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伯语视听课教学模式的改革探究[阿拉伯语论文]

资料分类免费阿拉伯语论文 责任编辑:艾米尔更新时间:2017-06-12
提示:本资料为网络收集免费论文,存在不完整性。建议下载本站其它完整的收费论文。使用可通过查重系统的论文,才是您毕业的保障。

  【摘 要】阿拉伯语听课阿拉伯语专业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阿拉伯语专业学生的听力能力培养起至关重要的影响。在电影、电视、网络等媒体迅速发展的信息时代,阿拉伯语视听课单一、枯燥的教学模式使这门课的课堂教学发展滞后。本文略论视听课教学存在的问题,并将视听说有机结合、体验式教学、第二课堂等改革思路实践到课堂教学改革中,力求为阿拉伯语视听课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及学生听说能力的培养提供思路。
外语论文网 www.waiyulw.com
  【关键词】阿拉伯语;视听课;教学改革;第二课堂
  阿拉伯语视听课是《高等学校阿拉伯语教学大纲》中规定的专业必修课。作为一门专业课,阿拉伯语视听课与基础阿拉伯语、高级阿拉伯语课程相比,在阿拉伯语教学中所占的比例极小。据调查,各高校开设的阿拉伯语视听课基本设置为大二至大三年级,共四学期128课时,每周2课时。而阿拉伯语专业四级考试中听力部分占整张试卷分数的比例是20/120,即1/6,所占比重大,这就对听力教学提出了高效率的要求,即在有限的课时内如何发挥视听课的最大效用。
  一、阿拉伯语视听课的教学近况及问题
  在全国开设了阿拉伯语专业的30余所高校中均开设了这门课,但在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上各具特色,无统一教材,各校学生听力水平也参差不齐。由于受到课程安排、课时分配、学习环境等制约,阿拉伯语视听课的教学表现出以下特征。
  1.教学内容不丰富不新颖
  近几年来虽然开设阿拉伯语专业的院校不断增加,但阿语专业的总体发展水平却是滞后的,尤其体现在专业教材、资料的建设上。目前比较普遍使用的教材只有北大出版社的《阿拉伯语基础听力教程》(2017)和外教社出版的《阿拉伯语听说教程》(1993)。这两套教材有些内容(如新闻时事)已经严重过时,有些远离真实语言应用,语速过慢,音调夸张,缺乏口语特征。部分高校使用阿拉伯语原版教材??????? ??? ????(你手中的阿拉伯语),这套教材由沙特教育部制定和编写,针对母语非阿拉伯语的学习者,内容从最基本的日常生活交际到阿拉伯人的文化、风俗、国情等,但宗教性较强,有些内容不适合用于教学。语言是用来交流的,随着社会的进步语言的发展也是日新月异的,因此视听材料不能拘泥于单一陈旧的课本教材,应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搜集新出现的视听资源并加以分类整合,形成更丰富、更新颖的教学资源库。
  2.教学模式的改革没有落到实处
  随着多媒体和网络的发展,阿拉伯语的教学手段也有所更新,原本的阿拉伯语听力课改为了视听课,但并没有真正地改头换面,在教学中仍由教师主导,采取单一的三部曲“放录音或视频――讲解疑难词句――提问回答”的教学模式,“教”仍占主导地位,而学生在语言习得过程中处于被动,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生听力潜能的发展。关于电影、广播节目等的处理,没有经过精心设计,如一节课放整部影片和整段节目,只是让学生看和听而没有训练和反馈,实则是无意义的形式化“创新”。
  3.教学环境沉闷
  阿拉伯语视听课的教学一般在语音室内进行,长期在典型的语音室内接受听力训练,学生一直处于精神高度紧张的状态,缺乏自信,过于焦虑,导致注意力难以集中,进行交际的欲望受到抑制。且每次2课时90分钟的长时间听力,容易使人疲劳、走神,作用教学效果。
  总体而言,当前阿拉伯语视听教学所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教学模式的单一、机械、枯燥,听说脱节、视听资源陈旧、课堂互动性差、多媒体设备利用不佳等。针对这些问题,在我校阿拉伯语视听课教学实践中作了一些改革探究
  二、阿拉伯语视听课教学模式的改革思路及实践
  关于阿拉伯语视听课教学模式的改革,笔者的思路是以培养学生实际听说能力为目标,阿拉伯语论文,努力营造真实的交际环境。改革的方向:一是丰富教材内容和教学资源,引进国外教材、搜集整合网络视听资源;二是改变传统的单一教学模式,有效利用多媒体技术设计各类课堂活动进行听说能力的训练;三是改变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方式,注重学生的训练与反馈,实现视听说三者的有机结合;四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注重课外活动以弥补视听课在课时上的不足。以此思路为指导,进行了以下视听课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
  1.建设多元化的视听资源库
  以现有教材为基础,大量搜集网络资源,如前方记者报道的CCTV-ARABIC、半岛、联合国网站新闻及片长10分钟左右的多主题视频材料,引进阿拉伯语影视、动画等辅听材料,并搜集阿拉伯语广播、视频网站,供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2.形成“视听说”结合的教学模式
  实现从传统的只听不说或多听少说的模式向听说结合模式的转换。例如,截取一段5分钟的视频,让学生观看2-3遍后复述内容。与传统模式相比,听完后的复述和模仿对学生提出更高要求,更能训练学生的语言技能,加强学生的注意力,也给了学生展示自己听说能力的空间。又如,在听说训练中使用影子跟读法,使学生通过模仿和学习逐渐适应阿语发音以及一些特殊的语音现象和朗读习惯。
  3.注重文化导入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讲授有关民族的文化生活情况绝不仅仅是语言课的附加成分,不是与教学总目标全然无关的事情,而是语言学习各个阶段不可缺少的部分,不能因时间有无或方便与否来决定取舍。不懂文化规则和模式,就不可能真正学会语言。[1]在教学实践中,学生对熟悉的内容能更容易听懂和理解,但关于生疏的内容尽管单词都学过却很难理解。因此,笔者在视听课的教学中注重给学生介绍阿拉伯伊斯兰文化、阿拉伯人生活习俗、评述阿拉伯国家的热点时政,帮助学生理解与汉语不同的阿拉伯语语言使用特点,使习惯于中文思维方式的学生具备基本的文化异同敏感性,以便迅速正确理解阿拉伯语会话和语篇。例如,在使用影片“阿布拉�曰�长”进行教学时,要求学生课前搜索观看电影相关信息,上课放映前介绍故事发生的背景,影片中的方言和特殊用语处稍作停顿,加以解释。最后,选取一些片段让学生反复听和分组进行模仿,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更亲切地体会到语言和文化之间的关联,加强对语言的听力理解,同时也提高了口头表达能力。又如,讲到西奈半岛时,要求学生课前做好相关预习,在课前先用5-10分钟提几个相关问题,与学生共同回答使学生对西奈半岛有总体、大致了解。再听录音,学生就有了一定的相关背景知识,更好地听懂语段大意。   4.发展第二课堂
  第二课堂通常被称为“课外活动”,是课程体系的一部分。将其称为第二课堂,是相关于第一课堂的教学而言。“课外活动”首次在美国大学中出现,是以文学社团的形式起源于哈佛大学和耶鲁大学。之后,课外活动的范围不断扩大,阿拉伯语论文题目,包括社团、学生会、焦点活动、联谊活动、电影俱乐部、读书俱乐部等。大学的外语第二课堂形式通常有外语角、组织学生观看外语原版电影、收看电视节目、组织学科竞赛等。基于这一教学理念,笔者为阿拉伯语视听课的第二课堂设计了一些活动。首先,是每学期都进行的文化演习周,这是我校较有特色的一项活动,安排的与视听课相关的活动包括中阿影视配音比赛、阿拉伯语歌曲演唱、阿拉伯语猜词游戏、共同观赏阿拉伯电影等。这些活动起初反应并不热烈,但坚持每学期进行后,教师和学生都更加有经验和热情,学生分组由各老师进行指导后,对自己的著作更加有信心,也更积极地参与到活动中。其次,是给学生提供一些课外任务,如给一段新闻要求他们反复观看,模拟播报表演;又如在外教指导下进行杭州知名景点介绍的视频拍摄,并加入中阿对照字幕,最后所有同学集中一起观看每组的视频著作,互相点评。此外,还开设了阿拉伯语广播,内容主要是新闻、诗歌、小故事等。
  这些活动是学生自愿参加的,教师不会给学生记录学分。但是,由于活动的趣味性使大多数学生都积极参与,在娱乐的同时获取知识、得到语言技能的训练。
  三、阿拉伯语视听课教学改革中遇到的挑战及思考
  在对阿拉伯语视听课进行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取得了一定成效,当然也遇到许多问题。
  第一,目前阿拉伯语的学习资源在国内仍然极少,虽然引进了许多阿拉伯语图书,但关于阿拉伯电影、音频等音像教学资源的获取还是较困难,只能通过教师或留学生从国外带回。同时,网络上可用的阿拉伯语视听资源也是凤毛麟角。但相信随着中阿友好合作关系的不断推进,这一问题能够得到解决。
  第二,英语自主学习的软件很多,如同声传译的训练软件对学生听说能力的训练十分有益。而阿拉伯语的学习软件非常少,只有电子词典和一些手机APP,比较有特色的是新近开发的互动式电子教科书,这种电子教科书可以在IPAD和手机上使用,包括文字、图片、多图画廊、声音、视频、3D对象以及互动式组件等集成在同一页面中,使学生的看书体验有了很大提升。[3]笔者认为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创意,希望以后能多开发同类型的阿拉伯语学习软件供学习自主学习。
  第三,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对视听课的重视度都不够。虽然它是一门必修课,但许多学生还是认为只有阿拉伯语基础课才是“主课”,而视听、阅读等课程都被视为“副课”。虽然,建设和发展第二课堂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视听课在课时上的缺失,但学生对这门课程的重视度和自主学习的意识才是更加重要的。语言不是与生俱来的能力,而是通过后天习得的,就像初生的婴儿般,人关于语言的第一感触应该是听和说。在教学的过程中,也应该是先听说后读写,但国内的教学常常与之相反。在未来的教学中,应该更加重视学生听说能力的训练,重视视听课的教学,形成有效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对视听课的兴趣和自主学习的能力,使学生打下扎实的语言基础,并提升学生实际交际中的语言运用能力,满足学生在未来职业生涯中的需求。
  参考文献:
  [1]朵宸颉.阿拉伯语基础教学中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培养[J].才智,2017(30).
  [2]冯智文.大学英语第二课堂建设调查探讨[J].考试与评价(大学英语教研版),2017.03.
  [3]田嵩,魏启荣.互动式电子教科书在课程学习中的运用与评价略论[J].现代教育技术,2017.01.
  作者简介:
  郑蓉(1988.11~),浙江外国语学院东方语言文化学院阿拉伯语专业教师,助教,探讨方向为阿拉伯语语言文学、阿拉伯伊斯兰文化。
  注:本文系浙江外国语学院课堂教学改革探讨项目“阿拉伯语视听课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实践”(课题编号080500202017)探讨成果,系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阿拉伯语视听课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实践”(课题编号kg2017317)阶段性成果。

免费论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