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现代汉语中“觉悟”多用于表示一定的政治认识,日语毕业论文,除了特定场合,一般很少使用;而现代日语中“覚悟”则用来表示预先做好精神准备,且使用率颇高。经考察,二者为同源词,且在两种语言中都存在佛教义。因此通过从词汇史角度对汉语“觉悟”和日语“覚悟”的词义变迁过程进行考察,并对比其差异,可以深入挖掘其异同产生的原因,并厘清二者之间的关系和相互作用。 中国论文网 关键词:觉悟;覚悟;词义;词汇史;语言接触 中图分类号:H3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24-0173-03 汉语和日语同属汉字艺术圈,两者以汉字为载体相互作用和渗透。汉日语言的长期接触的过程中,古汉语对日语词汇的形成与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影响。日语中存在大量的汉字词汇,这些词在流传到日本之后,由于艺术背景的不同,词义发生了变迁,产生了大量的汉日“同形异义词”。对于这方面的先行探讨不胜枚举,但往往停留在单纯字义的对比辨析上,而未做进一步深层次的考察。在这方面,杨金萍教授《汉日语“人气”的词汇史比较》一文为中日同形异义词的探讨提供了很好的探讨范式。此种历史性的比较探讨更有助于找到词义之间的关系和促成异同的原因。故本文将从语源和词汇史的角度,对“觉悟”一词在汉语和日语中的演变进行考察和比较,厘清二者之间的关系及异同之原因。 一、汉语“觉悟”词义考 考其源流,《甲骨文编》和《金文编》均未见“觉”、“悟”二字。《说文解字》云:“覺,寤也。从見,學省聲。”、“悟,覺也。从心,吾聲。”、“觉悟”一词属于同义并行复合词。经查阅中国古典文献,“觉悟”作为一个复合词,在先秦时代已开始使用。 例1:鸿鸬兮振翅,归鴈兮于征。吾志兮觉悟,怀我兮圣京。(《楚辞卷十七九思》) 例2:不觉悟,不知苦,迷惑失指易上下。中不上达,蒙揜耳目塞门户。(《荀子成相篇第二十五》) 例3:故上述唐、虞、三后之制,下序桀、纣、羿、浇之败,冀君觉悟,反于正道而还己也。(《楚辞卷一离骚》) 例4:王若不得志于齐,而以觉寤王心,而吴国犹世。(《国语卷第十九》) 细考以上4例,可以看出“觉悟”均为动词,且在句中作谓语。例1、例2中的“觉悟”取其原始意义“觉醒”,比喻从迷惑中醒悟过来。由原义“觉醒”,引申出例3所见“觉悟”之“自觉醒悟”之义,表示对过往之错误的悔悟,迷途知返。《汉语大词典》将例4中的“觉悟”解释为“启发;开导”,而笔者认为此处解释为“觉悟”的使动用法为宜,即“使王心觉悟”。秦汉之后,“觉悟”一词的上述3种义项仍然存在,且在《后汉书》中,“觉悟”首次作为佛教语出现。 例5:佛者,汉言觉也,将以觉悟群生也。(《后汉书》) 例5中的“觉悟”作动词,为佛教专用词语,表示“觉醒了悟之意”,即“体得真理、开发真智”的意思。“觉”为梵语菩提(Bodhi)之意译,指断绝世间烦恼而成就“涅槃”的“智慧”。此时的“觉悟”由一般意义上“醒悟”,引申为特指“领悟佛教真理”的佛教用语,词义范围缩小且更抽象。特别是进入汉代以后,“觉悟”一词的出现率相关于先秦时期要高许多。不仅在佛经中,“觉悟”作为佛教用语,在世俗文学著作中亦广泛流行。可以推断,佛教传入中国并盛行之后,“觉悟”作为佛教译词又获得了一片新天地。 查阅魏晋南北朝的文献,未发现新的义项,但出现的“觉悟”的名词用法。 例6:非荣斯行,欲极陈所见,冀有觉悟耳。(《晋书卷五一列传第二一》) 例7:品位分浅深,觉悟有迟速。(《妙法莲华经忏文》) 例6中的“觉悟”在句中作动词“有”的宾语,表示“醒悟,明白”之义。例7中的“觉悟”与前句“品味”相对应,在句中作主语,表示“对佛教真理的领悟”。 进入唐宋之后,“觉悟”一词引申出“觉察”之义。 例8:安有虏中独不觉寤,寂然无事,曾无诛讨之意乎?(《论横山疏》) 上例中的“觉悟”为动词,在句中作谓语。此时的“觉悟”词义偏重于“觉”,表示“觉察”的意思。 由于佛教义的“觉悟”采用意译的措施,与汉语“觉悟”的原义有很大相似性,再加上佛经流传广泛,已逐渐融入人们的生活。 例9:其立教以易简觉悟为主,亦有耕莘遗意。(《王阳明集补编·卷十 序说·序跋增补》 对于上例中的“觉悟”,在《王阳明全集卷二十一·外集三》中有如下阐述:“独其“易简觉悟”之说颇为当时所疑。然“易简”之说出于《系辞》,“觉悟”之说虽有同于释氏,然释氏之说亦自有同于吾儒,而不害其为异者,惟在于几微毫忽之间而已。亦何必讳于其同而遂不敢以言、狃于其异而遂不以察之乎?”可见,到了后代“觉悟”一词到底属于佛教语还是非佛教语,很难确切划分其界线。 “觉悟”一词的上述义项一直沿用至近代,只是由于近现代中国的国情,不论在口语或是书面语中,日语毕业论文,使用频率已经很低,在现代汉语中多被用于表示“自觉”或“政治认识”。 例10:今儿我和银凤一路从四乡回来,我看这个女子很觉悟,很正派。(《铜墙铁壁》) 例11:至于富有反抗性,蕴有力量的民族,因为叫苦没用,他便觉悟起来,由哀音而变为怒吼。(《而已集·革命时代的文学》) 《汉语大辞典》将例10中的“觉悟”解释为“比喻通情达理”,笔者认为此处应为表示“一个人的自觉程度”。而例11中的“觉悟”即为现在经常使用的“政治认识”之义。“觉悟”常见的搭配还有“思想政治觉悟”、“阶级觉悟”、“觉悟高”、“觉悟低”、“提高人民的觉悟”等,多用作名词。 以上,从词汇史的角度对“觉悟”一词的用法及词义进行了梳理。可以看到,汉语的“觉悟”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类:一为由原始词义“觉醒”通过引申、比喻等方式产生出的“自觉醒悟”、使动为“启发、开导”、“觉察、发现”的义项;二属佛教词汇的范畴,即“领悟佛教真理”之义;三为近现代以来的新用法,即表示“自觉”或“政治认识”。 二、日语的“覚悟” 查岩波书店《日本古典文学大系》,“覚悟”一词最早出现在平安末期的《梁塵祕抄》中。 例12:それより生死の眠りさめ、覺悟の月をぞ翫ぶ。(《梁塵秘抄·二·一二四》) 上例的“覚悟”为名词,表示“从生死轮回的迷惑中领悟”,为佛教语,即《広辞苑》所列义项之一“(仏)迷いを去り、道理をさとること”。因此,可以推断,“覚悟”最初是作为佛教用语传入日本的。 进入镰仓时代,“覚悟”作为佛教语使用的同时,亦出现了其他的用法。 例13:まづ郎從小庭に祗候の由、全く覚悟仕ず。(《平家物語》) 例14:そのゝち件序を沈思ありけるに、「柳中之景色暮、花前之飮欲罷」といふ句ありけり。柳中は秋の事也。春の時にあらずと覺悟して、すなはちなをされにけり。(《古今著聞集》) 例15:時にあたりて本歌を覺悟す。道の冥加なり。高運なり。(《徒然草》) 上三例的“覚悟”都是动词,以“覚悟す”サ变动词的形态,在句中作谓语。例13、14中的“覚悟”表示“承知、知ること”,即“知道,明白”。例13中“覚悟”的对象是“郎從小庭に祗候の由”,例14中“覚悟”的对象是“春の時にあらず”这件事。此时的“覚悟”更侧重于“悟”之义,即“悟ること”。而例15中的“覚悟”则表示“記憶すること、暗誦すること”,即“背诵”。此时的“覚悟”侧重于“觉”,即“覚えること”。 室町时代,“覚悟”一词未发生明显变化。直到江户时代,“覚悟”的词义发生了较大变迁。 例16:末々一度は倒るゝつもりに、五·七年も前より覚悟して、弟を別家に仕分て、分散に是を遁れさし、京の者は伏見に、名代を替ては屋敷をもとめ置、大坂の者は、在郷の親類に田畠を買せ置ぬ。(《日本永代藏》) 例17:世の定めとて大晦日は闇なる事、天の岩戸の神代このかた、しれたる事なるに、人みな常に渡世を油斷して、毎年ひとつの胸算用ちがひ、節季を仕廻かね迷惑するは、面々覚悟あしき故なり。一日千金に替がたし。(《世間胸算用》) 例18:今迄誑りし太夫めに、遺根ありとはいひながら、女なれば相手にはし難し。汝花紫が夫と名のり出るこそ幸なれ、覺悟せよ。(《傾城禁短氣》) 例19:とてものがれぬところじゃ、覺悟せい。(《武惡》) 可以看出,进入江户以后,“覚悟”的词义得到进一步引申,已经和现代日语“覚悟”的用法非常相近。例16中的“覚悟”表示“迷いを捨てて心を決めること”“心構え”之义,即“事先预测某事做好精神准备”。因为人们领悟一个道理或明白一件事之后,自然就会做相应的准备。由此,“覚悟”从汉语中的本义“觉醒、领悟”引申出了“精神准备”之义。 从句中也可以看出,主人公吸取了五七年前的教训而“明白、觉醒”,想到日后会倒闭的情况,为今后做打算。例17中的“觉悟”也和例16相同,表示“日頃の心構え”之义。例18、19中的“覚悟”为命令形,表示“努力の余地がないことを悟って”“あきらめること、観念すること”,相当于口语“放弃吧”。即告诫对方认清现实,不要做无谓的挣扎。 进入明治以后,“覚悟”大多表示“决心”“精神准备”或“放弃”之义,其他义项渐渐被淘汰。 例19:お母さまは、もう直治には逢えないと覚悟している。《斜陽》 例20:もし一言でも口を利いたら、お前は到底仙人にはなれないものだと覚悟をしろ。(《杜子春》) 例19中的“覚悟”表示“精神准备”,例20中的“覚悟”表示“放弃”。此外,对于“覚悟”惯用搭配有“覚悟の前”“覚悟の上”“覚悟を決める”等。 以上,考察了日文文献中的“覚悟”在词义上的变迁。“覚悟”以佛教用语初传日本,同为“领悟佛教真理”之义。从镰仓时代开始,由于强调的重点不同,日语“覚悟”逐渐衍生出了其特有的“知道,明白”和“背诵”的意思。后进入江户时代,由“领悟”的义项引申为表示“事先预测某事做好精神准备”、“下决心”和“放弃”。可以看出,“覚悟”的词义在日语中具有一定的时代特征。 三、“觉悟”与“覚悟”的比较 一个词被其他语言借用后,词义往往会发生变化,导致与其在源语中的意义不完全相合。“觉悟”一词亦是如此。“觉悟”是汉语固有的词,词的本义是富有稳定性的。“觉醒”、“自觉醒悟”、“启发”;“开导”、“察觉”等比喻义或引申义都可简单看出其演变的轨迹。不过因为佛教用语“觉悟”一词很早就进入了汉语,随着佛教的发展,其词义已融入了通语的范围。日语“覚悟”虽与汉语同源,但在日语中已赋予新义,而不再是古汉语中的原义。“覚悟”传到日本后,受到词素本身的作用,或其他外部原因而引起了词义的转移。当“覚悟”着重于单个字义,就与古汉语中的意思发生了偏离,发展为“知道,明白”和“背诵”的意思。而社会艺术会深刻作用一个词的演变。“覚悟”一词派生出“决心”“精神准备”或“放弃”的意思,并一直沿用至今。其原因可能要从日本民族的武士道精神与强烈的忧患意识中去挖掘。汉日语“觉悟”的不同点有两个:①在于感情色彩,汉语“觉悟”带有绝对的褒义色彩,表示摆脱迷惑,上升到清醒的新状态;日语“覚悟”进入江户时代以后就开始偏向贬义,表示为将来的不测做好准备。②在于语用范围,现代汉语中,“觉悟”多为名词,表示“自觉”或“政治认识”,多用于书面语;现代日语中,“覚悟”多为动词,表示“事先预测某事做好精神准备”“下决心”和“放弃”,更为口语化。对比汉日语“觉悟”的意思,出入却很大,但不可谓毫无关系。汉日语“觉悟”都可作名词或动词。二者的相同点在于,它们都作为佛教语出现,并表示相同的意思,即“领悟佛教真理”。且如前文所述,其他义项都是基于基本义“觉醒、领悟”发展而来的,仔细挖掘仍可发现其演变的脉络。 本文从词汇史的角度对汉语“觉悟”和日语“覚悟”的用法、词义进行了考察。二者为同源词,基本词义相同,且日语直接引入了“覚悟”的佛教义。然而,由于词汇内部及外部原因,导致其词义发生变化并走向分歧。现代汉语中的“觉悟”多用于表示一定的政治认识,而现代日语中的“覚悟”则用来表示预先做好精神准备,且使用率颇高。二者在感情色彩和语用范围亦存在很大不同。 注释: ①寤,寐觉而有信曰寤。(《说文》p362)古代文献中,“寤”“悟”混用的例子不胜枚举. ②出自《佛学大辞典》网络版. ③《佛教词语的构造与汉语词汇的发展》p74. ④据笔者考察,“觉悟”一词在《大藏经》中共出现近2017次,如“复为他说觉悟之法,自解脱已”等. ⑤参考文献[8]所考查的“覚悟”均出自汉文与和汉混淆文。为了更明确日语中的用法,本文所考查的“覚悟”以和文文献为主. 参考文献: [1]汉许慎.说文解字[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7:424,523. [2]梁晓红.佛教词语的构造与汉语词汇的发展[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1994:74. [3]王力.古代汉语(1998年校订重排本)[M].北京:中华书局,1999:812,1448. [4]潘均.中日同形词词义异同原因浅析[J].日语学习与探讨,1995,(03):19-23. [5]杨金萍.汉日语“人气”的词汇史比较[J].浙江外国语大学学报,2017,(05):12-17. [6]于衍存.“觉悟”一词的源与流[J].汉语学习,1985,(05):34-35. [7]欒竹民.「覚悟」の意味用法の通時態[J].広島国際探讨,2017,(08):129-140. [8]王运丽.论同形异义词[J].太原理工学院学报,2017,(12):28-30. 作者简介:杨琼(1987-),女,汉族,浙江杭州人,日语语言文学2017级硕士探讨生,主要从事日本语言探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