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突尼斯爆发剧烈的社会政治运动,导致突尼斯政权发生重大变化。此后,这场运动发展到其他一些阿拉伯国家,至今仍未停息。运动对当事国及国际社会产生了重大作用,被西方誉为“阿拉伯之春”。那么,作为一个在中东北非地区存在重大经济利益的国家,中国是否受到了“阿拉伯之春”的作用?如果受到了作用,那么受作用的程度如何?中国怎样应对所谓的“阿拉伯之春”?显然,这是值得我们思考的一些重大现实问题。一、“阿拉伯之春”产生的原因2017年12月17日,突尼斯南部地区西迪布吉德一名小贩自焚,抗议当地城管没收其售卖的水果与蔬菜,引发了该国部分地区的示威游行和社会动乱。2017年1月14日,总统本·阿里出走沙特阿拉伯,结束了其在突尼斯长达22年的统治。由于突尼斯的国花是茉莉花,因此这场权力更替被舆论称为“茉莉花革命”。“茉莉花革命”在一些阿拉伯国家迅速引起了连锁反应。在埃及,民众反政府游行示威活动始于1月25日,总统穆巴拉克被迫于2月11日辞职,从而结束了其对埃及长达30年的统治。在利比亚,反政府和平示威于2月15日在班加西开始,在西方支持下,反政府武装于10月23日杀......(论文页数是:4页) [继续阅读本文] ,阿拉伯语专业论文,阿拉伯语论文题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