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中期以来,人们议论的重要话题之一是跨艺术交际时代的到来。同时,以外国人或日本归国子女为对象的新型日语教学也走过了半个世纪以上的历史。在多样艺术共存时代背景下,日语教学如何适应时代需求,日语毕业论文,换言之,在跨艺术交际时代,日语教学面临怎样的机遇与挑战,这不仅是跨艺术交际时代发展的课题,日语论文,也是日语教学自身发展面临的现实课题。 中国论文网 本文将以中国的日语教学近况为背景,研讨以跨艺术交际为目的的日语教学。 不同国别普通百姓间跨艺术交际时代的到来 跨艺术交际是指“艺术背景不同的人们之间的交际”,21世纪,不同艺术背景的人们交际日益频繁。经济全球化不断加剧,使得发生于某国的经济危机会快速波及到全球,某一领域的动荡也会引起世界性的连锁反应。同时,由于网络等传媒的发展,人们瞬间就能获知世界发生的许多事情。由于移民、公司活动、留学等,普通百姓身边也随处可遇到不同艺术背景的人们,逐渐形成了多艺术共存的社会。不同艺术背景下的人们之间要跨越艺术不同的障碍,也就是说必须克服单一艺术价值观。在这样一个时代,跨艺术交际已经不仅停留在政府、政治、学者、经济交际层面,而是已经普及到不同国别的普通百姓层次。 跨艺术交际 跨艺术交际作为一门学科是在20世纪70年代以美国为中心发展起来。之后,迅速在欧洲和亚洲流行起来,1972年在日本召开了首次国际跨艺术交际大会。20世纪80年代以后在中国也成为热门话题,相关探讨成果不断出现。在中国迄今的探讨中,主要关注的是艺术和跨艺术交际的联系、非语言行为、中国和西方艺术的对比探讨、中国和西方经营理念的比较、国民性、外语和英语教学的联系等问题。在这些先行探讨的基础上,我想先明确几个与跨艺术交际相关概念。 1. 跨艺术中的艺术 艺术从广义到狭义定义各种各样,而跨艺术交际中的艺术应该主要指在跨艺术交际中形成的艺术障碍,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自身感觉中“理所当然”的价值观、行动模式。 2. 交际 交际的定义也具有多样性。广义上是指伴随着符号等某种因素的移动、分离开来的事项之间的相互影响的过程。交际行为的功能不仅限于信息的传达、获取,还包括情感沟通等作用对方行为等广泛的内容。语言行为、非语言行为、艺术的共享是交际的主要因素。 3. 外语教学与跨艺术交际 外语教学的根本目的就是让学习者掌握与语言对象国艺术背景下的人们进行交际的能力。通过外语教学能够加深对不同艺术的理解。 以跨艺术交际为目的的日语教学 日语教学的目的首先在于培养学生与日本艺术背景下的日本人进行跨艺术交际的能力。中国、亚洲其它国家、欧美等与日本艺术间,不同程度地存在艺术,价值观、行动模式的不同。为了达到日本艺术背景下的人、团体之间达到交际的目的,不仅仅要具备用日语进行交流的能力,还必须具备克服艺术障碍的跨艺术交流能力。 要掌握跨艺术交际能力,首先必须让学习者有积极的跨艺术交际意识。让学习者把习惯于用本国、本民族价值观、行动模式判断对象国艺术善恶的视点转化到认识艺术不同的视角上去。即不能视与自己艺术相同者为善,不同者为恶。因而学生必须理解日本艺术、特别是与中国等国存在异同的日本人认为“理所当然”的价值观和行动模式,同时也加深对本国艺术的认识。日语教学就要做到让学生掌握对日本艺术的适应能力,掌握与具有日本艺术背景的人交际的能力。 同时,我们的教学应该努力激发学习者产生交际的意愿。目前“宅男”“宅女”不断增多,在学院里也缺少人与人的直接沟通。语言教学更应该注重有意识地提高学习者的交流意愿,进而提高用日语进行交流的能力。 为了使日语教学转变到以中日跨艺术交际为目的的教学上来,必须在培养目标、教材编写、教学内容、教育法、教师自身等诸多方面进行变革。 比如从教学内容上,应该更多地纳入能够提高交流能力的内容。应该将学习者的日常生活、学院生活等作为学院生比较关注的内容融入教学内容之中。培养相互间自然述说、自然接触、自然沟通的能力。要探讨日本与中国不同的价值观、行为模式等跨艺术交流的日本“艺术”。当然也要研讨形成这种艺术的禅宗、茶道、能乐、文乐、日本舞蹈、民谣、演歌、落语、短歌、俳句、日本绘画等日本传统艺术、和风艺术,传统曲艺等。同时培养学生在对比过程中对本国艺术进行反思的能力。 从教育法上来看,要转变以教师为中心的做法,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机制。积极引进小组合作学习、协同学习的教学措施,努力促使学生尽量地应用IT技术以及网络等方式增加学习的时间愈空间。 另外,以跨艺术交际为目的进行日语教学时,教师应该兼顾日语教学和日本探讨。在教育中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培养跨艺术交际动机、充实跨艺术交际相关内容。同时,教师自身也要站在艺术比较的立场上,积极进行日本探讨,努力为跨艺术交流教学学术支撑。 从中日跨艺术交流到跨艺术交流 日语教学应该以中(韩、美、欧等)日跨艺术交流为目的。但是面向21世纪的学院外语教学还要通过跨越与某一特定国家艺术为目的的教学,进一步培养具有一般性跨艺术交际能力、意识的学生,培养能够适应跨艺术共生、共存时代需求的人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