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瑶族何时开始迁入越南,史无明载,学术争讼久悬未结。本文通过对《周玄柜信歌》的破读,并与历史文献相互佐证,得出结论:明朝建文四年(1402年),广西泗城府(今广西凌云县)周玄柜与60户瑶族迁入越南宣光省锡影地区居住,是瑶族向越南迁徒的最早且规模较大的批次。 外语论文网 www.waiyulw.com 【关键词】明朝;安南;瑶族;迁徙 【中图分类号】C9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54X(2017)01-0095-008 瑶族是一个国际性的民族,迁徙游耕是瑶族文化特点之一。现今越南瑶族有48万人,分布地域较广,主要分布在沿越中、越老边界一直延伸到北部沿海的一些省份。越南瑶族是明代以来从中国两广和贵州、云南迁入,大多数是从陆地边境迁入,少数是乘船过海进入越南的。瑶族迁徙有这样的习惯,先头搬迁到某地的人,在新居之地感到环境适合生存发展,便写信托人带回给原居住地的亲友,内容主要是诉说迁徙过程中的路线、见闻和经历,告诉亲人自己的迁徙去向及生活情况,让他们按信中的路线搬迁来相聚共居,因这种书信多用七言民歌体来书写,故称“信歌”。 “信歌”是瑶族(主要是山子瑶)独特的文化现象,是封建时代瑶族迁徙游耕、交通信息不便的文化反映。山子瑶是瑶族的一个支系,主要生活在中国的云南、广西及越南、老挝等国。现今中国境内的山子瑶约20万人。有人称之为“过山瑶”,也有称为“蓝靛瑶”。他们自称为“金门”、“山子”。 “信歌”是瑶族珍贵的民族文献,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展瑶族社会历史调查时,瑶族“信歌”就列为收集的内容。延至20世纪80年代,经多位学者深入桂滇瑶寨收集,共收集到信歌40首,收入《广西瑶族社会历史调查》第七册,1986年由广西民族出版社出版,《周玄柜信歌》便是其中之一。此信歌是瑶族学者盘善荣、邓文通、邓朝东等三人于1982年11月11日在广西凌云县逻楼公社新烂村收得。全文700句,每句七言,共4900字。如此巨作,在中国古诗史上也是无与伦比的“宏章巨词”。 然而,此诗文字虽很长,但写作水平并不高,不押韵,没有多少诗味,而且错别字甚多,言辞隐晦,有不少地方还是用汉语记瑶音,难以解读。就整篇而言,尽管记叙内容丰富,但是语言贫乏,结构松散,废话连篇,东拉西扯,不得要领。如对于此次迁移的路途、时间、地点,以及收信人是谁,写此信的目的等问题,作者概无明言,给读者留下很大的疑团,作用了人们对此信价值的认定。因此,长期以来,人们对它的史料价值和意义,不甚了解。 一、《周玄柜信歌》内容年代之考证 周玄柜在其“信歌”中并没有写明此信写作的具体年代,只提到庚辰、辛巳、壬午、癸未、甲申、乙酉、丙戌、丁亥、己丑、甲午、丙中等十几个天干地支的纪年。然而,“六十甲子轮流转”,没有确定的年代,这些纪年无法帮助我们“对号入座”,无法为我们找到历史的正确年代,这是人们对《周玄柜信歌》价值失察的主要原因。那么,如何破译这个历史谜团呢? 首先,找准重要历史事件作为突破点。人们对历史知识的认知,往往是从时间、地点、人物着手,进而讨论事件的过程、结果及其意义。时间、地点与人物成为人们认识历史的三要素。这三者又是互相联系、互相作用的,在一定的条件下,他们可以互相推导。此信没有年代,我们可以从人物和历史事件人手,再结合《中国历史年代表》,对照明朝的天干地支的纪年,就可以准确推导此信的内容及其写作的大概时间。 其次,要找到《周玄柜信歌》内容的年代,首先必须对明朝与安南关系史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历史上,中国与越南一向有着密切的联系。越南古称安南,也称交州、交趾,自汉唐以来一直是中国的属地。五代后晋时,交趾唐林州人吴权自立为王,这是安南独立的滥觞。元末战乱时,安南趁机从中国版图脱离。洪武年间,安南成为明朝的属国,处于半独立状态。明朝永乐年间,安南陈氏政权发生陈氏与胡氏的内讧,胡一元、胡汉苍篡位。明廷支持陈天平,攻打胡氏父子,引发了明朝与安南之间绵延长达30年的战争。 永乐四年(1406年)1月,明朝派张辅首次出征安南,明军出师仅一年,就大获全胜,消灭了胡氏政权。6月1日,明成祖诏告天下,改安南为交趾布政使司,设置17府,分设官吏,正式把安南变成了明朝的一个行政区。张辅班师回京。明军走后仅两个月,即八月,安南就反叛,简定帝拥立所谓陈氏后人陈季扩为“大越皇帝”,改元“重光”。永乐七年(1409年)2月,明廷再度启用张辅督师,领兵20万,协同沐晟第二次出征安南。陈季扩臣服求封,明成祖授陈季扩为交趾布政使。陈季扩的本意是求封为安南国王而不是布政使,因此这个封赏不能令他满意,遂继续兴兵作乱。公元1411年,明成祖命张辅第三次征安南,活捉陈季扩,全部平定安南。1416年,明成祖迁都北京,明朝的经营重点逐渐北移,交趾成为一个沉重的负担。 明朝占领安南后,经营不善,所用非人,吏治败坏,对安南人苛刻盘剥,激起安南人的反抗。豪绅黎利于1418年发动蓝山起义,自称平定王,号召安南人反明独立,展开了十年抗明战争。明宣德二年(1427年),黎利的军队在“支棱之战”打败明军,杀死明军统帅柳升,明朝与黎利议和。此时,明朝国力渐衰,明宣宗厌战,于是决计罢兵,命令明军八万余人撤离交州北返,罢交趾布政使司。明英宗正统二年(1437年),明朝正式册封黎利为安南国王,越南重获独立。这就是明朝与安南之间绵延30年的战争的概况。 在对明朝与越南关系背景有所了解之后,我们可以来讨论此诗的内容年代了。阅读全诗,我们可以拿如下几个重要历史事件和人物来讨论。 周玄柜说“国乱反朝造此章,散谕九州众亲读”,其意说此信是安南国动乱兴兵反抗明朝时所写的。这是周玄柜给读者留下的写作背景。那么,有什么战乱呢? 1 “听闻保乐翁云乱,翁云保乐反朝廷。”全诗多处提到“保乐”这个地名。保乐,即今越南高平省保乐县,与中国广西那坡县相邻。同时,信歌还提到翁度、翁交和“翁云”等人物。特别是翁云,涉用最多。例如,“保乐妖兵再追来,到处人家搜烧完”,“家资败了为翁云,是为翁云占国里”,“官晓管人四方飞,官晓便是翁云飞”。这些人物完全是杜撰么?不是。在越南历史上,曾有一个被越南历史学家公认的短暂王朝--后陈朝(1407—1413年),这是由简定帝和陈季扩等陈朝后裔建立的抗明政权。据越南人潘佩珠著述的《后陈逸史》记述:简定帝和陈季扩建立的反吴(明)政权之后,豪杰群起响应。当时,翁识聚集翁岗、翁坚、翁扩等49人结盟起兵反吴(明)复国。翁云本来是一个冶工,被翁炽俘掳后,加入翁炽的反明队伍,曾是一个“管人”的官员。此书虽是小说,但潘佩珠在书中说得明白,他将从故老口中听来的故事应用到书中--“故氓遗老,乐向予谈数百年前事。盖从土字野史传来者,予今述之”,所记看来有一定的史实。翁真、翁炽、翁扩历史上确有其人,翁真原名阮景真,翁炽原名阮炽,翁扩就是陈季扩。由此看来,越南历史上也许确有翁云其人,他的军队曾占据越北地区,为安南复国作出很大贡献。他在保乐反明也应属实事,并非完全是“小说家言”。 2 “动(听)到朝廷徒跤(徒,徙也。跤,是‘交趾’的合字--引者注)上,成千成万上来惊。赖得朝廷争得稳,杀得妖皇见太平。去拿(来)无赢自败退,到处人人心里慌。”这“朝廷”应指明朝。这“妖皇”显然指后陈朝简定。1408年(戊子年)明军来攻打安南,明军出师顺利,一举打败安南的军队,杀败后陈简定帝的军队,安南求和,明军退出安南。但是,明军刚退走,安南的军队又反明,社会动乱,人心惊慌。 3 “运到二年甲午岁,二月朝廷再退回。保乐妖兵再追来,到处人家搜烧完。” “二月朝廷再退回来……自古朝廷死不尽,一朝天子一朝臣,三月朝廷跤便上。” 其意是说,甲午年二月,明军从越南打仗胜利后搬师回朝,三月明廷在交趾设置行政机构,以管辖其地,旧的统治机构覆灭,新的统治机构在交趾建立了。《明实录·太宗实录》记,张辅首次成功征服越南,灭胡朝。永乐十三年(1413年)农历二月回明朝京师,同年农历四月明成祖再命他“佩征夷将军印,充总兵官镇交趾”。周玄柜所言的时间、史事,与官书记录大抵相同,仅有一点异同:官书记载明军撤军是永乐十三年(1413年)癸巳年,周玄柜记载的是第二年甲午(1414年),相差一年。这时间年月差误不大,是官方所记时间与民间所记时间的异同。这是由于居住在乡下山里的瑶民信息不灵所造成的小误差,它不作用我们对事件的认定。 4 “算论甲午那年春,十月初一兵再上,朝廷再上到安边。百队连兵上不尽,上到安边十万岭。四处岭头如花影,日月阵军枪动天,岗道江边打几日,每日得头回纳宫。也是平平两边死,千河血流转成堆。妖兵不得自返退,朝兵跟后到天州。转到妖州翁云殿,翁云府里败完成。” 周玄柜生活在明朝军队与安南军队战斗正酣的越南土地上,信歌又是让众人传阅的公开信,越南语毕业论文,为防直言贾祸,减少麻烦的发生,他对交战的双边人事,概用隐语来表示。这“日月”、“阵军”是隐语。“日月”是“明”,指明军;这“阵军”,则是后陈的军队。这两支军队在“甲午(1414年)春到十月开战”。岗道江,即爱子江。 《明史·张辅传》记,明永乐“十一年冬,辅与沐晟会顺州,战爱子江……贼大败。擒其帅五十六人。追至爱母江,尽降其众……遂缚季扩及其孥送京师,贼平。”此役,明军直捣翁云府,活提重光帝陈季扩,安南全部平定。“信歌”所记的时间与历史时间稍有出人,一个说是冬天,一个说是春天,但差别不大,也不作用我们对历史事件的认定。 5 “丙申(1416年)其年不安乐,徙跤重税两头收。日月出差来点户(意为明廷派官差来清点民户),每日若天开票看,看票不是空得看,若钱分给合得开。开票使若钱行礼,若酒共(供)鸡给那(他)吃。八(明)差也下跤差上(意为:明朝官差刚走人,交趾安南的官差又上来),每日当差不了时,何当头人受苦过,日日家中不断客……百姓钱财合大家,千般道理别闲使。不能(让)外朝清理官(明朝的官差),四两悲图打八两。不度(想不到)才熊在此难,朝里山人同一样。” 永乐五年(1407年),明成祖废安南国,改安南为“交趾布政使司”,把安南变为明朝的一个行政区。这个行政区要正常运转和维持下去,就要向当地的老百姓征收“皇粮国税”。但是,安南人并不臣服,明军刚撤走,后陈的简定帝即起兵反叛,立陈季扩为“大越皇帝”。这个政权从一开始就与明廷处于对立状态,它要存在下去,也要向老百姓征收赋税。其后,安南人黎利起兵继续反明,情形也是如此。因此,周玄柜等瑶民进入安南处于两个官府统辖,缴纳两份赋税的沉重压迫的处境下,“国分两皇不得安”。这样的双重赋税局面,一直延续到明宣宗年间明军撤出安南,让安南复国之后才结束。自此之后,中国朝廷再也没有在越南编户齐民,征收赋税的历史了。 周玄柜说,明廷在安南派官清点民户,征收赋税,有无依据呢?有。《明史》卷154《黄福传》记,黄福当时任交趾布政使司,是明朝在交趾的最高行政官员,他曾上奏朝廷“‘交趾赋税繁重不一,请酌定,务从轻省’……皆报可。于是编氓籍,定赋税……”具体情况如何,官书未能记载。周玄柜的“信歌”中说得很明白:明朝官差在交趾清点民户,征收赋税时还想方设法敛财,中饱私囊。当时各户交多少收赋,并不公开。民户要知道自己所交的数额与别人有何差别,还得给官差交钱才让看明白。官差来收赋税,老百姓还得杀鸡设酒席招待,否则加税。这样的官差,刚送走一批,又有一批上来催要,“每日当差不了时,日日家中不断客”,真的把老百姓坑苦了。周玄柜说“不度才熊在此难,朝里山人同一样。”--想不到我们迁徙到安南大地,受到的压迫和剥削与广西老家的瑶人同一样。 在此,周玄柜对明朝官差苛刻勒索盘剥的指责,有无历史依据呢?有。《明实录·太宗实录》卷115记载,永乐九年(1411年)夏四月,交趾左参政刘本,向朝廷奏日:“交趾僻居海隅,其民初附,未知朝廷礼教,冀宽以抚之,若骤拘,法度加以繁役,未有不激变者。……如将一切不急之务,姑皆停止,仍降恩旨,安抚人心,庶几蛮民绝贼之念。”这话等于承认明廷官员在交趾骤拘罪人,繁役不断,急功近利,盘剥百姓,是交趾人民不断起来反抗的直接原因。 《明史·外国传二·安南》说得更明白:永乐十一年(1413年)“中官马骐以采办至,大索境内珍宝,人情骚动,桀黠者鼓煽之,大军甫还,即并起为乱。” 从周玄柜信中,我们可知,当时明朝官差是采用勒索鸡肉酒食和成倍增加赋税等手段来压迫民众,这是激发安南反抗的重要原因。从官史和民间材料的互证中,我们对这段历史的认识深化了。 二、《周玄柜信歌》的内容梗概 周玄柜与大多数“过山瑶”一样,托言自己祖先来自河南汝南(“太祖汝南是百姓”),是盘王的子孙(“寻根盘皇山里人”),经浙江临安府辗转到广西(“托生桃李临安生”。“桃李”,是“我们瑶民”之意。临安府,今杭州市)。来到广西后,住泗城府--“住在天朝泗城地”,(宋置泗城州,明设泗城府,故治在今广西凌云县治)。周玄柜的父亲叫周经绵。信歌说“显父乾天是周姓”,“溅小(我)便是经绵子”)。其母叫李们花(“妣母坤地李们花”)。周玄柜共有兄妹四人,三男一女(“溅人生来三兄弟”,“提名玄柜是愚枝”,“母有四枝共孝儿”)。周玄柜在孩儿时,正是明朝洪武后期,在广西泗城府居住,当时生活好,社会治安秩序也安定,惹官司纠纷少,所以孩儿时代的周玄柜是平安快乐的。信歌说“住在天朝泗城地,父母思全曾(不)晓忧,如是天生听天养,万事官司不动身,还若天朝好作乐,少时作乐任安闲”。然而,到了庚辰(1400年)、辛巳(1401年)、壬午(1402年)三年,泗城府天荒地旱,草木枯死,不能耕种,饿死人民。信歌写道:“叹苦庚辰辛巳岁,壬午巳年三岁悉。天旱三年不丰收,岭头茅草自枯了。卯时日照无云雾,晒到午时泥土干。高田畲地不得种,斩杀广西国内人。” 对这场自然灾害,广西田林县(与凌云县相邻)瑶族也有同样记叙。《广西瑶族社会历史调查》记,在明朝洪武年间的“寅、卯二年天下大旱灾”。关于这两年的灾情,瑶族师公所用的经书有如下描述:“寅卯二年天下旱,深山竹木尽焦枯,到处官仓无粒米,到处学堂无卷书。到处深坑无水踏,到处深塘无细鱼,焦木将来吹出火,水底青苔吹出烟。”“天下大旱三年,官仓无粮,百姓无米,人民慌乱,树木出烟,格木(一种矮小坚硬树木--引者注)出火,瑶胞子孙,浮游过海”。 这“寅、卯二年”,即是明朝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戊寅)和建文元年(1399年,己卯),与周玄柜所记灾害发生的年岁相近,这说明周玄柜所叙并非诬谎。 旱灾刚过,泗城府又发生地震。信歌说“辛巳(1401年)那年天地动,五月初九卯时惊,百姓人民慌心碎,不知前面转成何,四处青山斩了尽,无处安生各自飞。”这场地震,不但瑶民受苦,就连当地的土著人和山上的禽兽也受苦了,四处逃散。可以说,天旱地震,种粮无收,生活困难和无地可种是周玄柜等人举家迁移的主要原因。 那么,他们将向何处迁移谋生呢?正在此时,有人传话来:安南有好山好水和广阔的山地有待开垦,官府租税轻且少,河里有鱼可捕捉。信歌说“得闻人传逆语到,话是小朝(安南)山水良。安南有山百五地,荣华地里好存亲,皇税轻轻招百姓,龙鱼春水好连流”。这一切,让苦难中的周玄柜一家人和村民欢欣鼓舞,心驰神往,大家互相招呼,凑集钱物,准备迁居。信歌说“得闻此言心欢喜,乡老思良(思量)人听人。若苦有钱齐一意,行过路头人招人”。全村60户人,“齐齐游游人安南”。 他们离开广西的具体时间是明朝建文四年(1402年)五月初一。信歌说“壬午(1402年)那年冬春尾,五月初一出门飞。搬引妻儿出门去,抛了广西转而前”。他们是从广西进入越南,具体路线我们推测是由凌云至百色,再由广西的那坡县或靖西县进入越南境内。 进入越南后,他们来到宣光省。信歌说“转到安南宣光地,眼看青山满九州。铺过岭头醉了眼,逍遥好地任连流。”宣光省是越南东北的一个省,,在中越边界附近,是越南北部的重镇,水陆交通枢纽。这里满眼青山,土地辽阔,可见瑶民在此居住是有选择性的。 具体说,他们住在宣光省名叫“锡影”的地方。此地不仅山多地广,官府人员不来嵇查,法不严责,就连男女奸情也宽容。信歌说“叹善安南本是好,桃李(我们)忐忑不到官。奸情条事轻如纸,能比滩头鱼赶春,义重如山如江水,六十平头思沾思。山水注来连流路,不查锡影自沾思。”于是,60户人就在“锡影”安居下来。 第二年,他们就开耕生产,粮食获得丰收,过上丰衣足食的生活。信歌说“癸未(1403年)那年春种,甲申乙酉三年丰,父母种春养男女,从今不怕受寒饥。”但是,好日子刚开头,周玄柜的母亲李们花便因病撒手而去,留下四个三至五岁的孩子和丈夫。信歌说“不知黄泉驾步到,推冬坤母抛浮春。抛去孝儿无期望,倚靠孤寒四五枝。一半三年半五岁,痛了乾天(父亲)日夜哀。”在此,我们以周玄柜四五岁来推断,他出生年应是1398年或1399年(洪武三十一年,或建文元年),即他三四岁时随父母和村民进入越南居住。 不久,周父续弦,为四个孩子娶来一个继母照看。信歌说“继母来管你兄弟,日夜看儿免挂心”。于是,周家又有了生气,风调雨顺,连续5年丰收,全家过上充实幸福安泰的生活。信歌说“甲申(1404年)乙酉(1405年)年上好,丙戌(1406年)丁亥(1407年)好春丰。丰岁五年人安泰,生财发财十路通。”与周玄柜一道迁来的60余户人家,也有了好生活,大家一起过着富庶平安的生活,人丁兴旺,一个村寨就像一条街,生意兴隆,商品物件丰富齐全,村民欢歌笑语。信歌说“六十户家共一巷,看上比能个街门。丝线缎绸绫罗布,米浆白盐件件齐。男女安心生耍乐,出门招手叫歌声。” ’ 然而,好景才过几年,周父重病,用去不少银钱来求神打卦,皆不奏效,一命归天,撇下三个儿子和一个继母。信歌说“已丑(1409年)其年乾天(父)病,求仙打卦不能天,烧香拜求不安稳,越语论文,金银买命不回愿,抛丢继娘共寒子。” 俗语说“福无双至,祸不单行”,对周玄柜一家人而言就是如此。就在周父去世的那年六月,锡影地区发生鼠灾。信歌说“老鼠生满深山里,咬害禾秧四处枯。六月咬秧至九月,到处乡人泪水流。” 鼠灾刚过,虫灾又至--信歌说“壬辰(1412年)那年蚂蝗乱”,“飞过天堂遮了云,遮过日头不见光,飞翳惊动胜雷声”。这次蝗虫灾吃尽了瑶民的庄稼,给瑶民带来很大的损失。 天灾刚去,人祸又来。在鼠灾、蝗灾之后,紧接着人祸来了。在天灾之时,交趾官府对“锡景”的瑶民不但不相救,还派一拨又一拨官差进人瑶寨,清点人数,实行编户齐民,征缴赋税钱粮,摊派劳役,征瑶民去给官府种果、挖路。信歌说“交(趾)差点家寻州县,点寻深山山子人。乃取银钱合开粟,枷扰深山使用银。一差点了二差到,艮(银)钱使了到金钗,银钱金钗使用尽,三求种果寻州门,种寻街六大路转,连累山人(瑶族)苦种给,也若种果也挖路。” 苛政还未了,更大的灾祸又降临了--安南政权反抗明朝统治的战火点燃了。信歌说“壬辰(1412年)六月听心惊,听闻保乐翁云乱,翁云保乐反朝廷。” 这次“翁云之乱”对这60户瑶民来说,是一件大事,所以信歌记叙较为具体,事情经过大致如下: 1412年(壬辰年)6月,正当庄稼半熟之际,翁云进兵保乐,瑶民听闻后直发愁(“一发不曾逢丰熟,国乱刀兵心里愁。”)这群军兵四处杀人放火,逼得瑶民一部分人向海边逃走,一部分人转入深山。 “翁云之乱”,军兵杀人,从七月一直延续到八月。瑶民为生命和出路担惊受怕,愁得酒茶不思,肉味不香。信歌说“桃李满村齐含泪……思良(思量)无路返天朝。闲有酒浆不思饭,肉味芳香吃不甜”。 在甲午的前一年,即癸未年(1413年),周玄柜结婚,此时的周玄柜已十五六岁了。瑶族早婚,这个年纪结婚是常见的。结婚请酒席本是人生的喜庆大事,但由于兵荒马乱,匪盗横行,送嫁迎亲的队伍,走到半路,碰上兵匪,不但银练金钗被抢,连衣裤都被剥光,只得用芭蕉叶遮体逃回,受尽了侮辱。信歌说“半又婚到行路上,逢若贼兵夺取银,贼灼银练金钗了,思(撕)解衫衣灼想停……半路退回衫无衣,半灼蕉叶来包体。” 1414年2月,明军撤出安南。安南人乘明军撤出之机,又举兵反明,到处杀人放火。这次后陈军兵的来到,又是一番抢掠“满仓黄金若(他)烧尽,猪儿鸡鸭尽完成。”瑶民“含泪空哭天罗地”,他们感觉在当地再也住不下去了,于是,这群瑶民便迁移到一个叫“安良”的地方居住,在此处瑶民稍得安乐,官府不来勒索。信歌说“赖得安良住安乐,哄取人银不到官”。信歌多次提到“安良”,如“沾(暂)赖安良乱住阳”。此“安良”在何处?《明实录·太宗实录》卷68记载:明朝灭了安南国后,设交趾布政使司,分设官吏,改置17府,当时设交州府“安良县”。 可是,在安良县才住满年,又听说安南军兵将至。此时,这群瑶民才感到迁入安南是一个错误的选择,“慢(悔)念前生错脚步”,但是他们想回到明朝来也不可能了,“国敌反朝无路门,无路通流含泪住”,只得含泪在安南艰苦地生活下去,“每岭深山赵(照)营住,如同一世不生天。”然而,他们对祖国的思念之情并未减少,“千般万念天朝地,闲若几多是不愁”。在天朝里没有兵匪之灾,社会安定,无忧无虑。 “运到哪年羊儿管,朝兵退落安人民。安得人民在四季,两齐放意起春风。”在周玄柜看来,明军进入安南是造成明朝与安南之间战争绵延的主要原因,只有明军撤军才能实现社会和平,两国人民才得安稳生活。 婚后不久,周玄柜妻子连同刚满周岁的儿子在战乱中死了。信歌说“捉剃(娣者,妻也)侄妹能斩蕉,一半灼妗曾满岁”,“堂里老妻也死了”,“夫妻义重也分离,人生似鸟同林宿,大寒(限)来时各自飞。”周玄柜做了10年的鳏夫。信歌说“人生一世三秋正,个生(独身)寒苦十冬秋”,“十稔(年)千思在月夜”。 由此,我们可以断定,此信歌是周玄柜25、26岁时的著作,写作的时间大约在1424、1425年。 这就是周玄柜迁徙安南后对泗城府家乡瑶族兄弟姐妹的情况汇报。他希望这封信歌“送达三天通四处,放落洞庭四海知,送过田州泗城地,渝满广西省里知。”同时他希望此信歌起到“征婚广告”的影响,通过对苦难经历的自述,引得女性的同情怜爱,为他征友续弦。这是他创作此“宏章巨词”的精神动力,也是此信没有明确收信人的原因所在。 三、《周玄柜信歌》的特点和价值 如前所言,瑶族“信歌”共40首,其中有关越南的信歌有:《一本交趾信批笔》、《书旨交趾行土》、《跤信歌》、《交趾曲》、《交趾歌信》、《交趾歌》、《交趾信》、《交趾曲》、《冯朝易家信》和《周玄柜信歌》,共10首。与之相比,《周玄柜信歌》具有三个特点: 其一,它具体叙述了瑶族在越南的苦难生活情形。其他信歌也有诉苦的成份,但内容大多数谈论迁入越南的好处和幸福生活,他们写下的迁徙过程中的地名标志,都是在招呼人们前去相聚,共同迈向美好的明天。然而,此信不同,它从头到尾都向人们大诉其苦,深悔误入越南,歌颂“天朝”的平安稳定生活,内容具体细致。这是此信与其他信歌内容不同之处。 其二,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明朝与安南关系的重大变化。其他信歌多谈论迁到越南的生活状况,涉及到越南政治局面和社会状况的不多。而此信不同,周玄柜生活在越南历史上由安南国一亡国一再复国的重大变换时期。从明朝来说,则是明朝势力在安南由盛到衰,由胜到败的转变。周玄柜通过自己的双眼观察,记录了处于变化中的明朝与安南关系,记录了安南社会情况和人民生活状况。潘佩珠在《后陈逸史》最后一节中感慨说:“独惜今我国史于重光帝事,所载甚略。当时同义诸人,仅阮景真即翁真,阮炽即翁炽与邓悉、邓容二父子,其它皆湮没无闻。”这篇“信歌”的发现,给世人了解那段历史提供难得的材料。 其三,它为我们了解瑶族向越南的迁徙提供了典型实例。对于瑶族何时向越南迁移,中越学者曾对此作过研究:据奉恒高主编的《瑶族通史》介绍,越南学者陈国旺、闭日等认为在宋、元时期;广西民族大学范宏贵教授则认为在明朝永乐四年(1406年),根据是:他于1981年7月在广西荔浦县兴坪公社八鲁大队邓永乐家中搜集到的盘瑶“邓氏家谱”记载:“前朝永乐年间,安南外国鬼子大反时,兵省远调不及。本省各宪(县)速查瑶山,久聆瑶民果敢尽忠,邻省近省近府耕山,瑶民调之征剿,如省府州县各山坐山过山瑶民必多广众。时值永乐四年,吾太祖奉调,大宪(县)给谕下札,委太祖统带瑶丁会同营协兵征剿,而安南鬼子贼匪大敢死之多矣。各宪(县)各营均称瑶民得力,尽以兵银重赏。因此前在之山场窄小人众,安栖不下,访择各山分居。”但是,这条材料仅说明邓氏从军征讨安南,却没有论及邓氏瑶族是否在安南留下居住,最关键问题族谱省略不谈,况且“邓氏家谱”的真实性也没有得到证实。所以,《瑶族通史》认为,以上各家之说“仅属推测”。此书认为“瑶族自发向海外迁徙,约起于明中叶,明末清初加快了速度”,但是,文中也未能列出任何一条史料来证明自己的立论,在我们看来,这同样是“仅属推测”。 我们所要指出的是,范教授所说明朝永乐四年瑶族开始向越南迁徙,这个结论大抵是正确的,与我们对《周玄柜信歌》考证结论相近。《明史·外国传二·安南》记载:明永乐七年,简定、邓悉、阮帅等谋乱,“定乃僭大号,纪元兴庆,国日大越。(明成祖得)败书闻,益发南畿、浙江、江西、福建、湖广、广东、广西军四万七千人,从英国公张辅征之。”这里,有从广西征兵赴安南作战的记载,所以荔浦邓氏从军出征是有可能的。只是《周玄柜信歌》比《邓氏族谱》更具有公开l生和可信性,它所记录的瑶族向越南迁徙,事件更清楚,人数也较多(60户)。退一步而言,即使《邓氏族谱》所记属实,荔浦瑶族邓氏迁入越南是在明朝永乐四年(1406年),也比周玄柜等人于明朝建文四年(1402年)人越晚了4年。周玄柜等人的迁徙,比人们常引用的后黎时代(16世纪)瑶族首领盘得务率300名瑶人,坐7只大船从广东经海南到越南下龙湾居住的历史,更是早了一二百年。 如前所言,周玄柜此信歌是“国乱反朝造此章”,即在安南反抗明朝的年代里写下的。从我们所述的“明与安南关系”以及“信歌”所述的情形看,这场战争具有长期性、反复性和残酷性的特点。我们将这场战争的特点放到其后的明朝、清朝与安南(越南)关系中来考察,是找不到这样的战争场面的。此后两国的关系基本是和平的宗藩关系,双方虽然有过摩擦,但大部分时间相安无事,再没有发生大战。清高宗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十月,清军万余人在孙士毅的率领下,占领了升龙(今越南河内市),但后来越南西山朝皇帝阮惠率军反击,清军大败退回。这场“清越战争”是清朝与安南最大的战争,但前后不过半年,不具有长期性、反复性的特点。由于这场战争发生在己酉年,因而又被称为“己酉战争”,与周玄柜所说这场战争发生在甲午、丙申等年,时间完全不相符。至于1883年爆发的“中法战争”,虽也在中越边境开战,但战争的对象、目的和进程,与“信歌”所述完全不同。我们用“排除法”也可以反证《周玄柜信歌》只能写于明朝与安南战争时期。 那么,此信歌是否为后人“托古伪作”呢?一般说来,作伪总有其目的性和功利性。此信歌不写明迁徙路途、时间、地点和收信人,不是炫耀迁到越南后的幸福生活,而是向家乡的众乡亲“诉苦”,大倒苦水,后悔误人越南。再说,如是后人伪作,也应是文章高手来作才不易识破,但此文的行文水平实在难以恭维,文中又多用隐语或民族语言,难以读懂,看不出作伪的功利性和目的性。其中在越南生活的一些细节,不是本人的真实经历是难以杜撰和伪造的。 总之,从我们的考证来看,“信歌”所记的历史事件与《明史》、《明实录》和瑶族文献的记载基本相符,地名相符,人物活动相符,我们进而可以推论此文是明代永乐年间周玄柜在越南生活的真实著作,周玄柜等60户是中国瑶族迁入越南最早的且规模较大的批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