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حليفة(复数خلفاء)
音译:哈里发(Caliph),在中国古籍中被译作“诃黎佛”
意译:真主使者的继承人
简介:
“哈里发”一词派生自动词خلف(意为“继承”)。
是伊斯兰教最高宗教领袖的头衔,阿拉伯语论文网站,公元632年~1258年,即阿拉伯帝国时期,还同时具有最高世俗权力。
公元632年~661年是四大正统哈里发(الخلفاء الراشدون الأربعة)时期,哈里发通过选举产生。
公元661年~750年,哈里发由伍麦亚家族(بنو أمية)世袭,该阶段称为“伍麦亚王朝”
公元750年~1517年,哈里发由阿拔斯(العباسيون)家族世袭。
公元1258年,阿拉伯帝国被蒙古帝国灭亡,此后哈里发不再具有世俗权力,被埃及的马木路克王朝控制。
公元1517年,奥斯曼帝国征服埃及,哈里发穆塔华基勒三世(المتوكل الثالث)将哈里发头衔让与奥斯曼苏丹。
公元1517年~1922年,哈里发由奥斯曼苏丹兼任。
公元1922年,苏丹被凯末尔废黜,土耳其大国民议会选举末代苏丹穆罕默德六世的堂弟继任哈里发。
公元1924年,哈里发制度被废除。
第一位哈里发是艾布·伯克尔(أبو بكر),于公元632年~634年担任哈里发。
最后一位哈里发是阿卜杜·玛吉德二世(عبد المجيد الثاني),于公元1922年~1924年担任哈里发。
另外,公元929年~1031年,西班牙安达卢斯地区的伍麦亚家族后裔曾使用该头衔,即“科尔多瓦哈里发(خليفة قرطبة)”。公元909年~1171年,埃及的法蒂玛王朝(الدولة الفاطمية)也曾使用该头衔。
对应国名:خلافة
说明:本意为“哈里发国(caliphate)”,多被翻译为“帝国”或“王朝”,只存在于阿拉伯帝国时期。
举例:
الخلافة الأموية(伍麦亚王朝)
الخلافة العباسية(阿拔斯王朝)
2、أمير(复数أمراء)
音译:埃米尔(Emir)、在中国古籍中被译作“异密”或“噉密”等
意译:总督、酋长、亲王……
说明:
“埃米尔”一词派生自动词أمر(意为“指挥、号令”)。
最初是阿拉伯帝国时期负责各地方军政的地方官员,意为“总督”。
有时也是一种贵族头衔,比如قتيبة بن مسلم(古太白·本·穆斯林)在中国古籍中即被称“异密屈底波(أمير قتيبة)”。
阿拉伯帝国衰微以后,埃米尔成为一些割据政权统治者的头衔。
现在,一些海湾的君主立宪制国家仍然将其作为国家元首的称呼。
对应国名:إمارة (有时直接叫做دولة,即“国家”)
说明:本意为“埃米尔国(emirate)”,多被翻译为“酋长国”,有时也译作“大公国”
举例:
إمارة صقلية(西西里大公国965~1072 阿拉伯人在西西里岛上建立的君主国家)
الإمارات العربية المتحدة(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阿拉伯联合大公国)
3、سلطان(复数سلاطين)
音译:苏丹、素丹(Sultan),在中国古籍中被译作“算端”、“锁鲁檀”等
意译:不使用
说明:
“苏丹”一词本意为“权力”,派生自动词سلط(意为“有口才”)
苏丹在古代多为非阿拉伯民族出身的统治者使用,用以表示世俗的君主。
首次使用这一头衔的是公元10世纪阿富汗伽色尼王朝的君主马哈茂德·伽色纳维(محمود الغزنوي)
后来,该头衔先后被塞尔柱帝国(الدولة السلجوقية 塞尔柱突厥人建立)、埃及艾尤布王朝(الدولة الأيوبية 库尔德人建立)、埃及马木路克王朝(الدولة المملوكية 高加索等地籍贯的奴隶建立)、奥斯曼帝国(الدولة العثمانية 土耳其人建立)等政权用来称呼国家元首。
目前,阿曼和文莱的国家元首还在使用该头衔。
对应国名:سلطنة(sultanate)
意译:苏丹国
举例:
سلطنة مالاكا(马六甲苏丹国1402~1511)
سلطنة عمان(阿曼苏丹国)
4、ملك(复数ملوك)
音译:不使用
意译:国王(King)
说明:
该词派生自动词ملك(意为“占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