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日语中近向体和远向体的翻译措施的探讨[日语论文]

资料分类免费日语论文 责任编辑:花花老师更新时间:2017-04-14
提示:本资料为网络收集免费论文,存在不完整性。建议下载本站其它完整的收费论文。使用可通过查重系统的论文,才是您毕业的保障。

  摘要:文章通过对近向体和远向体与汉语的“来”“去”进行比较性的略论,梳理出近向体和远向体的翻译措施。即先分为可以直译和不可以直译两类,然后根据中日语言习惯的不同略论其中的根源,从而归纳出近向体和远向体在不同情况下的翻译措施
中国论文网
  关键词:可以直译;不可以直译;近向体;远向体;语言习惯
  中图分类号:G623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120X(2017)29-0036-03收稿日期:2017-07-29
  日语中的近向体和远向体是经常困扰学习者们的语法难题之一,笔者曾经在《对于近向体远向体的含义和用法的探讨》 和《对于日语中的近向体和远向体与其前项动词联系的略论》两篇文章中进行了部分阐述。前者在总结以往学者对近向体和远向体探讨的基础上,分为实意动词和助动词两类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归纳总结和研讨,并作为近向体和远向体的翻译措施探讨的系列论文之一,为后续探讨打下了坚实基础;后者则对日语近向体和远向体的含义、用法,及其与前项动词的联系进行了比较细致的整理。并针对其助动词用法,分门别类地讨论了它与不同前项动词接续时产生的不同效果。笔者将通过对近向体和远向体与汉语的“来”“去”进行比较性的略论,从而梳理出近向体和远向体的翻译措施。
  近向体、远向体在翻译成汉语时往往能和汉语的“来”“去”直接直译。
  例子:
  (1)�Lは草原を渡り、彼女の�を微かに�eらせ�j木林に�iけていった。(清风拂过草地,微微掠过她满头秀发,向杂木林吹去。)
  (2)�iみは玉枝の言うままに、上がり口にゴムの�L靴をぬいで上がっていった。 (小步按照玉枝的话,在台阶口脱下了长靴,向屋里走去。)
  但是,由于一些极为复杂的原因,在实际的翻译工作中,往往存在明显的“翻译不均等”现象。
  例子:
  (3)それは何よりよい措施だということになり、これで�F地の人々と接して行くことになる。 (他们只会按照日本的方式措施行事,并把这一套应用到与当地人的交往中(去)。)
  (4)「�工我工搜谣磨啸幛�zをとりに�しい影をのぼっていくところまでですね」と�Wを言った。 (我说:“在一个狂风暴雨的黑夜爬上险峻的悬崖掏鸟窝(去)吗?”)
  从这些例子可以看出,不同的思维方式造成了这种“翻译不均等现象”。因而我们在翻译过程中,不仅要翻译其本身的含义,还要把汉语的思维方式融入进去。即既要翻译含义又要翻译思想。但是中日之间明显存在思维方式的巨大异同。对此,笔者进行了一番深入的探讨,将在本文中进行略论与分类阐释。
  一、可以直译的情况 在上面例子(1)和(2)的情况下,近向体远向体能够与“去”“来”进行直接直译。甚至如果汉语译文中把“去”“来”去掉的话,就会出现语句不通顺的情况。而在例子(3)、(4)的情况下,译文中是否加入“去”“来”并不作用其汉语意思。所以,这里我们就把像例子(1)、(2)那样的情况叫作可以直译的情况。从例子(3)、(4)我们可以看出,在不同的情况下,译文中有时出现“去”“来”更加自然,而有时不出现“去”“来”才更加顺畅。笔者将这种情况称作间接直译。因此本文将在后文中分直接直译和间接直译,对可以直译的情况进行分别的探讨。
  (一)直接直译
  这里所说的直接直译是指近向体远向体能够直接翻译成汉语的“去”“来”。笔者曾经在《对于近向体和远向体的含义和用法的探讨》一文中,分成由「いく」「くる」作为实意动词本身和「~ていく」「~てくる」作为助动词两类,十种用法进行了详细论述。本文将在此分类的基础上进行后文的探讨。
  1在前项动词之后移动
  例子:
  (5)自分から外に�[びに出てくる(いく)。(自己到外面玩后就会回来(去)。)
  (6)お母さん、今����ってくる(いく)。(妈妈,今晚我回来(去)。)
  (7)独立人生を�_拓して行く。(去开拓自己的人生。)
  像例子(5)、(6)、(7)那样,近向体远向体的动作在前项动词之后开始。 如果将“去”“来”从译文中去掉的话,意思就变得不完整了。 因此,在这种用法的情况下可以直接翻译成“去”“来”。
  2以前项动词的状态移动
  例子:
  (8)彼が仲�gから�xれて行くような�r期があった。(有一段时间他离开了朋友。)
  (9)息子が最初に中学の同�生を家に�Bれてきたのは、庭の野�Bを�せるためだった。(最开始儿子带中学同学回来是为了看院子里的野鸟。)
  3移动的样态(方式)
  例子:
  (10)彼が�iいてきました(いきました)。(他走着来的(去的)。)
  (11)一�i一�i踏みしめて行く(くる)。(一步一步用力踩着走去(来)。)
  正如上面(2)和(3)的例子那样,近向体远向体以前项动词的状态或方式移动。 原文主要想表现“去”“来”的活动。 在翻译的时候,“去”“来”必须译出来。
  (二)间接直译
  前文中已经提到,在近向体远向体翻译的过程中,不仅要考虑其含义和用法,更有考虑不同思维方式所造成的语言习惯的不同。下面就分为译文中最好出现“去”“来”和最好不出现“去”“来”,以及出不出现“去”“来”都可以这三种情况进行略论。
  1“去”“来”出现在译文中更加自然的情况
  作为助动词,近向体远向体以表现移动的动词为前项时,能够表示空间性的移动方向。
  例子:
  (12)「わあ、おいしそうなショウガパンの坊やが走って行くぞ。捕まえて食べてやろう」
  走っていく坊やを�つけて、町の人が叫びました。(看见跑过来的小男孩,镇子上的人叫道:“哇,有个拿着好吃的生姜面包的小孩跑过来了,我们抢过来吃吧。”)   (13)レイコさんはこの�xの山のことなら隅から隅まで知っているといったしっかりとした
  �i�{でその�い坂道を上がっていった。(玲子熟练地沿着羊肠小路走上去,一副对这一带地形十分了解的样子。)
  人们认为在含有空间移动的近向体远向体的眼前描写的句子中,其含义继承了「行く」「来る」本身的性质。此时,为了表现出方向性,“去”“来”是不能省略的。
  2“去”“来”不翻译出来更自然的情况
  作为助动词,近向体远向体表示量的渐进性增减,或者以相应的他动词为前项时,表现变化的进展。
  例子:
  (14)この子は私一人の力で育てて行きます。(这个孩子要靠我一个人养大。)
  (15)梅雨が明けて、日照りが�Aくと、土が固くなってくる。(黄梅季节已经过去,太阳直射地面,土质一天比一天硬。)
  在汉语中,往往用“变得/形容词”来表示渐进。因此,此时如果用“去”“来”来翻译就显得不自然。所以应换成表示渐变的词语。
  3是否出现“去”“来”意思基本上没有变化的情况
  第一,作为助动词,近向体远向体以表现人的动作的动词为前项,表示动作的方向性。
  例子:
  (16)いつの�gにか他のクラスの先生も加えて、「乙武をどのようにして�Bれて行ったらいいか。」という�g踏に�浃铯盲皮筏蓼盲皮い俊#ú恢�何时其他班的老师也参与进来,变成在考虑如何把乙武带去(带着)。)
  (17)そうした�L��者が押しかけてくる前に、�|大助には一つしておかねばならぬことがあった。 (在这些来访者杀到(杀来)之前,�|大助有件事必须办妥。)
  ――学科窗――2017年10月
  ――学科窗――
  第二,作为助动词,近向体远向体以表示出现、消失的动词为前项,强调出现、消失,开始、结束的意思。
  例子:
  (18)言�~は生活の中から生まれてきます。(语言产生于生活。)
  (19)わたしたちは、生まれてくる前のことを思い出すことはできません。(我们无法想象出自己出生(生出来)之前的事。)
  第三,作为助动词,表示前项动词和移动同时进行。
  例子:
  (20)子供をつれてくれば(いけば)、よかった。(要是带着孩子(来、去)就好了。)
  (21)大声で怒�Qって行く(くる)。(大声叫着走了(去、来)。)
  (22)私は、トランジスタ�`?ラジオを持って行きました(きました)。(我带着半导体收音机(去了、来了)。)
  像例(21)那样,日语句子中如果不加上「てくる」的话,就表现不出“语言”“出现”的过程。但是在汉语中,无论加不加“去、来”都不作用中文含义。
  二、不可以直译的情况例子:
  (23) それは�Wを原始的に�d�^させ、巨大な力で�Wを押し流れていった。(这使我产生原始的冲动,一股巨大的力量劈头朝我压(去)来。)
  (24)どんどん花が�_いてきました。 (花渐渐开了。)
  (25)一人っ子と幼稚�@、保育所とのかかわりについて、これから述べて行く。 (我们接下来谈谈独生子女和幼儿园的联系。)
  (26)新しい�Q光地として�k展させて行く。 (作为新的观光胜地来开发。)
  像例子(23)那样,日语论文,根据说话的人的角度不同「ていく」翻译成了“去”或“来”。也就是说,这是由于说话人在空间性的视点上的不对名称性造成的。 像例子(24)那样,近向体和远向体表示反复,这时是完全不能够简单地用中文的“去”“来”来翻译的。 这是由于中日两种语言对反复动作在意识上的不对称性造成的。 而上文中的例子(25)和(26)则是由于中日两种语言在过程意识上的不对称性造成的。 总体上来说,“不可直译”主要就是由于这三种原因而产生的。
  如例(25)、(26)那样,近向体和远向体表示持续、继续的过程,如果把“去”“来”放进去的话反而不通顺了。事实上,在很多情况中近向体和远向体都是不能直译成“去”“来”的。
  1空间视点的不对称性
  例子:
  (27)彼は、面白くない�から面白い部分をいくつも�つけて行くことができるというちょ
  っと得がたい才能を持っていた。(他有一种从无聊的说话中找出(找出去×)有趣的部分来的能力。)
  像例子(27)那样以自身所处位置为参照物的时候,可以说“�つけてくる”;然而,当以「面白くない�」作为参照物的时候,就也可以说成「�つけていく」。那个参照物也就是视点。但在汉语中「找出去」的翻译就会显得不自然。
  2过程意识的不对称性
  作为助动词,日语毕业论文,近向体远向体可以表示持续、继续的过程,前项动词是过程性的动词。是从过去到现在的持续(「ていく」),或从现在到未来的继续(「てくる」)。两者都表示过程。
  例子:
  (28)ゆっくりと�Lい�r�gをかけてそれは通り�^ぎ、あとに�gい痛みを残して行った。 (等待这番袭击的过去,而这要花很长时间,之后还会丝丝缕缕的疼痛。)
  (29)やっているうちに、この仕事が好きになってきた。 (在干的过程中爱上了这一行。)
  (30)私は、自分のしたことを反省して、このことわざの意味がわかってきた。 (我在反省自身所做之后,才明白这句谚语的意思。)
  除了连续性、持续性之外,也产生了心理上的方向性。 尤其是跟空间、时间性的移动相比,在表示心理变化的情况中往往会使用「わかる」「考える」等表示感情、心理上变化的继续动词。日语非常重视过程意识,而中文却不会特别强调“过程”。
  3反复进行的动作在意识上的不对称性
  作为助动词,近向体远向体能够以表示多次性的动作的动词作为前项,来表示动作的进展。
  例子:
  (31)彼は今日まで皆に�X蔑されてきました。 (至今为止,他一直受大家蔑视。)
  (32)彼女は、自分の胸の中に育ててきた芽を、ぼきりと折られたような悲しさを�えた。(她感到在自己心灵中一直培养着的萌芽,“咔嚓”一声被折断了似的悲哀。)
  在汉语中,常用“反复”“一直”等词语来表示反复。这时也不能够直接用简单的“去”“来”进行翻译。
  综上可见,我们在翻译实践中,不能简单地考虑能否把近向体和远向体直接翻译成“去”“来”。而是应该根据中日语言习惯的不同,略论其中的原因,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翻译。
  参考文献:
  [1]金田一春彦日本�Zの特�|[M]东京:日本放送出版会,1991.
  [2]古�R悠太郎移��釉~『行く/来る』文と日本�Z�者の�点一中国�Zとの��照探讨を念�^に置いて一〖=C〗中日理�言�Z学探讨会�k表�Y料,2017.
  [3]大�u中正反�途@�A七�u�Mの相�Dシテイクトシテクルの考察一[J]同志社国文学,1985,(30).
  [4]中田一志移��釉~の意味�[J]大阪外国�Z学院�集,1995,(14).

免费论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