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勒斯坦政坛巨变,既是法塔赫与哈马斯利益冲突的结果,又是执政理念矛盾的折射,因为前者主张以和平对话解决巴以冲突问题,而后者主张以武力对抗来解决巴以冲突问题。诚然,巴政坛变化势必会引起巴对以斗争策略与斗争方式的变化,但斗争策略与斗争方式的变化是否意味着完全放弃武力?要回答这个问题,就必须系统探讨巴勒斯坦自杀性袭击这一现象频发的社会宗教背景及其表现等。一、“烈士”情结产生的背景巴以冲突是一个既简单而又复杂的问题。简单体现在冲突的实质上,即两个民族对同一块土地的争夺;复杂则体现在引发冲突的原因及各种干扰因素上,历史、传统、宗教、民族、土地以及大国的干预等使得这个简单问题变得极其复杂。因此,虽然巴以双方以及国际社会都做了各种努力,但许多无法改变的因素却使巴以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很明显,以色列而非巴勒斯坦依然掌控巴以冲突的主动权,前者强大的军事实力和充足的外援使后者在巴以冲突中始终处于劣势。日益恶化的经济和社会形势、看不到希望的政治解决、伴随着以色列强加给巴勒斯坦普通民众的种种限制,催生了巴勒斯坦人的挫折感、绝望感和对以色列的极度仇恨。[1]61关于一个身处绝境的弱......(论文页数是:6页) [继续阅读本文] ,阿拉伯语论文网站,阿拉伯语论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