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日本动漫进行的文化反思[日语论文]

资料分类免费日语论文 责任编辑:花花老师更新时间:2017-04-14
提示:本资料为网络收集免费论文,存在不完整性。建议下载本站其它完整的收费论文。使用可通过查重系统的论文,才是您毕业的保障。

  [摘要]日本动漫产生于二战后,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历经半个世纪的发展,如今正风靡世界各地。其发展历程与战后日本的经济复苏和高度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作为日本文化的流行元素之一,它跨越了年龄、性别、阶层、国界,在融入日本民族文化特色的基础上,借助不断创新的科技手段,形成了特有的动漫文化。作为日本通俗文化的典型代表,动漫的发展过程反映了日本的国民性,同时也为我们反思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提供了契机。
中国论文网
  [关键词]日本动漫;通俗文化;民族文化
  2017年,日本漫画销售总额达5 000亿日元,其中漫画杂志占杂志总出版量的28%;漫画单行本占书籍总出版量的78%。同年的动画业利润约为2 400亿日元,这个数据还仅仅是动画制作企业的利润额。这其中,六成以上动画著作的原作是漫画,而收视率高的动画原创著作又被改为漫画在杂志上连载、拍成动画节目,甚至搬上电影屏幕。因此,广义上的动漫产业,除了动画制作,还包括动画著作的流通和商业化等二次利用相关产业,具体有电视台、电影企业、广告企业、出版社、玩具制造商、DVD销售企业、音乐制片企业、游戏制作商等。拥有如此庞大市场的动漫产业能够成为日本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也就不足为奇了。
  在此背景下,对日本动漫的探讨就非常值得深思。本文将日本动漫定义为通俗文化,着眼其发展过程中体现出的日本国民性,反思我国在文化传承中存在的问题。
  一、日本动漫在文化上的定位以及对我国的作用
  毫无疑问,日本动漫是一个文化产业,它在战后日本这个特殊的社会环境中萌芽成长,直至今天又反过来对日本的社会、经济、文化、外交等各个方面产生不可忽视的作用力。战后日本经济的发展被称为是一个奇迹,日本动漫由一种娱乐方式到一个文化产业的发展过程又何尝不是一个奇迹。
  与外国相比,中国对日本动漫文化的探讨尚没有形成一定的规模,“大众文化”“流行文化”“国民文化”是我们对日本动漫文化常用的定位词,这几个词均是相关于古典和传统艺术来说的概念。日本的探讨者们用“ポップカルチャー”来定位动漫,这是一个外来词,词源是英文单词“pop culture”,其意思与流行文化、大众文化相近。但在日本这个词不仅仅指动画和漫画,还包括游戏、电影、音乐、网络、手机、电视、玩具和服装等,这个范围跨越了娱乐、流行、休闲、时尚等领域,很难给出一个明确的定义。本文在总结和对比国内外相关资料的基础上将其定义为通俗文化。
  近几年,国与国之间的文化冲击随着全球化的进程日益显著,中日两国因其文化的内在关联性而尤为明显。1980年,《铁壁阿童木》在中央电视台播出,以此为开端,《聪明的一休》《圣斗士星矢》《龙珠》《灌篮高手》《美少女战士》《足球小子》《棒球英豪》《樱桃小丸子》《机器猫》《蜡笔小新》等一大批日本动画片在中国内地热播,掀起了一股经久不衰的日本动漫热潮。当时的那一代孩子,也就是现在的“80后”可以说是看着日本动画片成长起来的,笔者作为其中一员有着深切的体会。90年代后期,受我国政府对动漫产业的保护政策的作用,海外动画片在国内各大电视台的播放频率大幅度减少,即便如此,在当时播放的动画片中,日本动画仍然占到了92%之多,其中《名侦探柯南》《数码宝贝》是最耳熟能详的代表。进入21世纪,出于对青少年受日本动漫作用过大的担忧以及对我国动漫产业的保护,2017年9月1日,我国政府颁布了“进口动画片限播令”。但是日本动漫的传播并未被遏制,反而有愈演愈烈的迹象,Bleach、《火影忍者》《海贼王》《死亡笔记》《网球王子》等动画片在青少年中流传甚广,造成这一结果的最大原因就是以网络为中心的信息多元化进程。
  “人气、萌、腹黑、萝莉、宅、控、吐槽”等由日本动漫传入中国的大量流行语通过网络在年轻人中间被频繁使用,成为青少年亚文化的主要形成因素之一。喜爱日本动漫的漫迷们参加Cosplay、创作同人文、录制广播剧,这些活动已成为我国青少年流行文化的主流。
  二、现代动漫发展历程反映出的日本国民性
  纵观近半个世纪的动漫发展史,我们会发现不同阶段的动漫题材和主题都有着那个时期的烙印。第一个阶段是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这个时期的动漫发展是需求导向型的。《铁壁阿童木》和《蓝宝石王子》等动漫以大量廉价的动漫杂志为载体,在被称为“人口膨胀的一代”的日本人中广为流传,给他们带去了珍贵的娱乐方式和极大的精神安慰。这些动漫的主题虽然追求力量,但是并不暴力,而是着重于心灵对力量的作用。就像阿童木,虽是人类创造出来的机器人,但是所向无敌,同时聪明、勇敢、正义、心地善良,他的强大力量和拼搏精神更给困境中的日本人带去了希望和梦想。而作为经历过二战的漫画家,手冢治虫的著作中处处体现出的对生命、人性与和平的反思,对二战后的那一代人产生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第二个阶段是1980年前后,这个时期动漫的发展是消费导向型的。战后的那一带孩子成年后步入社会,成为日本经济高度发展期的中流砥柱。但是即使他们已经长大,儿时动漫带来的乐趣仍然记忆深刻,于是他们将动漫消费群体扩展到了中年,也将对动漫的狂热直接传递给了他们的孩子。这个时候的日本已经在经济规模上跃居世界第二,而且在工业技术装备水平、高精尖加工能力和产业结构上均已位居世界前列。然而,虽然在经济实力上不容小觑,但是日本在国际政治地位上却是实实在在的“矮子”。这种实力与地位上的不平衡也体现在了动漫的题材和主题的变化上。《宇宙战舰大和号》和《机动战士高达》就体现了从战后的压抑情绪中走出并拥有了自信心的日本人追求更强大力量的心理。
  第三个阶段是1990年以后,这个时期的动漫是资本导向型的。动漫完成了从孩子到青年、中年甚至老年的扩展,成为一种全民的文化。同时,它不再仅仅局限于动画制作和漫画出版,职业配音演员(声优)、动漫音乐、电脑游戏、动漫形象的玩具、主题公园以及动漫旅游等各种动漫周边产品和产业急速发展起来,形成了一个巨大的文化产业。同时,全球化进程以及日本企业的跨国扩展促使越来越多的日本人走出国门,善于学习的他们更早地拥有了国际化视野。动漫随着他们的脚步在世界各地生根发芽,同时不同文化的交融也体现在了动漫的发展上。动漫题材从之前比较单一的机器人、体育、少女等扩展到奇幻(《犬夜叉》)、神话(《圣传》)、历史(《浪客剑心》)、古典(《彩云国物语》)、传说(《阴阳师》)、侦探(《名侦探柯南》)等,这些著作既有日本的历史传说,也有中国的文化痕迹,同时还夹杂着西方的神话故事。即使是同一题材的动漫,也加入了新的元素,比如体育类动漫,从《灌篮高手》的单纯体育活动到《棋魂》中融入了历史和传奇的色彩。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战后日本动漫的发展历程其实就是一个“变”的过程,同时这个“变”并不是盲目地变,而是在吸收外来文化的基础上又保持自己特色的变,这种适应的速度令人难以置信,而这个过程和日本人本身的国民性有很大的联系。
  三、对中国文化传承的反思
  在中国,亦有“前漫画时代”之说,从漫画的讽刺意味来说,有学者认为东晋顾恺之的《女史箴图》是我国古代最早的一幅讽刺画。而从漫画的形式上来看,连环画应该是最接近现代漫画的形式。连环画的发展历史源远流长,样式多变,并曾流传到日本、朝鲜、东南亚等地区,日语毕业论文,对各国图画艺术作用巨大。
  而动画的发展则更离不开民族文化和传统的传承与发展。受迪斯尼动画和日本动漫的作用,我们忘记了如何利用我们的传统艺术,从而失去了中国特色。1958年,我国的第一部剪纸动画片《猪八戒吃西瓜》,借鉴了皮影戏和民间剪纸等传统艺术,影片色彩明快,造型具有民间传统风格,不仅使观众耳目一新,还为中国美术片史增添了一个新片种。随后的《渔童》《金色的海螺》《人参娃娃》等都是吸取皮影造型与动作技巧来制作的。1979年至1989年间,木偶戏动画片《阿凡提的故事》在孩子中间广受好评,其受欢迎程度甚至能和同一时期的日本动漫相抗衡。这部动画片还在1991年获美国芝加哥国际儿童电影节一等奖,阿凡提也被列入“世界民间艺术形象”之列。除此之外,我国的原创动画片也同样有着不俗的成绩,如《葫芦娃》《黑猫警长》《邋遢大王奇遇记》《舒克和贝塔》等一批动画片在“80后”的一代人中烙下了很深的印记,这些动画片可以说是日本动漫热潮中难得的清凉之风。
  这些国产动画片的成功与当时连环画的发展密不可分,只可惜,突然走出思想牢笼的我们出于对国外文化的好奇或盲目崇拜大量引进日本和欧美的动画,从而忽视了对这些优秀国产动画片的引导和宣传。等我们认识到民族文化的重要性时,日本动漫对我国青少年的作用力已经无法抹杀。
  如今,除了限制播放权,我们必须推出更有吸引力的动漫著作去取代日本动漫著作的市场。在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上应该充分借鉴各种传统民间工艺、民间绘画以及民间雕塑等民间文化的精髓;在题材上,更应该大量利用我国丰富多彩的文学形式,尤其是本就成绩辉煌的连环画资源。正如宫崎骏所说的:“我想民族性可能才是国际性的。如果你一开始就抱着打国际市场的想法,那么你在创作时就会变形,变成不是你希望的东西。”
  四、结语
  日本动漫的发展体现了日本战后时代的特点,其形式及内容又充分利用了传统和民族文化元素。中国动漫的弱势虽然有历史和社会的因素,但是题材、内容和表达方式上过于单一也是我们必须承认的。要扭转这个劣势,需要我们理性地认识民族文化的特质,并加以合理利用。
  [参考文献]
  [1] 日本のアニメを活用した国際観光交流等の拡大による地域活性化調査報告書[R].日本国土交通省総合政策局,2017.
  [2] 熊野七絵,廣利正代.アニメ?漫画の調査探讨——地域事情と日本語教材[R].国際交流基金,2017.
  [3] 「neo anime」産業のビジネスモデルに関する調査探讨[R].日本総合探讨所,2017.
  [4] 杜家骥.明清时期的中日文化交流[J].历史教育,1992(12).
  [5] 徐渭.对于日本动漫的一种文化考察[J].日本学刊,2017(05).
  [6] 戴季陶,日语论文,等.日本四书[M].北京:线装书局,2017:269-290.
  [7] 一可,等.小人书的历史——漫谈中国连环画百年兴衰[M].重庆:重庆出版社,2017:4-8,35-40.
  [8] 内田树.日本边境论[M].郭勇,译.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17.
  [9] 梅棹忠夫.文明的生态史观[M].东京:中央公论新社,1974:40-56.
  [作者简介] 张峰(1984—),女,河南郑州人,日本东北学院硕士,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大学外国语言文学系日语助教。主要探讨方向:中日文化比较。

免费论文题目: