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伯现代文化复兴的旗手和斗士――塔哈·侯赛因[阿拉伯语论文]

资料分类免费阿拉伯语论文 责任编辑:艾米尔更新时间:2017-06-12
提示:本资料为网络收集免费论文,存在不完整性。建议下载本站其它完整的收费论文。使用可通过查重系统的论文,才是您毕业的保障。

  【摘要】塔哈・侯赛因(1889-1973)是埃及现代著名文学家、文艺批评家,也是一位卓越的教育家和思想家。文学方面,他著述丰富,一生中写有作品等身的一流文学著作,同时他也是阿拉伯现代文艺批评理论的奠基者,成为一代文宗,被人们誉为“阿拉伯文学台柱”;同时,塔哈还在教育理论与实践、宗教理论、现代文化思想等各方面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在埃及乃至整个阿拉伯世界的现代文化复兴的过程中担当了旗手和坚强斗士的角色。作为一位盲人,塔哈成为一个连身体健康的正常人都难以企及的、在各方面都卓有成就的一代文化大家,被当时埃及的传记作家凯马勒・麦拉赫称为“征服黑暗的人”。
外语论文网 www.waiyulw.com
  【关键词】阿拉伯;文化复兴;旗手;斗士;塔哈・侯赛因
  【中图分类号】K425.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5346(2017)06-0004-07
  
  前言
  
  提到塔哈・侯赛因,许多人总是首先反应为他是一位文学家,尤其是埃及的传记作家凯马勒・麦拉赫写的塔哈・侯赛因的传记《征服黑暗的人》以及黎巴嫩作家的《从盲童到文豪――塔哈・侯赛因传记》都以大量的篇幅叙述了塔哈・侯赛因的文学功绩,但是纵观塔哈・侯赛因的一生,塔哈在文学成就、教育改良、思想贡献等诸领域的非凡作用更使他成为了一位勇于实践的文化思想家和阿拉伯新文化运动中的坚强斗士。
  
   塔哈・侯赛因的生平简介
  
  1889年,塔哈・侯赛因出生在上埃及米尼亚省的一个小乡村,家境贫寒,儿时因眼疾误治遂双目失明。1902年,十三岁的塔哈随哥哥到开罗,进入著名的爱资哈尔清真寺学习。
  1908年,塔哈进入新创办的埃及大学。 1914年,塔哈写出纪念中古时期阿拉伯盲诗人艾布・阿拉・麦阿里的学术论文《纪念艾布・阿拉》,获得埃及大学的第一个学位。1914年11月塔哈进入法国蒙彼利埃大学,1915年12月转入巴黎大学文学院,主攻古希腊、罗马史,同时学习希腊文和拉丁文。
  塔哈1915年去法国留学,先在蒙彼利埃大学学习心理学、现代史、法国文学和希腊语、拉丁语、法语等语言。1917年进入索尔本大学,1918年以《伊本・赫勒敦的社会哲学》一文获该校哲学学位。
  1919年10月,塔哈回到埃及,在文学院讲授古希腊、罗马史和法国近代文学,翻译和介绍了欧洲的许多名著。
  1926年塔哈了《论贾希利叶时期的诗歌》,对伊斯兰教以前的阿拉伯诗歌进行了略论,认为伊斯兰教以前的诗歌有许多是后人伪造、抄袭的,他的观点震动了文化界和思想界。
  1930年塔哈回到埃及大学文学院任院长。1935年任教育部顾问,后又转任亚历山大大学校长。1950―1952年任埃及教育部长。自1940年起,塔哈任阿拉伯语言学会委员。1956年埃及作家协会成立,他一直担任主席。1960年他被选为阿拉伯语言学会副会长,他是担任此职的第一人,1963年又当选为该学会会长。
  塔哈分别于1929年、1939年、1962年长篇自传体小说《日子》三卷,成为他的文学代表作,也是阿拉伯现代文学中的顶级著作。塔哈曾获欧洲许多大学包括牛津、剑桥等七所著名学府授予的名誉称号,1949年他获得国家文学奖,1958年获埃及政府颁发的文学表彰奖,1965年获尼罗河勋章,并曾两度被推荐为诺贝尔文学奖的候选人,就在他逝世的前一天,联合国宣布授予塔哈人权方面最杰出成就名人奖。
  塔哈・侯赛因于1973年10月28日去世,享年84岁。他一生作品等身,遗有70多部作品,1974年黎巴嫩图书社出版《塔哈・侯赛因全集》十九卷,囊括了塔哈・侯赛因一生的文化著作。
  
  “阿拉伯文学台柱”
   ――塔哈・侯赛因的文学成就
  
   塔哈・侯赛因的文学著作
  1974年, 由黎巴嫩图书社出版了共19卷的《塔哈・侯赛因全集》中包括了塔哈70多部作品,内容涉及文学、语言、历史、哲学、宗教、政治、教育等诸方面,蕴涵了塔哈一生丰富的文学成就和人文思想。
   塔哈・侯赛因的文学批评
  塔哈・侯赛因在其获埃及大学学位之前开始涉足文学批评领域,曾就曼弗鲁蒂的著作《泪水集》和历史学家乔治・宰丹的《阿拉伯文学史》撰写过批评文章。1914年,塔哈的论文《纪念艾布・阿拉》拉开了他文学批评的序幕,此后他于1925和1926年了文学评论集《星期三谈话录》和《论伊斯兰教以前时期的诗歌》,基本确立了阿拉伯文学批评的准则和理论体系,奠定了他作为一代文学宗师的地位。
  《纪念艾布・阿拉》这部著作对阿拉伯文学批评的探讨角度、材料取舍、文学史的划分、文学批评应具备的知识、探讨结构等诸多方面都起到了示范影响。从探讨角度上,塔哈着眼于诗人生活的时代及其特征,以此透视诗人的创作思想。塔哈认为,文学是人的活动,受文学家个体的作用,也必然受他所生活的社会的作用;在材料取舍方面,塔哈本着理性的准则有选择地接受历史学家的观念,不采用未经推敲的史料;关于文学史的划分,塔哈建议要根据真正对文学进程产生作用的因素来进行文学阶段的划分;塔哈在序言中认为文学史家应该具备广博的知识,既要懂语言和文学,又要懂哲学、宗教和历史,既要懂阿拉伯语,又要懂西方语言,以便学习西方现代的文学和文学探讨措施;在探讨结构的布局上,他创造的“序言――引子――正文――目录”的结构被后人效仿。这部著作使现代文学的批评理论和探讨措施开始在阿拉伯为人所知,并逐渐接受。
  1925年的《星期三谈话录》是塔哈・侯赛因的又一部文学理论作品,他认为在文学探讨中要反对神话古人,反对盲从,主张个性独立,用理性的质疑态度研讨历史和典籍,并与社会本质相联系。
  1926年,塔哈《论伊斯兰教以前时期的诗歌》,这部著作是整个阿拉伯世界在文学探讨历程中的极为勇敢之举。在书中,塔哈认为大部分的蒙昧时期的阿拉伯诗歌都不是当时的著作,而是由后人而作。他从语言、社会和人文方面进行论证,认为那些诗歌并非生活在那个时期的人所作,而是伊斯兰时期的诗人出于政治和宗教的目的而作。他的观点遭到了许多学者、政界和宗教界人士的强烈反对,在阿拉伯文学界掀起了一场大辩论。但无论怎样,塔哈的这部著作最终奠定了阿拉伯现代文学批评的几个基本准则:文学批评家要通过观察社会来理解文学著作;探讨自由;西方科学的探讨措施与阿拉伯传统探讨措施的有机结合。
  这三部著作之后,塔哈的《争论与批评》、《与穆台奈比在一起》、《文学、评论文集》、《哈菲兹与邵基》等作品进一步完善了他的文学批评理论体系:理性为本,质疑为魂,社会为基。这就为整个阿拉伯文学批评的发展奠定了科学的方向。
  
  塔哈・侯赛因的文学价值
  
  1、塔哈・侯赛因的文学之优美
  塔哈的文学具有自己独特的语言风格,具有很强的感染力。他文学巨著的顶峰之作《日子》具有很强的乐感,他的语言清新流畅,音韵和谐。他的传记《征服黑暗的人》的埃及作家凯马勒・麦拉赫称他为“阿拉伯语的语言音乐家”。塔哈在著作中用词精准,作为盲人,视觉的丧失造成了他听觉的异常发达和灵敏,他常常交替使用同义词和近义词,从而使他的著作朗朗上口、悦耳动听,他的语感细腻,字字入人心,形成了塔哈独有的完美和稳健的风格,也造就了他独一无二的散文小说。

  2、塔哈・侯赛因的文学之深厚
  塔哈在自己的著作《日子》里,不仅仅写他个人的生活,而且写了他周围的许多人,对当时的社会进行了栩栩如生的深刻描绘,揭示了社会底层人民的艰难和社会的许多黑暗面,也首开埃及自传体小说之先河。在《日子》中,他揭露了作者所处的文化环境的闭塞落后,谴责了反对进步的落后思想,从一个侧面概括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埃及知识分子所走过的学习、求索、反抗、改良的道路,同时全面暴露了当时埃及社会腐朽黑暗、人民贫困愚昧和农村私塾陈腐落后等现实情景。
  长篇小说《日子》描绘了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动荡年代的埃及社会的生活图景,侧重揭示了埃及农村和爱资哈尔的文化教育落后状况。作家在《日子》中所记载的是当时埃及的重要的史实,尽管作家使用的语调平静而深沉,但揭露是深刻的,它揭示的问题带有普遍的社会意义。
  塔哈写的《日子》,在语言方面很有特色,在文体上也有很大贡献。古代阿拉伯文学,主要形式是诗歌、韵文和故事。十九世纪下半叶出现了政论性杂文和历史小说,而抒情散文、长短篇小说到后来才有。塔哈的自传性小说《日子》也是一部优秀的抒情散文著作,被认为是当代抒情散文的典范,是阿拉伯现代文学的重要代表作之一。塔哈为纯洁阿拉伯语言、用阿语词汇表现日新月异、不断发展的自然科学并使之规范化等方面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塔哈其他的一些重要文学著作同样蕴含了他深厚的人文思想。在《鹬鸟声声》(1934)中,作者表现了对深受压迫的劳动妇女的深切同情,对封建礼教和传统习俗的邪恶势力给予了无情的谴责和鞭挞,这部小说被公认为20世纪阿拉伯最佳小说之一。小说《苦难树》(1944)描写了一个埃及家庭三代人的生动形象,反映出理智和科学的思想与陈腐习惯势力之间的尖锐斗争,也描写了埃及的贫穷阶级和他们遭受的苦难,以及他们又是如何把希望寄托给命运和宗教信仰。他1948年的短篇小说集《大地的受难者》指出了当时埃及人民的苦难和社会的种种黑暗和不公,描写了埃及人民在封建王朝和政治腐败时期所遭受的黑暗统治,展示了当时的埃及社会的现实。塔哈在这些小说中,表达了他的民族主义和人道主义的理想,曾一度被宣布为禁书,可见塔哈文学著作中高尚的人文精神。
  作为现代阿拉伯文学最杰出的人物,侯赛因仰慕西文文明,大量地翻译介绍了古希腊罗马文学艺术遗产和近代欧洲特别是法国的文学成就,企图利用欧洲的文艺复兴来激励阿拉伯的文艺复兴。同时,他也积极整理阿拉伯古代文化遗产。1926年,侯赛因了《伊斯兰教以前时期诗歌探讨》,表露了他的文学观点。他在肯定阿拉伯文学的历史地位的同时,也强调了文学必须革新。侯赛因在古代文学和现代文学,阿拉伯文学和世界文学之间起到了桥梁影响,对现当代阿拉伯文学的进程起了推动影响。
  
  勇于改良的教育家
  ――塔哈・侯赛因的教育理论
  
  塔哈・侯赛因的教育历程
  1924年,塔哈出任埃及国立大学文学院的阿拉伯文学教授;1929年,即他的名著《日子》出版那一年,塔哈出任国立大学文学院院长至1931年;1934年末,塔哈重任开罗大学文学院院长;1939年,塔哈担当教育部的艺术顾问,并《文化的前途》;1942年,埃及教育部任命塔哈担任亚历山大大学校长,任职期间,塔哈先后了许多著名的著作,如文论《再念艾布・阿拉》、小说《鹬鸟声声》、《苦难树》等等;1950―1952年,塔哈就任埃及教育部长,此间他大声疾呼:“教育对每个人就像吃饭、喝水和呼吸空气一样重要。”并努力将他的教育理论付诸实践。
  塔哈・侯赛因的教育理论
  从1919年到上世纪60年代的40多年里。塔哈先后任职埃及大学教授、文学院院长和埃及的教育部部长,成为埃及文学和学术文化活动的核心人物。当时正值埃及反抗殖民占领、争取民族独立斗争的高潮时期,塔哈・侯赛因翻译了大量书籍,介绍希腊和罗马的文学艺术以及欧洲文艺复兴以来的丰硕的文化成就,试图借鉴欧洲的文艺复兴来刺激埃及乃至整个阿拉伯国家的文化复兴运动。
  在从事教育教学和教育管理的几十年间,塔哈提出了大量有关振兴教育事业和民族教育的思想理论,大致如下:
  一、民族教育是民族精神之源,关于埃及的民族文化复兴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从1789年到上世纪40年代,埃及先后经历了法国、英国等殖民统治和压迫。殖民统治者在埃及推行近代西方教育,为自己培养代理人,并进行愚民政策的奴化教育。塔哈清醒地认识到这种教育所产生的危害,他大力提倡民族教育,认为教育应该体现民族特色,应该大力培养具有民族意识和民族思想的人才,培养一批服务埃及和阿拉伯社会发展的知识分子。国家教育要有民族个性,才有发展前途,他认为,国家应该力求让每位公民享有平等的生存权和受教育的权利,使人不仅能够获取生活资源,而且有精神上的满足感和愉悦感。公民只有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从事各个领域的工作打好基础,才能有所作为。
  塔哈非常重视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教育,他认为“古典文化知识关于埃及的民族主义是必要的”应该把民族的历史、宗教、地理和古典文学等纳入到教学内容,即使在埃及的外国学校里,也应该通过政府的控制让这些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在教学内容中占有一定的比重,因为在塔哈看来,民族教育是培养埃及和阿拉伯民族精神及爱国主义情感最有效的途径。
  二、教育是社会进步的前提,教育程度决定了人和社会的文明程度
  1936年独立后的埃及要建立一个民主、自由、公正的政治体制,建立发达的工业体系,就要通过教育构建适宜的文化思想环境,只有提高全民族的整体觉悟,社会才能稳定和进步。
  塔哈・侯赛因任埃及教育部部长期间,提倡公民教育机会平等,他大声疾呼“教育关于每个人就像吃饭、喝水和呼吸空气一样重要”。他认为:“必须首先消灭愚昧,才能消灭贫困和疾病。”他甚至认为:“限制教育就是在民族生活中制造愚昧。”他指出,教育可以丰富青年一代的精神生活,使他们热爱真理,多做善事,并从中获得巨大的成就感。他甚至直言:“知识和教育关系到民族的生存死亡。” 他当上了教育部长以后,签署的第一道法令就是“免费教育法”。他在《迷失的一代》一文中提到:民主是进步的核心,而教育是学习民主的基本措施。民主使人民获得生活之需的同时,更使人生活的高尚和有品位。成功的人生属于文明的智者,当人愚昧无知时,不可能达到这样的境界。只有借助教育向公众灌输独立意识,阿拉伯国家才能获得复兴,才能为独立国家和民族的社会稳定建立深厚的文化根基。
  从中可以看出,他哈的教育思想里包含了:民族的传统文化教育关于国家社会建设具有重要影响;教育的发展应该和社会的发展紧密结合;平等的受教育权利应该成为公民获得平等机会的重要途径。塔哈的教育思想在当时的时代具有鲜明的开创性,尤其是从塔哈所从事的领域和担当的社会角色来看,他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对推动埃及的教育改革,提高公民素质,进而为推动埃及乃至阿拉伯世界的文化进步起到了积极的影响。
  文化复兴的旗手和斗士
   ――塔哈・侯赛因的社会政治思想
  塔哈・侯赛因的思想深度在埃及著名学者艾哈迈德・爱敏看来是首屈一指的,他曾指出:“阿卡德、陶菲克・哈基姆、马齐尼、塔哈・侯赛因等具有阿拉伯民族风格的小说家,由于受到过欧洲教育的作用,他们都成了埃及反殖民主义、反封建主义社会政治运动的代言人,但塔哈・侯赛因由于对作为阿拉伯国家三代人社会思想和政治行为的基础做出了最终的阐述,从而成为他们当中最重要的系统的思想家。”之所以塔哈除了在文学上的高深造诣外在其思想界得到了这样的高度评价,就是因为塔哈毕生以科学和理性为武器,全身心地倡导和参与埃及文化的复兴运动,反对封建专制和殖民统治,投身教育改革和社会改良,孜孜不倦地探究振兴阿拉伯民族精神和埃及社会发展的道路,为埃及的维新改革、独立和社会政治的发展吹响了思想启蒙的号角。

  塔哈在爱资哈尔和开罗大学学习期间,在改革派思想家的作用下,接受了现代科学文化思想,增强了民族民主意识。1914年――1919年在法国留学期间的塔哈受到了理性主义和实证主义的进一步启迪,逐渐形成了系统的科学论证和理性思考的思想措施。回国后的塔哈・侯赛因积极投身到当时埃及如火如荼的文化复兴运动,不但大量翻译了西方的作品,而且应用科学理性的措施整理和探讨了民族的传统文化遗产,在探究埃及新文化发展的道路上冲在了最前列,其思想有力地配合和促进了当时正在蓬勃发展的民族民主解放运动。
  1919年到1960年代的塔哈・侯赛因步入了其人生和事业的辉煌时期,逐渐成为埃及文学和新文化运动的核心领袖人物,前面章节中提到的他的许多论著强烈地震撼了阿拉伯思想界和文化界,关于破除迷信、封建思想和引领科学思想产生了深远的积极进步的作用。尤其是塔哈在1938年,他通过略论埃及独立后的国际形势,完成了《埃及文化的未来》一书。为埃及文化和社会发展的前景指明了方向,对埃及社会政治的发展产生了意义深远的作用。
  塔哈・侯赛因是一位具有强烈民主倾向的爱国思想家。他厌恶封建统治和殖民统治给埃及和阿拉伯社会造成的种种诟病,并应用文学手段给予无情的揭露和批判。倾注了他多年心血完成的他的《日子》,除了其中语言上的优美和精炼,其深层的文学意义和文学功能是以沉痛的笔触描述了埃及人民在封建腐败的政治统治下遭受的巨大深重的苦难和悲剧,对腐朽的封建制度作出了深刻的揭露,著作中表现出了强烈的民主主义政治思想。20世纪的40――50年代,塔哈・侯赛因先后担任过埃及亚历山大大学校长、教育部长,从事教学和教育管理工作,使这位大文化家具有得天独厚的机会亲身进行教育改革实践活动,他积极创办大学和制定各类教育改革计划,对推动埃及的现代教育改革和民族教育的复兴,实现埃及教育从传统落后到现代的转型发挥了不可估量的思想启蒙和客观实际的推动影响。
  塔哈・侯赛因还历任过埃及《共和国》报主编、埃及文学家协会理事长、作家协会主席和埃及政府关注文学艺术和社会科学最高委员会的主席等诸多社会职务,以一位社会文化活动家的身份积极投身于埃及的现代文化复兴事业。塔哈曾发起了“埃及文化前途”运动,主持过埃及语言学会,是全埃及文学艺术委员会奠基人。他关心残疾人事业,呼吁全社会人士给予残疾人更多的温暖和关怀。他的一系列社会活动,对推动埃及社会变革以及教育文化事业和社会公益事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影响。
  塔哈・侯赛因虽然不是近现代埃及民族独立和社会变革运动的直接政治领导人,但是他通过自己的文学著作关于自由民主和独立精神的呐喊,有效地促进和支持了埃及的民族解放运动,并以其理论构建和社会实践有力地作用了埃及社会及文化发展的进程,他的社会政治思想可以集中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追求民族独立自主,反对帝国殖民侵略
  法国学成归来的塔哈翻译了大量欧洲的著作,尤其是欧洲文艺复兴后的思想文化成果,力图借欧洲文艺复兴的示范影响来刺激和促进埃及和阿拉伯民族的文化复兴。在他的诸多文学著作中,都反映了塔哈追求民族独立的思想,他认为:“过去把埃及的建设和发展完全依赖于大英帝国和其他西方国家的做法是错误的,埃及应该成为一个独立的国家。”这些主张是塔哈民族政治主义思想的反映。
  二、主张社会民主自由,批判封建腐朽制度
  塔哈・侯赛因是经过西方理性主义和民主自由思想洗礼的一代思想家,在探讨措施上趋向理性略论和实证主义,主张学术思想自由,要求对过去的历史结论要根据当时社会生活和实际著作进行略论和评判,要敢于对一切历史结论进行大胆怀疑,在科学论证之后才可以得出符合客观的结论。反对拘泥于历史和古人的迷信盲从态度并在自己的创作过程中大胆实践和公开自己的学术观点,冒着各种风险去打破当时的复古保守思想和深深的宗教偏见,为埃及的现代文化复兴和进步的政治运动提供了科学的措施论。
  相应地,塔哈・侯赛因在政治上非常推崇西方的民主政治制度。较长时间在欧洲的留学经历使他对西方的政治思想和社会状况有较深的理解和认同,认为欧洲的政治制度是当时人类历史发展的先进典范,关于西方社会中具有主体性的道德意识、自由的学术文化氛围和民主的政治制度充满了向往。在塔哈1938年的作品《埃及文化的未来》中,塔哈・侯赛因还把埃及文化的未来和欧洲联系起来。他指出:埃及复兴的道路必须走欧洲人的路,以成为他们文明的同路人。他认为西方是民主健全的国家,有让人尊敬的政府和通过广泛投票选举的议会,因此,埃及的目标就是效仿西方,建立一个民主自由的国家。
  而通过塔哈的《日子》,我们可以发现他通过著作对封建制度对人性的摧残进行了无情揭露,他认为封建制度对人的智能的发挥的束缚、脱离实际地向人们灌输陈旧的宗教观念和过时的知识的做法,已经严重阻碍了社会的发展进步,在深一层的意义上对封建专制制度进行了彻底否定和批判,表达了自己要求建立民主政治制度的渴望之情。
  三、借鉴欧洲先进文明,重建民族发展之路
  《埃及文化的未来》是塔哈・侯赛因集中表达自己社会政治主张的代表著作。这部著作并不是简单地讨论埃及社会的文化问题,其主要目的是通过自己的略论去梳理埃及社会的文化问题,进而对埃及独立后的文化发展、社会政治走向搭建了一个较为整体的框架构想。正如他所说:“像其他的埃及人一样,我感到埃及人正在开始一种新的生活,她已经获得了一些权利,但是现在必须要担负起更大的责任。我们生活在一个国家和人民为自由和独立而奋斗的时代,尽管这种自由和独立还没有完全获得,但我们已经有了为达到更高、更永久、更广泛利益的措施。”(艾伯特・胡拉尼《1798――1939年自由时代的阿拉伯思想》,伦敦版第327页)为此,塔哈从三个方面构建了埃及社会发展的道路和途径:
  首先,借鉴西方的政治体制,建立一个政治民主的国家。塔哈指出:“无论如何,我们必须成为欧洲的成员,接受它们好的或坏的方面,我们必须跟随欧洲的道路,以便成为平等的和文明的伙伴,接受它们善的或恶的、甜蜜与苦涩、可爱与可憎、该赞扬或该指责的方面。” (艾伯特・胡拉尼《1798――1939年自由时代的阿拉伯思想》,伦敦版第330页)塔哈・侯赛因从文化意义上把埃及看成是西方国家,因此认为作为欧洲的一部分,独立后的埃及要走向现代文明世界,就要建立欧洲式的政府,制定欧洲式的管理制度和法学体系,掌握欧洲的文明,使埃及具有和欧洲国家一样的地位。尽管在这一本书中其这样的表达的全盘美化西方的比较激进的革新思想再一次引起全国的一片反对和质疑,但是其中表达的民族复兴思想和民族发展的大方向是值得肯定的,塔哈为求民族的独立和国家的复兴强盛的迫切心情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对一个人的评价不能断章取义,而应该综合其思想作出判断,因为学贯中西的一代大家塔哈不可能作出全盘西化和完全割舍民族传统的精华的社会发展论断。
  其次,继承民族传统文化精髓,培养埃及人独立的思想观念和文化精神。塔哈认为:“埃及新文化不能割断与传统民族文化的联系,新文化必须建立在古老的传统文化基础之上。”(Edited by John J. Donohue and John L. Esposito:Islam in transition,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2,p.73.)由此看出,塔哈主张在现代文化和民族文化融合的基础上培育出新的富有现代气息和传统底蕴的新文化。曾经充满信心地说:“相信我,亲爱的读者,一旦我们获得了独立并在埃及建立了民主,我们真正的民族责任就是尽我们所有的努力、时间和金钱建立起埃及人个人的和集体的感觉。” (艾伯特・胡拉尼《1798――1939年自由时代的阿拉伯思想》,伦敦版第329――330页)所以塔哈的主张是学习西方主要学习西方的科学精神,效法其民主自由的政治制度,但是并不排斥和否定本民族的传统文化的存在和重要性,而是要综合两者之长锻造出自己的新的民族文化。

  第三,要建立起现代工业体系,关注本民族的生活质量。要用科学而并非宗教的手段来促进和加强民族工业化的进程,通过建立新的税制,形成新的有关工人的立法,发展更加先进的通讯,保证工业信誉,发展合资企业等多种途径来发展社会经济,使广大民众的生活质量不断得以提高。
  四、践行民族教育改革,力促社会现代转型
  塔哈・侯赛因一生从事的事业是教育,塔哈的一生的事业都紧紧围绕着教育展开,教育实践也成了他实现社会政治理想的主要载体,塔哈的一系列社会政治思想最后落实在埃及的现代教育改革之中。就塔哈力推民族教育改革的价值意义来看,阿拉伯语论文题目,塔哈在国家教育部长这样一个位子上亲自操作的一系列革新方法,由于重视国民的平等教育机会和权利,重视对国民科学文化素质的培养,重视民族传统文化与西方现代文化的交融,在很大程度上有力地摒除了殖民统治教育所遗留下来的奴化教育的弊病,也使国民淡化了浓厚的宗教意识和封建的传统观念,很大程度上摆脱了旧观念的束缚,为埃及的社会变革和社会经济文化的现代化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文化氛围,对埃及的社会政治和教育事业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型注入了一股强大的力量。
  
   结语
  
  塔哈・侯赛因从一个盲童成长为一代阿拉伯文化巨匠,这在阿拉伯文化史上实属罕见。作为一个植根于东方文化土壤,又呼吸过西方文化新鲜空气的大家,他的文化活动是广泛而深入的,在小说、散文、文学评论、文学史、教育、哲学、思想史等各个文学领域卓有建树。从19世纪20年代初到60年代的40多年里,塔哈成为了埃及乃至整个阿拉伯世界中文学和文化学术活动的中心人物。他的有关文艺批评思想已经打破了当时封建复古思想的框子,在很大程度上摆脱了传统宗教偏见的束缚,从而在埃及乃至整个阿拉伯世界建立起了新的文艺批评标准,对阿拉伯各国的现代文学运动的迅速发展起到了积极的影响,这也是塔哈・侯赛因对阿拉伯文学发展的最大贡献。就其全部创作和经历来看,他在阿拉伯古代文学和现代文学之间、阿拉伯文学和世界文学之间起到了桥梁影响。他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的埃及文化启蒙运动中,在整个阿拉伯新文化运动中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塔哈・侯赛因用其毕生的努力为阿拉伯现代文学赢得了世界的尊重,他是现代阿拉伯文化复兴的旗手,他是那些点燃了民主与自由的火炬、高举进步和革新旗帜的文化先驱者中最卓越的代表。许多学者认为,塔哈之于阿拉伯犹如鲁迅之于中国,这一点,塔哈的女婿曾这样描绘塔哈与现代埃及作家群的关系:“塔哈是一束强光,阿拉伯语毕业论文,投射到不同的物体上,会折射出不同的光彩。它照射到沙漠上,沙漠中会呈现出绿洲的蜃景;它照射到宝石上,宝石的每个平面都会熠熠生辉。”
  
  【参考文献】
  [1](埃及)艾哈迈德・爱敏著,纳忠等译.《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史》.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2](黎巴嫩)法胡里著,郅溥浩译.《阿拉伯文学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
  [3]《阿拉伯世界》,2000年第2期,李玲,“塔哈・侯赛因的文学批评历程” .
  [4]《阿拉伯世界》,2002年第2期,何英琴 余章荣,“塔哈・侯赛因与鲁迅先生之比较”.
  [5]《阿拉伯世界》,2002年第4期,何英琴 余章荣,“塔哈・侯赛因与开罗大学”.
  [6]蔡伟良 周顺贤著.《阿拉伯文学史》.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8.
  [7]仲跻昆著.《阿拉伯现代文学史》.北京:昆仑出版社,2004.
  [8](黎巴嫩)米尔沃著,关�译.《从盲童到文豪》. 北京: 华夏出版社, 1988.9.
  [9](埃及)凯马勒・迈拉赫著,李唯中译. 《征服黑暗的人》.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1982.
  [10]省略/search
  [11]蔡德贵 仲跻昆著.《阿拉伯近现代哲学》.山东人民出版社,1999.12
  [12]《阿拉伯世界》,2003年第3期,李意编译,“重温塔哈・侯赛因的教育思想” .
  [13]

免费论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