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本文借助“主观性”概念,略论日语被动句和授受表现形式,针对其反映出的日语主观性特点作略论,指出这两种语言现象蕴含了说话人对事态的主观认识。部分间接被动句暗含事态的发生使当事人“受损”的意识,授受动词指代内外联系,授受助动词暗含“受益”的意识。 中国论文网 关键词: 日语主观性 被动句 授受表现 任何语言都可以客观地描述事物,但语言既然是人思维的表现,必然带有说话人的“主观性”。“主观性”是指语言的这样一种特性,即在话语中多多少少总是含有说话人“自我”的表现成分,说话人在说出一段话的同时表明自己对这段话的立场、态度和感情,从而在话语中留下自我的印记[1]。日语是一种“主观性”较强的语言,说日语时几乎不可避免地要用明确的语言形式来表达说话人对所说内容和听话人的态度、感情。学界很早就开始注意日语中的“主观性”成分,从日语句子结构上来看,语气部分是体现主观性的重要部分。语气表达说话人对事物的主观态度,和命题部分共同构成句子的基本结构,两者互相渗透,难以舍其一而言他。对于日语语气所体现的主观性问题,已经有很多探讨,本文不再重复。除了语气,日语被动句和授受表现也体现出主观性,以下对这两种语言现象的特点及其反映出的日语主观性作些略论。 一、授受表现与主观性 在日语动词中,有一类表示授受物品的动词叫做授受动词。授受动词共有7个,根据物品移动方向的不同可分为三组。“あげる、やる、さしあげる”表示赠予,“いただく、もらう”表示获得,“くれる、くださる”表示赠予我或我方。各组内词与词之间主要是敬语、非敬语的区别,意义和句法结构相同。 1.授受动词体现的主观性 ①田中さんは吉田さんに本をあげた。 ②吉田さんは田中さんから本をもらった。 ③田中さんが私に本をくれた。 例①中,田中把书送出并最终到达吉田手中,对田中来说,书经历了从内到外的移动过程。例②表示吉田收到了田中送的书,对吉田来说,书到达了自己手中,书从外部转移到内部。例③中“我”收到了田中的书,对“我”而言,书也是从外部转移到了内部。日语授受动词的使用涉及物在内、外方向上的传递问题。如“くれる”表示物从外部移动至“我”方,因此“私は田中さんに本をくれた”不能成立,因为不符合“くれる”的语义规定。 ④花子さんが太郎に花をあげた。 ⑤花子さんが太郎に花をくれた。 以上两句中的“あげる、くれる”均表示赠予,且表达的事实相同,都是花子送花给太郎,但前者只是客观叙述这一事实,后者则增加了说话人对事态的主观态度。对同一事态使用不同的动词,暗示说话人态度的不同,说话人以自己为中心形成了“ウチ”和“ソト”的视点。例④使用“あげる”表示花子、太郎两人与说话人――“我”的亲疏联系均等。例⑤中通过使用“くれる”,体现出说话者在内心把太郎看做“我”方人员,太郎和“我”的联系比花子更加密切。说话者认为接受者是与自己联系较远的“ソト”时,就会使用“あげる”;相反,当说话者认为接受者是和自己联系较近的“ウチ”时,就会使用“くれる。”[2]也就是说授受动词的选定,一方面依据客观事实,另一方面取决于说话人与接受者、授予者之间心理距离的远近,带有主观性。 日语中表达授受联系的,除了上述7个动词之外还有“与える、渡す、出す、授ける、授与する、�与する、�呈する、受ける”[3]等。这些动词表示中立地“接受”或“授予”物品,或者因事态发生而蒙受损失。 ⑥a.契��反をされて重大な�害をもらった。(×) b.契��反をされて重大な�害を受けた。(√) 例⑥a“遭受巨大损失”是接受者所不期待发生的事,不能用授受动词表达。b中动词改为“受ける”,句子是成立的。也就是说日语授受动词表示物的赠予和接收,且该物品必须是接受者期待的东西,反之则不宜使用授受动词。 2.授受补助动词体现的主观性 “あげる”“もらう”“くれる”的テ形和“て”结合,构成“~てあげる、~てもらう、~くれる”等补助动词的形式,表达“谁为某人做什么”的含义。日语中涉及恩惠的行为授受需要用“てくれる、てもらう”等授受补助动词的形式表现出来。如: ⑦私が��に落ちてがっかりしていたとき、みんなが(a励ました(×)/b励ましてくれた(√))。 ⑧お金を落として困っていると、�知らぬ人がお金を(a�した(×)/b�してくれた(√))。 以上两例中a、b句汉语意思相同,但是a句均不合日语规则,原因在于没有表达出对那些在“我”困难时刻帮助过“我”的人们的感谢。b句把对方视为施恩者,表现自己心存感激,是合乎日语语言习惯的表达方式。 ⑨この本を�ってくれてどうもありがとう。 ⑩先生に本を�っていただきどうもありがとうございます。 诸如例⑨使用的惯用型“~てくれてどうもありがとう”,也是授受助动词可以表示恩惠授受的佐证。正是因为补助动词“~てくれる”表达对方为“我”做了有益的事情,才能自然地与谢语“どうもありがとう”连接在一起使用。得到别人帮助时,日本人为了凸显自己受益的心情,常用授受补助动词,但是为了避免彰显自己为他人的付出,不能用于为别人,尤其是身份地位高于自己的人做事的场合。 {11}先生、�まで送ってさしあげましょうか。(?) “~てやる、~てあげる、~てさしあげる”类授受助动词表示说话人或者说话人一方的人为他人做事,从而给他人带来恩惠,使用不当会给他人造成以恩人自居的感觉。即使是理应对他人表示敬意的“さしあげる”,其对应的助动词“~てさしあげる”也免不了给他人以压力,是对对方的不尊重,因此例{11}的表述不恰当。当说话人为身份、地位高于自己的人付出时,会使用自谦的表达形式,如:“先生、�までお送りしましょうか。” 在和恩惠有关的行为授受时,日本人会自动选择授受补助动词这种语言形式体现自己的主观性意识,表达对对方的感谢。不过授受补助动词的影响并不仅仅局限在表示具有恩惠性质的“行为”的授受上,在很多情况下,“即使对方没有施恩于自己,也看作得到了恩惠,以此体现对对方的尊重”。[4] 二、被动句与主观性 同一个事态可以对应多种语言表现形式丰富多彩,同一个场景经常可以用不同的句式来加以描述。关于“太郎捉住乌龟”这件事,可以用主动句,也可以使用被动句的形式。如下例。日语被动句,虽然句式多变,但表达被动态(受身)的助动词极为单纯,只有“(ら)れる”。 {12}a太郎が�を捕まえた。 →b�が太郎に捕まえられた。 上例中主动句a“太郎捉住了乌龟”变为被动句b“乌龟被太郎捉住了”,事实的内容没有发生变化,太郎仍为施动者,乌龟为动作承受者,只是句式发生了变化。句式的转变体现着说话人主观意识的变化。通过变为被动句,叙述的焦点由“太郎”转移至动作的承受者――“乌龟”。这类动作直接影响于承受者的被动句称作直接被动句。 另外,当促使事态发生的原因、责任者不明了时,也可使用直接被动句。如: {13}この寺は600年ごろに建てられた。 {14}この新�は日本では一番�く�まれている。 例子重点在于说明寺院建成的时间和报纸在日本的阅读近况,虽然动作、行为的背后一定存在施动者,但因为并非叙述重点,而被隐藏起来,日语论文,没有用语言形式标记出来。 日语直接被动句是站在受事者角度对事态的客观叙述,不含有说话人的主观色彩。“王さんは先生に叱られた”显示出的贬义也纯粹由动词“叱る”本身的词汇意义造成,与说话人自身的情感流露无关。
日语中另一类被动句为间接被动句。日语间接被动句中加入了和事态本身不直接相关的第三方,表达事态的发生间接地对第三方造成不好的作用[5]。其主语并非动作的直接承受者,而是因他人的行为间接受到作用、损害,附带“不如意”的主观感觉,因此也称“迷惑受身”。 {15}私は雨に降られた。 {16}私は太郎にガラスを割られた。 “降る”是一项动词,句法上仅要求有相应的动作主体。就例{15}而言,由“雨”充当动作主体,“雨が降った”本身即可表达完整的意思,但是通过加入句法上并不要求出现的参与者――“私”,表达“雨が降る”这个事态的发生对我的利益造成了损害,给“我”带来了麻烦。例{16}中的,“割る”是一个二项动词,由动作主体“太郎”和动作对象“ガラス”构成“太郎はガラスを割った”即是一个表意清晰、完整的句子,加入第三方“私”以表达事态和“我”间接产生关系,日语论文题目,“我”因为太郎打碎玻璃杯这一事件,受到负面作用,利益受损。 {17}田中さんは近所の子どもに垣根を�されて怒っている。 {18}a.良子は夫に真�を知られて困っていた。 b.良子は夫に真�を知られて喜んだ。(×) 间接被动句多用于表达对当事人造成的作用,所以被动助动词后可以接续一些同样表达负面情感的内容,如例{17}、{18}a划线部分,暗示田中因事情发生而生气,良子因为事情的暴露而困扰。正因为间接被动含有“受损”的含义,所以{18}b句,良子在丈夫了解真相后反而“喜ぶ”的表述在日语中不成立。另外日语中涉及当事人所属物的被动句也值得关注。 {19}a私は犬に手をかまれました。 b私の手は犬にかまれました。(?) a、b两句句义等同,但是认知语义却存在异同,体现出说话人对事态的不同态度。a句是符合日本人表达习惯的地道日语,b句则是不规范的日语。原因在于,日语中试图通过使用被动态,表达说话人因为某事态的发生而遭受不幸,受到伤害的心理,而能够体会到伤痛等情感的只能是“人”,所以后句中,以没有感知能力的“私の手”作为承受不幸的主体就变得不合逻辑。这个现象可以反过来说明日语的“迷惑受身”是人主观情感的一种语言表现形式,也属于日语主观化的范畴。 三、结语 语言是人思维的表现形式,同时思维也要借助于语言才能进行。思维是一种心理活动,决定着语言的表达形式,语言是这种心理活动的终极产品的表达形式[6],因此透过语言形式可以窥视语言使用者的主观心理。日语被动句和授受联系动词的使用带有主观性,蕴含了说话人对事态的认识,即事态的发生对当事人来说是“受益”还是“受损”。对于日语中体现主观性的其他句法结构,仍有诸多问题需要解决,我将作进一步的探讨。 参考文献: [1]沈家煊.汉语的主观性和汉语语法教育[J].汉语学习,2017,(1):3. [2]王星.授受动词与日本人的艺术心理特征[J].山东师大外国语大学学报,2017,(1):36. [3]庵功雄等.中上�を教える人のための日本�文法ハンドブック[M].�京:株式会社スリ�エ�ネットワ�ク,2017:160. [4]菊地康人.敬�再入�[M].�京:丸善ライブラリ�,1997:8. [5]寺村秀夫.寺村秀夫�文集Ⅱ[M].�京:くろしお出版,1998:225. [6]王寅.认知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学出版社,2017:6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