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斯兰教自唐代传入中国,至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在这漫长的岁月里,它在中国的传播可分为截然不同的两个时期。前期指唐、宋两朝(即指从651年伊斯兰教始入中国至1279年宋亡)。在这六百年中,伊斯兰教属外来侨民的宗教,穆斯林闭关自守、不向外宣传。后期七百年,即从元、明、清以至今日的伊斯兰教,是由中国穆斯林用汉文宣扬伊斯兰教教义,使之得到发展的时期。本文拟就前后两期主要不同之处,加以论述。对后期的伊斯兰教,因篇幅有限,只谈到清末,不多赘述。 伊斯兰教在中国,其前期是外侨的宗教,在内部传播,不向外发展,当时的穆斯林有下列一些特点: (一)无论是住在我国东南各省或西北各地的穆斯林,多数是大食人(包括阿拉伯人和波斯人)、中亚各族人及其后裔,这些穆斯林基本上是外侨。当然,这些穆斯林由于通婚或吸收新成员,也有一些汉族或其它民族成员参加进来,但这是少数。 唐宋之际,称穆斯林为大食人、胡贾、蕃客。元时称之为答失蛮、回回等。 (二)唐宋时,在经济上以经商、从事海外贸易为主,而从事商贾是当时穆斯林经济生活上的特征。正是他们驾驶海舶往来于中国和波斯湾之间,经营着海上贸易,为唐、宋王朝......(论文页数是:7页) [继续阅读本文] ,阿拉伯语毕业论文,阿拉伯语论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