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阿拉伯国家的公共外交:使命与挑战[阿拉伯语论文]

资料分类免费阿拉伯语论文 责任编辑:艾米尔更新时间:2017-06-12
提示:本资料为网络收集免费论文,存在不完整性。建议下载本站其它完整的收费论文。使用可通过查重系统的论文,才是您毕业的保障。

  阿拉伯国家在国际政治、经济、文化、能源、安全等领域都发挥着独特而重要的影响,是中国实现和平发展必须借助的重要力量。发展与阿拉伯国家的传统友好关系符合中阿双方的共同利益,有利于世界的和平、稳定与发展,因此已成为中国大周边外交的重要内容和努力方向。值得注意的是,尽管中阿关系总体发展顺利,特别是“中阿合作论坛”的创立以及“中阿战略合作关系”的确立,为双方加强集体对话与协作开辟了广阔前景,但不可忽视的是,在当前国际政治、经济格局深刻调整以及中东局势发生重大变化的背景下,新时期的中阿关系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双方必须以新的思维和新的方式加以应对。
外语论文网 www.waiyulw.com
  中阿关系发展需要
  公共外交的有力支撑
  中国与阿拉伯国家的关系虽基础坚实,但中国在变化,阿拉伯国家在变化,中阿双方对对方的认知也在发生变化。就当前的中阿关系而言,中国外交须面对以下一些问题:
  如何回应阿拉伯公众日益明显的“向东看”倾向,同时使其正确认知中国所处的发展阶段。近年来,阿拉伯媒体、知识分子、普通民众均表现出较强的“向东看”倾向,正如约旦学者萨米尔在其作品《阿拉伯人与中国的未来》中所言,“阿拉伯人以往很少关注东方,他们一直是西方的追随着和模仿者。然而历史证明,西方的所作所为给阿拉伯世界带来更大的混乱……中国的崛起为阿拉伯人解决长期困扰他们的各种问题提供了范例,因此应把目光投向东方,借助中国的力量实现阿拉伯复兴。”[1]阿拉伯公众“向东看”无疑具有积极意义,中国可借此进一步夯实阿拉伯民意基础,深化双方各领域合作。但同时也应注意到,阿拉伯公众在“向东看”的过程中正在放大中国的国家实力,特别是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后,主流舆论普遍认为中国已经成为发达国家甚至超级大国。笔者曾对来华参加援外培训的近300名阿拉伯各界人士进行过问卷调查,结果超过70%的人不认同中国还属于发展中国家。这种大大超出中国实际国情的定位带来了超越中国实际能力的期待,并加剧了“中国责任论”对中国发展的压力。
  如何获得阿拉伯公众对中国中东政策的理解,树立中国“负责任大国”形象。中国要成为国际社会的负责任大国,并构建和谐世界,阿拉伯国家是不可回避的一部分。然而长期以来阿拉伯世界一直处于大动荡、大分化、大改组之中,旧有问题得不到解决,新的矛盾冲突又不断出现。新世纪以来,中东局势更加波谲云诡,“9・11”事件、反恐战争、伊拉克战争以及2017年初爆发并蔓延至今的“阿拉伯之春”深刻地改变着阿拉伯世界的政治生态,同时也给中国的中东政策提出了严峻的考验。中国既不可能像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一样相对超脱于中东事务,又很难在美欧主导中东事务且阿拉伯各方诉求迥异的情况下实现重大突破。因此,中国虽不持私利,并积极“建言献策、劝和促谈、支持斡旋、纾解民困”,但还是往往造成“各方都接受,各方又都不满意”[2]的境况。尽管阿拉伯国家在官方表态中只是中性地呼吁中国在中东问题上发挥更大影响,但阿拉伯公众则对中国的中东政策表现出一定的抱怨和不满。例如,近来半岛电视台、阿拉比亚电视台、《中东报》等主流媒体中就出现了大量质疑中国涉叙问题立场的声音。每两年进行一次的阿拉伯民意调查也显示,阿拉伯公众对中国中东政策的认可度还不高,中国没有被看作是“在中东问题上发挥重要影响的国家”[3]。
  如何消除“中国威胁论”在阿拉伯国家的负面作用。目前,“中国威胁论”在阿拉伯国家有一定生存空间,媒体中时常出现相关报道。但与西方国家主要担心中国崛起后会威胁其在国际秩序中的主导地位不同,阿拉伯国家更多地担心“阿拉伯世界与西方的历史是否会在与中国的关系中重演”[4],因此,阿拉伯的“中国威胁论”应被理解为阿拉伯国家对自身境况的焦虑和对未来中阿关系的某种忧虑。笔者对《生活报》、《金字塔报》这两份在阿拉伯世界作用力最大的报纸两年来的相关报道进行整理后发现,阿拉伯公众主要担心中国在以下几个方面对其造成“威胁”:一是中国从阿拉伯国家进口能源,向阿拉伯国家出口各种制成品,这种合作方式是否是新的“殖民主义”;二是阿拉伯国家工业基础十分薄弱,中国商品大量进入后虽方便了阿拉伯人的生活,但也对当地产业造成冲击;三是大批中国公司赴阿开展业务,其中不少公司违反当地的劳工、环保等法学法规,对当地经济有一定负面作用;四是由于阿拉伯伊斯兰文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存在较大异同,部分公众担心中国的民族宗教政策会作用伊斯兰教在中国的发展。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威胁论”目前在阿拉伯国家并非主流舆论,但的确有越来越多的阿拉伯公众开始注意到中阿交往中的不和谐因素。
  综上所述,随着中阿各领域交往日益频繁,阿拉伯公众对中国的认知也发生着微妙的变化,一些因素正在作用中国经过长期努力树立起的良好形象。我们不应简单地将之归为阿拉伯人不了解中国或者受到了西方舆论的误导,更重要的原因在于长期以来“中国更擅长与外国的政府打交道,但是跟媒体和公众打交道则既缺乏经验,也缺乏传统和习惯”。[5]中国没有将自身的发展近况、价值观念、政策取向等重大问题向阿拉伯媒体、知识分子、普通民众做很好地说明与沟通。对此,中国对阿外交工作迫切需要把公共外交作为新的增长点和着力点,按照十八大的要求“扎实推进公共外交和人文交流”,以更好地在阿拉伯公众中“增信释疑”,向他们说明一个真实的、友好的、负责任的中国。
  中国需培育具有广泛
  作用力的对阿公共外交渠道
  公共外交不同于政府外交或首脑外交,有效的公共外交需要通过大众传媒、教育文化交流等渠道向对象国公众传递信息,只有渠道畅通,才能够作用对象国的公众舆论。目前,中国虽具备对阿公共外交渠道,但各种渠道的作用力还亟待提高。
  大众传媒领域
  1、平面媒体。目前中国只有《今日中国》一份阿语杂志在埃及出版发行,该杂志历史悠久,在埃及上层人士和知识分子中间有较好的认可度。然而相关于22个阿拉伯国家的近4亿人口而言,《今日中国》每期有限的发行规模大大限制着其作为大众传媒的效能,且由于在埃及外的其他阿拉伯国家没有商业销售渠道,杂志所涵盖的信息和观点很难在阿拉伯世界形成广泛作用力。   2、广播媒体。国际台阿语广播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对阿大众传播渠道。由于制作和接收成本低、覆盖范围广,阿语广播在20世纪60至80年代作为一种优势媒体成为阿拉伯人了解中国的重要渠道。但自20世纪90年代起,由于卫星电视在阿拉伯国家的普及,广播虽依旧具有伴随性高等优势,但其效能已经大不如前,广播由优势媒体转变为弱势媒体已经是近年来国际传播领域的共识。而且在调频和调幅广播作为主流的情况下,中国的阿语广播仍为短波发送,信号接收的便利性大大降低,信号效果也较差,从而使广播的受众范围进一步缩小。
  3、卫星电视媒体。卫星电视被认为是阿拉伯国家作用力最大的媒体形式,央视阿语频道的建立关于中国加强对阿公共外交具有重大意义。但由于阿拉伯国家普遍采取“天空开放”的政策,阿拉伯民众可以收看到世界各国100多家电视台的600多个电视频道,因此,开播只有三年多的央视阿语频道面临极大的竞争压力。叙利亚著名汉学家费拉斯长期关注央视阿语频道,他认为,“收看中国阿语卫星电视的主要是一部分从事中国问题探讨的知识分子和官员,它在阿拉伯普通民众中的作用力还比较小。”目前尚无专业机构对其收视率进行统计,但笔者做的调查印证了费拉斯的观点:2017年10月至2017年12月,笔者先后对来华参加援外培训的阿拉伯各界人士共285人进行了调查,其中听说过央视阿语频道的占40.5%,收看过该频道的占31.6%,但每周三次以上收看的只占5.2%;2017年10月,笔者对埃及苏伊士运河大学150名阿拉伯学生做了同样的调查,结果显示收看过该频道的占28.3%,但每周三次以上收看的只有4.3%。这两组数据虽然并不系统,但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央视阿语频道的认知度还不高。
  4、网络等新媒体。虽然各家媒体都制定了发展网络平台的战略,但现有的规模和信息量还较小,且国外镜像站点建设也相对滞后,在阿拉伯国家浏览这些网络媒体的内容,特别是音视频内容受网速的作用较大。此外,关于在阿拉伯国家兴起的手机媒体,中国相关机构还未给予充分重视。
  教育文化交流领域
  1、孔子学院建设。孔子学院是中国推广汉语、传播中华文化、介绍当代中国发展状况的重要途径,是开展公共外交的重要平台。目前,中国已与世界108个国家合作建立了800多所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但相比其他地区,中国在阿拉伯国家建立的孔子学院或孔子课堂数量还非常少,阿拉伯语论文题目,22个阿拉伯国家中只在7个国家建立了7所孔子学院、1个孔子课堂和1个广播课堂,占现有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总数的1%。由于数量少、规模小,孔子学院在阿拉伯国家的作用力还不高。而且值得注意的是,不少阿拉伯国家虽有加强与中国文化交流的愿望,但多多少少担心儒学包含的宗教色彩以及孔子学院的政府背景会带来文化渗透,威胁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主导地位,因此对开办孔子学院热情并不高。
  2、图书出版。中阿合作论坛成立以来,中阿双方有关机构已签署多个翻译出版协议,并正在落实。但从现有情况看,阿拉伯语论文范文,中国对阿拉伯国家的图书版权输出和实物出口数量都极少,即便是外宣图书,阿语版也少得可怜。以隶属于国新办、以制作外宣品为主要职能的五洲传播出版社为例,近年来,该出版社翻译出版了包括基本国情、中国文化、中外关系、外国人看中国等多个系列的300余种外宣图书,但阿语版不足10%。尤其令人遗憾的是,从阿拉伯公众对新疆“七・五”事件的反应看,大部分阿拉伯人对中国民族宗教政策缺乏基本了解,对不少重要问题持有偏见和误解,然而除《新疆的招商引资政策》外,对于新疆民族、宗教、历史、文化的外宣图书均没有阿语版。由此可见,由于数量少,加之缺少具有重要作用力的著作,图书在增进阿拉伯国家对中国了解方面的影响还没有充分发挥。
  3、留学生教育。留学生教育是培养知华人士的重要公共外交渠道,但目前来华的阿拉伯留学生主要是政府间教育协议框架下数量有限的公费留学生,自费留学生还非常少。2017年,美国马里兰大学和佐格比民调企业联合进行的阿拉伯民调显示,只有2%的受访对象愿将中国列为留学目的地,这个数据在大国中排倒数第二,只高于俄罗斯的1%。[6] 2017年5月,中国八所高校参加了中东地区最大的教育展――迪拜国际教育展,与欧美大学受到热捧的情况形成鲜明对比,中国各大学的展位前门可罗雀。因此,中国通过留学生教育开展公共外交的途径还没有得到有效开发。
  总之,中国目前尚缺乏具有广泛作用力的公共外交渠道,因此很难把自己的信息、观点广泛地传递给阿拉伯公众,进而作用他们的立场。中国须加大对阿拉伯国家公共外交的重视程度,认真落实中阿合作论坛框架下的各项协议、方法,加速“建立有效的文化、思想和技术沟通渠道来展示和介绍各自的文化”,以增进阿拉伯公众对中国的了解。
  中国对阿公共外交
  应更具针对性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中国外交工作的根本任务是“争取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睦邻友好的周边环境、平等互利的合作环境和客观友善的舆论环境”,“努力使我国在政治上更有作用力、经济上更有竞争力、形象上更有亲和力、道义上更有感召力,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营造良好的国际环境和外部条件”。公共外交作为国家整体外交的一部分,也须紧密围绕这一任务开展工作。具体到中国对阿拉伯国家的公共外交,应着力增进阿拉伯公众对中国发展近况和内外政策的了解和信任,消除其对中国和平发展所持的疑虑,减少各种版本的“中国威胁论”、“中国责任论”对中阿关系的负面作用,缓解阿拉伯公众对中国中东政策的抱怨,扭转中国对阿拉伯国家文化作用力与经济作用力失衡的状态。
  需要注意的是,公共外交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文化交流,简单的信息传递或笼统的“将中国介绍给世界”是不足以完成上述任务的,中国除应尽快培育具有广泛作用力的公共外交渠道外,还必须使对阿公共外交的内容具有较强的针对性。但从目前来看,中国对阿公共外交还存在泛化的倾向,通过各种渠道传递给阿拉伯公众的信息仍然以经济建设成就和中国传统文化为主。   在当前的历史条件下,仅仅正面宣传经济建设成就不能使阿拉伯公众全面认知中国的现实情况,容易导致中国的发展被过度放大,加剧“责任论”对中国的压力。而“利用传统文化进行宣传,虽然是一个国家需要倚重的公共外交的重要工具,但过于强调中国传统文化,只能告诉其他国家中国在以前的历史中取得了什么成就,却不能让人们知道中国的近况是什么,未来的发展方向是什么,忽视了构成现代文明的各种元素”。[7]况且,中国介绍给阿拉伯公众的主要是语言、戏曲、饮食、服饰等实用文化或民俗文化,这些内容虽可以形成日常层次的交流,却很难深入到文明的内核,对解决中阿关系正面临的现实问题针对性也较低。
  对此,中国对阿公共外交应超越现有的范式,努力把“阿拉伯人应当了解什么”和“阿拉伯人想要了解什么”更好地结合起来。笔者通过调查发现,阿拉伯公众最关心的并非中国传统文化,而是中国的发展经验、中国的外交政策、当代中国人的生活和伊斯兰教在中国的发展。这些恰恰是中国希望阿拉伯公众了解的,其中一些问题也是阿拉伯公众怀有误解的。如果相关部门能够从受众出发进行精细设计,那么中国对阿公共外交一定会取得更好的效果。
  (作者单位:北京外国语大学阿拉伯语系)
  (责任编辑:徐海娜)
  [1] 摘译自(约旦)艾哈迈德・萨米尔.阿拉伯人与中国的未来.阿联酋:马克图姆出版集团.2017:7.
  [2] 梁嘉文、张滨阳.中国如何跳出中东外交“各方都不满意”境地.国际先驱导报. 2017-4-26.
  [3] 参见“2017 Arab Public Opinion Poll”. Zogby International . http://www.brookings.edu/reports/2017/0805_arab_opinion_poll_telhami.aspx
  [4] 同1:P8.
  [5] 傅莹.当前公交外交薄弱之因及如何加强公交外交.中国网.2017-9-11. http://www.china.com.cn/news/2017-09/11/content_20909743.htm
  [6] 同3。
  [7] 韩方明.中国的公共外交真的超过美国的吗?联合早报网. 2017-3-14. http://www.zaobao.com/special/forum/pages8/forum_zp110314.shtml

免费论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