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越“四好关系”扎实推进[越南语论文]

资料分类免费越南语论文 责任编辑:Nguyễn Thị更新时间:2017-06-17
提示:本资料为网络收集免费论文,存在不完整性。建议下载本站其它完整的收费论文。使用可通过查重系统的论文,才是您毕业的保障。

  中国越南唇齿相依,两国友谊源远流长。20世纪,在以毛泽东、胡志明为首的两国老一代领导人的精心培育下,中越两党两国之间曾建立了特殊深厚的革命情谊,共同谱写了“同志加兄弟”的友好诗篇。但20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在当时极其特殊、复杂的国际背景下,中越关系也一度处于紧张对立的不正常状态。1990年9月,越南阮文灵总书记、范文同顾问和杜梅部长会议主席内部访华,在成都同江泽民总书记、李鹏总理进行历史性会晤。双方领导人一致同意,本着“结束过去,开辟未来”的精神来开启中越关系的新篇章,打破了封冻长达10余年之久的两国关系的坚冰。1991年11月,新上任的越共中央总书记杜梅、部长会议主席武文杰正式访华,双方联合公报,正式宣布中越关系实现正常化,中越两党两国关系由此步人崭新的历史发展新阶段。正常化以来,中越关系多点开花,全面深化,不断朝着“好邻居、好伙伴、好朋友、好同志”的目标和方向扎实推进
外语论文网 www.waiyulw.com
  
  高层频繁互动:引领中越关系发展
  
  中越两党两国领导人每年都进行互访,随时就重大问题交换意见和看法,增进信任,协调立场。越共前任总书记杜梅、黎可漂和现任总书记农德孟,以及几任国家主席、政府总理等越南高层领导人都不止一次访问过中国,江泽民、胡锦涛等中国党和国家领导人也都先后对越南进行过正式友好访问。2017年5月30日,越共总书记农德孟再次访华。频繁的高层接触已经成为中越关系发展的一大特色和亮点。高层互动不仅及时为中越关系提供高屋建瓴的战略指导,不断注入新的活力,而且有力地带动了双方在各个领域的友好往来与互利合作深化发展。
  1999年2月,越共中央总书记黎可漂率团访华,中越最高领导人《联合声明》,共同确定了新世纪两国“长期稳定、面向未来、睦邻友好、全面合作”的关系框架,这一框架后来成了指导新世纪中越关系发展的“十六字方针”。在此精神指导下,中越两国于1999年底、2000年底先后签署了《陆地边界条约》、《北部湾划界协定》和《北部湾渔业合作协定》,圆满解决了陆地边界与北部湾划界问题,成为中越关系深化发展的两大标志性成果。
  进入21世纪以后,胡锦涛、农德孟等中越新一代领导人,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共同规划了未来两国关系的发展方向,不断丰富和拓展中越关系,越语论文范文,在“十六字方针”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四好关系”,把永做“好邻居、好伙伴、好朋友、好同志”作为新时期中越关系发展的大目标和大方向。2017年8月,农德孟选择中国作为其连任后的首访国家,以示越方对中越关系的高度重视。同年11月,胡锦涛也应邀对越南进行国事访问,成为“中越关系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在此访前,两国还成立了“中越双边合作指导委员会”,这是两国间规划、指导双边合作的最高机制。
  
  经济贸易合作:全面推进硕果累累
  
  关系正常化以来,中越两国在经济领域的交往与合作与日俱增。首先。中越双边贸易持续快速增长。1991年中越关系实现正常化,当年的双边贸易额只有3200多万美元,到2017年时攀升到99.5亿美元,15年增长了310倍。2017年两国贸易额再创新高,达到151.174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51.9%,提前两年并大大超额完成了两国政府总理达成的到2017年实现两国贸易额100亿美元的目标。
  其次,中国对越南投资稳步增长。1991年底中国在越南只有1个投资项目,投资金额为22万美元。到2017年底,中国在越投资项目已达352个,累计金额7.32亿美元。2017年12月越南加入WTO后,中国对越南投资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2017年中国对越直接投资项目为115个,协议金额4.6亿美元,在各国和地区对越直接投资中居第7位。截至2017年12月,中国对越南直接投资项目累计为536个,协议金额16.99亿美元,在各国和地区对越直接投资中居第12位。
  再次,越南成为中国在东南亚最大的工程承包市场。中国对越南开展承包工程业务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但发展迅速。2017年中国公司在越新签承包工程合同总额11.37亿美元,完成营业额2.75亿美元,分别是2000年的13倍和3倍,越南成为中国在东盟的第一大和海外第七大工程承包市场。截至2017年底,中国公司在越南累计签订承包劳务和设计咨询合同额达81.8亿美元,累计完成营业额34.5亿美元。
  此外,在经济全球化快速发展和东亚地区一体化一再提速的大背景下,中越也创造性地提出并致力于推动一些次区域合作倡议。如2004年5月越南首次提出了“两廊一圈”合作设想(“两廊”为“昆明一老街一河内一海防”和“南宁一谅山一河内一海防”经济走廊,“一圈”为“环北部湾经济圈”)和2017年7月中方提出的“泛北部湾经济合作”构想。两者同为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框架下的次区域合作,既有交叉也有重叠。前者是后者的起点、基点和重点。后者则是前者的拓展、延伸,可使前者更加充实、更富成效,与地区和国际接轨更加顺畅。“两廊一圈”与“泛北部湾经济合作”的实施,有利于充分发挥中越海陆相连的地缘优势,大幅提升中越双边经贸合作的层次与水平。
  
  边界领土争端:先易后难逐步解决
  
  中越边界领土问题,包括陆地边界、北部湾划界和南沙群岛及其附近海域的主权和海洋权益争议等三个方面,这既是极其复杂的历史遗留问题,也是十分敏感的现实问题,对两国关系的发展具有很大的潜在制约影响。中越关系正常化后,在双方领导人的高度重视和直接指导下.两国决定本着先易后难的准则,全面铺开边界领土问题谈判,谋求通过和平谈判协商的方式逐步解决边界领土争端问题,并取得了重大突破和进展。
  1、 妥善解决陆地边界问题。中越陆地边界线约长1350公里。20世纪70年代中期,两国曾进行过边界领土问题谈判,但未能达成任何协议。1991年中越关系正常化以后,两国开始就边界领土问题进行实质性谈判。1994年到1999年,中越联合工作组在河内和北京共进行了16轮陆地边界谈判,最终达成一致。1999年12月30日,两国在河内正式签署陆地边界条约。2001年7月6日,两国在北京举行了陆界条约批准书互换仪式,条约正式生效。同年12月27日,双方在广西东兴和越南广宁芒街接壤处树起了第一块新界碑,陆地边界的勘界立碑工作可望在2017年全部完成。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陆地边界将成为一条永久和平稳定、睦邻友好的纽带。
  2、 圆满解决北部湾划界问题。北部湾是中越两国共同拥有的“C形”半封闭海湾,在历史上两国从未对北部湾进行划分。中越就北部湾划界问题的最早一次谈判于1974年8月在北京举行。1991年中越关系正常化为北部湾划界问题的解决带来转机。从1992年到2000年的9年中,双方共举行了7轮政府级谈判、3次政府代表团团长

会晤、18轮联合工作组会谈及多轮的专家组会谈,平均每年举行5轮各种谈判或会谈。2000年12月,中越两国在北京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对于两国在北部湾领海、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的划界协定》和《中越北部湾渔业合作协定》。2004年4月,中越签署了《渔业合作协议》的补充议定书,同年6月,《划界协定》和《渔业合作协定》同时生效。对于北部湾湾口海域划界问题,目前双方也已进行多轮谈判,并签署了《北部湾油气合作框架协议》,两国海军还在北部湾进行了多次联合巡逻,共同维护北部湾地区的稳定秩序。
  3、 开展海上问题谈判。南沙群岛虽然主权属于中国,但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越南、菲律宾、文莱、马来西亚等国先后对南沙群岛的全部或部分岛礁提出主权要求,并非法占据了南沙群岛的部分岛礁。1990年中国正式提出“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主张,期望通过和平谈判、共同开发的方式,与涉及南海争端的这些国家解决问题。关系正常化以后,中国和越南逐步建立起海上问题谈判机制,旨在根据先易后难的准则,通过和平谈判逐步寻求双方均能接受的基本和长久的办法来妥善解决南沙领土争端问题。2002年中国与东盟签署《南海各方行为宣言》,为维护南海地区和平与稳定、促进在南海开展务实合作奠定了重要的政治基础。2004年11月,中、菲签署在双方争议地区共同勘探油气资源的协议。2017年3月,中、菲、越三家石油企业在马尼拉签署了《在南中国海协议区三方联合海洋地震工作协议》。这些既是对“搁置争议、共同开发”主张的有益实践,也是落实中国与东盟《南海各方行为宣言》的重要举措,有利于维护南海地区的局势稳定。然而,南沙争端是一个远比中越陆地边界与北部湾划界敏感、复杂和棘手的问题,解决起来难度十分巨大,需要各方更大的耐心、恒心和更高的政治智慧,并付出更长的时间。
  
  执政经验交流:深入务实取长补短
  
  中越山水相连、文化相通、理想相同、利益相关。两国都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以前都曾长期实行计划经济,如今都坚持“经济建设为中心”,致力于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希望通过改革开放来实现国家的工业化和现代化。两国改革都率先从农村的包产到户开始,然后再向城市推进。甚至两国改革所遇到的问题和面临的困难都有相似性。可以说,中越两国是在前无古人的背景下,探究一条适应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因此,两国在改革开放过程中所积累的经验和教训对双方都具有重要的参考和借鉴意义。
  近年来,中国共产党和越南共产党之间的交往日益频繁,形式更加多样,领域不断扩大,内容更加丰富。双方频繁互派考察团赴对方国家考察学习,举办各种形式的理论研究会,不断加强共产党执政下的治国理政经验交流,希望能够取长补短,降低改革成本,尽量不走弯路或少走弯路。通过党际交往渠道开展执政经验交流可谓务实深入,成效显著,成为新时期中越关系的新亮点。2003年以来,中越两党已经连续举办了3次高层次、大规模的理论研究会,就如何建设国家,实现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加强党的自身建设,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等双方共同关心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
  2003年10月,中越在北京举办了主题为“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首次两党理论研究会。两党就如何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不仅有助于深化各自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对促进两党两国人民之间的了解、友谊与合作也有积极影响。2004年2月,主题为“执政党的建设――中国的经验,越南的经验”理论研究会在河内隆重召开,这是中越两党联合举办的第二次高层理论研究会。双方直接切人如何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这一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全局和长治久安的根本问题,相互深入交流各自探究这一重要问题的理论认识和实践经验,共同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第三次中越两党理论研究会于2017年7月在中国贵阳市召开。双方围绕“社会主义建设中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主题进行深入研究,不仅相互分享了各自的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也展示了两党继续在建设社会主义的征程上进行的不懈探究和新的理论认识高度。
  随着两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进一步推进,中国共产党和越南共产党将继续认真落实两党领导人达成的重要共识,加大力度把中越两党之间的理论交流和研究不断推向深入,使其在促进各自党和国家建设、促进中越关系全面发展方面发挥更加积极的影响。
  
  中越关系前景:正视分歧历久弥坚
  
  中越关系曾经风雨,历久弥坚。实现正常化17年来,中越睦邻友好关系快速发展,硕果累累,完全符合两国的根本利益和发展战略需要,越语专业论文,也为两国和两国人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因此,睦邻友好已经深深扎根于中越两国人民心中,沿着“长期稳定、面向未来、睦邻友好、全面合作”的“十六字方针”,永做“好邻居、好伙伴、好朋友、好同志”是大势所趋,是中越关系发展的大目标、大方向,也是两党两国在处理涉及双边关系的任何问题都必须要顾及的最重要因素。
  不可否认,中越之间的确存在一些无法规避的历史与现实问题。但只要双方秉承“十六字方针”,坚持以“四好关系”大局为重,根据不同问题的不同特点,采取恰当的方式措施加以妥善解决,中越关系将会排除干扰,稳步推进。
  比如,关于复杂的悬而未决的南沙争端问题,中越双方遵循两国领导人达成的共识,坚持通过对话协商加以妥善处理,来维护南海稳定和中越关系的大局。中越双方还应与其他争议各方一道,努力落实《南海各方行为宣言》的后续行动,积极通过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方式来处理南海相关问题。又如,中越两国应妥善处理好各种现实问题,不断巩固两国关系的经济基础。一是要理顺两国经贸关系,从根本上改变中国对越贸易顺差过大的问题,确保双边贸易的可持续增长。二是要合理规划和稳步实施“两廊一圈”、“泛北部湾经济合作”构想,尽量避免重复建设与恶性竞争,积极推进中越大型项目合作的开展,努力培育经贸合作新的增长点,进一步提升双边经贸合作水平。此外,中越对两国间若干历史问题的看法存在较大分歧,双方必须正视分歧,并坚持从战略高度来认识和处理分歧,不让其作用到双方互信的增进,干扰中越关系的友好大局。
  
  (作者系中国现代国际关系探讨院东南亚及大洋洲探讨室副探讨员)
  
  (责任编辑:文博英)

免费论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