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日语教育改革的探究[日语论文]

资料分类免费日语论文 责任编辑:花花老师更新时间:2017-04-14
提示:本资料为网络收集免费论文,存在不完整性。建议下载本站其它完整的收费论文。使用可通过查重系统的论文,才是您毕业的保障。

  摘 要: 社会高度发展,关于人才的需求也由知识结构单一型转化为知识结构复合型,尤其关于外语人才的要求更是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传统的语法教育着重笔头表达及阅读能力的培养,在新的人才需求下“心有余而力不足”。作者试就学院日语教育提出自己的一些改革探究方案。
中国论文网
  关键词: 学院日语教育 新教育观念 改革
  
  随着我国外语教育理论探讨的深入和发展,人们认识到培养合格的外语人才不再只是使学生具备能够说出合乎语法的句子,写出、译出合乎句法的文章作品这些纯语言能力,而是应该传授知识,训练学生应用语言的能力,帮助引导学生在现实语言环境中切实地使用语言。教师必须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交际能力,重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发挥学生在教育中的主体影响。
  一、教师新教育观念的确立
  1.学院日语教育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师生双向互动的语言实践活动。教师要克服“只要会外语就一定能教好外语”的思想,以及“师父引进门,修行靠各人”的非教师主动式的旧的教育观念。在以往的教育中,老师讲、学生听是最为普遍的课堂状态,没有发挥老师的积极影响。课堂上老师讲得多,学生见得少、听得少、练得少,在某种程度上是老师在唱独角戏,学生只是当观众。这非但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反而会挫伤和抑制他们的学习热情和主观能动性。在这样的教育观念下,教育效果多不如人意。教师要确立作为教育的主导者的观念,要充分认识自身在教育中的积极影响。作为日语教育法的使用者和创造者,教师要充分钻研教育。先进的教育理论和措施来自于长期躬身教育的实践和艰苦的探究,同时也需要向所有这方面的经验者学习,这对教师提高教育水平是大有裨益的。
  2.确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这样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影响,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活跃教育气氛。教育要真正取得实效,必须把学生内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充分调动起来,这也有利于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影响,提高其教育的说服力和感染力。以往在日语教育中不少教师忽视学生是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的人,把学生看成纯粹被动接受知识的对象,一味地使用“满堂灌”、“死记硬背”等机械教育措施。确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有利于克服过去教育中的一些弊端,日语论文题目,充分认识和肯定学生的主体影响,激发其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二、制定科学、合理的教育计划
  教师作为教育工作的总体执行者,要从实事求是的角度出发,结合学生实际的学习能力和自身的客观条件制定出教育计划,使教育工作有目标、有步骤地进行。
  1.教育计划的制定要发挥学科优势与学科特色,坚持专业教育内容的基础性,加强通识教学的准则,注重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完善和优化人才培养框架,提高学生的综合实力,坚持深化课程体系、教育内容、教育手段和措施的改革。
  2.教育计划的制定要坚持课程体系和结构的优化,要灵活开放。教育目标的设计应以学生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艺术意识的发展为基础,根据社会发展和行业发展的实际,在保持核心课程相对稳定的基础上,及时调整专业课程的设置或有关的教育内容,进一步加大课程重组和整和的力度,增设学科前沿性和综合性课程。
  3.教育活动是一个从简到繁、由浅入深的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师要注意几个准则:阶段性准则,分阶段、分层次地制定出教育目标、内容和计划;实用性、适合性准则,在教育内容和教育措施上做到实用、适度,避免出现内容空洞、要求过高的现象;系统性准则,系统又具体地制定出教育的内容、措施、途径,以及学生应达到的水平。只有这样,外语教育才能有纲可依,避免盲目和混乱,以便顺利地实施综合教育。
  4.在教育计划的制定过程中,要注意汲取和发展近年来已取得的教育改革成果,同时也要注意保持教育计划的相对稳定性。计划一经确定,就要严格执行,保持至少在一个周期内不作大的变动,以巩固教育的成果。
  三、教育改革的方法
  沿用传统的教育措施,采用单一的教育模式,学生不能及时吸收新知识、新观念、新信息,因此很难取得令人满意的教育效果。教师应认真探讨自己所要实施的教育措施,在实践中边摸索,边总结,边改进。根据不同的教材和不同的教育内容,科学地安排不同的教育措施,以设计出最佳的教育模式,合理地组织教育。
  1.以学生为教育主体。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因材施教,注重发挥学生的学习特长,鼓励、提倡探讨式、启发式教育措施,鼓励、提倡探讨型、批判型和课题型学习措施。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日语毕业论文,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激发他们学习日语的热情。组织学习活动,倡导体验参与,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感受成功,帮助他们建立学习的成就感和自信心,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发展综合语言应用能力,提高人文素养,增强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的精神;在教育中要突出学生主体,尊重个体异同,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构建知识,提高技能,磨练意志,活跃思维,展现个性,发展心智和拓展视野;改变以往只重视期末得分的评价体系,注重过程评价,促进学生发展,建立能激励学生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发展的评价体系。该评价体系由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构成。在教育过程中以形成性评价为主,注重培养和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2.组织开放型教育活动,应用多媒体教育手段。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开发智力、培养能力为中心,有组织、有计划、有要求地进行教育活动和教学活动,是增强学生参与意识的重要途径。例如日语角、演讲、短剧比赛等。开发课程资源,在教育中有效地利用大众艺术手段及多媒体手段,给学生提供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时代的内容健康和丰富的课程资源。大众艺术是我们在生活、学习中最常见的形式,主要表现形式有电视、广播、电影、音乐、报刊、杂志等,它们是学院生们了解社会的窗口。通过学唱日语歌曲、收听日语广播、阅读报刊杂志等形式,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对学生提高口语能力,扩大知识面,了解日本社会都是非常有益的。要积极利用音像、电视、书刊杂志、网络信息等丰富教育资源,拓展学习和应用日语的渠道。将多媒体引入教育,兼有声、光、电三种传媒,以利用多种感官为出发点,提供给学生集文化性、形象性、趣味性为一体的音像画面。通过课件的演示,学生可以更直观地理解和掌握所学内容。语音、视频资料的展示能够创造出真实的语言环境,对学生产生听觉、视觉的刺激,帮助学生培养有利于学习的一个重要心理因素:认知兴趣,使学生通过画面更直观地了解到日本的风土人情、地理历史、艺术教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让枯燥的课程也变得生动形象。
  3.树立科学的课程设置指导思想。我们应该改变以往只以语言知识教育为中心的课程设置指导思想。实行学分制后,课程一般分为三类:必修课,指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课程;限定性选修课,指加深专业知识,扩大知识面,实行专业定向方面的课程;任意选修课,是拓宽知识面,根据学生个人的爱好而开设的课程。必修课和限定性选修课,从根本上规定和保证了培养人才的方向和需要;任意选修课则旨在发挥学生个人的兴趣、专长。课程设置多样化,改变了过去知识型课程过多的局面,增加了一些运用型的选修科目。此外还可以采取举办艺术专题讲座的措施,聘请各个领域的专家定期举行有关语言、文学、艺术等的讲座,在开阔学生视野的同时提高教师的科研水平。
  4.应用科学措施在教育中导入艺术背景。当前日语教育过于强调日语语法结构的略论,常常用替换练习来训练学生的语速和语调。这样的教育使有些学生所讲的日语,尽管在语法结构上无可挑剔,却未能充分表达出来说话者想要说的话,甚至导致听话者产生误解。我国日语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对日本艺术和日语语言特点了解不够,没有区分语言能力与交际能力是不同但又是有着紧密关联的两种能力,轻视交际能力中的社会艺术能力的培养,重语言训练,轻艺术传授。在教育中导入艺术背景可以采用比较法,将目的语艺术和母语艺术的某些异同进行比较导入。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1)日本有但中国没有的;(2)中国有但日本没有的;(3)中日两国都有但有异同的。可采用解说法,也称注解法,是指教师结合所讲授的内容对相关联的背景知识如风俗、习惯等加以解释,尤其是对一些日语中独特的语言现象所体现的艺术特质进行详细的说明;展示模拟法;实践法,等等。从艺术的角度来理解和把握日语特有的表达方式,将对优化教育效果产生积极的影响,使学生对语言的理解与应用能力得到加深和提高。
  我国对外交流的日益增多,以及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使得社会需要更多的高级复合型外语人才。新世纪的日语教育要求我们总结传统教育方式的优点去除其缺点,进行日语教育的改革,并应用教育改革的成果,适应新时代对新型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徐炜.对于高校日语教育中几点思考[J].创新教学,2017.4.
  [2]王艳迎.学院日语综合教育模式探究[J].日语学习与探讨,2017,(1).
  [3]戴振宇,潘月秋,黄红兵.多媒体网络环境下的情境教育研讨[J].莱阳农大学学报,2017.6.
  
  基金项目:本课题为吉首学院2017年―2017年教育改革探讨项目:《跨艺术视野下的高校二外日语教育改革》。

免费论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