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伯民族时间观中的阿拉伯伊斯兰文化[阿拉伯语论文]

资料分类免费阿拉伯语论文 责任编辑:艾米尔更新时间:2017-06-12
提示:本资料为网络收集免费论文,存在不完整性。建议下载本站其它完整的收费论文。使用可通过查重系统的论文,才是您毕业的保障。

  摘 要:随着中国对外开放政策的深入发展和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中国与阿拉伯国家的经济贸易往来的增加,文化间的碰撞和融合越来越深入,也就要求阿拉伯语专业的学生对阿拉伯伊斯兰文化有更深层次的认识。本文从阿拉伯民族时间观即对时间的认识入手,解读背后所蕴含的文化底蕴。
外语论文网 www.waiyulw.com
  关键词:时间观;阿拉伯伊斯兰文化
  一、序言
  世间的万物都处于一定的时空中,任何事物都不可能脱离时空而存在,正如恩格斯所言:“一切存在的基本形式是时间和空间,时间以外的存在和空间以外的存在,同样是非常荒诞的事情。”①因此,一个民族的文化和这个民族的时间观互相依存,即该民族的历史、地理、经济、宗教等因素作用了其时间观,同样的,该民族的时间观也必将反应该民族的文化。
  二、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构成
  阿拉伯伊斯兰文化主要三个最主要的部分组成:
  第一个部分,即为伊斯兰教诞生前建立在阿拉伯半岛上的原始文化,该阶段通常被称为贾西利亚时期,即蒙昧时期。
  第二个部分,则为随着伊斯兰教的诞生而产生的文化,这是伊斯兰文化中最核心也是最主要的部分。
  第三个部分,是随着强大的阿拉伯帝国的对外扩张和伊斯兰教的传播,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受其他如希腊、波斯文化作用从中吸纳来的文化元素。
  任何人要学习、探讨阿拉伯语及其文化都不能脱离了这三点,否则那就是无根之水,我们要探讨阿拉伯民族的世界观中的阿拉伯伊斯兰文化,也脱离不了这一点。
  三、阿拉伯民族时间观与蒙昧时期
  蒙昧时期的阿拉伯半岛居民主要生活方式是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即贝都因生活,其次还有经商的商人,另外还有少量定居居民从事农业手工业生产活动,但后者所占比例极少,故对阿拉伯民族时间观的作用有限。
  “??????????如果真主愿意的话”这句话是阿拉伯人受贝都因生活作用产生的松散而自由的时间观最典型体现,时至今日仍挂在阿拉伯人上至政府官员下至黎民百姓的嘴上,任何对时间的约定后面都会加上这么一句,守时了是真主的意愿,如若做不到,也是真主的意愿,很多人把这个当成了阿拉伯人的恶习,这是对文化不了解的情况下作出的不恰当判断。在当时恶劣的自然环境和居无定所的生活状态下,守时成为最不可能实现的事情,并且也无需像农业社会那样严格按照农时来生产,虽然经过伊斯兰教的作用,并且经历了近代社会的洗礼,在一些宗教行为相关方面,阿拉伯人有了比较严谨的时间观,但根源来自贝都因生活的这种松散散漫的时间观的作用一直存在。在贝都因人的的生活中,一方面,逐水草而居不需要去特别关注时间,哪里有水草就去哪里放牧,另一方面,即便是想遵守时间严苛的自然条件和居无定所的生活环境也无法做到。了解这点,我们在对阿拉伯人的某些时间问题上的指责就释然了。
  阿拉伯半岛的气候环境比较恶劣,除了南也门地区外,大多数地区都是广袤无垠的沙漠,气候炎热干燥,昼夜温差大,这就使得阿拉伯人对夜晚、月亮充满了热爱赞颂,在阿拉伯语中有大量的对于夜晚、月亮的词汇和描述。同样也有大量的关于太阳的厌恶、咒骂的语句,这正是朴素的世界观的体现,他们的生活中,太阳是酷热的,阿拉伯语论文网站,烤干了珍贵的水分,晒枯了赖以生存的牧草,“贝都因人崇拜星宿的信仰,是以月亮为中心的,因为他们在月亮中放牧他们的牲畜,月亮崇拜是游牧社会的象征,而太阳崇拜是较晚的农业阶段的象征。他们认为他们的生活是受月亮支配的,月亮使水蒸气凝结成慈爱的露水,滴在牧场上,使植物有生长的可能。他们认为,太阳恰恰是相反的,它喜欢摧毁贝都因人的一切动物、植物的生命。”②贝都因人的这种认识是基于最朴素最直观的生活体验,当然不是正确的,但是却可以解释为何在阿语中有大量对于月亮的词汇以及为何赋予了月亮诸多的美好内涵。阿拉伯人以???(圆月、满月)比喻美女,这一方面有阿拉伯人对美丽的审美是以圆、白为美的作用,另一方面月亮从各个方面都是阿拉伯人所赞美的、称颂的,并且阿拉伯人还以?????命名男人的名字,也是一个赞颂称颂的含义。阿拉伯人对????(新月)情有独钟,在阿拉伯人看来,????新月象征着新生、上升、好运、吉祥、初始光亮、新的时期等各种美好的意象,而这种对????新月的喜爱一直作用到后来的伊斯兰教诞生之后,后来随着伊斯兰教兴起和发展在伊斯兰教的建筑艺术中,阿拉伯人和穆斯林喜欢用新月标志来装饰神圣的清真寺宣礼塔的塔顶,许多伊斯兰国家的国旗图案中也有新月标志,类似的例子不一而足。
  四、阿拉伯民族时间观与伊斯兰教
  伊斯兰教诞生和发展起来后,对阿拉伯民族的时间观产生了极大的作用。其中最大的作用是伊斯兰历法的出现和普及。在伊斯兰教诞生之前,蒙昧时期的阿拉伯人使用月亮历,这一点与我们汉民族的阴历很相似,但是由于阿拉伯不同部落各地区的立法不统一,关于不同的月份表述方式不一,这在伊斯兰教诞生以后,不适应迅速壮大的统一的帝国的统治。公元639年,在四大正统哈里发之一的欧麦尔的主持下,与当时的统治者们经过商讨最终确定以先知穆罕默德从麦加迁移麦地那的那一年即公元622年定为伊斯兰历元年③。
  伊斯兰教作为一个入世的宗教关于阿拉伯人乃至全世界穆斯林的生活的作用是方方面面的,具体到了穆斯林尘世生活的时时刻刻,规定了穆斯林宗教功课的明确时间。
  比如关于穆斯林最重要的五大宗教功课的“礼拜”,伊斯兰教按照太阳的变换规定了每日五次的礼拜时间,按照先夜后昼的顺序依次是:昏礼、宵礼、晨礼、晌礼和晡礼。在阿拉伯国家到了相应的礼拜时间都会有清真寺的召祷声即古兰经诵读的声音响起,穆斯林们就拿出礼拜毯或者在清真寺或者在自己的家中或工作的地方等任何的地方开始虔诚的礼拜,直至今天,这已经不单纯的是一个宗教的仪式,已经渗透到穆斯林的日常生活中,成为他们安排日常生活起居和工作学习的重要参考因素。如:后天你晌礼后来我企业见面;你下周三晡礼后在某某咖啡馆等我。
  伊斯兰还规定了穆斯林的做礼拜的日子是星期五④,这一规定,一方面是与其他宗教的礼拜日期区分开来,另一方面也借助了??????这一词所内含的吉祥美好的意象,使星期五成为穆斯林心目中具有特殊含义的一天。   作为穆斯林五功之一的还有斋戒和朝觐,这在伊斯兰教中也有明确清晰的规定。
  每年斋戒的日期为伊斯兰历的九月,在整个斋月期间每天的黎明至太阳落山禁止一切饮食、房事、丑行、秽语等。伊斯兰历九月是《古兰经》降世的月份,是伊斯兰教历史上著名的白德尔之战的胜利的月份⑤,因此在全世界穆斯林的心中,九月是高贵圣洁而吉祥的。
  对于另外一项宗教功课朝觐,伊斯兰教作了如下规定:每年的12月8日――12日为穆斯林朝觐的日期,称之为“正朝”,而其他时间进行的朝觐为“副朝”。朝觐中的具体活动安排,哪个时间做哪个项目都有严格明确的安排,朝觐结束时举行宰牲献祭的宗教仪式,开始了为期三天的宰牲节。宰牲节和斋月结束时的开斋节是相当我们汉民族的春节一般重要的节日,都是对真主表达忠诚和接近的意思。
  四、结束语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生活环境,具体的生活环境作用着各自的文化气质。农耕民族因农时需要对时间要求把握的比较准确,在近代工业革命以后,工业生产发展迅速,要求严格的按照时间的规定进行劳作,而逐水草而居的贝都因人就没有这个诉求了,因此蒙昧时期的阿拉伯人的时间观是原始的,遵循着自然规律的。而在伊斯兰教产生后,进入了更高级阶段文明社会的阿拉伯人从宗教的角度对时间进行了新的理解、定义,在很多方面都摆脱了原始的朴素的时间观,并赋予了强烈的宗教意义。但是同时,阿拉伯语论文,文化不是断代的,一个阶段的文化过渡到另外一个阶段文化的过程中,原来的文化的因素不是彻底消亡的,而是会选择性的进入到下一个阶段中来。这从阿拉伯人时间观的发展过程可见一斑。
  注释:
  ①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91页。转引自国少华:《阿拉伯-伊斯兰文化探讨――文化语言学视角》,2017年版,第213页。
  ②菲利浦・希提《阿拉伯通史》马坚译,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第114页。转引自国少华:《阿拉伯-伊斯兰文化探讨――文化语言学视角》,2017年版,第213页。
  ③伊斯兰历也称为希志里历,这是?????的音译。????在阿拉伯语中意思为迁徙,迁移。
  ④?????????.主麻日。??????意为集合、聚合、聚会、集会的意思。“主麻”为我国穆斯林对阿拉伯语星期五的音译。
  ⑤白德尔之战:穆罕默德素率穆斯林迁徙麦地那之后与麦加古莱氏贵族的第一次重大战斗,奠定了穆罕默德政治势力的基础,是第一次伊斯兰教决定性的军事胜利。
  参考资料:
  [1]http://baike.baidu.com/view/30665.htm
  [2]国少华:《阿拉伯-伊斯兰文化探讨――文化语言学视角》,北京:时事出版社
  [3]《阿拉伯语汉语词典》,北京:商务印刷馆
  [4]菲利浦・希提:《阿拉伯通史》,马坚译北京:新世界出版社。

免费论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