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马里国家概况(5)[阿拉伯语论文]

资料分类免费阿拉伯语论文 责任编辑:艾米尔更新时间:2017-06-17
提示:本资料为网络收集免费论文,存在不完整性。建议下载本站其它完整的收费论文。使用可通过查重系统的论文,才是您毕业的保障。

  【外国援助】外援主要来自西方国家和国际金融组织,大约有150家机构向索提供人道主义援助。2002年,挪威是索最大的双边援助国。2017年索过渡联邦政府成立后,得到包括中国在内的一些国家援助。美国是索最大援助国。

  【人民生活】由于内战不断,索治安情况恶化,物价飞涨,生活必需品短缺,居民生活没有保障。医疗保健水平为非洲国家中最低。2000年,首都摩加迪沙仅有一所公立医院和62家私人诊所,缺医少药情况严重,仅有不到三分之一的人口享有医疗服务,75%以上人口无安全饮水。据联合国发展计划署估计,2004年索人均寿命为47岁。每天收入不足一美元的极度贫困人口占人口总数的43%。47%有劳动能力人口失业。

  【难民】2001年,随着索马里局势相对缓和,在国际社会帮助下,滞留在埃塞俄比亚、厄立特里亚、肯尼亚等周边国家的部分索难民先后自愿返索。截至2001年6月,已有约19万人从埃塞难民营中自愿遣返。据美国难民委员会报告,截至2001年9月,索在国外的难民总数约45万,主要分布在埃塞俄比亚、肯尼亚等国。2017年底,索国内爆发激战以来,又有大量难民涌向周边国家。

  【军事】1990年,索总兵力约为64500人。1991年西亚德政权被推翻后长期没有统一的国家军队,各派别和部族拥有自己的武装力量。2017年1月,索过渡联邦政府成立后建立了统一的政府军,目前正在培训和完善建制中。索西北索马里兰地方政权另有部队约7000人。

  【教育】教育事业落后。70年代初,西亚德政府重视发展教育事业,开展扫盲运动,使识字率从独立前的2%提高到60%。1991年内战以来,学校几乎全部关闭,文盲率剧增,达76%。近年来,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及其它一些非政府组织帮助下,许多地区开始重建小学。1998年9月,阿瓦多地区的阿茂德大学建成,成为索1991年以来开学的首家大学。索马里兰“首都”哈尔格萨也有一所大学。2004年,全国成人识字率为19%。

  【新闻出版】目前,索新闻媒体以地方性为主。主要报刊有:《民族报》,1991年创刊,摩加迪沙日报,索马里文,系索目前发行量最大的报纸,总部在伦敦;《知情者》、《当代报》,摩加迪沙日报,索文;《共和国人》,索马里兰日报,索文和英文;《小骆驼》,索马里兰日报,阿拉伯语论文网站,索文;《探究》、《快乐》、《东部之光》,邦特兰日报,索文。

  主要广播电台:“摩加迪沙广播电台”,2001年8月成立;“非洲之角电台”,独立的调频台,兼转播英国广播企业索马里语节目;“哈尔格萨电台”,索马里兰政府电台;“加尔卡尤电台”,邦特兰政府电台;“人民之声”,总部在摩加迪沙,亲艾迪德电台;“索马里和平之声”,亲阿托电台。

  较大的电视台有:“索马里电视网”,由索海内外商人共同兴办,2000年3月开播,有22个频道;“非洲之角电视台”,1999年建立,系索内战以来由索马里人创办的第一家私人电视台,播放两套索马里语节目,转播美国有线新闻网以及体育节目。

  【对外关系】奉行各国平等、尊重各国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干涉内政、加强睦邻友好的外交政策。

  【同中国的关系】中、索于1960年12月14日建交。1990年底,索马里内战爆发,中国驻索使馆、医疗队和工程技术人员于1991年1月被迫撤离,迄未返回。

  近年来,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在联合国安理会积极参与讨论索问题,推动索和平进程,并曾于2003-2017年担任联合国安理会索问题协调员。中国驻索邻国使馆和常驻联合国代表团与索各派保持友好接触。自1992年起,中国政府和红十字会每年均向索灾民捐赠一定数额的药品和一般物资。2004年6月28日,中国政府通过伊加特索和平进程委员会向索和会提供一定数目援助。印度洋海啸波及索后,中国政府、中国红十字会和中华慈善总会向索分别提供了现汇及物资援助。

  2017年11月,索过渡政府总统优素福来华出席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胡锦涛主席会见。

  索过渡政府成立后高度重视对华关系,多次重申一个中国立场,愿进一步加强与中国政府的联系。

  索马里驻华大使:穆罕默德·艾哈迈德·阿威尔(Mohamed Ahmed Awil)。馆址:北京市三里屯路2号。电话:65321651。

免费论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