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iversity Japanese Teaching Should Adapt to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中国论文网 Liu Ming (西安工业学院,西安 710032) (Xi'an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Xi'an 710032,China) 摘要: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日语人才需求量的增加,各高校纷纷成立日语系。正确引导学生们完成角色的转变,尽快让他们形成自主自觉学习的习惯,使培养出来的学生能够尽快的适应职业环境,毕业就能在工作岗位上独挡一面。为实现培养日语系人才,高等院校深化教育改革,教育过程就变得越发关键。 Abstract: Recently,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economy, the demand for Japanese talents has spawned. A lot of Japanese majors are set up in universities. Only to lead students switching their roles completely and inculcate the habit of self study, so can theyget to used new life in workplace as soon as possible and find their feet after graduate. The process of Japanese teaching seems significant in deepening the reform in university teaching. 关键词:日语系 日语人才 日语教育 实践教育 Key words: Japanese major;Japanese talents;Japanese teaching;practical teaching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7)27-0242-02 0引言 20世纪 90年代中期,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关系日益深入与紧密,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以及一体化的形成与发展,中国成功入世,更加大了这种融合。在我国的对外经济关系中,日本占有重要的位置,由1993年中日双边贸易额约为百亿美元,增长至1996年的600亿美元,2017年更达857亿美元。中日贸易额占中国当年对外贸易总额的18%,日本也由此成为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同时,日中贸易额占日本对外贸易总额的比例也达10%,中国成为仅次于美国的日本第二大贸易伙伴。日本在华直接投资1990年占其对外直接投资的0.6%,1995年上升到8.7%。双方经济关系日趋多样化。随着中日两国在经济、艺术各方面交流的日益加深,日语学习者的队伍也不断扩大,日语在中国的使用范围越来越广。日语逐渐成为中国与日本进行经济、艺术和科学技术交流中不可缺少的工具。学院作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摇篮,成为日语教育的重要基地。高校日语系的培养目标是一出校门就能胜任市场需求的运用型人才。因此我们的日语教育的效果和目标也应该体现在学生们较强的语言运用技能和较高的跨艺术交际能力上。因此,日语论文,在教育内容上,我们坚持突出实用性和针对性,做到“实用为主,够用为度”;在教育过程中,着力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语言的能力,做到以学致用、以用促学、学用结合。 1按照“运用能力培养为主,语法教育为辅”的教育指导理念构建立体化的教育内容 在高等教学日益发展的前提下,社会对日语系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扩增,因此日语教学在我国的高等教学中面临着更大的考验和发展机遇。培养学生听、说、写的能力,已成为日语教育的重要任务。日语技能的培养与日语语法的学习是相辅相成的,语法律习是技能培养的基础,而灵活使用语言的各项技能又是对语法的实际应用。关于日语教育来说,语法是学生听、说、读、写等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但是并非教育的最终目标,所以在教育过程中,我们没必要将大部分时间用来讲述一些不常用或者特殊的语法,只要让学生在掌握基本常用的语法基础之后,再通过语法重点培养他们的听、说、读、写能力,另一方面,也要用所掌握的语法知识不断地指导日语技能的实践。听、说、读、写、译等日语运用能力在高校日语教育中是最直接的也是最终的培养目标。首先,在听力教育方面,我们在教育计划中,听力课应该占整个教育的很大一部分,使学生的能够得到有效的听力训练。听和说二者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开的,在听的基础上,我们还需要锻炼学生的口语会话能力,将口语练习渗透在课堂中,可以根据听力材料中的一些常用的语句和结构,组成情景对话,让学生得到适当的口语练习,使听说有机结合。在实践课堂教育中穿插听、说、读、写、译等基本技能的实践环节;听力、视听、语音等课程积极利用语言实验室;基础日语、高级日语、日本国情等课程积极使用多媒体教室等进行实践教育。学生通过听,说,读,写,译的训练可以增加他们的语言储备,日语毕业论文,利用所学到的语言进行交流,增强使用语言的能力。培养学生应试能力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运用能力的培养。 “说”是语言能力的具体表现。教育过程中的口语训练一方面培养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另一方面又活跃了课堂气氛,增加了学生学习日语的兴趣,同时又使学生在回答问题中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比如说,利用有限的日语课时,将口语融入精读课中,教师在讲授课文之前给学生提出问题让他们讨论,然后,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同时教师还可以给学生们一些提示供他们参考,这样就形成了活跃的日语课堂气氛。通过实践我们发现,多种多样的口语训练形式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日语的积极性,培养他们参与教育的意识,从而打破教师“填鸭式”、“满堂灌”的传统教学形式。 此外,我们也将翻译能力和阅读的培养结合精读课中的相关内容融入精读课堂,利用范文传授给学生阅读和翻译技巧,并通过举一反三让学生进行一些相关的翻译训练,掌握一定的翻译技巧。 写作课的教育也是日语教育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我们认为,首先要培养学生的语感,加强日文写作模式的训练,遵循“熟能生巧”的准则,利用教材中每个单元配有的写作例文,通过讲解使学生掌握写作的格式和技巧,并通过不断地范文模仿以及写作练习,结合平常听、说、读等各方面的综合训练,掌握正确的日语书面表达措施和技巧。这样,我们就使日语教育内容立体化,充分使听、说、读、写、译五种技能巧妙地融合成一体,并由此建立一个良好的日语学习环境。“听、说、读、写、译”这五项技能是统一的整体,相互促进和相互影响的,是相辅相承的。轻视任何一项,都不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应用日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因此,在日语教育中将“听、说、读、写、译”五项技能的训练贯穿于教育的始终,在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同时,兼顾好听、说、写、译的技能训练,注意避免阅读技能的发展与其它技能脱节的现象。 2选择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的多样化、现代化的教育方式 授课教师避开了传统的重知识轻措施、重应试轻运用、重知识轻能力的教育理念,不断创新、改革教育手段和措施,努力打造生动有趣、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培养学生学习日语的兴趣和积极性,不断提高教育的效果和效率。在教育中我们常采用以下两种措施: 2.1 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是教育中常用的一种教育模式,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团体合作精神。在日语教育中,我们同样采用这种以小祖为单位来略论、研讨、解决问题的措施,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比如同过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学生进行听写、会话和背诵等,强化和巩固所学知识。 2.2 课内外相结合为了使学生能够更好的应用所学日语知识,需要我们将其扩展在日常生活中,而不是仅局限于课堂之上的几十分钟。比如在课外活动上,举办日语角活动和日语演讲比赛等。此外,我们还利用大学电台播放日文听力录音和日语节目,使日语教育从单一的小课堂教育转移到以校园为主的日语学习的大课堂,形成一个学习氛围更浓厚、范围更广大、参加人数更多的日语学习环境,形式多、渠道多、手段多,提高了学生日语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日语能力,锻炼了学生日语语言的运用能力。 2.3 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实践教育学习日语的学生毕业后多数会在日资公司任职,因此学生进行语言学习的同时,对日企艺术也要有所了解。在平常的课堂学习中,教师向学生们传授相关的日本公司基本礼仪的知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组织学生参观一些有规模的日资公司,亲身感受日企的公司艺术和工作氛围,让学生利用假期去日企实习,通过现场训练来提高语言的应用能力,同时也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通过综合知识和素质能力的训练培养,学生的知识面较广,视野和思路开阔。所以,教育中紧密关系实际,关系社会,在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上下功夫。 2.4 现代化的教育手段在注重外语人才培养过程中,通过先进的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的实施和教育措施的改革,取得显著的教育效果。利用录音、录像、电影、电视等电教设备开展日语教育。许多有条件的学校,还开展计算机辅助日语教育,利用多媒体计算机配合各种“听、说、读、写、译”软件,为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日语学习兴趣,提高教育效果,向学生提供仿真的语言环境。现代化教育手段的运用可以培养日语人才的实践能力、较强的专业运用能力和素质;人才培养计划依托高质量的外语教育,学生外语功底扎实,保证了运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通过现代化的语言实验室和多媒体设备的有效利用,学生可以自主地利用计算机个性化、反复性学习,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和水平,选择相适应的学习内容和难度,有利于培养学院生创造能力和创新思维,学生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水平得以提高,应试能力得以提高。切实按照培养日语运用能力这一方针,按照改革传统的教育措施、教育思想、教育手段和教育管理的要求,重点改革灌输式和过分讲授的教育措施,采用先进的现代化信息技术等手段实施启发式、探讨式、讨论式的教育措施,形成了“始于问题、乐于兴趣、巧于结合、重于创新,精于挖潜,勤于实践,善于交际”的新型人才培养方式。 随着经济的发展,随着社会对日语系人才需求量的增加,日语教学面临更大的发展机遇。日语系正在改变传统的单一、目标教育,探究新型的教育模式,培养着有用人才。语言人才的培养依靠高质量的外语教育模式,学生外语功底扎实,是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经过内容立体化、多样化的日语教育实践,学生逐步克服了对日语学习的抵触情绪,学习日语的兴趣和积极性明显增强,日语运用能力明显提高。但是,全面提高高校日语系的教育质量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我们在教育实施过程中还有许许多多的环节有待进一步去更好地完善,这些需要全国从事日语教学工作者进行更深入地研讨和实践。 参考文献: [1]金明子.浅析日语教学近况.吉林广播电视学院学报. [2]中国日语教育探讨会编.日语教育探讨文集6. [3]戴德忠.日语教育在中国[J].人民中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