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执政党 社会管理理念 越南共产党 老挝人民革命党 古巴共产党 朝鲜劳动党
摘要4-6 ABSTRACT6-9 目录9-12 导论12-24 0.1 选题背景与探讨意义12-14 0.1.1 选题背景12-13 0.1.2 探讨意义13-14 0.2 国内外学者探讨近况14-20 0.2.1 国内学者探讨综述14-18 0.2.2 国外学者探讨综述18-20 0.2.3 当前探讨的不足之处20 0.3 本文的相关概念20-22 0.3.1 社会管理20-21 0.3.2 执政党21 0.3.3 理念21-22 0.4 逻辑结构与探讨措施22-24 0.4.1 逻辑结构22 0.4.2 探讨措施22-23 0.4.3 创新之处23-24 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于社会管理的思想24-42 1.1 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管理思想24-32 1.1.1 以唯物史观对社会管理的本质进行剖析24-26 1.1.2 社会管理思想的根本目标是以人为本26-30 1.1.3 社会公正:马克思主义社会管理理论的核心30-32 1.2 列宁的社会管理思想和实践32-42 1.2.1 对于人民直接参与管理的思想32-34 1.2.2 对于依照制度和法学对国家和社会进行管理的思想34-36 1.2.3 对于准确发挥执政党在社会管理中影响与角色的思想36-38 1.2.4 对于利用资本主义进行社会主义社会管理的思想38-42 2 四国执政党社会管理理念形成的背景与面临的基本形势42-57 2.1 国际环境深刻复杂变化--四党塑造社会管理理念的前提42-47 2.1.1 国际政治环境42-43 2.1.2 国际经济环境43-45 2.1.3 国外敌对势力渗透45-47 2.2 国内形势发生新变化--四党社会管理理念形成的现实基础47-57 2.2.1 社会思想呈多元发展态势47-49 2.2.2 社会单位制解体或趋于松散化49-52 2.2.3 各种发展问题凸显52-53 2.2.4 社会信息化程度加深53-55 2.2.5 公民社会有所发展55-57 3 越、朝、老、古执政党的社会管理理念57-87 3.1 越南共产党的社会管理理念57-66 3.1.1 以思想政治教育实施管理57-59 3.1.2 以社会公正理念指导和开展社会管理59-61 3.1.3 在社会管理中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61-64 3.1.4 通过依法治国加强对国家和社会的管理64-66 3.2 朝鲜劳动党的社会管理理念66-72 3.2.1 以“主体思想”加强对社会的思想教育和控制66-68 3.2.2 以“先军政治”引导特殊时期的社会认同68-70 3.2.3 以“实利主义”思想促进社会思想转变70-72 3.3 老挝人民革命党的社会管理理念72-78 3.3.1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73-74 3.3.2 以革新发展促进社会进步74-76 3.3.3 以宗教信仰凝聚社会多数76-78 3.4 古巴共产党的社会管理理念78-87 3.4.1 以“思想战”统一社会意志78-80 3.4.2 重视依靠群众实现对社会的民主管理80-82 3.4.3 重视发扬社会主义公平正义82-83 3.4.4 以宗教爱国思想凝聚人心83-87 4 越、朝、老、古执政党社会管理理念的差异87-113 4.1 四国执政党社会管理理念的共性87-99 4.1.1 维护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87-89 4.1.2 重视以思想政治教育维护社会共识89-91 4.1.3 维护社会稳定贯穿社会管理理念的始终91-94 4.1.4 重视经济发展对促进社会管理的影响94-96 4.1.5 承认依法治国才能赋予党开展社会管理以合法性96-99 4.2 四国执政党社会管理理念的主要异同99-113 4.2.1 对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必要性认识99-101 4.2.2 对公平正义理念的理解101-104 4.2.3 对以人为本理念的认识104-106 4.2.4 对依法治国理念的认识106-108 4.2.5 对民主管理理念的认识108-113 5 从共性出发完善中国共产党社会管理理念113-132 5.1 传承和创新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管理理念113-120 5.1.1 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113-115 5.1.2 要树立共同参与的有限管理理念115-116 5.1.3 要坚持公平正义的理念116-118 5.1.4 要坚持依法管理的理念118-119 5.1.5 要树立民主管理的理念119-120 5.2 创新中国执政党领导的社会管理体制机制120-132 5.2.1 坚持党政分开121-122 5.2.2 坚持政事分开122-124 5.2.3 推进基层自治124-126 5.2.4 完善社会管理机制126-128 5.2.5 妥善对待宗教和互联网因素128-132 6 结束语132-135 6.1 基本认识与主要结论132-133 6.2 有待继续探讨的问题133-135 参考文献135-143 读博期间的主要探讨成果143-144 ,越语专业论文,越语论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