138000的服务热线,然后选择英语服务查询话费,听到的却是用yuan和fen的。 不过上面提到的还是小问题,最具争议性的,是作者认为某些中国人用“汉语”和“汉字”来表示中文的口语和书面语是“用一个错误去修正另一个错误”。这点确实挺可笑的,因为“汉语”和“汉字”的用法由来已久,而且本身也并无不妥,我们通常所说的“中文”,其实就是汉族的母语。如果按西方人的思维,其实“汉语”或“汉字”本身比“中文”更加“政治正确”(politically correct),避免了“大汉族主义”之嫌(当然,我们没有必要钻牛角尖,其实“中文”本身并无问题,关键是使用的情景。例如在国际场合,与英文、法文、西班牙文并列,用“中文”就并无不妥——当然如果说“英语、法语、西班牙语”,又似乎用“汉语”比较合适,法语论文网站,但这属于语言问题而非“政治正确”的问题;但如果是提到各个民族的语言,那当然应该用“汉语”而非“中文”了)。 当然Lisa Carducci的大部分论点还是比较客观的,上述论点虽然具有争议性,但也并非出于“恶意攻击”。其实从全书来看,这位作家对中国文化还是有较全面深入的认识的,她自己也用中文出版过书籍,所以关于 “汉语”或“汉字”的质疑大概只是她在某方面钻了牛角尖而已。不过Lisa Carducci在中国居住了较长时间,却仍然对“汉语”和“汉字”的用法提出质疑,这从另外一个侧面也反映了外国人关于中国的了解确实比较少。写到这里,我想起另外一个例子,就是曾经在《纽约时报》上面看过"Guangzhou Province"(“广州省”)的错误。上网想找回那篇文章看看,结果大吃一惊,用google居然搜到有100多个《纽约时报》的网页里面有"Guangzhou Province"的字样(在google输入“"guangzhou province", site:nytimes.com”就可以看到(中文双引号不需要输入)。这样一份主流大报居然能犯这样的低级错误,而且还不是一处两处的问题,也真实咄咄怪事。如果《人民日报》的网站出现100多处“曼哈顿州”之类的错误,网站的负责人恐怕早就被撤职了。从这个角度看,Vive la Chine de Ma Fa?on之类的书籍确实是有其积极意义的,除了帮助中国人认识自己以外,更可以帮助外国人了解中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